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脐血来源树突状细胞增强CIK细胞对肺癌细胞株的杀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肺癌细胞株A549肿瘤冻融抗原负荷脐血来源树突状细胞(DCs)与CIK细胞混合培养后对A549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作用。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A549细胞制备肿瘤抗原(Ag),用脐血单个核细胞(CBMC)分别制备DCs和CIK细胞;用负荷Ag的DCs和CIK细胞共培养,诱导Ag-DC-CIK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C免疫表型,MTT法检测CBMC、CIK、Ag-CIK和Ag-DC-CIK对A549肿瘤细胞株的杀伤活性。结果脐血DCs高表达CD86、CD40,中度表达CD83和CD80,低表达CD11c。实验组细胞(Ag-DC-CIK)对A549细胞的杀伤能力(6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肿瘤抗原负荷的DCs能增强CIK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活性,为DCs的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3.
脐血来源树突状细胞的培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并鉴定脐血来源树突状细胞(DC)培养体系,在体外诱导脐血干细胞生成成熟DC。探讨其在抗肿瘤免疫中的作用。方法脐血CD34 来源的DC以两步法,即0天开始使用GM-CSF、TNF-α、SCF、TPO、FL20,8~14天用GM—CSF、TNF—α和IL-4诱导生成。并分别在形态(光学显微镜 电镜)、表面标记(流式细胞仪)和功能(同种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上加以鉴定。结果在合适的细胞因子组合下,能够经过脐血干细胞培养得到成熟的DC,具备典型的DC形态并在体外有效刺激同种淋巴细胞增殖。结论通过合适的培养可以获得大量成熟D(:。  相似文献   

4.
刘蕴光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8):1318-1320
利用pH3.3柠檬酸.磷酸盐缓冲液(0.131M柠檬酸/0.066M Na2HPO4)提取的QGY-7703细胞膜外抗原多肽(50μg/m1),经过细胞因子GM-CSF(100ng/m1)、TNF-a(1000U/m1)以及IL-4(50ng/m1)诱导脐血造血干细胞分化的脐血树突状细胞(DC)进行抗原加工和提呈后,可以有效地激活外周血淋巴细胞(PBLC),形成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使其对QGY-7703细胞具有明显的杀伤活性,且这种杀伤活性在50:1以后随效:靶比例的增加而更加明显,在对QGY-7703、SPGA-1、HL-60以及K562细胞的杀伤比较时,更加明显地表现出杀伤细胞的特异性,而且研究还表明,这种选择性杀伤作用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途径杀死肿瘤细胞,本研究进一步表明应用脐血来源的脐血树突状细胞可以作为肿瘤免疫中的抗原提呈细胞(APC),并执行其抗原提呈作用,激活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执行其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茶多酚对人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CIK)杀伤肿瘤细胞活性的影响和诱导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凋亡和死亡的作用。方法 在体外用不同浓度的茶多酚与人CIK细胞和SGC-7901细胞株共同作用,然后测定人CIK细胞杀瘤活性和对肿瘤细胞的作用。用不同浓度的茶多酚分别与培养的SGC-7901细胞株作用1~8小时后,弃含有茶多酚的培养液再继续培养24小时,然后测定其死亡和凋亡数,用CIK细胞作对照组。结果 茶多酚浓度400mg·L~(-1),作用CIK细胞4小时后能明显增强CIK细胞的杀伤肿瘤细胞活性,与未诱导组和其它浓度组相比P<0.01;CIK细胞对经茶多酚处理后的SGC-7901细胞株杀伤活性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负载肺癌抗原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诱导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LAK)细胞对肺癌细胞A549的杀伤作用.方法:采用肺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rhGM-CSF、rhIL-4、rhTNF-a诱导和肿瘤冻融抗原刺激诱导获得的DC与LAK细胞按1:20比例共培养2 d,获得Ag-DC-LAK细胞作效应细胞,分别用Ag-Dc-LAK、DC-LAK、Ag-LAK和LAK对肺癌细胞系A549细胞进行杀伤实验.结果:以30μg/mL蛋白的肿瘤抗原负载的DC其表型CD1a、CD80、CD86、HLA-DR均显著升高(P<0.05),高于单纯细胞因子诱导成熟的DCs表型,由其刺激增殖的LAK细胞对肺癌细胞A549杀伤率为(71±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肿瘤抗原刺激诱导成熟的DC可有效传递抗原,增加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负载肺癌抗原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诱导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LAK)细胞对肺癌细胞A549的杀伤作用.