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陈孟廉  蒋巧巧  蔡旭东  魏升 《新中医》2016,48(10):191-192
正随着我国人们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的转变,近年来高尿酸血症(HUA)发病率迅速增加,已然成为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痛风的诊治方案多是建立在循证医学的基础上,中医治疗方案亦是如此。由于现代医学治疗痛风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越来越多的患者求助于中医药治疗,而近年来发表的诸多临床试验也为临床用药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大量的证据[1]。作者通过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痛风临床研究文献的归纳与分析,探讨中医药治疗痛风临床证据质量及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2.
痛风的中医临床及实验研究近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我国痛风发病率有所升高,中医药治疗痛风成为中医临床科研的重点之一.现结合近年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谢幼红  王北 《北京中医药》2006,25(6):339-340
近20年来,我国痛风的患病率逐年升高,并有低龄化倾向,痛风及其并发症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与生活.全国名老中医周乃玉教授从事风湿病治疗40余载,对痛风的治疗颇有建树,疗效卓著.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痛风,在欧美等地发病率相当高。70年代起此病在我国西藏地区相对多些,其它地区少见。但近年来我国有关痛风的临床报道明显增多。从临床治疗来看,西医治疗痛风除注意饮食外,均用镇痛消炎、激素以及别嘌醇类来降低血尿酸并达到治疗目的,但疗程长,发散率高。笔者在临床上采用三痊针  相似文献   

5.
<正>据2016年2月国家风湿病数据中心的阶段数据显示,痛风在我国的患病率为1%~3%[1],由于长期痛风可出现肾脏并发症、关节骨质破坏,易合并血糖、血脂等代谢异常,目前已逐渐成为广泛关注的国民健康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痛风在我国的患病人群逐年增多,且逐步趋于年轻化。对于痛风急性期的治疗,国内外指南及专家共识较为一致的推荐及早进行止痛治疗。目前非甾体消炎药、秋水仙碱、糖皮  相似文献   

