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角膜刮片细胞学检查常用Giemsa染色。但在真菌性角膜溃疡刮片检查中当涂片过厚或菌丝衰老时常不易分辨菌丝形态或遗漏诊断。Grocott六胺银染色真菌细胞壁及中隔清晰着染对比明显是病理学检查真菌敏感性比较高方法之一,但染色时间较长,操作较复杂,且不能观察组织细胞等细微形态变化。我们使用临床怀疑真菌性角膜溃疡  相似文献   

2.
陈有信  周祖廉 《眼科研究》1993,11(3):212-215
在兔实验性HSV-Ⅰ眼感染模型上研究角膜刮片ABC法染色检测HSV抗原在HSV眼感染诊断中的价值。结果表明:角膜刮片ABC法染色检测HSV相对于病毒分离(Ⅵ)的敏感性为97.7%,其总体阳性率(68.5%)高于Ⅵ的阳性率(52.9%),尤其在感染两周后更为显著。ABC法可于2小时内完成,操作简便,是一种敏感快速而实用的HSV眼感染诊断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细菌性、真菌性角膜炎做刮片革兰氏染色检查,是一种快速可靠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准确率达64%。但此法检查革兰氏阳性菌更为敏感,且刮片仅有很少量细菌时,检查比较费时。吖啶橙染色法检查病原菌则简单易行,优越性更多。作者通过实验性细菌性角膜溃疡动物模型和临床标本,对这两种染色法的敏感性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HE和Giemsa对嗜酸粒细胞的染色效果比较,寻找最佳染色方法。方法:对春季结膜炎20例病人进行结膜刮片,并分别作HE和Giemsa染色,最后用光学普通显微镜观察。结果:在显微镜下,Giemsa染色的嗜酸粒细胞比HE染色的嗜酸粒细胞清晰。结论:实验表明,检测嗜酸粒细胞,采用Giemsa染色,可获得满意的染色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刮片细胞学检查诊断阿米巴角膜炎病原体形态特征.方法 实验研究.收集1991年5月至2007年12月期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市眼科研究所眼微生物室诊断为阿米巴角膜炎的病例159例,对其实验室检查与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用姬姆萨染色法和湿片检查法,对角膜刮片细胞进行观察并照相记录.结果 159例阿米巴角膜炎通过姬姆萨染色刮片细胞学检出阿米巴病原131例(82.4%),阿米巴培养阳性110例(69.2%).刮片细胞学检出率明显高于培养检出率.刮片细胞学检查可观察到典型的滋养体、包囊、包囊前期、空包囊等病原形态,对临床诊断有重要意义.刮片中水肿溶解的角膜上皮细胞、渗出细胞、丝状真菌的关节孢子或厚膜孢子、空泡、脂滴及药物结晶等需要与病原体相鉴别.通过湿片法主要观察滋养体的运动状态.结论 应用刮片细胞学检查法诊断阿米巴性角膜炎,观察到滋养体、包囊、包囊前期及空包囊典型特征对阿米巴性角膜炎有重要病原学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根据慢性结膜炎的临床症状(自觉眼干涩、痒、烧灼感、疲劳感或阅读困难),临床体征(轻微结膜充血、乳头肥大、结膜肥厚充血,血管纹理模糊、少量分泌物)等表现,随机选取我院2005年1~6月间50位门诊病人进行结膜刮片,革兰染色及细菌培养,根据染色及培养结果以探讨慢性结膜炎病因及治疗方法,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高娜  侯磊  郝雪莲  亢泽峰 《国际眼科杂志》2020,20(12):2178-2180

目的:探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和吉姆萨(Giemsa)染色法在儿童细菌性和过敏性结膜炎中的诊断效果。

方法:选取2016-10/2019-10期间于我院眼科经结膜刮片检查诊断为结膜炎儿童患者42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HE与Giemsa染色法进行结膜刮片染色,并根据染色结果诊断细菌性/过敏性结膜炎。观察两种染色结果对细菌性/过敏性结膜炎的阳性检出率及染色情况。