方法:采用肺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rhGM-CSF、rhIL-4、rhTNF-a诱导和肿瘤冻融抗原刺激诱导获得的DC与LAK细胞按1:20比例共培养2 d,获得Ag-DC-LAK细胞作效应细胞,分别用Ag-Dc-LAK、DC-LAK、Ag-LAK和LAK对肺癌细胞系A549细胞进行杀伤实验.结果:以30μg/mL蛋白的肿瘤抗原负载的DC其表型CD1a、CD80、CD86、HLA-DR均显著升高(P<0.05),高于单纯细胞因子诱导成熟的DCs表型,由其刺激增殖的LAK细胞对肺癌细胞A549杀伤率为(71±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肿瘤抗原刺激诱导成熟的DC可有效传递抗原,增加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抗原负载树突状细胞(DC)刺激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采集晚期胃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洗涤后在体外培养成CIK,同时培养DC,并给予负载抗原,7 d后将DC与CIK共培养,14 d后回输体内,观察疗效。结果CIK治疗晚期胃癌可明显减轻症状,改善患者免疫功能,而无明显副反应。结论CIK治疗可作为晚期胃癌常规治疗的有效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9.
<正>细胞过继免疫治疗是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目前发现的功能最强的抗原递呈细胞,可有效激发T细胞应答,从而引发一系列的免疫应答。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 killercells,CIK)由斯坦福大学Schmidt Wolf首次发现,具有增殖快、杀瘤活性高、杀瘤谱广、且几乎无毒副作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疗法对心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52例接受DC/CIK细胞治疗的癌症患者的心电图资料。结果 152例患者中有15例出现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为9.8%,其中窦性心动过缓3例,窦性心动过速6例,心肌缺血6例。结论 DC/CIK细胞治疗对癌症患者心脏有一定影响。但是,如果给予高度重视,早期发现,早期处理,可避免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1.
吴雨岗  王荣朝 《江苏医药》2008,34(7):685-687
目的 研究负载肿瘤抗原的树突状细胞(DC)活化的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s)对胃癌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方法 冻融法获取胃癌细胞抗原,联合应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白细胞介素4(IL-4)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培养外周血BC并负载肿瘤抗原,激活自体T淋巴细胞,制备特异性CTLs,MTT法检测对胃癌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ELISA法检测γ干扰素(IFNγ)分泌情况.结果 负载胃癌抗原的DC激活的CTLs表现出对胃癌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产生高水平的IFNY(P<0.01);而对B16黑色素瘤细胞没有杀伤作用不产生高水平的IFNγ.未负载胃癌抗原DC刺激的CTLs对胃癌细胞无杀伤作用.结论 应用细胞因子从人外周血中诱导的DC负载胃癌抗原后,激活的CTLs在体外对胃癌细胞能产生高效而特异性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12.
钟志宏  鄢俊  施华球 《江苏医药》2013,39(13):1489-1491
目的制备负载乳腺癌干细胞RNA的树突状细胞(DCs)疫苗,研究其诱导的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s)的抗肿瘤免疫反应。方法采用细胞毒性试剂盒检测2种乳腺癌干细胞疫苗[(A组,CD44+CD24-+MCF-7-CTLs)、(B组,MCF-7-CTLs)]和DC-CTLs(C组)的体外细胞杀伤能力。取24只小鼠均分为四组:A1组皮下接种活化的A组疫苗+MCF-7乳腺癌细胞;B1组接种活化的B组疫苗+MCF-7乳腺癌细胞;C1组皮下注射活化的DCs-CTLs+MCF-7乳腺癌细胞;D1组单用MCF-7乳腺癌细胞作为对照。分析裸鼠接种后肿瘤在体内的生长情况。结果体外对CD44+CD24-+MCF-7乳腺癌细胞杀伤能力强度:A组>B组>C组(P<0.05)。体外对MCF-7乳腺癌细胞杀伤能力强度:B组>A组>C组(P<0.05)。在体成瘤实验显示,B1组和A1组的成瘤时间分别为第7周和第6周,明显长于D1组(第1周)和C1组(第2周)(P<0.05)。结论 CD44+CD24-乳腺癌干细胞RNA-DCs疫苗诱导的CTLs能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从而抑制乳腺癌细胞成瘤。  相似文献   

13.
