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748例脑卒中病例中82例继发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脑卒中后癫痫发生率10.96%,82例脑卒中后癫痫患者中,早发型癫痫发病率(68.29%)明显高于迟发型癫痫(31.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早发型癫痫以出血性脑卒中(82.14%)为主,以部分性发作(78.57%)多见,迟发型癫痫以缺血性脑卒中(80.77%)多见,以全身性发作(65.38%)为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质层病灶继发性癫痫的发生率(79.27%)明显高于皮质下病灶(20.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型癫痫是否坚持服用抗癫痫药物对预后无明显影响,迟发型癫痫是否坚持服用抗癫痫药物对预后有明显影响(P〈0.05)。结论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生与卒中类型、病灶部位、发作类型、治疗等密切相关,了解卒中后癫痫的发病特点及相关性,利于指导治疗,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对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31例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相关临床资料进行总结性分析,使用流行病学原理探究其发作时间、发作类型、卒中类型与病灶部位的关系、治疗与预后等。结果脑卒中后癫痫发生率为6.54%,早发性癫痫发生率1.05%,迟发型癫痫5.49%(P0.05);皮下病灶继发癫痫发生率32.26%,皮层病灶继发癫痫发生率67.74%(P0.05);14例血性卒中继发性癫痫,17例缺血性卒中继发性癫痫(P0.05);在患者预后情况中发现,此次研究41例患者中,早发性癫痫在药物治疗过程中未出现癫痫发作,迟发性癫痫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7例偶发症状,两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癫痫主要为迟发性癫痫,普遍为全面性皮层发作,出血性卒中发生癫痫率较高,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临床和视频脑电图特征。方法对102例脑卒中后癫痫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视频脑电图特征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癫痫发生率明显高于脑梗死(69.4%vs79.6%vs 35.3%,P<0.05)。早发型癫痫为68.6%,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以部分性发作继发全面性发作多见。迟发型癫痫为31.4%,其中脑梗死占64.7%,部分性发作占23.5%(P<0.05);病灶在脑叶皮质者癫痫的发生率为82.4%;102例患者出现脑电图特异性异常54例(52.9%)。结论脑卒中后以早发型癫痫多见,早发型癫痫以蛛网膜下腔出血多见,迟发型癫痫以脑梗死多见。病灶在脑叶皮质者癫痫发生率高。脑卒中后继发癫痫发作形式早期以部分性发作继发全面性发作多见,迟发型癫痫以部分性发作多见。脑电图出现周期性一侧癫痫样放电预后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缺血性卒中后癫痫发作复发和耐药性的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连续的缺血性卒中后首次癫痫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癫痫发作复发率及耐药发生率,应用生存分析及 Cox 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癫痫发作复发和耐药的预测因素。结果共纳入74例连续的缺血性卒中后首次癫痫发作患者,男性45例,女性29例,年龄(66.64±11.50)岁;早发性癫痫发作患者26例,迟发性癫痫发作患者48例。迟发性癫痫发作[优势比(odds ratio, OR)2.56,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1.11~5.88;P =0.027]和部分性发作(OR 3.68,95% CI 1.29~10.48;P =0.015)是缺血性卒中后癫痫发作复发的预测因素;早发性癫痫发作是耐药性的独立预测因素(OR 6.20,95% CI 2.04~18.84;P =0.001)。结论迟发性癫痫发作和部分性发作患者易复发,早发性癫痫发作患者易产生耐药性。  相似文献   

5.
