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层粘连蛋白及Ⅳ型胶原测定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清层粘连蛋白(Laminin,LN)及Ⅳ型胶原(Collage Ⅳ,CⅣ)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放免法测定70例糖尿病患者和63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LN、CⅣ浓度,用直线相关分析了糖尿病患者血清LN、CⅣ与其它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 糖尿病患者血清LN、CⅣ高于正常对照(P<0.01),肾病组高于无肾病组(P<0.05),同时,大量蛋白尿者、终末期肾病者的血清LN、CⅣ高于正常蛋白尿及微量蛋白尿者(P<0.01),微量蛋白尿者的血清LN高于正常蛋白尿者(P<0.05)。直线相关分析提示血清LN及CⅣ均与病程相关(P<0.01),且血清LN与CⅣ呈正相关(P<0.01)。结论 血清LN、CⅣ在糖尿病及其肾病组明显升高,可作为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者血清透明质酸 (HA)、Ⅲ型前胶原 (PCⅢ )和Ⅳ型胶原 (CⅣ )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ELISA法对 2 9例中度慢性乙肝、37例重度慢性乙肝、2 1例重症乙型肝炎、32例失代偿性乙型肝炎肝硬化、2 6例代偿性乙型肝炎肝硬化、11例乙型肝炎肝癌、32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HBsAg)携带者和 30例正常健康体检者血清HA、PCⅢ、CⅣ进行定量测定。结果 :肝硬化、重度慢性乙肝、重症乙肝和肝癌患者血清HA、PCⅢ、CⅣ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P <0 0 1) ,中度慢性乙肝和HBsAg携带者虽比健康对照组高 ,但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经治疗后 ,随着肝功能恢复 ,血清HA和CⅣ水平随之下降 ,但肝癌和肝硬化患者血清HA和CⅣ含量无显著变化 (P >0 0 5 )。结论 :动态监测HBV感染者血清HA、PCⅢ和CⅣ水平 ,有助于临床肝病的鉴别诊断、分型、病情发展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Ⅳ型胶原在糖尿病肾病中的意义 ,本文对 65例糖尿病患者及 2 5例正常人进行了血清Ⅳ型胶原 (IVC)及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 (UAER)测定 ,结果表明糖尿病病人血清IVC明显高于正常者 ,有微量蛋白尿及大量蛋白尿的糖尿病病人血清IVC水平除高于正常人外亦高于无蛋白尿糖尿病患者。IVC与UAER的相关分析 ,有显著相关性 (P <0 .0 1)。表明血清IVC与尿微量白蛋白一样可作为诊断糖尿病肾病的早期指标之一 ,阐明血清IVC发生机制可能与高血糖有关 ,长期、有效的控制血糖是积极防治糖尿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透明质酸的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透明质酸在糖尿病肾病中的变化 ,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 30例健康对照者和 4 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的透明质酸 (HA) ,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空腹血糖、脂质等指标。结果 :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H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伴有大量白蛋白尿的糖尿病患者的血清HA水平分别显著高于伴有微量白蛋白尿和正常白蛋白尿的患者。血清HA水平同HbA1C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r=0 .4 72 4 ,P <0 .0 5 ) ,同空腹血糖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r =0 .5 75 0 ,P <0 .0 1) ,同血胆固醇水平呈显著负相关 (r =- 0 .4 979,P <0 .0 5 )。结论 :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清HA水平与血糖控制有关 ,反映了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Ⅳ型胶原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初步观察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Ⅳ型胶原 (Ⅳ -C)的变化 ,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 2型糖尿病患者 4 0例和正常对照组 30例血清、尿Ⅳ -C及血糖基化血红蛋白 (HbA1C)、尿白蛋白等指标。结果 :2型糖尿病组的血清Ⅳ -C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无并发症的 2型糖尿病组血清Ⅳ -C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2型糖尿病患者大量白蛋白尿组同微量白蛋白尿组、正常白蛋白尿组相比 ,血清Ⅳ-C水平显著升高 (P <0 .0 1) ,增生型视网膜病变组 (PDR)同背景型视网膜病变组 (BDR)、无视网膜病变组(NDR)相比 ,血清Ⅳ -C水平显著升高 (P <0 .0 1) ;血清Ⅳ -C水平同血肌酐水平、内生肌酐清除率无相关性(r =0 .0 130和r =0 .2 32 ,P >0 .0 5 )。