陈俊  杨自金 《安徽医药》2018,22(11):2078-2081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是从胎儿脐带血中分离出的一种成体干细胞,具有分化为神经细胞的潜能,可用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如何有效诱导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一直是干细胞领域的研究热点,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该文将对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定向分化的诱导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犬脐血内皮祖细胞(EPCs)参与梗死心肌血管再生.方法 从妊娠犬脐血提取EPCs,免疫组化鉴定,建立成年杂种犬冠状动脉梗死模型,将1,1-二(十八烷基)-3,3,3′, 3′-四甲基吲哚羰花青高氯酸盐(Dil)标记的EPCs移植入梗死区域,1、4、8周后于冠脉灌注Ⅰ型荆豆凝集素(UEA-1)标记EPCs,处死动物.取心肌标本HE染色确认梗死模型,并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Dil和UEA-1标记确认EPCs参与梗死心肌血管再生.结果 EPCs呈"铺路石"样外观,细胞标记白细胞分化抗原31阳性(CD31 ),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阳性(vWF ),胎肝激酶1阳性(FLK-1 ),白细胞分化抗原34阳性(CD34 );心肌梗死区可见有大量的瘢痕组织、成纤维细胞以及小血管再生;实验组梗死心肌区域标本内小血管上见Dil和UEA-1标记阳性细胞,对照组仅见UEA-1标记细胞.结论 犬脐血EPCs梗死心肌移植可参与血管再生.  相似文献   

15.
杨春  吴雨岗 《江苏医药》2007,33(9):874-876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外周血诱导扩增树突状细胞(DCs)的方法,观察其形态、表型、内吞及递呈抗原能力.方法 从胃癌患者外周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PBMNCs),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白细胞介素4(IL-4)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诱导下培养扩增树突状细胞.光学显微镜观察其体外培养过程中的形态特征,流式细胞仪(FACS)分析其表型特征,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检测其功能,辣根过氧化酶(HRP)内吞实验检测其群体内吞能力.结果 PBMNCs经过rhGM-CSF、IL-4和TNF-α诱导培养9 d后,具典型的DCs形态,细胞表型为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2(MHCⅡ)类分子(HLA-DR)(69.70±6.12)%、CD80(65.32±5.19)%、CD86(71.65±7.61)%、CD1a(58.65±3.28)%和CD14(16.82±1.25)%,具有极强的激发MLR的能力,显示成熟DCs的特征.DCs群体的内吞能力约在培养第6天达高峰,之后有明显下降.结论 该方法是一种可靠的诱导、扩增DCs的方法,在其具有活跃的内吞能力时,肿瘤抗原致敏可作为胃癌生物治疗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人树突状细胞(DC)融合肝癌细胞(HCC)体外诱导T淋巴细胞产生特异性抗肝癌免疫的作用.方法 应用人重组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和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rhIL-4)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体外诱导产生树突状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标志物表达水平,聚乙二醇融合DC与肝癌细胞HerG2,MTT法测定融合细胞(HerG2/DC)刺激T淋巴细胞增生、分化能力,细胞毒性实验检测HerG2/DC诱导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对HerG2的特异性杀伤作用.结果 融合细胞HerG2/DC刺激T淋巴细胞增值能力明显提高,HerG2/DC活化的CTL对HerG2具有明显的特异性杀伤作用.结论 人树突状细胞融合肝癌细胞可有效诱导T淋巴细胞产生特异性的抗肝癌肿瘤免疫.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负载自体神经胶质瘤抗原的树突状细胞 (DCs)瘤苗在体外诱导的特异性细胞毒性淋巴细胞 (CTL)对神经胶质瘤细胞的杀伤效应。方法 :以组合酶消化法从新鲜神经胶质瘤手术标本中获取神经胶质瘤细胞 ,冻融制备神经胶质瘤抗原。GM -CSF、IL -4体外诱导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获得DCs并负载神经胶质瘤抗原 ,继而以其刺激自体T淋巴细胞制备神经胶质瘤抗原特异性CTL ;用CytoTox96TM检测CTL对患自身神经胶质瘤细胞体外杀伤效应。结果 :负载神经胶质瘤抗原DCs诱导的特异性CTL对患者自身神经胶质瘤细胞的杀伤率达88 17 % ,显著高于LAK细胞的杀伤率 (P<0 05)。且其对同种不同分化类型的神经胶质瘤细胞株 (P<0 01)。结论 :负载神经胶质瘤抗原的DCs体外可诱导出高效而特异的抗神经胶质瘤效应 ,提示以DCs为中心的肿瘤生物治疗作用可望提高神经胶质瘤综合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18.