脑卒中后癫痫7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840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76例继发癫痫,卒中后癫痫发生率为9.05%,早期癫痫发作5.88%,晚期癫痫发作3.28%,以全身强直一阵挛性发作最常见(47.86%)。卒中后癫痫的发生率与病灶部位有关,与卒中类型无关。卒中早期癫痫发作的主要致病因素为脑水肿,晚期为胶质疤痕所致。对卒中发作癫痫患者进行系统治疗可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脑卒中后癫痫发作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6月铜陵市立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 205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比较不同脑卒中类型、出血/梗死部位患者癫痫发作发生率,记录癫痫发作类型、癫痫发作时间、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门诊或电话随访1年以上,共41例(3.4%)患者出现脑卒中后癫痫发作。脑出血患者癫痫发作发生率为5.1%(18/354),高于脑梗死患者的2.7%(23/851)(χ2=4.316,P=0.038)。脑叶出血患者癫痫发作发生率为30.4%(7/23),高于基底核区外侧出血患者的6.7%(9/135)(χ2=8.678,P=0.003),基底核区外侧出血患者癫痫发作发生率高于基底核区内侧出血患者的1.3%(2/156)(χ2=5.333,P=0.021);大脑皮质梗死患者癫痫发作发生率为13.2%(15/114),高于内囊/基底核区梗死患者的2.2%(8/368)(χ2=23.109,P=0.000)。41例脑卒中后癫痫发作患者中,单纯部分发作3例(占7.3%),复杂部分发作11例(占26.8%),部分发作扩展为癫痫全面发作23例(占56.1%),全面发作4例(占9.8%);早发型癫痫19例(占46.3%),迟发型癫痫22例(占53.7%)。早发型癫痫患者病死率为21.1%,迟发型癫痫患者为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94,P=0.107)。结论脑卒中后癫痫发作发生率较高,且与脑卒中类型及出血/梗死部位密切相关,发作类型以部分发作扩展为全面性发作为主,脑卒中后第2周和6~12个月为癫痫发作的两个高峰;临床上应根据癫痫发作类型及脑电图情况进行对症治疗,是相对容易控制的,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7.
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为了探讨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生率、临床特征及预后,对978例确诊为首次脑卒中者,进行了病历资料调查与门诊随访。结果示,卒中后癫痫的发生率为12.88%,卒中2周内发生癫痫6.74%,卒中2周后发生癫痫6.13%。继发癫痫的各类型卒中,以蛛网膜下腔出血为多(34.37%),脑栓塞次之(19.19%),脑出血与脑血栓形成相近(分别为12.61%与12.29%),腔隙性脑梗塞最少(2.19%)。卒中后癫痫的发生与病灶的部位(皮质或脑叶)密切相关(P<0.01)。抗癫痫药物对卒中后癫痫大多有效,但早期癫痫的病死率为26.19%,明显高于无继发癫痫的病死率4.9%(P<0.05)。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出血性脑卒中进展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前瞻性连续登记237例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欧洲进展性卒中研究小组定义的进展性卒中诊断标准判定卒中有无进展,并进行定期随访;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卒中进展与预后的关系。结果75例(31.6%)诊断为进展性脑卒中;进展性卒中患者在3、6个月随访时死亡和死亡/残疾比例均高于非进展患者(P〈0.05),卒中进展是3个月死亡和死亡/残疾、6个月死亡和死亡/残疾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约有30%可出现病情进展,卒中进展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脑卒中后癫痫发作类型及卒中部位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脑卒中后癫痫是脑血管病的常见并发症。现对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2000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68例卒中后癫痫病人资料回顾分析如下。1资料68例均为神经内科住院病人,男46例,女22例;年龄29岁~76岁,平均56.6岁;其中脑梗死38例,脑出血2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7例。诊断均符合1995年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磁共振成像(MRI)证实。按癫痫发作时间分为两型,在卒中两周内发作的为卒中后早期发作型,两周以后发作的为卒中后迟发型。癫痫的诊断标准按1981年国际抗癫痫联盟分类进行,且大部分经脑电图检查。2结果2.1癫…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老年性癫痫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 方法 对180例老年性癫痫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老年性癫痫常见病因为蛛网膜下腔出血8例(4.4%),脑肿瘤24例(13.3%)、脑外伤和脑手术后癫痫18例(10.0%)、脑萎缩6例(3.3%)等.早发性与迟发性癫痫分别为52例和74例.发作类型大多数为局灶性发作106例(58.9%)或局灶性发作继发全身泛化62例(34.4%).脑电图特点常可见局灶性慢波活动120例.多数患者对单一抗癫痫药反应良好. 结论 老年性癫痫常见原因为脑血管病、脑肿瘤、外伤和脑手术后;大多数发作为局灶性发作或局灶性发作继发全身泛化;对抗癫痫药反应良好.  相似文献   

11.