结论 :血清Ⅳ -C是一个比较敏感的反映基底膜代谢动力学的生化指标 ,对于监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透明质酸(H A )、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连蛋白(L N )和Ⅳ型胶原(CⅣ)联合检测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81例肝病患者(肝炎组24例,肝硬化组39例,肝癌组18例)和4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同时测定血清HA、PCⅢ、LN和CⅣ等4项指标水平,比较各组肝病和对照组间4项指标的差异及各组肝病间HA水平的变化。结果各组肝病患者血清肝纤维化4项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 P<0.01),肝硬化组织、肝癌组 HA水平明显高于肝炎组(P<0.05,P<0.01),肝癌组HA水平高于肝硬化组(P<0.05)。结论血清HA 、PCⅢ、LN、CⅣ联合检测对肝纤维化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尿Ⅳ型胶原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诊断意义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尿Ⅳ型胶原在糖尿病肾病 (DN)早期肾损害时的变化及与其他相关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一步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对 85例糖尿病患者及 2 4例正常成人尿Ⅳ型胶原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正常白蛋白尿组尿Ⅳ型胶原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微量白蛋白尿组和大量白蛋白尿组尿Ⅳ型胶原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 (P均 <0 0 1) ;尿Ⅳ型胶原水平与尿白蛋白及病程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尿Ⅳ型胶原水平与血糖、体重指数、血脂及血压之间无相关性。结论 :DN存在着胶原代谢的异常。尿Ⅳ型胶原在DN肾损害早期明显增高 ,并随病情进展持续性增高 ,尿Ⅳ型胶原可以作为DN早期诊断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血清、尿液Ⅳ型胶原(T4C)水平与2型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方法:2型糖尿病(DM)患者182例,分为正常蛋白尿组(DMN组),微量蛋白尿组(DMMA组),大量蛋白尿组(DMP组);对照组(C组)31例,检测血清T4C,尿液T4C、Cr.结果:①血清T4C在DMN组与C组区别无显著性,在DMMA组高于C组和DMN组(P<0.01),DMP组高于C组、DMN组(P<0.01)和DMMA组(P<0.05);尿T4C/Cr在DMN组与C组差异无显著性,在DMMA组、DMP组明显高于C组(P<0.01),DMP组较DMN组明显升高(P<0.05),但与DMMA组差异无显著性.②相关分析显示:DM患者尿Alb/Cr尿T4C/Cr(r=0.235,P<0.01)、血清T4C(r=0.376,P<0.01)均呈显著的正相关.结论:2型DM患者血、尿T4C与尿Alb排出有一致性升高的趋势.尿T4C是晚期DN指标;血清T4C既是DM早期肾病的指标,也是晚期DN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Ⅳ型胶原(Ⅳ-C)、层粘连蛋白(LN)水平变化的特点,并对其临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166例2型糖尿病(DM)患者分为正常蛋白尿组(DM1)46例,微量蛋白尿组(DM2)85例,临床蛋白尿组(DM3)35例.设健康体检者55人为对照组.采用放免法测其血清Ⅳ-C、LN含量,同时测定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压、体重指数.结果DM患者血清Ⅳ-C、LN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DM患者从正常蛋白尿组、微量蛋白尿组到临床蛋白尿组,血清Ⅳ-C、LN水平逐增高,各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血清Ⅳ-C、LN与糖化血红蛋白、血压、病程呈正相关.结论血清Ⅳ-C、LN与DN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将血清Ⅳ-C、LN与尿白蛋白排泄率联合检测,能更全面地反映DN的病变程度.尽早控制血糖血压是延缓DN发展必不可少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细胞外基质 (ECM)水平与糖尿病肾病 (DN)之间的关系。方法 运用放射免疫法检测 78例 2型糖尿病患者和 2 5名健康者的血清Ⅳ型胶原 (CⅣ )、层粘蛋白 (LAN)、前胶原 3(PⅢ )和透明质酸 (HA) 4种ECM水平。糖尿病患者按尿白蛋白排泌率 (UAER)分为糖尿病肾病组 (DN)和非糖尿病肾病组(NDN) ,DN组进一步根据UAER值分为微量白蛋白尿组 (MA ,UAER 30~ 30 0mg 2 4h)和临床肾病组 (CDN ,UAER≥30 0mg 2 4h)。