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彭洪清  易慧娟 《中国药业》2007,16(13):50-50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87例,予葛根素400mg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14d,分别于治疗前后用经颅超声多普勒(TCD)测量脑血流速度和阻力指数。结果葛根素(治疗2周)对头晕、头重、失眠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7.4%,89.2%,68.9%;它能使大脑中动脉和椎动脉血流速度增快,血管阻力指数下降。结论葛根素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丁咯地尔注射液对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60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丁咯地尔注射液0.2g,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20mL,均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次/d,疗程14d,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脑血流动力学检测,对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丁咯地尔注射液和丹参注射液均有改善患者症状及脑血流动力学的作用,并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丁咯地尔注射液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效果明显,能改善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脑动脉血液供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中药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的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50例CCCI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中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中药组服用由中草药煎熬成的中药方剂,西药组服用尼莫地平和肠溶型阿司匹林,疗程均为6周。结果中药组总有效率可达到96.0%。西药组总有效率是73.3%,两组治疗效果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用药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疗效优于西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对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患者的疗效。方法:将88例CCCI患者依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各44例。观察组采用葛根素注射液400mg静脉输注;对照组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d。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5.5%)优于对照组(77.3%,P〈0.05);全血黏度、血浆比黏度等指标观察组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葛根素注射液治疗CCCI效果明显.能改善CCCI患者脑动脉的血液供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 将96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均给予相同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养血清脑颗粒4 g口服,每天3次.治疗后第14天观察患者头晕、失眠、头重症状改善情况,做血液流变学、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并比较.结果 治疗14 d后,治疗组头晕、失眠、头重症状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且血液流变学与脑血流动力学比较也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养血清脑颗粒能明显改善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6.
白洪蕊 《天津药学》2011,23(6):36-38
目的:观察银杏叶和尼麦角林联合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的疗效。方法:CCCI患者240例被随机分为两组,基础治疗组予以基础治疗(去除危险因素和阿司匹林预防血栓),加强治疗组加用银杏叶和尼麦角林,1个月后随访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基础治疗对大部分CCCI患者有效,加用银杏叶和尼麦角林效果更明显。加强治疗组头晕、头痛及头昏重有效率(91.67%、88.00%和91.30%)明显高于基础治疗组(75.00%、62.50%和57.14%),总有效率加强治疗组(90.83%)亦明显高于基础治疗组(67.50%),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去除危险因素及应用阿司匹林等基础治疗对大部分CCCI患者有效,但加用银杏叶和尼麦角林会使治疗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7.
丁咯地尔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丁咯地尔对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符合标准的慢性脑脉供血不足患者8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者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和西比灵胶囊,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丁咯地尔注射液,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血流变学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在改善患者的症状、血流变学和血流动力学指标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丁咯地尔可用于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头晕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将2015年4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60例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给予试验组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的汉密顿焦虑量表和汉密顿抑郁量表分值都要小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护理满意率(100%)高于对照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升护理满意度,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并探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门诊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5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实验组口服养血清脑颗粒每次4 g,每天3次,对照组口服脑心清片每次1.64 g,每天3次,28 d为1个疗程,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3.08%,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对比可知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临床疗效确切,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对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开展护理工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接收并采取相关诊治的处理的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90例作为研究样本,均为我院依据相关标准确诊的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取以往最常应用的护理模式开展护理工作,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增添应用优质护理模式开展护理工作。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治疗结果。结果给予对应护理模式后,观察组患者头晕情形发作的频率及每次头晕情形的发作时间相较于对照组,均呈现显著缩短趋势(P <0.05)。结论对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开展护理工作,护理结果显著,对患者头晕情形发作的频率的下降及每次头晕情形发作时间的缩短具有积极作用,对患者病症康复进程的加快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复方丹参滴丸抗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少青  刘朋  刘颖  张慧  李萍 《中国新药杂志》2012,(15):1765-1768
动脉粥样硬化是诱发心血管疾病的关键因素,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受到学者的极大关注。现代中药制剂复方丹参滴丸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环节的作用特点,广泛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治疗,疗效显著。研究表明,复方丹参滴丸可通过调节机体脂质代谢、抗炎、抗氧化、改善血管功能、抑制血栓形成等多种机制发挥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本文从以上几方面综述复方丹参滴丸抗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将6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组,对照组行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及曲美他嗪。观察两组患者心功能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等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心功能评级、超声心动图等均有显著改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及曲美他嗪,可进一步改善心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莫兰 《中国医药科学》2012,(17):80-81,83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防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20例TI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服用复方丹参滴丸及阿司匹林肠溶片,对照组只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观察治疗两个疗程内TIA复发或进展为脑梗死的例数、胃肠道反应、出血等不良反应,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两个疗程内的脑梗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TIA复发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出血和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对TIA防治效果优于单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血液变学指标有关。  相似文献   

14.