人脐血源性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及生物学鉴定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 建立体外培养、扩增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方法.初步鉴定其生物学特性。方法 无菌条件下取正常足月剖宫产的脐带血,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脐血的单个核细胞.以偏酸性的Mesencult^TM作为培养基进行培养和纯化获得贴壁细咆层,测定MSCs的生长曲线.用流式细胞技术分析细胞的表面抗原。结果 来源于脐血的单个核细胞存体外用合适的培养基培养,细胞贴壁后出现破骨样及间充质样的细胞。间充质细胞为成纤维样的细胞形态,并表达MSCs相关的抗原CD29、CD44、CD105。但不表达CD34、CD45、CD106和HLA-DR。这与源于骨髓的MSCs一致。结论 脐带血中含有的MSCs可在体外培养、扩增,能够为实验和临床的应用提供一种新的间充质干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19.
人树突状细胞融合肝癌细胞体外诱导特异性抗肿瘤免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树突状细胞(DC)融合肝癌细胞(HCC)体外诱导T淋巴细胞产生特异性抗肝癌免疫的作用。方法应用人重组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和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rhIL-4)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体外诱导产生树突状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标志物表达水平,聚乙二醇融合DC与肝癌细胞HerG2,MTT法测定融合细胞(HerG2/DC)刺激T淋巴细胞增生、分化能力,细胞毒性实验检测HerG2/DC诱导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对HerG2的特异性杀伤作用。结果融合细胞HerG2/DC刺激T淋巴细胞增值能力明显提高,HerG2/DC活化的CTL对HerG2具有明显的特异性杀伤作用。结论人树突状细胞融合肝癌细胞可有效诱导T淋巴细胞产生特异性的抗肝癌肿瘤免疫。  相似文献   

20.
周菁  张伟 《江西医药》2009,44(11):1064-1066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DC)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在体内外能否有效的抗肺癌。方法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不同细胞因子作用后培养成DC和CIK细胞,单个核细胞经贴附塑料平皿获得单核细胞,加入GM—CSF,IL-4及TNF—a诱导获得DC,悬浮细胞加入IFN—g,24h后IL-1a,IL-2及CD3McAb诱导获得CIK,将A549制备成肿瘤细胞冻融物.作为肿瘤抗原刺激DC,并将DC与CIK细胞联合培养(DC+CIK,负载抗原的DC+CIK),以CIK细胞单独培养作为对照。CytotoxicityTOX96体外杀伤实验测定体外细胞毒活性。结果在培养的第15d.与负载抗原的DC共同培养的CIK与CIK细胞单独培养细胞相比,增殖速率明显提高[(23.4±2.3)倍vs(16.7±2.7)倍,P〈0.05],CD3+CD56+细胞表达水平也明显提高,[(64.3±3.6)%vs(43.9±2.1)%,P〈0.05],同时负载抗原的DC的CIK对A549细胞的体外下细胞毒活性增强。结论DC与CIK细胞共培养后可提高CIK细胞的增殖速率,提高CIK细胞表型的表达水平,增强CIK抗肺癌的活性.将来可作为一种临床有效的过继免疫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