6.
痛风的防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柴廉明  何羿婷 《陕西中医》2001,22(9):548-549
预防痛风的发生 ,减少痛风的复发 ,迅速治疗急性期痛风和加强慢性期治疗 ,预防痛风的肾损害是痛风防治的特点。通过普查患病家族、控制饮食、治疗高尿酸血症、防止药物影响及辨证治疗急、慢性期痛风 ,且在急性期配合外治 ,慢性期强调补虚等达到防治痛风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周乃玉治疗痛风的经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谢幼红  王北 《北京中医》2006,25(6):339-340
近20年来,我国痛风的患病率逐年升高,并有低龄化倾向,痛风及其并发症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与生活。全国名老中医周乃玉教授从事风湿病治疗40余载,对痛风的治疗颇有建树,疗效卓著。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痛风是一组由于慢性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所导致血尿酸增高的一组代谢性疾病。该疾病的发生与遗传及多种获得性病因有关。民间称此病为“帝王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不合理,近年来痛风已经成为常见病和多发病。临床发现我国痛风病人有年轻化发展的趋势。在对住院病人的入院评估时,发现病人虽然病史较长,但对饮食治疗的知识却知之甚少,而痛风与饮食关系极为密切,痛风病人饮食的合理调配对痛风预防和痛风治疗病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此,就痛风病人的饮食问题给与阐述,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9.
杨振博  张肖敏  赵梦慧 《光明中医》2020,(15):2425-2428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痛风病的发病率逐年递增,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痛风越来越被人们重视。痛风的发病机制不确切,治疗方法有限。近年来采用中医药及其相关疗法治疗痛风取得良好疗效,副作用小、治疗方法的多样化让中医药治疗痛风有着独特的优势。作者查阅痛风相关文献,从中医对痛风的认识以及近些年中医药治疗痛风的探索作一概述,以其为临床对痛风的治疗及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痛风患病率相较过去明显升高。目前,中西医针对痛风的治疗研究进展较快,但仍有许多亟需解决的难题。西药治疗虽有确切疗效,但毒副作用较大,且容易反弹;针灸疗法是中医传统特色疗法,在治疗痛风方面有着较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少,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通过对近年来在中国知网发表的针灸治疗痛风的文献进行整理、分析,总结治疗经验,寻找存在的问题并展望发展方向,以期对针灸治疗痛风病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痛风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特点及中医药在痛风病治疗中的优势。方法:通过对痛风动物模型的系统回顾,对模型制作的现状、常用模型的特点及应用进行归纳及评价;对痛风的中西医治疗方法及常用药物进行分析,分析中医药治疗痛风疗效的优劣。结果:现有痛风动物模型存在一些不足,新的痛风模型应结果多种造模因素;中药治疗痛风具有明显优势。结论:通过复合因素可完善痛风模型,加强中医药临床研究同时提高防治痛风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痛风以高尿酸血症、特征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等为特点,严重者可致关节畸形、急性梗阻性肾病或痛风性肾病.据统计,痛风的平均患病率已上升至9.4‰,而我国台湾地区的患病率则高达11.7%[1],痛风已成为当今疾病研究的热点.近年来,我国民族医药在治疗痛风方面均取得较好疗效,现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痛风患病率约为1.1%,且逐年呈增高趋势。痛风的自然病程可分为急性发作期、间歇发作期、慢性痛风石病变期,病情易反复,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痛苦。西医治疗多采用非甾体抗炎药、秋水仙碱、别嘌醇、非布司他、苯溴马隆等,相关的新型制剂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中医药在治疗慢性期痛风方面独具特色,具有个体化、安全性高等优势。近年来临床上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近几年来中西医治疗痛风的研究进行梳理、总结,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王德军  梁华 《中医药学报》2010,38(3):110-111
目的:应用针刀治疗痛风患者的痛风石,观察血尿酸指标的变化。方法:对临床21例具有痛风石的痛风患者,治疗前进行血尿酸值测定,治疗后1W、2W、4W分别进行血尿酸值测定,对治疗前后血尿酸测定值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血尿酸值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差异。结论:应用针刀治疗痛风患者的痛风石,治疗后血尿酸值明显降低,近期治疗效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5.
痛风的中医药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丽臻  邱联群 《新中医》2007,39(10):101-102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造成的血尿酸水平过高,和/或尿酸排泄减少而导致尿酸盐沉积的疾病,主要表现为高尿酸血症、特征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和肾脏损害等。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痛风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西医治疗本病的常规药物是秋水仙碱、别嘌呤醇和非甾体类抗炎药等药物,有一定疗效,但副作用较为显著,消化系统及肝肾功能均有一定的影响。采用中医药治疗痛风由于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现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痛风的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猪苓汤为主方对于痛风具有较好的疗效。本文选取三例临床治疗痛风病案,阐述猪苓汤对痛风的治疗意义,分析临床应用该方治疗痛风的辨证要点以及用药经验。  相似文献   

17.
208例痛风患者相关因素与中医证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痛风的发病率显著增高。据统计上海市黄浦区痛风患病率男性高达0.77%,男女性别合计为0.34%。目前痛风的流行病学调查比较滞后、局限,仅限于发病率、男女之比等,而中医治疗仅  相似文献   

18.
孙涛 《西部中医药》2012,25(6):66-67
目的:观察自拟痛风汤加减治疗老年原发性痛风的疗效。方法:以自拟痛风汤为基础方辨证加减,治疗痛风30例,1剂/d,7天1个疗程,治疗1-3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及血尿酸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为93.3%。结论:自拟痛风汤治疗痛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中医药治疗痛风研究概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旷惠桃 《湖南中医杂志》2005,21(2):79-80,83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血尿酸增高,导致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及皮下组织而致的一种疾病。临床上以高尿酸血症、特征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结石形成为特点,严重者可致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急性梗阻性肾病或痛风性肾病。近年来,由于饮食结构的变化,我国痛风发病率逐年升高,预计在21世纪,痛风在我国将成为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号代谢病。本病中医亦称痛风,又名历节、白虎历节风,属“痹病”范畴。近年来运用中医药治疗痛风取得较好疗效,报道颇多,显示一定的优势,现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痛风发病率逐年上升,其病因病机不明,目前无法愈合。众多文献显示,中医药、民族医药在治疗痛风上较西医具有一定的优势。故笔者总结四大民族医药(藏医药、蒙医药、维吾尔医药、傣医药)诊治痛风特色,以期丰富痛风的临床诊治思路和手段,促进民族医药的发展与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