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膝关节部的骨损伤,X线平片拍摄容易,显露明确,诊断直接。而韧带损伤就不同,常规膝关节正侧位拍摄不能直接显示,诊断就更困难。借助临床检查交叉韧带损伤的“抽屉试验”和侧方稳定试验两种体位拍摄X线平片,可间接诊断膝关节部交叉韧带和副韧带损伤。具体拍摄方法如下:一抽屉试验位1前抽屉试验位 照片目的:观察患者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有无损伤。胶片选择:10 X 12英寸,两分格,横放。 体位摆法:患者侧卧于摄影床上,膝关节摆成标准侧位,膝屈曲30度,胫骨上端人为的给一种前拉力,尽量使胫部前拉,膝关节放于胶片中心固定不…  相似文献   

2.
转移腓骨长肌腱治疗膝关节交叉韧带及内侧副韧带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伤所致膝关节的前后交叉韧带、内侧副韧带断裂损伤在临床上较多见,治疗方法亦多种多样,但疗效并不满意。1991年7月~1994年8月我们应用转移胖骨长肌胜静力修复膝关节炎稳症12例,效果较好,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27~51岁,平均40岁。左膝关节7例,右膝关节5例。10例为新鲜损伤,2例是陈旧性损伤。2例伴有髌骨折,3例伴有髁间撕脱骨折,7例伴有半月板损伤,卫例伴滚韧带断裂。12例均为闭合性损伤。1.2手术方法选用持续硬膜外腔麻醉。取仰卧位,应用止血带。选用膝关节前侧切口,下端止于胫骨结…  相似文献   

3.
背景:侧副韧带对膝关节的稳定性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2D/3D图像配准技术可以实现膝关节的运动还原并获得前交叉韧带损伤后生理屈曲过程中内侧副韧带和外侧副韧带长度变化规律.目的:对前交叉韧带损伤膝关节侧副韧带长度变化进行运动还原体内稳定性研究.方法:选择单侧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而对侧正常的8例患者,在生理负重屈曲采集0°,15°,30°,60°和90°时的相互垂直的2D图像,与CT(3D)图像在虚拟X射线投射系统进行2D/3D图像配准,还原膝关节不同角度时的股骨和胫骨相对3D位置关系,并通过韧带止点还原的方法对内侧副韧带、外侧副韧带进行韧带长度分析,并对比两侧.结果与结论:内侧副韧带损伤后在0°,15°和30°患膝内侧副韧带长度较健膝增加;内侧副韧带损伤后在0°、15°和30°患膝外侧副韧带长度较健膝减少,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提示,在0°、15°和30°,前交叉韧带损伤后患膝内侧副韧带长度较健膝增加,而外侧副韧带长度较健膝缩短.  相似文献   