结果:HE染色诊断细菌性结膜炎阳性率(33.0%)和符合率(63.6%)显著低于Giemsa染色(90.7%和88.8%,均P<0.001),而过敏性结膜炎阳性率无明显差异(90.8% vs 87.2%,P>0.05)。

结论:Giemsa染色法检查可准确诊断儿童细菌性结膜炎且方法简便,HE与Giemsa染色法均对过敏性结膜炎具有较好的诊断效果,可为提高临床诊断效率及早期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共聚焦显微镜在真菌性角膜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就诊的拟诊为真菌性角膜炎患者42例42眼,行共聚焦显微镜检查,同时行角膜病灶组织刮片染色检查。结果:真菌性角膜炎患者42例42眼,行共聚焦显微镜检查,观察到真菌菌丝为39例39眼,检出阳性率93%(39/42),行角膜病灶组织刮片染色镜检,观察到真菌菌丝为30例30眼,检出阳性率71%(30/42)。统计学分析表明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74,P<0.05)。结论:共聚焦显微镜是一种无创、高效、直观的检查设备,对真菌性角膜炎的初步诊断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报告诺卡式菌属感染引起的盘状角膜炎病例1例。方法:病例报告。结果:患者,男,13岁,无角膜接触镜使用史,在小溪里游泳后,右眼疼痛伴视力下降2wk。最佳矫正视力:右眼6/30(0.2)。检查发现角膜基质存在形态规则的旁中心盘状浸润伴炎症反应。角膜敏感度下降。最初角膜刮片镜检行革兰氏染色阴性,棘阿米巴角膜刮片和培养阴性。诊断为病毒性盘状角膜炎,给予口服阿昔洛韦和局部使用激素眼药水。2wk后患者视力恶化伴角膜损伤加重,再次角膜取材刮片行革兰氏染色提示诺卡式菌属感染,按经验局部给予3g/L加替沙星眼药水后,临床效果明显。治疗6mo后,视力达到6/6仅在角膜中心留有少量角膜混浊。结论:诺卡式菌属感染延误诊断可以导致病情恶化。如果采用正确的治疗,诺卡式菌属感染引起的角膜炎可以恢复良好,仅留少量瘢痕,获得较好的视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荧光染色和过碘酸希夫染色对真菌性角膜炎(FK)的诊断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就诊且角膜刮片或真菌培养阳性的FK患者147例角膜标本147份,其中行穿透角膜移植术(PKP)患者84例,板层角膜移植术(LKP)患者42例,病灶切除患者21例;选取11例单纯疱疹病...  相似文献   

11.
刮片镜检法在真菌性角膜溃疡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刮片镜检在真菌性角膜溃疡诊断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方法 对临床拟诊为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患者行角膜刮片镜检,眼部局麻后,用刀片刮取适量溃疡边缘和基底组织,制成玻片后直接于显微镜下观察,实验室检查发现真菌和菌丝即可确诊.结果 22例拟诊为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患者,角膜刮片镜检阳性者占72.73%.结论 角膜刮片镜检法是诊断真菌性角膜溃疡快速、有效的方法,适于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活体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刮片前后的病灶,采用角膜激光共焦显微镜进行观察、比较并总结其特点.方法 取45例(45只眼)角膜溃疡刮片、培养确诊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患者,在角膜刮片取材培养前后,采用激光角膜共焦显微镜进行检查,研究其图像特点,并进行对比.结果 在真菌性角膜溃疡刮片取材前,溃疡灶中的真菌菌丝在活体角膜激光共焦显微镜中结构完整、成像清晰.刮片取材后,溃疡灶中的真菌菌丝在活体角膜激光共焦显微镜中结构不完整、成像较模糊,菌丝有断裂.结论 角膜刮片取材会造成真菌性角膜溃疡灶中的真菌菌丝断裂,对真菌性角膜溃疡进行活体共焦显微镜的最佳检查时间应在角膜刮片取材前进行,以提高共焦显微镜对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检出水平.  相似文献   

