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新荣  段春梅 《中国卫生产业》2013,(20):177-177,179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将114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中医辨证治疗组和西药组,观察两组疗效、HP根除率、副作用发生率和复发率有无区别。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和副作用均优于对照组,具体表现为:观察组治愈好转率为95.6%,显著高于对照组(86.0%),χ2=6.35,P=0.012;HP根除率为92.1%,显著高于对照组(83.3%),χ2=4.07,P=0.044;观察组复发率为0%,显著低于对照组(13.2%),χ2=7.77,P=0.005。观察组的副作用发生率为0%,显著低于对照组(7.0%),χ2=4.15,P=0.042。结论中药配方辨证施治的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并研究采用中医治疗方法对于消化性溃疡进行临床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3年4月到2015年10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200例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分组,采用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100例,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的西医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比较中西医治疗方法对于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有效率,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而且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相对较低,两组比较,P< 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消化性溃疡患者在进行治疗时为患者选择中医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病情,并且能够提高患者治疗的有效率,降低复发率,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50例患者给予西医治疗,治疗组50例患者给予中医治疗.结果 对照组50例患者中,痊愈15例,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70.00%;治疗组50例患者中,痊愈20例,显效15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00%;两组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可取得满意的疗效,值得在医疗实践中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分析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方法:在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接诊的消化性溃疡患者中随机选取7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对病患实施分组治疗,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辩证分型方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25%,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采用辩证分型、对症施治,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不良反应少,具有非常理想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9—2011年间收治的98例确诊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中医治疗组(观察组)和西医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49例,观察组根据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采取中医辨证治疗,疗程为4周,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幽门螺旋杆菌转阴情况。结果:观察组49例患者治疗后治愈36例(73.5%),显效7例(14.3%),有效4例(8.2%),无效2例(4.1%),治疗总有效率为95.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Hp阳性3例,阴性46例,Hp转阴率为93.9%,对照组Hp阳性10例,阴性39例,Hp转阴率为79.6%,两组Hp转阴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不同中医分型采取辩证施治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溃疡面愈合,有效根除Hp,提高Hp转阴率,且药物毒副作用小,操作简便,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前在临床上,消化性溃疡为世界性疾病的其中一种,所以应该对本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予以高度重视。本文主要从导致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原因、临床诊断以及治疗等几个方面对现阶段该病症的临床诊治情况进行阐述,增加对该病症临床特点的了解,为今后的研究与发展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7.
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中医辨证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化性溃疡是常见病,随着人口的老龄化,60岁以上老年消化性溃疡的患病率有增高趋势,尤以胃溃疡患病率增高明显。2003年-2007年应用中医治疗的老年消化性溃疡93例,效果满意,现报告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消化性溃疡中医辨证治疗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114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随机分组,研究组57例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对照组57例采用西药治疗;治疗28d后,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复发情况。结果:采用中医治疗的研究组幽门螺旋杆菌转阴率为94.73,高于对照组的70.17%,研究组临床治疗有效率达到96.49%,高于对照组的73.68%。研究组复发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14.03%,转阴率、治疗有效率、复发率组间差距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确切,不易复发,可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措施。方法选择我院进行诊治的10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其中40例为胃溃疡,56例为十二指肠溃疡,4例为复合性溃疡,将所选的100例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50例患者单纯运用西医疗法,观察组的50例患者在运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针灸调理;经过临床积极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文所选的患者中,有1例由于溃疡面积较大出血量多经抢救无效死亡,溃疡发生癌变的患者中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后病情较为未定,3例有出血现象的患者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后未见出血现象,而且其中的2例溃疡面已经愈合。观察组患者的35例为治愈;12例为好转;3例为无效;有效率为94%,对照组患者中24例为治愈;13例为好转;13例为无效;有效率为74%,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致消化性溃疡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为幽门螺杆菌感染,进行治疗时主要选择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是胃、十二指肠局部粘膜损害因素和粘膜保护因素之间失去平衡所致,绝大多数患者是以中上腹疼痛起病,或以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作为首次症状,治疗应坚持的原则是消除症状、促进溃疡愈合、预防复发和避免并发症、整体治疗与局部治疗相结合,要强调治疗的长期性和持续性,必要时手术治疗。治疗的策略是减少侵袭因素、增强胃十二指肠黏膜的防御能力。  相似文献   