郭豪  余翠红  常婷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8,41(11):2035-2038
目的 探讨丹参滴注液对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脑血液流变学与凝血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2015年10月—2017年12月选择西安大兴医院收治的脑供血不足患者13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静脉滴注,同时给予胞磷胆碱钠注射液0.5 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丹参滴注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两组均治疗观察14 d。比较两组疗效及患者脑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9%和86.2%,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椎动脉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分别为(33.29±7.35)cm/s和(33.59±8.14)cm/s,对照组分别为(30.22±8.02)cm/s和(30.78±7.19)cm/s,都显著高于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聚集指数和纤维蛋白原都显著低于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以上指标数值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滴注液辅助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能改善脑血液流变学与凝血功能,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对临床应用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3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对照组采用硝酸甘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8%,两组疗效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2%,治疗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胰激肽原酶与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1例(92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Ⅰ~Ⅲ期)患者随机分成二组,治疗组(51眼)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胰激肽原酶及复方丹参滴丸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眼底、血糖、血脂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眼底改善较治疗组明显升高(P<0.05),血脂明显下降。结论:胰激肽原酶与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效果明显,且能改善血脂,对糖尿病患者治疗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硝酸甘油片与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急性心绞痛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152例急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将采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的8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硝酸甘油片治疗的6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9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4.0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4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3.73%(3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硝酸甘油片与复方丹参滴丸均能有效缓解急性心绞痛的临床症状,但后者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替米沙坦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对原发性老年2级高血压(中危组)患者血压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就诊于潍坊市人民医院高血压专家门诊以及保健三科病房的原发性老年2级高血压(中危组)患者82例,年龄65~75岁.分为复方丹参滴丸组(观察组)41例和替米沙坦组(对照组)41例,两组患者均在常规服用阿司匹林、他汀的基础上,晨起口服40 mg替米沙坦,观察组加服复方丹参滴丸每次10丸,每天3次.疗程均为4周.比较各组治疗前后患者的血压、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踝肱指数(ABI)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均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血清NO升高,ET-1降低、MMP-9降低,ABI升高.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经治疗后血清NO升高,ET-1下降,ABI降低.结论 替米沙坦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在降压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9.
曾志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3):36-37,40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5月~2013年5月来本院就诊的59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及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分散片治疗,观察组采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QOL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10%,对照组为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35%,对照组为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QOL评分(良好率+较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的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能否改善慢性移植肾肾病(chronic allograft nephropathy,CAN)患者的肾功能。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1月-2008年12月的肾移植术后、经活检明确诊断为CAN(Ⅰ~Ⅱ级)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n=34),对照组(B组,n=32),A组患者常规抗慢性排斥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剂量27 mg/丸,10丸/次,tid);B组维持原常规抗慢性排斥治疗方案不变。对患者的SCr,BUN,CCr,24 h尿总蛋白(24 h Upro)进行动态观察,入组时上述指标连查3次(间隔3 d),取平均值,以后每2周查1次,实验结束时再对上述指标连查3次(间隔3 d),取平均值,共观察6个月。结果:治疗前两组各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服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6个月后,A组的SCr,BUN,CCr,24 h尿总蛋白(24 h Upro)均有显著改善(P<0.05),而B组各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6个月后,A组中肾功能好转19例,稳定11例,恶化4例;B组中肾功能好转8例,稳定12例,恶化1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