13.
家兔棘阿米巴角膜炎模型建立的组织特征和眼部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莉  邓新国 《眼科研究》1998,16(4):272-274
目的进一步开展棘阿米巴角膜炎的研究,并为眼科基础和临床提供一个有价值的研究工具。方法对局部应用激素3天后的新西兰家兔角膜基质层内注入棘阿米巴原虫悬液,并经角膜刮片涂片检查、角膜组织原虫培养和病理切片染色检查均得以证实。结果成功地建立了家兔棘阿米巴角膜炎动物模型,并通过实验室检查得以证实。结论家兔棘阿米巴角膜炎模型建成快、方法简便、易于操作。  相似文献   

14.
Yin L  Yao Y  Guan HJ  Zhang JF  Shi HH  Yang L 《中华眼科杂志》2010,46(9):829-833
目的 探讨脓肿分枝杆菌性角膜炎(MAK)的细胞病理学、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及超微结构改变.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分析.刮取6例角膜异物剔除术后急性期MAK的病灶组织,其中4例作涂片Ziehl-Neelsen抗酸染色,3例作透射电镜(TEM)检查.另取2例角膜移植术中获得的慢性期MAK的角膜组织作病理学检查包括苏木精-伊红(HE)染色、抗酸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TEM检查.结果 4例角膜刮片组织涂片抗酸染色后均见单个或聚集成束状、团块状红色分枝杆菌;还可见大量中性白细胞及坏死的角膜上皮和基质组织,炎性细胞内外散在大量抗酸染色阳性分枝杆菌.2例角膜移植术者病变角膜HE染色可见角膜上皮局限性增生,基质变性、坏死、溃疡形成,病灶中可见中性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并可见新生血管形成与纤维瘢痕组织增生;Ziehl-Neelsen抗酸染色未见明显阳性分枝杆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均未见CD4+、CD8+细胞.3例角膜刮片组织电镜下可见形态多样的脓肿分枝杆菌,并可被单核巨噬细胞或中性白细胞吞噬,菌体中可见小空泡、异染颗粒等多种包含物;2例角膜移植术中获得的角膜板层组织电镜下见脓肿分枝杆菌形态多为细长杆状,细胞壁缺失(L型杆菌),内含物结构不清甚至消失,可见数个至几十个高电子密度的小颗粒散在于菌体内外.结论 脓肿分枝杆菌引起的角膜炎早期呈急性化脓性炎症反应改变,晚期呈非特异性慢性炎症反应改变,分枝杆菌多转变为L型,导致炎症反应长期迁延不愈.  相似文献   

15.
棘阿米巴角膜炎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确诊棘阿米巴角膜炎,了解棘阿米巴角膜炎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特征。方法 10%氢氧化钾(KOH)湿封片镜检、棘阿米巴原虫培养、倒置显微镜观察、病理切片作H.E.、PAS和PAS加亮绿染色检查。结果 角膜刮片经10%KOH湿封片镜检和原虫培养共诊断9例棘阿米巴角膜炎,其中8例表现为环型角膜基质炎,7例眼球剧烈疼痛。病理切片经上述染色可显示棘阿米巴原虫的包囊和滋养体。结论 环型角膜基质和眼球剧烈疼豢是棘阿米巴角膜炎的主要临床特征,病理切片经上述染色显示原虫的包囊和滋养体,PAS加亮绿染色,原虫的滋养体呈深绿色,更清晰。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包涵体性结膜炎的PCR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敏 《眼科新进展》1997,17(3):180-181
PCR检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其具有快捷准确,不容易受药物影响等优点而受到推广[1],我院取42倒包涵体性结膜炎患儿睑结膜细胞刮片和结膜囊分泌物送检,分别做碘染色涂片和PCR检测沙眼衣原体,结果如下.临床资料和方法一、临床资料;患者男23人,女19人,均是双眼先后发病,初诊者17人.一般症状:多数于生后一周左右出现双眼红肿,较多粘液脓性分泌物,部份忍着有血水样渗出物,险结膜充血严重,血管模糊,但无滤泡,其中10例睑结膜有伪隐形成,无角膜病变,有5例合并新生儿泪囊炎.所有患儿都是自然产.其母产前明显…  相似文献   