11.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是胃,十二指肠局部粘膜损害因素和粘膜保护因素之间失去平衡所致,绝大多数患者是以中上腹疼痛起病,或以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作为首次症状,治疗应坚持的原则是消除症状.促进溃疡愈合、预防复发和避免并发症,整体治疗与局部治疗相结合,要强调治疗的长期性和持续性,必要时手术治疗。治疗的策略是减少侵袭因素、增强胃十二指肠拈膜的防御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中医辨证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60例消化性溃疡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6个月,对照组复发7例,观察组复发2例,两组患者在复发率在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辨证治疗可有效提高消化性溃疡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效率,避免单纯西药治疗导致副作用、耐药性等问题,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消化性溃疡流行病学调查上海轻工机械二厂保健站200062曹是英消化性溃疡(PU)的病因和发病机理至今尚未完全阐明,为了更好地防治该病,我们对本厂职工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对象全厂在册职工685人。2.方法(1)制定调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中医辨治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2年1月到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8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本组患者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则要采用中医辨证治疗,以1个月为一个疗程,针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科学评价。结果治疗1个月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0.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停止用药后,中医治疗无一例复发,而西医治疗组有2例患者复发,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辨治消化性溃疡,短期有效率低,但是长期作用良好,停止治疗后,病情不复发,疗效较为理想,临床上应该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5.
李凤兰 《泰山卫生》2004,28(1):24-25
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部位、复发、并发症及防治中原则均有一定特点,因此,正确掌握老年人的这一常见病的特征和防治,对延长人类寿命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该问题作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16.
消化性溃疡     
1 病因和发病机制 消化性溃疡得名于溃疡形成与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主要指胃溃疡(简称GU)和十二指肠溃疡(简称DU),也可发生在食管下段、小肠、胃肠吻合口及其附近的肠袢以及异位的胃粘膜。消化性溃疡是常见病,男性患病多于女性,男女之比在DU为4.4-6.8:1,GU为3.6~4.7:1。DU多见于青壮年,而GU多见于中老年,前者发病高峰比后者约早10年。临床上DU比GU多见,两者之比约为3:1。  相似文献   

17.
消化性溃疡(简称Pu)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我院自1996年2月至1997年5月应用奥美拉唑治疗30例消化性溃疡,并用西米替丁作对照治疗29例,现将其疗效与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消化性溃疡内科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天津市东丽区金钟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5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按常规方法治疗,研究组患者则在治疗过程中根据临床症状施以吗丁啉、奥美拉唑等药物辅助治疗,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止血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9.3%,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1.4%,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止血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患者的止血总有效率为67.9%,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科治疗能够消除患者的消化性溃疡病症,治疗效果良好,同时患者出血状况得到抑制,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消化性溃疡内科治疗的方法。方法对3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分别进行A、B2组的内科治疗,即A组使用果胶铋、潘托拉唑以及胃舒平进行治疗,总共治疗3个月,B组使用果胶铋以及潘托拉唑进行治疗,治疗时间为3个月,在使用果胶铋以及潘托拉唑治疗的同时,添加阿莫西林以及甲硝唑,阿莫西林以及甲硝唑的治疗时间为半个月。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92.3%,B组总有效率为94.12%,对比A、B2组的总有效率,其差异并不是很明显(P〉0.1)。结论在对消化性溃疡进行内科治疗的过程中,应该以制酸为治疗的重点,当患者的幽门螺杆菌出现感染时,则需添加抗生素。  相似文献   

20.
幽门螺旋杆菌和消化性溃疡(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雨田 《职业与健康》2000,16(10):121-122
消化性溃疡病,这一古老的疾病,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抑制胃酸分泌,就是治疗方法和总则。然而从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Warren和Marshall从慢性活动性胃炎病人胃窦部活检组织中分离并培养出缓慢生长,微需氧的幽门螺旋杆菌(HP)以来,胃肠病专家对溃疡病的认识和治疗方法都有了重大突破。 该菌的超微结构和脂肪的组成与弯曲菌属有很大不同,r-RNA序列研究清楚表明该菌不属于弯曲菌。而后,Wen证明该菌与W·Succinogenes(琥珀基因)间具有14个表型上的差异,所以该菌应为1个独立属别,由于该留在医学上的重要,幽门螺旋杆菌(HP)被正式用名。HP在活体内呈螺旋形而在活体外常成杆状。在光镜下HP有1~2个微小弯曲,呈弧形或S形,在电镜下HP菌体光滑,具有4~6根带鞘的鞭毛,鞭毛顶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