结果 DN组和NDN组的血清CⅣ、LAN水平与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DN组的血清CⅣ、LAN水平与NDN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DN患者进一步分组后 ,CDN组的血清CⅣ、LAN水平与MA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糖尿病患者血清CⅣ、LAN水平均分别与空腹血糖 (FPG)、舒张压和病程呈正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Ⅳ、LAN水平高于正常人 ,而且与DN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清Ⅲ型前胶原 (PⅢNP)、Ⅳ型胶原 (CⅣ )、透明质酸 (HA)、层粘蛋白 (LN)对肝纤维化的诊断意义。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检测 73例慢性乙型肝炎、1 8例肝硬化患者及 2 0例健康人血清PⅢNP、CⅣ、HA、LN含量 ,对其中 64例进行肝活检并进行肝组织学纤维化程度分期 ,分析患者血清PⅢNP、CⅣ、HA、LN水平与慢性肝炎分型及肝组织纤维化分期的关系。结果 :血清PⅢNP、CⅣ、HA、LN水平与慢性肝炎发展阶段相一致 ,随肝脏损伤程度呈上升趋势 ,其中慢性肝炎中度、重度、肝硬化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肝病理组织学分期 (S0~S4)中 ,血清PⅢNP、CⅣ、HA、LN水平随肝脏纤维化程度加重而升高 ,S2~S4与S0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结论 :检测血清PⅢNP、CⅣ、HA、LN含量 ,是判断慢性肝炎患者肝纤维化增生程度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2.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尿Ⅳ型胶原的变化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尿Ⅳ型胶原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 将2型糖尿病患者依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3组,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临床糖尿病肾病(DN)组,设健康对照组共4组。测定空用空腹和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UAER、尿a,微球蛋白、尿β2微球蛋白、尿Ⅳ型胶原、血肌酐等。结果 健康对照组、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临床DN组尿Ⅳ型胶原递增;尿Ⅳ型胶原与UAER、糖化血红蛋白、尿a,微球蛋白、尿β2微球蛋白、病程、舒张期血压成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示尿Ⅳ型胶原的独立危险因素依次为UAER、病程、舒张期血压;正常白蛋白尿期有33.3%患者尿Ⅳ型胶原水平显著升高。结论尿Ⅳ型胶原可作为DN早期诊断的参考指标之一,在正常白蛋白尿期可能有前瞻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姜春华 《实用新医学》2000,2(6):482-484
目的:探讨肝病患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Ⅲ型前胶原(PC-Ⅲ)的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放射免疫法检测72例肝病患血清HA、LN、Ⅳ-C、PC-Ⅲ含量。结果:4项指标分别在慢性肝炎(轻-中度)、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重度)和活动性肝硬变中依次升高。两组间两两比较,除慢性肝炎(轻-中度)与急性肝炎间无显性差异外,均有显性差异(P<0.01)。4项指标同时升高仅见于活动性肝硬化组。结论:联合检测4项指标可增加临床诊断肝纤维化和肝硬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IV型胶原(IV-C)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IV—C浓度,同时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mALB),Uv—GLDH法检测血清尿素(Urea),Jaffe’s速率法检测血清肌酐(Cr)。结果:对尿素和Cr,糖尿病无肾病组(DM1)和初期肾病组(DM2)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肾病组(DM3)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尿微量白蛋白和血清IV—C,DMl与对照组间二个个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DM2和DM3二个指标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IV—C浓度测定糖尿病早期肾损害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及Ⅳ型胶原(col Ⅳ)测定在糖尿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90例糖尿病患者及76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HA、LN及col Ⅳ的含量,并初步分析它们在糖尿病中的意义.