17.
作者自伊朗南方Bandan Abbas地区选择了211例各级活动性沙眼病人,用以下两种实验方法诊断并进行了比较。 1.照射的McCoy细胞培养法:用棉拭子自全结膜囊采集(即上睑板、上穹窿和下睑)双眼标本放在装有2SP及3%小牛血清的塑料密闭胶囊内,旋紧置于液氮罐内运至实验室,如不立即接种细胞,可贮存于-70℃冰箱。接种细胞后培养60-72小时后用甲醇固定细胞,姬姆萨氏染色,暗视野照明显微镜检查沙眼包涵体。 2.全结膜囊刮片间接荧光抗体染色法(FA)。用铝制刮刀自上睑板、上穹窿和下睑作结膜囊刮片,然后空气干燥、甲醇固定,在环境温度下运至实验室,贮存在-20℃直至作间接荧光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共聚焦显微镜联合角膜刮片在真菌性角膜炎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对我院临床诊断为真菌性角膜炎的患者56例56眼行共聚焦显微镜检查和角膜刮片检查,包括涂片后显微镜下检查和真菌培养,并进行药物或联合手术治疗,统计诊断的阳性率和治疗预后。

结果:入院时共聚焦显微镜诊断阳性率为91%,角膜刮片病原学检测诊断阳性率为54%,共聚焦显微镜和角膜刮片联合诊断阳性率为95%。治疗后,单纯药物治疗达到临床治愈者44眼(79%),单纯药物治疗无法控制感染需要进行手术治疗者12眼(21%)。

结论:共聚焦显微镜具有非侵入性、快速、重复性好等特点,联合角膜刮片实验室检查可以提高真菌性角膜炎的诊断阳性率,更好地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9.
角膜溃疡性疾病,病因多样,目前诊断仅依据临床表现。有些疾病诊断困难,早期较难鉴别,以致影响到治疗。为了寻找一种辅助的诊断方法,我教研组在结膜刮片细胞学检查的基础上,近年来采取角膜刮片检查法,取得初步成果(将另文报导)。现将我们采制标本的方法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真菌性角膜炎病理学及病源检查的相关性以及病理学特点.方法 复习2005年至2007年经病理检查证实的77例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真菌涂片和真菌培养结果,并分析真菌涂片、真菌培养与病理学诊断的相关性和病理形态学特点.真菌涂片使用10%KOH方法,真菌培养采用沙氏琼脂培养基.病理学检查的标本均为角膜移植术切除标本,采用石蜡切片,分别使用HE和PAS染色.结果 在77例真菌性角膜炎的角膜刮片标本中,真菌涂片阳性58例(75.3%);真菌培养阳性64例(83.1%),其中8例为酵母菌,56例为丝状真菌.真菌涂片和真菌培养假阴性标本的病理切片中显示,角膜表层真菌菌丝数量较少、有较多的坏死物质或真菌位于深部实质层.病理学所见显示,真菌性角膜溃疡为化脓性炎症,多数伴有角膜浅层组织坏死;真菌菌丝主要位于角膜浅层,部分病例中真菌菌丝扩展到角膜中层或全层,甚至会穿透后弹力层进入前房内.结论 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检查中,角膜刮片少许组织,采用直接涂片观察真菌菌丝和真菌培养仍然是比较有效的实验室检查;与组织病理学结果比较,少数假阴性结果可能与角膜刮片的部位、角膜溃疡面积、角膜浅层组织坏死及真菌菌丝数量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