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血脂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12周龄雄性W istar大鼠55只,随机分为3组:①正常对照组(N,n=20),②模型组(M,n=20),③治疗组(罗格列酮组,RSG,n=15)。其中N组大鼠喂食基础饲料12周;M组和RSG组大鼠喂食高脂饲料6周后,分别给予生理盐水(10 mL.kg-1.d-1)和罗格列酮(3 mg.kg-1.d-1)灌胃治疗6周,且在喂食开始时一次性腹腔注射维生素D340万IU.kg-1。造模6周后,取N组和M组大鼠各5只处死,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ELISA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血管内细胞黏附分子-1(ICAM-1)表达;提取大鼠心脏,HE染色观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病理形态改变。灌胃治疗6周后,各组大鼠处死后按前述方法再次检测各指标变化及冠状动脉病理形态变化。结果造模6周后,M组大鼠血清TC,TG,LDL-C,CRP,MCP-1,ICAM-1水平均升高(P<0.05),HDL-C水平的变化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下观察可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灌胃治疗6周后,RSG组大鼠血清TC,TG,LDL-C,CRP,MCP-1水平较M组降低(P<0.05或P<0.01),但仍略高于N组(P<0.05),HDL-C,ICAM-1水平未见明显变化(P>0.05)。光镜下观察见RSG组大鼠AS病变较M组明显减轻。结论罗格列酮治疗6周能降低大鼠TC、TG、LDL-C水平,抑制血清炎症因子CRP、MCP-1的表达,这可能是其抗AS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和分析鲜萝卜汁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炎症因子的影响和意义。方法:100只成年Wistar雄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20只,正常对照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组,鲜萝卜汁高剂量组,鲜萝卜汁低剂量组,阳性药组。除正常对照组,建模后。各组连续给药10周,检测血脂四项: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经10周连续给药。萝卜汁高、低剂量组和血脂康胶囊组可显著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大鼠的TC、TG、LDL—C和HDL-C以及降低IL-6表达、血清CRP和MDA水平,升高SOD(P〈0.05)。结论:鲜萝卜汁通过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大鼠炎症因子,可达到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文晓旭  孟佳  明丹  孙爱慧 《河北医药》2022,(4):564-566,570
目的 探讨联合罗格列酮治疗对脓毒症肺损伤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IL-6、TNF-α及细胞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救治的脓毒症患者12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综合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罗格列酮.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对糖尿病大鼠动脉硬化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 方法 采用高果糖饲料喂养SD大鼠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观察罗格列酮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血NO和内皮素的影响并分析可能的作用机制。 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罗格列酮处理后的大鼠收缩压、FSI、TG、TC、HOMA-IR、内皮素显著降低,NO、NO合酶活性显著升高,内皮细胞和中层平滑肌细胞排列较规整,中膜细胞数明显减少。 结论 罗格列酮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恢复血管张力,阻止主动脉结构重塑。  相似文献   

