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本文对我们2002年5月~2005年7月7例脑积水侧脑室-腹腔分流术失败原因进行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组7例中,男3例,女4例,(年龄16~60岁,平均年龄37岁)手术修正9次,其中2例均行2次修正术。病因:外伤性脑积水4例,高血压脑出血1例,先天性脑积水2例,交通性脑积水5例,梗阻性脑积水2例。治疗方法:全部病例均为首次行脑积水侧脑室-(左)腹腔分流术,脑室端穿刺点为侧脑室三角区,腹部皮肤切口位于剑突下2cm,正中线左3cm,腹腔端旷置于左腹腔内,留置约25cm。修正手术取决于分流阻塞的部位,其中脑室端2例,分流泵2例,腹腔端3例,分别给予冲洗或更换分…  相似文献   

2.
我院 1996~ 1999年采用脑室 -腹腔分流术治疗各种类型脑积水共 6 2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48例 ,女 14例 ;年龄 3~ 6 8岁 ,平均 2 8.3岁。其中梗阻性脑积水 37例 ,交通性脑积水 2 5例。正常颅压脑积水 10例 ,中高颅压脑积水 5 2例。1.2 辅助检查 :本组 6 2例均行 CT检查确诊 ,行脑室 -腹腔分流术前均行腰穿检查。脑脊液压力 <1.76 6 k Pa10例 ,增高 (1.76 6~ 3.5 32 k Pa) 5 2例。脑脊液蛋白含量 <5 0 0 mg/L 5 0例 ,>5 0 0 m g/ L 12例。1.3 手术方式 :除 3例因左侧侧脑室扩大明显而行左侧侧…  相似文献   

3.
钟德泉  殷利明  赵展 《广东医学》2001,22(10):892-892
本院 1993年 7月至 1999年 12月收治脑积水患者 92例 ,均采用美国PSMedical分流装置行侧脑室 -腹腔分流术。随访 1~ 7年 ,现将两种腹腔端置管并发症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92例 ,男 5 2例 ,女40例 ;年龄 1 5~ 70岁 ,平均 2 8 5岁 ;病程 2d~ 2 0年 ,平均 1 6 5年。其中交通性脑积水 32例 ,阻塞性脑积水 6 0例。1 2 手术方法 常规侧脑室三角区穿刺置入分流管于脑室内约 4~ 6cm ,上腹部切口腹腔端置管方法分二组 :①直接送入腹腔内 ,长度 15~ 40cm ,共 43例。②通过特制金属导管将分流管末端置于髂窝…  相似文献   

4.
脑室-腹腔分流术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脑室 腹腔分流术是目前神经外科治疗脑积水的一种最常用方法 ,操作简单 ,但常易出现一些并发症 ,从而导致分流失败。 1999年 2月~ 2 0 0 1年 2月 ,我科采用脑室 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病人 72例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72例病人中 ,男 5 1例 ,女 2 1例 ;年龄 1~ 75岁 ,平均 38岁。交通性脑积水 6 8例 ,梗阻性脑积水 4例。全部应用进口分流管分流。1.2 治疗结果72例病人中 ,发生感染 3例 ,其中 2例经静脉及腰椎穿刺应用抗生素后治愈 ,1例取出分流管控制感染后再次手术分流治愈 ;分流管堵塞 3例 ,经按压减压阀后分…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研究正常压力脑积水(NPH)CT表现及脑脊液动力学在手术前后的变化以评价手术有效性。方法:所有病人均采用中压管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手术前后分别测量侧脑室额角宽度、额角间质水肿带宽度及三脑室、鞍上池大小,并观察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20例病人术后症状改善,CT提示脑室系统缩小,脑积水消失。结论:手术前后CT表现及脑脊液动力学的变化可以预测NPH分流手术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积水治疗的不同术式,寻找降低脑积水术后感染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2012年共有78例脑积水患者,分别采用侧脑室腹腔分流术(V-P术)(41例)和腰大池腹腔分流术(L-P术)(37例)治疗,针对不同术式继发感染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侧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感染8例发生率19.51%,明显高于腰大池腹腔分流术后感染2例发生率5.40%(P0.05)。结论:对交通性脑积水,采用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能有效降低脑积水术后感染几率。  相似文献   