4.
背景:目前对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后的研究多集中于软骨、后外侧结构及关节的松弛度等方面。目的:观察后交叉韧带断裂对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取12具正常成人新鲜尸体膝关节标本,在200N载荷下,测试膝关节屈曲0°,30°,60°,90°位时,内、外侧副韧带中点的应变,后将12具标本的后交叉韧带全部切断再进行相同的测试。结果与结论:膝屈曲0°和30°位时,后交叉韧带断裂前后内、外侧副韧带中点的应变均为压应变,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膝屈曲30°~90°位时,内侧副韧带中点的应变随着角度增加而逐渐增大;膝屈曲60°和90°位时,后交叉韧带断裂后拉应变较断裂前明显增大(P〈0.05),其中内侧副韧带中点的应变均为拉应变,而外侧副韧带中点的应变在后交叉韧带完整情况下膝屈曲60°时为压应变。说明后交叉韧带完全断裂对30°内的膝关节运动无明显影响,但是随着屈曲角度的增加,内、外侧副韧带受到的影响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5.
背景:目前对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后的研究多集中于软骨、后外侧结构及关节的松弛度等方面。目的:观察后交叉韧带断裂对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取12具正常成人新鲜尸体膝关节标本,在200N载荷下,测试膝关节屈曲0°,30°,60°,90°位时,内、外侧副韧带中点的应变,后将12具标本的后交叉韧带全部切断再进行相同的测试。结果与结论:膝屈曲0°和30°位时,后交叉韧带断裂前后内、外侧副韧带中点的应变均为压应变,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膝屈曲30°~90°位时,内侧副韧带中点的应变随着角度增加而逐渐增大;膝屈曲60°和90°位时,后交叉韧带断裂后拉应变较断裂前明显增大(P<0.05),其中内侧副韧带中点的应变均为拉应变,而外侧副韧带中点的应变在后交叉韧带完整情况下膝屈曲60°时为压应变。说明后交叉韧带完全断裂对30°内的膝关节运动无明显影响,但是随着屈曲角度的增加,内、外侧副韧带受到的影响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6.
内侧副韧带是膝关节韧带中重要的一条韧带,具有保持膝关节的稳定和运动作用。一旦在伸直位或屈曲位时,受到来自外侧的直接作用力或小腿的突然外展外旋,均可致其损伤。膝关节外翻应力试验(双膝X线对比检查)、MRI以及关节镜是诊断内侧副韧带损伤的主要方法,由于在基层医院中MRI和关节镜普及率问题,常不能作为常规诊断方法,而膝关节外翻应力试验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的原因及康复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8.
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超声检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超声检查19例临床怀疑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其中18例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或关节镜检查符合,符合率为94.7%;仅1例超声出现假阴性。作者认为超声检查是诊断交叉韧带损伤的一种有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与康复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是膝关节韧带中最易受损伤的部分,受损伤者绝大多数是喜爱体育活动的年轻人。国外运动性ACL损伤多见于足球、滑雪、橄榄球、篮球、排球等项目。而女性损伤多在足球、篮球、排球项目,女性在这些体育运动中ACL损伤的几率高于男性。国内运动专项研究结果表明,运动员组中,ACL损伤多见于足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Ⅲ度内侧副韧带(MCL)损伤合并前和(或)后交叉韧带损伤采用分期手术治疗后的中期疗效.方法 对24例急性Ⅲ度MCL损伤合并前和(或)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采用支具固定下早期功能锻炼的保守治疗,4~6周后行关节镜下探查,评价不稳程度决定是否行MCL重建(采用新鲜冰冻异体肌腱).前或后交叉韧带断裂患肢采用自体腘绳肌行关节镜下单束前或后交叉韧带重建;前交叉韧带(ACL)完全断裂采用保留ACL胫骨端残存纤维的ACL重建;对ACL部分断裂、断裂纤维>2/3时行保留ACL的ACL重建.结果 24例患者经一期保守治疗后有20例(83.3%)转为Ⅰ-Ⅱ度损伤而无须进一步处理,4例(16.7%)一期保守治疗后仍存在Ⅲ度内侧结构不稳,行前和(或)后交叉韧带自体重建同时经关节镜下采用新鲜冰冻异体肌腱行MCL重建,均获得满意效果.所有患者均获1~2年的随访,伤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和血肿发生.22例自觉关节稳定,疼痛症状消失;2例自觉关节松弛,但比手术前好转.按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为(88.0±10.5)分.结论 新鲜的Ⅲ度MCL损伤采用早期保守治疗有较高的成功率,保守治疗失败病例采用二期手术重建MCL及合并损伤的交叉韧带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磁共振技术在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及十字韧带损伤中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间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00例内外侧副韧带及十字韧带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分别实施关节镜检查诊断和磁共振检查诊断,对比两组患者诊断准确率、韧带损伤检出例数、韧带损伤情况、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诊断准确率(98.00%)、韧带损伤检出例数(98例)、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96.00%)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韧带损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磁共振技术在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及十字韧带损伤中的临床诊断效果显著,可以快速确定患者韧带损伤情况,诊断准确率高,患者满意度高,建议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后的康复治疗过程中有一些问题需要注意和探讨。①康复训练介入的时机选择问题:何时开始进行何种训练,目前只能是采用时间来判定,缺乏比较明确的量化指标,基本上依靠经验。②具体实施的康复训练内容缺乏统一性,容易造成康复训练的片面性,哪些因素的训练对ACL的恢复是有用的,哪些是没有意义的。③对采用不同ACL重建手术方法的患者应采用不同康复训练程序,目前的研究基本上是不区分手术类型都采用同一套康复治疗手段。④缺乏统一的康复疗效评价指标:基本上停留在关节活动度和肌力的评价上,缺乏患者残疾、残障方面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关节镜技术治疗外伤性后交叉韧带和内侧副韧带(PCL+MCL)断裂的修复方法及疗效。方法:关节镜技术用同侧髂胫束转位修复外伤性PCL+MCL断裂5例。结果:随访时间平均18个月,效果优良。结论:用髂胫束修复PCL+MCL,有良好的韧带转化功能,且有取材方便、功能组织损伤较小、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后的康复治疗过程中有一些问题需要注意和探讨.①康复训练介入的时机选择问题何时开始进行何种训练,目前只能是采用时间来判定,缺乏比较明确的量化指标,基本上依靠经验.②具体实施的康复训练内容缺乏统一性,容易造成康复训练的片面性,哪些因素的训练对ACL的恢复是有用的,哪些是没有意义的.③对采用不同ACL重建手术方法的患者应采用不同康复训练程序,目前的研究基本上是不区分手术类型都采用同一套康复治疗手段.④缺乏统一的康复疗效评价指标基本上停留在关节活动度和肌力的评价上,缺乏患者残疾、残障方面的评价.  相似文献   