5.
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及颈动脉硬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脂水平及颈动脉硬化的影响.方法 104例合并颈动脉硬化的T2DM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2例.治疗组在原治疗基础上给予罗格列酮4 mg/d.治疗前及干预3个月和6个月分别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用超声多普勒检查双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管腔内径、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的数量和类型.结果 罗格列酮干预3个月能显著降低TG水平(P<0.05),而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HDL-C水平升高(P<0.05).罗格列酮干预6个月颈动脉IMT减少、管腔内径增大、AS斑块的数量减少和类型改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罗格列酮能改善合并颈动脉硬化的T2DM患者的血脂谱,并在一定程度上延缓AS斑块的发生和稳定斑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洛伐他汀早期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94例UA患者随机分为5组,A组18例常规治疗,B组19例加用罗格列酮4mg.d-1,C组18例加用罗格列酮8mg.d-1,D组20例加用洛伐他汀20mg.d-1,E组19例加用洛伐他汀40mg.d-1;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20例为对照组。各组在治疗1周前、后均测定血清TNF-α、IL-6及血脂水平。结果:UA患者TNF-α、IL-6水平明显高于SA(P<0.05);罗格列酮治疗后TNF-α、IL-6水平无明显改变(P>0.05);洛伐他汀治疗后TNF-α、IL-6水平有明显下降(P<0.05),以40mg.d-1组作用更明显;TNF-α、IL-6与血脂水平不相关(P>0.05)。结论:UA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增高,早期洛伐他汀治疗可降低UA患者TNF-α和IL-6水平。其抗炎作用独立于降脂作用之外,早期他汀类药物强化治疗能使UA患者获益更大。但罗格列酮在早期治疗中未见明显抗炎作用,可能需长期治疗才能得益。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辛伐他汀联合罗格列酮对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5例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患者给予饮食控制、抗血小板、ACEI类以及辛伐他丁等药物治疗,实验组53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罗格列酮治疗,治疗4周为1疗程,3疗程末,采用常规生化方法检测并对比血脂水平,记录药物安全性。结果两组均能够改善血脂谱水平,但实验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66%(3/53)与对照组3.85%(2/52)比较,χ2=0.19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联合罗格列酮能改善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对作用机制继续研究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罗格列酮对百草枯致大鼠肺损伤过程中的炎症抑制作用机制。方法将7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24只。模型对照组:腹腔注射百草枯20 mg·kg-1;罗格列酮组:腹腔注射百草枯前1 h,腹腔注射罗格列酮10 mg·kg-1;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0.9%氯化钠溶液1 mL。注射百草枯后4,8 h及1,3 d,收集各组大鼠血清和肺组织标本,组织切片苏木精-伊红( HE)染色进行肺损伤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β( 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含量,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NF-κB蛋白在肺组织的表达,利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核因子-κB (NF-κB)和激活蛋白(AP-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炎性细胞因子IL-1β和TNF-α含量明显增加。罗格列酮组肺组织损伤程度明显降低,血清IL-1β和TNF-α含量减少,肺组织NF-κB和AP-1蛋白的表达降低。结论罗格列酮可以抑制百草枯中毒大鼠肺组织NF-κB和AP-1蛋白表达,减少IL-1β和TNF-α分泌,对百草枯所致大鼠肺损伤炎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脂及内脂素(Visfatin)的影响,分析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本院内分泌科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T2DM患者84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罗格列酮治疗组。比较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astingplasmaglucose,FPG)、Hbalc、TC、TG、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lip—oprotein,LDL)、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lipoprotein,HDL)、内脂素等生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FPG、Hbalc、TC、TG、LDL、HDL和内脂素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FPG和Hbalc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减低(P〈0.05,P〈0.01),罗格列酮组FPG和Hbalc减低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TC、TG、LDL、HDL和内脂素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罗格列酮组治疗后TC、TG、LDL和内脂素表达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P〈0.01),HDL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罗格列酮组临床治疗有效率(95.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罗格列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3.8%)与对照组(21.4%)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罗格列酮具有高效的降血糖作用,可以显著降低T2DM患者的血脂和内脂素水平,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率低,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肥胖初发2型糖尿病血脂及心外膜脂肪厚度的影响。方法将80例肥胖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分为两组,探讨罗格列酮对肥胖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心外膜脂肪厚治疗组40例应用罗格列酮(文迪雅)口服,对照组口服磺脲类降糖药如格列吡嗪等,用药一年进行随访观察,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心外膜脂肪厚度。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对比,能明显控制血脂,心外膜脂肪厚度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近年研究表明,在糖尿病(DM)高危人群中,噻唑烷二酮类药物除了能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和糖、脂代谢外,还具有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笔者就此进行了以下研究。  相似文献   

12.
高璐  于德民 《江苏医药》2007,33(11):1117-1118
目的 观察马来酸罗格列酮对非糖尿病代谢综合征(MS)患者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IR)及血清炎症标志的影响.方法 86例非糖尿病、伴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的M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马来酸罗格列酮4 mg/d或8 mg/d治疗12周.比较治疗前后血糖、血脂、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IB)和外周血白细胞数(WBC)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HOMA-IR、甘油三酯(TG)、hsC-RP、FIB和WBC数均下降,HDL-C升高(P<0.05),8 mg组的变化更明显;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在两组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对伴有HDL-C降低和MS的非糖尿病患者,罗格列酮治疗呈剂量依赖的改善糖脂代谢、减轻IR和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银杏酮酯分散片对脑卒中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方法 本研究对象选取92例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银杏酮酯分散片口服治疗。连续治疗14 d,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血脂水平、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认知功能、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白介素-8(IL-8)、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IL-8、IL-6、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血清IL-8、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脂水平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对照组TC明显降低,HDL-C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G、TC、LDL-C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MMSE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降低,MMSE评分均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报告。结论 银杏酮酯分散片可降低脑卒中患者血清中促炎症因子水平、调节血脂水平、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认知功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探讨罗格列酮治疗对腹膜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持续性腹膜透析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患者给予常规腹膜透析及罗格列酮4mg·d^-1,对照组常规腹膜透析治疗,两组均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血红蛋白、血清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JR)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血FPG、HOMA—IR、hs.CRP、TNF-α、IL-6水平均有明显下降,HDL—C水平有明显升高,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罗格列酮可改善腹膜透析患者微炎症反应状态及胰岛素抵抗,纠正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5.
罗格列酮对果糖饲养大鼠血糖血脂及血管重构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研究罗格列酮 (Rosiglitazone)对高果糖饲料饲养SD大鼠血管重构的作用和对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 高果糖饲料饲养SD大鼠 1mon ,随机分为两组 :高果糖组 ,继续喂养高果糖饲料 1mon ;高果糖罗格列酮处理组 ,喂高果糖饲料和罗格列酮 (5mg·kg-1·d-1,溶于饮水中 ) 1mon。最后 ,每组一半大鼠麻醉从心脏取空腹血测血糖、血脂、胰岛素。每组另一半取主动脉和肠系膜小动脉 ,固定 ,切片 ,HE染色 ,用病理分析系统测量主动脉和肠系膜小动脉重构指标 :内径、中膜、中膜 /内径、中膜横切面积。结果 高果糖罗格列酮处理组与高果糖组对比 ,罗格列酮降低了血压 (16 0kPavs 18 0kPa ,P <0 0 1)、胰岛素 (34 89mIU·L-1vs5 3 5 6mIU·L-1,P <0 0 1)、甘油三酯 (0 5 6mmol·L-1vs1 16mmol·L-1,P <0 0 5 ) ,升高了胰岛素敏感指数 :血糖 /胰岛素的值 (0 2 6vs 0 14 ,P <0 0 5 ) ;增加了肠系膜小动脉内径 (173 0 μmvs 10 0 0 μm ,P <0 0 1) ,减小了中膜 (18 8μmvs 2 4 5 μm ,P <0 0 5 ) ,减小了中膜 /内径(10 90 %vs 2 5 5 5 % ,P <0 0 1) ;减小了主动脉中膜 (89 0μmvs 10 9 0 μm ,P <0 0 1) ,减小了中膜 /内径 (5 74 %vs6 80 % ,P <0 0 1)。结论 罗格列酮能降低果糖饲养SD大鼠的高血压 ,?  相似文献   

