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梅  杨红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22):2533-2534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在分娩过程中的消毒隔离护理方式。方法采用院内一般护理、分娩护理和出院指导的步骤对患者进行护理。结果能有效减少和避免HIV病毒的传播。结论规范护理,做好消毒隔离,是预防医源性HIV-1病毒传播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2.
本院检出首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阳性患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输血感染艾滋病是目前受血者、临床医疗单位、采供血机构面临的问题,已成为输血这一抢救生命及治疗生命重要医学手段发展的影响因素。目前公民法制意识增强,医患纠纷呈上升趋势,由输血引发的医患纠纷显得越来越滞后于形势的发展。当医患纠纷的矛盾诉诸于法律诉讼的形式,事故责任的认定、法院的判决,必然是以双方的举证为本。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减少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患者手术时医务人员受感染的概率,而探讨防护措施。方法对13例HIV阳性患者进行手术时实行了预防感染的应对措施,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3例HIV阳性患者手术过程顺利,参加手术人员均未被HIV感染。结论科学合理的防护措施和完善的职业暴露处理是减少医源性感染HIV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因输血及血液制品引发的医患纠纷屡见不鲜,不同时间段、不同医疗单位对受血者输血前的各项传染性指标进行准确、及时的检测至关重要。现将由此检出的1例二次输血前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阳性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男,53岁,因不明原因的贫血、咳嗽。持续低热在某综合医院住院一周后于2010年10月5日转入本院血液科,临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分析1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产妇住院分娩过程中的护理措施及职业暴露情况,总结分娩过程中的护理经验,预防职业暴露。方法:选取2011年8月住院分娩的1例HIV阳性产妇,对其分娩过程中护理措施及职业暴露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分娩顺利,母婴安全,无职业暴露发生。结论:掌握特殊感染分娩的预防知识,做好分娩前后各种准备,具有熟练的业务技术,做到医护配合默契,才有利于分娩的顺利进行,防止职业暴露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的增长,西方文化、意识的渗透,性传播疾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增加。梅毒在解放初期已被消灭,但现在又死灰复燃,近年来有报道我国梅毒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1]。随着梅毒的发病率的增加,艾滋病的蔓延也不可避免的随之发生。在本科室检测中发现1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合并梅毒感染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患者化疗的护理。方法对14例恶性肿瘤合并HIV感染患者在进行抗炎、抗HIV、护肝、提高机体免疫力等治疗的同时给予化疗,包括化疗前、化疗时的护理以及职业防护等。结果14例患者经积极治疗及护理,12例好转,2例死亡。由于护理到位,未发生职业暴露及交叉感染。结论在护理恶性肿瘤合并HIV感染化疗患者时,护理人员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能,了解艾滋病传播的基本知识及传播途径,加强职业防护,防止医源性感染和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风险管理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患者手术过程进行感染控制。方法通过识别和运用风险管理的方法,对HIV阳性患者手术过程进行环节管理,降低感染风险。进行控制风险成因,正确识别和评估可能存在的、潜在的风险因素,提出防范措施,强化风险意识。结果通过实施术前、术中、术后及职业暴露后等4个环节管理,规范了手术人员责任和行为,加强了医院感染防控意识,严格执行各项手术操作和消毒隔离技术,切断了医源性感染传播。结论实施风险管理能有效降低感染隐患,确保了具有严重感染风险的手术过程安全。  相似文献   

9.
2007年12月7日,本院艾滋病初筛实验室检测到1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阳性标本,OD值2.401,经另一试剂复查后,仍为阳性,OD值为2.250。按照本室HIV操作规程,重新抽取血样,使用两个厂家(珠海丽珠试剂有限公司和英科新创科技有限公司)试剂对前后2份标本同时复检,前1份标本经珠海丽珠试剂检测OD值2.171,英科新创试剂检测OD值2.105,结果仍为阳性;后1份标本经同样两种试剂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相似文献   