7.
我们自1998年以来对侧脑室-腹腔分流术(V-P分流)术中操作逐步进行改进,累计治疗各类脑积水106例,随访结果满意.本研究着重讨论针对其并发症预防的几点技术改进.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脑积水患者106例,男78例,女28例.年龄20 ~ 74岁,平均39±岁.交通性脑积水88例(83%),梗阻性18例(17%),外伤性脑积水98例,(92.5%),其他8例(7.5%).  相似文献   

8.
覃丽锦 《右江医学》2000,28(3):213-214
我院从1996年12月至1999年12月采用脑室-腹腔(V-P)分流术治疗梗阻型脑积水16例,疗效满意,本文就脑积水术后的临床观察简谈护理体会。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本组男10例,女6例;年龄13~60岁;肿瘤性脑积水6例,外伤性脑积水5例,炎症性脑积水3例,出血性脑积水2例;治愈7例,好转7例,无效2例。2.手术方法与材料 本组均行右侧侧脑室腹腔分流。患者在局麻下采取仰卧位,头转向左侧。右额入路,颅骨钻孔,切开硬脑膜,用脑室穿刺套管针刺入侧脑室额角5~7cm,退出穿刺针,连接分流泵并将其固定于头皮下。远端经头、颈部及胸前皮下隧道引入腹腔内约30…  相似文献   

9.
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是把一组单向阀门的分流装置植入体内,将脑脊液从侧脑室分流到腹腔中吸收。我院1999年9月~2003年9月来共做手术34例治疗脑积水,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正常压力脑积水1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常压力脑积水(normal pressure hydrocephalus,NPH)是一种脑室逐渐扩大而脑脊液压力正常的交通性脑积水症候群,以进行性痴呆、步态障碍和尿失禁三联征为主要临床表现。治疗正常压力脑积水的常用方法是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我院2006年08月至2009年10月对18例正常压力脑积水病例进行侧脑室一腹腔分流手术,疗效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Lin J  Zhang N  Sheng HS  Yin B  Wang HO  Wang MD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35):2488-2490
目的 探讨改良侧脑室外引流治疗儿童结核性脑膜炎伴梗阻性脑积水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和温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07至2010年间30例结核性脑膜炎伴脑积水患儿,采用改良侧脑室外引流术6例,其中Ⅲ级5例,Ⅳ级1例;Ommaya储液囊外引流术9例,Ⅱ级6例,Ⅲ级3例;脑室腹腔分流术15例,Ⅱ级1例,Ⅲ级12例,Ⅳ级2例。比较术后脑脊液变化、并发症及预后。结果 改良侧脑室外引流术组6例经治疗后4例4~6个月内拔除外引流管,外引流管最长留置时间6个月,未发生颅内感染及与外引流管相关的严重并发症;2例改行脑室腹腔分流术。脑脊液细胞数、蛋白含量恢复正常时问、预后等方面与脑室腹腔分流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改良侧脑室外引流术治疗儿童结核性脑膜炎伴重度梗阻性脑积水有效且较为安全,部分患儿经治疗脑积水缓解,避免了分流装置长期留置带来的一系列并发症,是一种值得临床进一步探讨应用的方法 。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同期进行脑室腹腔分流和颅骨修复术治疗去骨瓣减压术后慢性脑积水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先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将脑脊液放至脑膨出回缩平骨窗平面后,再行颅骨修补。结果10例患者均无手术并发症,脑积水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好转,颅骨修补满意。4例伴有偏瘫明显好转,3例失语已完全恢复,3例癫痫,其中2例无再发,1例明显改善。结论同期进行脑室腹腔分流和颅骨修补术,不仅可防止分流过度,避免二期颅骨修补的难度和风险,而且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脑室—腹腔分流术是将脑脊液从脑室分流到腹腔中而吸收。我院 1 999年在腹腔镜下行脑室—腹腔分流治疗脑积水 6例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6例均为男性 ,平均年龄为 5 1岁 ,梗阻性和交通性脑积水各 3例 ,均有明显颅压增高 ,恶心 ,呕吐 ,头痛 ,下肢活动轻度障碍 ,术后恢复满意。1 术前准备接到手术通知单后把腹腔镜器械 ,腹腔镜包常规进行消毒。检查腹腔镜 ,二氧化碳气压仪 ,并准备到手术间。术前和麻醉医生访视病人 ,作简单的手术介绍 ,要求病人积极配合 ,解除病人心理负担。术前手术间空气用紫外线照射 1h。2 术中配合在全麻插管下…  相似文献   