16.
刘洁  徐焱成 《医药导报》2006,25(2):114-117
目的研究马来酸罗格列酮对大鼠Tanis mRNA表达及血浆白细胞介素-6( IL-6)水平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模型组(A)、给药组(B)和对照组(C),每组8只。A、B两组高糖高脂喂养6周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C组常规饲喂。模型制作成功后B组喂食马来酸罗格列酮,4 mg.kg-1.d-1;A组喂以常规饲料。两周后所有大鼠禁食12 h后称重,测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并按Homa公式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应用RT-PCR方法测定大鼠肝组织Tanis mRNA的表达;ELISA法测定IL-6水平。结果与C组相比,A组大鼠血清IL-6水平明显升高(P<0.05)。Tanis mRNA的表达明显增强(P<0.05);B组大鼠血清IL-6水平、Tanis mRNA的表达较A组明显降低(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IL-6与FINS、IR正相关(r1=0.633,P=0.014;r2=0.638,P=0.015),Tanis mRNA的表达与IL-6、FINS、IR正相关(r1=0.606,P=0.022;r2=0.651,P=0.012;r3=0.584,P=0.028)。结论Tanis mRNA的高表达可能是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的发生机制之一,马来酸罗格列酮可有效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浆IL-6水平及Tanis mRNA表达。  相似文献   

17.
PPARγ激活剂罗格列酮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消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朝晖  罗丰  刘小楣 《药学学报》2005,40(11):1051-1053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γ(PPARγ)是一个核受体,在血管壁内皮细胞、巨噬细胞/泡沫细胞及血管平滑肌细胞都有较高表达。PPARγ通过对这些细胞的调控作用,还影响着炎性因子的水平,在动脉粥样硬化(AS)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本实验通过高选择性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对高胆  相似文献   

18.
李荥娟  任利群 《江苏医药》2008,34(3):251-253
目的 探讨罗格列酮对高胆固醇血症大鼠模型血脂水平、循环及心血管组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普通饲料组(N组,6只),高脂饲料组(G组,10只),高脂饲料加罗格列酮(L组,10只),高脂饲料 伊贝沙坦组(A组,10只).喂养24周,检测血脂,分离胸主动脉和左室心肌测TNF-α、AngⅡ水平.结果 G组血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TNF-α均明显高于N组,罗格列酮明显降低高胆固醇饲养大鼠血脂、TNF-α水平;G组心血管组织TNF-α、AngⅡ水平明显升高,罗格列酮与伊贝沙坦均可使之明显下降.结论 罗格列酮除显著降低高胆固醇血症大鼠模型血脂外,明显降低心血管组织AngⅡ和TNF-α水平,罗格列酮可能通过调控细胞因子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发挥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比较给予罗格列酮、吡格列酮后大鼠心脏组织形态、血浆肌钙蛋白(cTnI)的变化,研究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对大鼠心脏的毒性作用。方法健康SD雄性大鼠30只,分为5组,每组6只,分别鼻饲给予罗格列酮10、80mg.kg-1.d-1,吡格列酮4、20mg.kg-1.d-1以及等量蒸馏水,连续4周。给药后麻醉动物,剥离大鼠心脏和胫骨,测定心脏重量指数(心脏重量/体重、心脏重量/胫骨长度);心内取血,测定大鼠cTnI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罗格列酮80mg.kg-1.d-1组大鼠心脏重量、心脏重量/体重、心脏重量/胫骨长度比值均显著增加(P<0.01),血浆cTnI水平显著升高;罗格列酮10mg.kg-1.d-1组的血浆cTnI水平也明显升高,但低于罗格列酮80mg.kg-1.d-1组,心脏重量指数无显著变化。吡格列酮4和20mg.kg-1.d-1组没有观察到显著的心肌形态学和血浆cTnI水平的变化。结论罗格列酮可呈剂量依赖性的引起大鼠心肌损害和心肌肥大,而吡格列酮未见明显的心肌损害。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