结果:①糖尿病组血清HA高于对照组(P<0.05);②糖尿病组血清LN高于对照组(P<0.01);③血清cd Ⅳ在糖尿病组与对照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HA及LN的检测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肝硬化门脉高压与内皮素及纤维化指标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体内内皮素(ET-1)、透明质酸酶(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在肝纤维形成中的作用及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损害程度和肝硬化门脉高压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52例肝硬化患者和28例慢性肝炎对照者血清ET-1、HA、PCⅢ及ⅣC水平。结果 实验组血清ET-1血清浓度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硬化患者血清ET-1、HA、PCⅢ、ⅣC水平随着Child-Pugh分级及纤维化程度增加而增高;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血清ET-1、HA、PCⅢ、ⅣC水平明显高于无静脉曲张者(P〈0.01)。结论 ET-1、HA、PCⅢ.ⅣC可能在肝纤维化和肝硬化门脉高压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并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损害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尿Ⅳ型胶原(CⅣ)的变化及其对糖尿病肾病(DN)的诊断意义。方法用放免法测定了72例2型糖尿病(DM)患者及30例正常人尿CⅣ、UAE、α1-微球蛋白(α1-MG)水平。结果72例患者尿CⅣ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在正常白蛋白尿期2型DM病人尿CⅣ较对照组已明显升高(P<0.05),各组间尿CⅣ水平差异显著,随24h尿白蛋白排泄量(UAE)的增加而递增。尿CⅣ与UAE、α1-MG、收缩压(sBP)、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c)呈正相关。结论提示尿CⅣ随DN的严重程度而明显增高,可用来早期诊断DN,监测DN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Ⅱ型糖尿病患者骨代谢的特点,方法:对64例Ⅱ型糖尿病患者测定了血清25OHD和完整骨钙素(IBGP),尿HOP和Crosslaps。结果:(1)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25OHD均低于对照组,男性和绝经前女性与正常对照比较P均<0.01,绝经后女性与正常对照比较P<0.05,(2)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IBGP均低于对照组,P<0.01,(3)Ⅱ型糖尿病患者的HOP和Crossplaps的测定结果显示:男性患者的尿HOP高于对照组P<0.05,而女性患者尿HOP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但全部患者尿Crosslaps则高于对照组,绝经前女性与正常对照比较P<0.05,男性和绝经后女性与正常对照比较P均<0.01,结论:Ⅱ型糖尿病患者的骨代谢存在维生素D缺乏,骨形成和骨转换减低,骨吸收增强等表现:并且血清IBGP和尿Crosslaps可作为评价骨代谢较敏感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早期胱抑素C(Cys-C)、尿Ⅳ型胶原(CⅣ)及尿微量白蛋白(mALB)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糖尿病肾病患者87例,按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正常蛋白尿(NA)组、微量蛋白尿(MA)组、临床蛋白尿(CDN)组及40例体检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分析三项指标的浓度变化以及单项检测、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糖尿病肾病患者胱抑素C、尿Ⅳ型胶原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MA组与CDN组的Cys-C、尿CⅣ和mALB的含量均高于NA组;CDN组中的mALB含量明显高于MA组;三项指标联合检测诊断价值明显提高。结论:Cys-C、尿CⅣ及mALB联合检测在诊断糖尿病肾病肾损伤中有临床意义;Cys-C、mALB含量的增高反应糖尿病肾病早期肾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T2DM)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1)和Ⅳ型肢原(CⅣ)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关系,探讨其在糖尿病肾病(DN)进展中的作用。方法 根据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57例T2DM患者分为3组:A组(正常白蛋白尿组),B组(微量白蛋白尿组)。C组(大量白蛋白尿组)。健康查体者为NC组(正常对照组),分别应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检测各组血清MMP-2、TGF-β1、CⅣ。结果 血清MMP-2在A组、B组和C组较NC组显著降低(P〈0.001),C组较A组明显降低(P〈0.01)。血清TGF-β1浓度A组、B组及C组均较NC组明显升高(P〈0.001),C组较A组升高明显(P〈0.001)。血清CⅣ浓度B组、C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01),C组又较B组升高显著(P〈0.01)。结论 血清MMP-2、TGF-β1可能参与DN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