毛湘渝  李小宁 《山东医药》2009,49(15):106-107
目的观察奥卡西平(OXC)治疗成人癫痫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2例癫痫患者中,新诊断癫痫和未经正规治疗者32例(单治组),长期先后应用过多种抗癫痫药治疗者30例(加治组)。单治组日服OXC,起始剂量0.15-0.3g,分早晚2次;维持剂量600-1200mg/d,最大剂量为2.4g;加治组原抗癫痫药物不变,OXC应用同单治组;治疗24周。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与加治组比较,单治组发作控制率提高(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OXC单用或合用对各类型发作均有较好疗效,副反应少且程度低,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2.
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癫痫发作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癫痫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经CT、MRI及腰椎穿刺证实的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癫痫发病率为14.61%(26/178),以癫痫为首发症状者11例,早期发作(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2周内)者20例,经短期抗癫痫治疗,停药后未再复发;晚期发作(2周后)者6例,需长期服抗癫痫药。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容易继发癫痫,早期癫痫发作易于控制,多不复发,不需要长期服药;晚期癫痫发作者易复发,需要长期服用抗癫痫药。  相似文献   

13.
曹传伟 《内科》2012,7(4):399-401
1864年Hghlings Gackson报道了脑血栓形成后部分中老年患者会出现癫痫发作以来,脑卒中后癫痫开始受到医学界的关注。经过多年的临床研究及实践已经证明,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癫痫的最常见病因之一^[1],脑卒中患者中3%-5%会发生癫痫发作^[2],尤其是年龄〉65岁以上的新发癫痫患者。癫痫发作可以作为卒中的首发症状出现,也可以是卒中的合并症。脑卒中后癫痫发作不仅影响患者的病程进展,而且影响预后,因此,在防治脑卒中的临床工作中,应对卒中后癫痫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14.
癫痫发作作为脑卒中的首发症状或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与发展可能会进一步影响脑卒中患者的预后。科学的处理脑卒中后癫痫发作对于脑卒中预后至关重要。关于卒中后癫痫发作和卒中后癫痫的大规模流行病学和高质量的临床研究依然有限,本文论述有关脑卒中后癫痫发作和脑卒中后癫痫的诊疗现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卒中与继发癫痫的关系。方法对350例脑卒中患者继发癫痫发作的发病率、发作时间、类型、病变部位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脑卒中后继发癫痫以蛛网膜下隙出血及脑栓塞概率较大,皮质病变癫痫发病率较高。结论脑卒中是老年人癫痫发作的重要原因之一,早发性癫痫较易控制,迟发性需长期规范治疗,脑电图异常对指导临床用药、预防性治疗癫痫有益。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早发性痫性发作和迟发性痫性发作对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首发脑卒中患者317例,根据诊断分为早发性痫性发作组27例,迟发性痫性发作组13例,无痫性发作组281例,其中4例患者早发性痫性发作和迟发性痫性发作共存。比较各组危险因素。结果与无痫性发作组比较,早发性痫性发作组出血性脑卒中、脑卒中部位在皮质、收缩压、舒张压、TC、LDL-C、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升高,高血压比例明显减少(P0.05,P0.01)。与无痫性发作组比较,迟发性痫性发作组年龄、心脏病、出血性脑卒中、脑卒中部位在皮质、收缩压、舒张压明显升高[(74.62±18.56)岁vs(62.00±14.50)岁,53.8%vs 24.6%,30.8%vs 11.0%,69.2%vs36.3%,(161.60±30.62)mm Hg vs(146.60±21.33)mm Hg,(93.09±22.76)mm Hg vs(85.22±22.74)mm Hg,1mm Hg=0.133kPa,P0.05,P0.01]。脑卒中面积、脑卒中类型(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年龄、早发性痫性发作、舒张压、空腹血糖是影响脑卒中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脑卒中面积、脑卒中类型、年龄、早发性痫性发作、舒张压、空腹血糖可以认为是影响脑卒中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分析脑卒中与癫痫的关系。方法对2003年1-12月在本院住院的脑卒中(初发或复发)患者50例,分析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病率及危险因素。结果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病率为6%。