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特征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特征,以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方法:重点分析高校大学生在人际关系、交往障碍、审美观念、学业、就业和恋爱等方面心理健康问题。寻找其成因,提出解决的对策。结果:大学生在人际关系和交往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为自卑、害羞和妒忌。在审美观念方面存在审美心理不够稳定、审美情趣发展不平衡、鉴别能力差的现象。在学业问题上有学习信心不足、自我评价不当的心理特征。在就业问题上存有沉重心理包袱。在恋爱问题上常因苦恼,冲动、焦躁不安的情绪状态导致较大的心理压力和负担。大学生的这些心理健康问题大多数属于一般性的心理发展问题,而少数属于障碍性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是不成熟、不适应,只有极少数是精神疾病。结论:导致心理障碍或疾病的因素呈多样化趋势。是生理,心理,环境等几个主要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学校应加强对心理健康问题的教育与指导,大学生自我心理素质也应提高,使其与大学环境相适应,培养完善的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2.
高职高专的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高专大学生在大学生人群中占据了相当的比例.他们与重点大学、普通本科院校的大学生相比,要面对更多的来自学业、就业、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压力.多重压力常常造成他们心理困惑,甚至心理障碍,容易导致自我不和谐,严重的会导致行为障碍或者人格缺陷.调查高职高专大学生自我和谐的特征及其相关因素的关系,能为高职高专大学生有针对性地提高自我和谐水平提供心理学依据,能有效地促进高职高专大学生自我和谐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赵旻  赵龚  姜亚芳 《护理研究》2007,21(13):1162-1164
[目的]探讨研究生产生焦虑的主要原因以及研究生的焦虑状况是否与已有大学生的焦虑情况相吻合,以期为有针对性地制定缓解研究生焦虑的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特质焦虑量表(TAI)及自行设计的焦虑成因问卷,对96名研究生进行调查。[结果]研究生在性别、学校类型和有无工作经历上的特质焦虑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婚姻状况上特质焦虑得分未婚者高于已婚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37,P<0.05)。焦虑成因的7个因子中高焦虑组和低焦虑组相比在家庭和经济状况、校园和学业环境、个体内在因素、交往和人际关系、择业和就业因素上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社会文化环境、恋爱和婚姻因素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择业和就业、家庭和经济状况进入方程。[结论]家庭和经济状况、择业和就业因素是研究生产生焦虑的最主要原因,校园和学业环境、个体内在因素、交往和人际关系是引起研究生焦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理本科生的网络成瘾倾向并分析其网络成瘾倾向与心理-社会变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大学生网络成瘾量表、人际关系量表、学业自我效能量表和高校学生专业认同度量表,对便利抽样的439名在校本科护理生进行调查。结果:在网络成瘾倾向、人际关系、学业自我效能、专业认同感比较中存在一定的人口学差异;网络成瘾倾向与人际关系、学业自我效能、专业认同感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人际关系、自我效能和年级是影响护理本科生网络成瘾的重要因素。结论:护理院校应重点关注高年级学生的网络成瘾倾向,建议通过改善其人际关系和提升其学业自我效能,改善其网络成瘾倾向。  相似文献   