15.
电针围刺对运动性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兵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7):5878-5879
目的:观察电针围刺治疗运动性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并与毫针齐刺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方法:将64例运动性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33例、毫针组31例,分别采用电针和毫针刺激膝部痛点,进行疗效比较。结果:电针组总有效率为97%,毫针组总有效率为87%。两组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12.33,P&;lt;0.01)。结论:电针围刺治疗可明显提高运动性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超声检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 与临床及手术结果比较 ,分析 42例踝关节侧副韧带不同类型损伤的声像图表现。结果  18例完全撕裂超声诊断与手术结果符合 ,12例挫伤、10例部分撕裂及 2例完全撕裂经临床保守治疗前后超声对比观察证实超声检查结果与临床诊断符合。结论 超声是诊断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的一种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磁共振(MR)诊断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的价值。方法:以96例膝关节损伤患者为对象,患者均接受MR检查,以关节镜检查为金标准,评估MR诊断韧带损伤的价值。结果:关节镜检查96例患者中82例为膝关节韧带损伤,14例为假阳性,MR诊断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分别为95.12%、78.57%、96.30%、73.33%、92.71%。关节镜检查膝关节损伤中前交叉韧带损伤33例(40.24%)、后交叉韧带损伤6例(7.32%)、内侧副韧带损伤20例(24.39%)、外侧副韧带损伤23例(28.05)。MR诊断交叉韧带、外侧副韧带损伤与关节镜检查相符,前交叉韧带及内侧副韧带损伤存在漏诊。MR诊断前交叉韧带损伤中Ⅰ级损伤漏诊1例,Ⅱ级损伤漏诊2例;诊断后交叉韧带损伤及外侧副韧带损伤程度与关节镜完全符合;诊断内侧副韧带Ⅰ级损伤漏诊1例,其余损伤与关节镜完全符合。结论:MR诊断膝关节韧带损伤的价值较高,可准确评估损伤的位置及程度。  相似文献   

18.
临床治疗中采用多种康复治疗方法针对老年人群的膝关节侧副韧带陈旧性损伤引起的功能障碍,通过运用锋勾针治疗,能直接激发经气而镇痛,促进炎性吸收,解除局部肌腱粘连,配以拔罐治疗,起到活血通痹作用,使疗效更稳定。  相似文献   

19.
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高频超声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的高频超声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对64例(68条)临床拟诊为交叉韧带损伤的高频超声检查结果分别与手术、关节镜检查及文献MRI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高频超声较常规超声能更清晰显示交叉韧带的轮廓和结构,能更好表现韧带损伤断裂情况。高频超声诊断前、后交叉韧带损伤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9.00%、86.00%、88.00%和92.00%、91.00%、91.00%。结论上述指标虽逊于文献报道的MRI结果,但作为经济实用、无创的影像诊断方法,具有同样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膝关节应力位摄影在膝关节内侧副韧带(MCL)损伤中的一种x线分级方法及临床应用。方法根据膝关节外翻应力位x线片测得的两膝内侧关节间隙最宽差值的分布规律并参考俞国有等相关文献,采用如下分级方法:损伤I级,差值〈4mm;损伤Ⅱ级,差值4—8mm;损伤Ⅲ级,差值〉8mm。并与俞国有(对照)方法(其为3级分级,但Ⅱ、Ⅲ级的分界值为6mm)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0例患者中,x线诊断I级损伤15例,Ⅱ级损伤3例,Ⅲ级损伤2例。I级损伤中,MCL少量纤维韧带断裂,膝关节仍保持一定稳定性,内侧间隙增宽不明显,多数〈4mm,与对照方法完全符合。Ⅱ级损伤中,有更多的纤维韧带断裂,韧带强度下降,伴严重的功能丧失和关节反应,不稳定程度增加,内侧间隙增宽较明显,多数达6mm以上,较对照方法反映出更多的韧带损伤信息,Ⅱ级较对照方法增多2例。Ⅲ级损伤中,多数为韧带的完全断裂,关节明显不稳,内侧间隙增宽达最大值,即〉8mm,提示韧带受损程度严重,Ⅲ级较对照方法减少2例。结论膝关节应力位摄影在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中的新分级方法具有实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