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病率与患者的年龄、脑卒中部位、类型(出血性或缺血性)无关(χ^2分别为2.286、3.435、0.955,P〉0.05),与患者性别及脑卒中次数有关(分别χ^2=5.673,P〈0.05;χ^2=6.996,P〈0.01)。结论复发性脑卒中使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病率提高,危险性增大,更易在合并感染等某种因素下诱发,加重病情。应积极预防脑卒中复发,控制感染等诱发因素,降低癫痫发病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据报道,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继发癫痫的发生率为4.4%~13.8%,因临床上少数患者的首发症状为癫痫发作,且其可能为老年人“无症状脑梗塞”的唯一表现,故临床医师应对其引起高度重视。根据癫痫发作的时间,分为卒中后早期癫痫和迟发性癫痫两种。早期癫痫...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缺血性卒中患者首次癫痫发作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福建省立医院神经内科急性缺血性卒中后首次癫痫发作的住院患者252例,经随访1~5年,排除7例死亡、13例失访,最终共232例(早发型111例、迟发型121例)纳入研究。按首次癫痫发作后是否复发,将232例分为复发组(108例)及无复发组(124例)。记录两组患者人口学资料、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头部MRI或CT影像学资料、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16分、首次癫痫发作的情况、常规脑电图或视频脑电图表现、癫痫发作出现时间等,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缺血性卒中患者首次癫痫发作后癫痫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1)复发组和无复发组患者NIHSS评分≥16分的比例分别为61.1%(66/108)和44.4%(55/12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95,P=0.011)。复发组患者心房颤动发生率及NIHSS评分水平均高于无复发组,年龄低于无复发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余基线资料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复发组迟发型癫痫发作比例高于无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2.0%(67/108)比43.5%(54/124),P0.05];两组癫痫持续状态及发作类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复发组脑电图结果异常、皮质受累、出血性脑梗死、大面积脑梗死比例均高于无复发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8.3%(63/108)比32.3%(40/124)、51.9%(56/108)比21.0%(26/124)、38.0%(41/108)比13.7%(17/124)、48.1%(52/108)比27.4%(34/124),均P0.05];高尿酸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癫痫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显示,皮质受累(OR=3.118,95%CI:1.452~6.697,P=0.004)、出血性脑梗死(OR=2.672,95%CI:1.113~6.410,P=0.028)、大面积脑梗死(OR=2.463,95%CI:1.081~5.612,P=0.032)、NIHSS评分≥16分(OR=2.080,95%CI:1.013~4.271,P=0.046)、脑电图异常(OR=2.612,95%CI:1.175~5.808,P=0.018)、迟发型癫痫发作(OR=2.079,95%CI:1.026~4.215,P=0.042)是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较高为保护因素(OR=0.932,95%CI:0.896~0.969,P0.01)。结论缺血性卒中后出现首次癫痫发作的患者,皮质受累、出血性脑梗死、梗死面积大、NIHSS评分≥16分、脑电图异常、迟发型癫痫发作的患者癫痫复发的可能性大;年龄较高为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Moyamoya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2年2月至2004年10月经DSA或MRA确诊的31例Moyamoya病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31例患者平均年龄25.7岁;脑卒中和头痛是本组Moyamoya病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发生率分别为83.9%(26例)和74.2%(23例);儿童及青少年患者以缺血性脑卒中发病为主,而成年患者以出血性脑卒中发病为主;所有患者均有颈内动脉或其分支狭窄或闭塞和Moyamoya血管形成,其中有27例患者的CT或MRI表现为双侧病灶。结论对于年轻无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一时性缺血性发作(TIA)或脑卒中患者,尤其有卒中史或反复头痛发作者必须使用MRA以除外Moyamoya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