5.
研究生焦虑成因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旻赵龚  姜亚芳 《护理研究》2007,21(5):1162-1164
[目的]探讨研究生产生焦虑的主要原因以及研究生的焦虑状况是否与已有大学生的焦虑情况相吻合,以期为有针对性地制定缓解研究生焦虑的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特质焦虑量表(TAI)7L自行设计的焦虑成因问卷,对96名研究生进行调查。[结果]研究生在性别、学校类型和有无工作经历上的特质焦虑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婚姻状况上特质焦虑得分未婚者高于已婚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37,P〈0.05)。焦虑成因的7个因子中高焦虑组和低焦虑组相比在家庭和经济状况、校园和学业环境、个体内在因素、交往和人际关系、择业和就业因素上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社会文化环境、恋爱和婚姻因素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择业和就业、家庭和经济状况进入方程。[结论]家庭和经济状况、择业和就业因素是研究生产生焦虑的最主要原因,校园和学业环境、个体内在因素、交往和人际关系是引起研究生焦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初中学生自我差异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于2005-03选择北京市一所普通中学初一至初三年级学生共265名作为被试对象,采用集体施测完成症状自评量表和自我差异问卷的调查。症状自评量表包含躯体症状、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其他10个因子,采用5级评分,0为从无、1轻度、2中度、3相当重、4严重。自我差异问卷基于自我描述问卷修订而成。在原问卷的基础上,每道题前面加上“现实中……”“我希望,……”,以构成2份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问卷。自我差异问卷包含学业自我差异、非学业自我差异和一般自我差异3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学业自我差异中又分为数学、言语、一般学校;非学业自我差异中又分为体能、外貌、同性关系、与父母关系、诚信-可信赖、情绪稳定性。主要记录初中学生的学业自我差异总分、非学业自我差异总分、一般自我差异总分以及总体差异分数。各维度计算方法为:自我差异分数=理想自我分数-现实自我分数。学业自我差异总分=(学业自我差异各维度分数之和)/该维度下题目数,其他维度总分计算同上。结果:发放问卷265份,收回合格问卷为240份,有效率为90.6%。①初二年级学生的自我差异分数偏高,学业自我差异、非学业自我差异以及一般自我差异的分数也是初二年级的差异分数最高。②心理健康因子方面,分数较高的主要有人际关系、抑郁、焦虑、精神病性、敌对5项,其中初二年级分数偏高。③学业自我差异总分与个体抑郁、焦虑因子呈显著相关;初中学生外貌自我差异与人际关系因子显著相关;非学业自我差异总分分别与个体心理健康总分、躯体症状、强迫、精神病性和其他因子显著相关;自我差异总分分别与心理健康的精神病性、其他因子显著相关。④初一年级学生一般自我差异明显低于初二年级犤F(2,169)=4.074,P<0.05犦,初二年级学生精神病性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年级犤F(2,169)=3.287,P<0.05犦。非学业自我差异、自我差异总分、人际关系和焦虑这几个维度中,年级和性别的交互作用显著。结论:初二年级学生自我差异分数显著高于初一、初三年级,自我差异各维度的得分也是初二年级偏高;自我差异与心理健康因子的关系中,受影响最大的心理健康因子是抑郁、焦虑、精神病性;自我差异维度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同性关系、外貌、非学业自我差异和自我差异总分。  相似文献   

7.
目的加强高校贫困生心理研究,探讨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方法检索、参考相关文献,并对自己在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中获得的材料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高校贫困生面临着来处经济、学习、就业、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压力,对贫困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指导与干预可以缓解贫困生的心理压力,减少心理问题出现的概率。结论积极有效的心理指导与干预是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健康心理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方法以甘肃中医学院、西北民族学院两所高校2000/2001级在校大学生(分别为医、护、理、文)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心理问卷方式测查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影响心理健康的有关因素调查表、挫折量表进行临床心理评估。结果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SCL-90表明: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症状、精神病性4个因子上。与全国常模相比差异有显著性(t=2.08~4.57,P<0.05~0.01)。EPQ量表中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进入模型的有N型个性、恋爱情况、独生子女、人际关系、心理测评5种因素。挫折对心理健康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挫折耿耿于怀、受过精神折磨、家境贫寒困苦、青春期性困惑、体象困扰中的容貌、体象困扰中的其他、人际关系紧张、理想现实不了8项因素。结论心理健康是个体成长发展中最重要的资源,心理健康教育应根据学生发展的心理特点、全方位的、集多种教育形式为一体、以学生成长和发展为目的。  相似文献   

9.
高等院校贫困学生的心理压力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加强高校贫困生心理研究,探讨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方法 检索、参考相关文献,并对自己在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中获得的材料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 高校贫困生面临着来处经济、学习、就业、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压力,对贫困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指导与干预可以缓解贫困生的心理压力,减少心理问题出现的概率。结论 积极有效的心理指导与干预是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健康心理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张淑萍  李蔓荻  苏萌  乔雪 《护理研究》2013,27(5):474-475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护生人际关系的影响.[方法]以2009级涉外护理专业护生68人为研究对象,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具体包括认识自我训练,角色适应训练,人际交往训练、情绪调控训练、合作与竞争训练、学习适应训练,采用人际关系诊断量表分别在团体心理辅导前后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团体心理辅导前后护生人际关系诊断量表总分、交谈、交际与交友及待人接物维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异性朋友交往维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团体心理辅导方案有助于改善护生现存的人际关系问题,尤其在交谈方面、交际与交友方面及待人接物方面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但在与异性朋友交往能力上改变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