10.
涂伟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15):1287-1288
目的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阳性人群的分布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21588例门诊和住院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HIV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初检和复检阳性者送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用免疫印迹法进行确认试验,并对确认阳性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在检测的21588例患者中,确认抗-HIV阳性24例,阳性率为0.11%。男女性阳性率分别为0.17%和0.06%。结论涪陵地区HIV感染者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男性高于女性,感染方式仍以吸毒和性传播为主。应加强对术前和用血前患者进行抗-HIV筛查,以便及时发现感染者,最大限度地避免HIV的职业暴露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8例孕妇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初筛阳性标本的复检和确认情况,探讨其出现假阳性的原因。方法收集8例HIV初筛阳性的孕产妇血液标本,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和免疫金标记技术进行复检,将2次复检至少1次呈阳性反应的标本送武汉疾病控制中心采用western blot实验进行确认。结果 8例标本中,2例复检呈阴性;6例复检呈阳性标本经western blot实验确认2例为阴性,4例为阳性。结论孕妇HIV初筛极易产生假阳性,故即使初筛阳性,也应进行复检和western blot实验等进行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变化,性传染病及毒品犯罪增多等多种因素都促进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传播。而其传播区域由沿海城市向内地城市;由大城市向小城市及农村;由高发人群向一般人群蔓延。在本单位检测发现了首例HIV感染者,情况详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贺州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产妇母婴阻断干预效果。方法对2004~2007年贺州市孕产妇进行HIV筛查,筛查阳性的孕产妇进行WB确诊试验;对HIV感染产妇及新生儿进行阻断干预,并追踪随访。结果绝大部分婴儿在9~12个月时HIV抗体已经转阴,阻断成功;有5例18个月HIV抗体检测为阳性,阻断失败,阳性发生率为8.5%。结论使用维乐命方案、人工喂养干预分娩期和产后的感染,已取得非常显著的效果。除母体内高病毒栽量、产程长短、双胎、分娩方式、早产儿和低出生体质量儿自身等因素外,干预措施能否得到确切的落实,对阻断效果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阳性恶性肿瘤患者放射治疗的急性放射性反应。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来本院就诊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阳性恶性肿瘤患者20例,观察其在接受放射治疗期间和治疗后1个月的放射不良反应。依据不良事件通用术语标准(CTCAE 3.0版),急性反应按照照射部位分类。结果急性放射反应中,皮肤、黏膜反应比较常见,如皮炎、咽炎、腹泻等,10例宫颈癌患者中,3例患者出现3级放射性皮肤反应;5例肺癌患者均未出现放射性肺炎症状;4例鼻咽癌患者均完成治疗,但放疗反应出现早、发展快,并中断治疗3次;1例鼻翼皮肤鳞癌患者在治疗54 Gy时出现3级皮肤反应,暂停治疗4 d。结论对于 H IV阳性的肿瘤患者来说,放射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但也会导致严重的急性放射反应。  相似文献   

15.
刘莉  卢洪洲 《检验医学》2009,24(9):638-641
自1987年至今经过了30年的临床应用,抗反转录病毒药物在控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疾病进展,延长患者寿命上显示了巨大疗效,截止到2009年1月,美国食品和药物监督管理局(FDA)已经批准六大类32种药物用于治疗HIV感染,如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蛋白酶抑制剂(PI)、融合抑制剂(EI)、HIV进入抑制剂-CCR5联合受体拮抗剂、HIV整合酶抑制剂以及含有2种或3种药物固定剂量的复合药物等。  相似文献   

16.
刘怡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24):3104-3105
目的通过对献血人群梅毒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合并阳性的分析,探讨拓宽健康献血须知的针对性宣传及人群筛选策略,保障血液安全。方法对深圳市血液中心2009年7月至2012年6月血液筛查梅毒阳性数、梅毒确证阳性数以及HIV确证阳性数进行统计,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梅毒筛查阳性数和确证阳性数逐年增多;梅毒与HIV合并阳性人数逐年上升,3年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8,P<0.05)。结论针对梅毒与HIV合并阳性的变化态势,提示关注男男性行为的献血者献血风险,应加强献血宣传招募策略及血液筛查控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对颅脑损伤伴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患者的临床护理及医护人员防护的措施。方法 在加强对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中,根据HIV阳性患者的临床特点,采取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结果 9例颅脑损伤伴HIV阳性患者预后良好,护理人员未感染HIV病毒。结论 积极而有效的护理措施能降低职业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神经系统疾病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2010年12月-2012年7月收治的36例神经系统疾病合并HIV感染患者,在加强头痛、高热、颅内高压护理基础上,还针对HIV感染的病症特点,从日常生活、饮食、安全、心理及不良反应等方面予以护理干预。结果 36例患者中1例在住院期间并发脑疝死亡,2例患者转入感染科继续治疗,33例患者好转出院。医院内无交叉感染和医护人员职业暴露感染发生。结论对神经系统疾病合并HIV感染患者护理的关键是预见性的护理评估,HIV的筛查与医务人员的全面防护。  相似文献   

19.
莫奇峰  张颖  沈燕  帅卫  王丽燕  曾绍芳  宫佳成   《护理与康复》2017,16(10):1067-1068
总结26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产妇所生新生儿的护理。护理重点为加强围生期护理,做好喂养护理和抗病毒治疗的给药护理,同时做好家长的健康教育,以提高新生儿的存活率,从而提高母婴阻断的成功率。26例新生儿均平稳度过新生儿早期,随访18个月,均未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1998年9月至2006年4月莫桑比克马普托中心医院胸外科手术治疗的NSCLC合并HIV阳性患者29例(HIV阳性组),并选择同期34例HIV检测呈阴性NSCLC患者作为对照组(HIV阴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后胸腔引流量、手术后肺部和伤口感染率、手术后住院日、HIV阳性组CD4计数,并随访生存时间等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在死亡率上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HIV阳性组手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比HIV阴性组高(31.03%vs5.88%,P=0.009),前者发生手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比后者增加7倍以上(OR=7.200;95%可信区间(1.409,36.779));HIV阳性患者不同CD4计数手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CD4计数与手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呈负相关(r=-0.501;P=0.014);HIV阳性组与HIV阴性组患者在生存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8)。结论 NSCLC合并HIV阳性患者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危险增加且与患者CD4细胞计数呈负相关,但不会增加手术死亡率;伴随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实行,其手术后生存期与HIV阴性者相似。对于非艾滋病发作期的该类患者,均应考虑积极地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