14.
脑积水分流术后并发帕金森氏综合症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 1995年至 2 0 0 0年 5月共行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非肿瘤性脑积水 6 2例 ,术后有 5例出现帕金森氏综合症的临床表现。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男 ,19岁 ,梗塞性脑积水分流术后 4个月出现抽搐、头晕、流涎、双眼上翻、昏睡 ,给予抗癫痫治疗 ,效果较差 ,反而出现表情呆滞 ,反应迟钝 ,紧张步态 ,腱反射亢进 ,巴氏征 ( )。复查CT示 :侧脑室及三脑室扩大 ,腰穿测压力 2 0 0mmH2 O ,给予醋氮酰胺、脱水药、按压分流泵处理。症状无改善 ,反而出现肌张力高。术后 9个月行脑室穿刺引流 3天 ,症状仍无好转 ,给予安坦、金刚烷胺试验性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外伤性脑积水行侧脑室-腹腔分流术后的并发症,并结合文献复习对其原因及预防方法加以探讨.方法 40例确诊为外伤性和脑积水患者,根据腰穿测压结果选择合适的分流管行侧脑室-腹腔分流术.结果 术后8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2例并发分流管梗阻,1例急性硬膜外血肿,5例腹痛,经对症处理均治愈,无直接手术死亡者.结论 分流装置的阻塞及术后腹痛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前者主要与分流管泵阀压力选择不当有关,后者与分流管和脑脊液对腹膜的刺激有关.分流管阻塞者经及时调整可治愈;其次,术中止血时需注意分析出血原因,给予适当处理.对术后腹痛者应注意鉴别肠穿孔及其他原因后对症处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急性颅脑损外伤后并发脑积水患者行侧脑室-腹腔分流手术(V-P分流术)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51例急性颅脑外伤后并发脑积水患者均在全麻下先行侧脑室-腹腔分流术.结果 29例临床症状均有所好转或者消失,19例意识障碍明显改善,2例无变化,1例因外伤后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 颅脑外伤并发脑积水患者手术治疗疗效确切,脑积水改善,均未见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现将我院 1996年 - 2 0 0 1年 7月收治的 92例脑室腹腔分流术病人的术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人男 6 3例 ,女 2 9例。年龄 4个月至 70岁 (平均 2 7 2岁 )。其中肿瘤性脑积水 33例 ,先天性脑积水 11例 ,外伤性脑积水 2 3例 ,高血压出血引起的积水 16例 ,结核性 3例 ,隐球菌性 3例 ,脑囊虫性 3例。本组主要并发症有 :分流管堵塞 8例 ,消化道症状 6例 ,局部切口感染 3例次。2 术后的观察和护理2 1 术后一般的观察和护理 :按全身麻醉术后常规护理 ,密切观察病人的呼吸、血压、脉搏、神志和瞳孔的变化 ;保持呼吸道通畅 ,维持循…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神经内镜对脑积水的治疗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内镜下行不同治疗方式的32例不同类型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随访3月~2年,9例梗阻性脑积水采用内镜下脑室造瘘术(7例行三脑室底造瘘术即ETV,2例行透明隔造瘘),8例治疗有效,1例ETV后脑积水无明显改善,改行脑室腹腔分流术(V-P分流);23例交通性脑积水采用内镜下引导V-P分流(10例)或内镜下引导V-P分流加内镜下脑室造瘘术(12例行ETV,1例行透明隔造瘘),脑积水均获得改善。结论 梗阻性脑积水采用神经内镜脑室造瘘术,交通性脑积水采用内镜引导V-P分流或内镜引导V-P分流加脑室造瘘术,均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正常压力脑积水的手术治疗。方法 本组10例正常压力脑积水,术前表现为脑出血或颅脑外伤后步态不稳。记忆力障碍及尿失禁,采用低压分流管行侧脑室-腹腔分流术。结果 本组10例术后均得到6个月至3年随访。6例恢复正常工作,4例生活完全自理。结论 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是治疗正常压力脑积水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阴瑞 《实用医技杂志》2001,8(9):700-700
<正> 侧脑室腹膜腔脑脊液分流术(V~P分流术)是目前神经外科治疗脑积水最常用的手术方法。自1995.6~2001.6我院用美国Medtronic公司生产的分压管行侧脑室-腹膜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25例.取得良好效果.现将其护理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17例.女性8例.年龄3~65岁.平均36岁。脑积水原因:颅脑外伤术后脑积水12例.脑肿瘤术后6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