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龙训 《河北医学》2013,19(2):258-259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在原发性高血压及左心室肥厚中的表达及11名床意义。方法:回顾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37例超声心动图影像学资料,分为原发性高血压组与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组,分别为85例和52例,同时以同期体检健康、血压正常者100例为正常组,比较三组患者血清尿酸及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值等。结果:三组患者左心室重量指数、血清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指标值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纽左心室重量指数、血清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指标值显著高于原发性高血压组及正常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正常组、原发性高血压组及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组血清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指标值呈逐渐增高趋势(P〈0.05)。结论:血清尿酸含量异常升高与原发性高血压及左心室肥厚具有一定相关性,可能参与到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  相似文献   

2.
黄珮  季红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3,(12):1688-1690
目的:探讨男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尿酸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在病情进展中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男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50例,1、2、3级患者各50例,检测并比较其血尿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同时设立健康对照组。结果:1、2、3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尿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血压级别的升高,血尿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同步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级,2、3级,1、3级之间血尿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级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较1、2级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尿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增高,且二者有明显相关性,尿酸对超敏C反应蛋白具有促进作用。二者可能与高血压发生的血管炎症和损伤因素有关,有效控制血压可明显降低血尿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3.
王涛 《中国乡村医生》2007,9(9):102-102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尿酸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20例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与10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检测其血清尿酸(UA)水平,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血尿酸增高率高血压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中、重度高血压与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组血尿酸水平高于轻度高血压组(P〈0.05),中、重度高血压组血尿酸水平高于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组(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增高,且与高血压程度相关,血清尿酸水平增高是原发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与高血压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86例高血压患者及125例正常血压健康者的血清尿酸水平。结果高血压病患者血清尿酸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血压健康者(P〈0.01),2级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1级高血压患者(P〈0.01),3级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又明显高于2级高血压患者(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升高,血清尿酸水平升高的程度与高血压的临床分级有关。有必要将血尿酸测定作为高血压痛的常规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氯沙坦对老年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降压和降尿酸作用。方法:60例老年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成2组,氯沙坦组30例,每天口服氯沙坦50mg,卡托普利组30例,每天口服卡托普利25mg,药物剂量根据血压水平调整,治疗4周,测定2组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血清尿酸水平.并对2组进行了比较。结果:(1)2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2组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氯沙坦组血清尿酸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而卡托普利组无明显变化(P〉0.05);(3)氯沙坦组头晕1例(3.3%),卡托普利组咳嗽4例(13.3%)。结论:氯沙坦可降低老年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压和血清尿酸水平,合并高尿酸血症的老年高血压病人可安全选用氯沙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脉压(PP)、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的关系。方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选择64例根据高血压病史及入院时血压分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组(A组,22例)、全期型高血压组(B组,22例)、单纯舒张期高血压组(C组,20例),另设健康对照组(N组,21例)。分别检测脉压(PP),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HCY水平,超声诊断仪测定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结果①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组(A组)PP与血HCY高于其他类型的高血压组(P〈0.05)。②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组(A组)CIMT高于其他类型的高血压组(P〈0.05)。结论PP及血HCY升高可能是造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清尿酸与高血压病的关系及临床价值。方法用日立7170S型全自动生化仪对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病组)和50例健康者(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清尿酸水平。结果高血压病组有并发症者高尿酸血症的检出率(61.53%)明显高于无并发症者(29.16%),χ^2=10.19,P〈0.01;有并发症患者血清尿酸水平显著高于无并发症者(t=3.01,P〈0.01);有无并发症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t分别为6.17、2.40,P〈0.01或0.05)。结论检测血清尿酸水平可为临床诊断高血压和预防并发症提供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水平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及病因的相关性,分析部分患者心功能改善后血清尿酸水平的变化。方法80例老年CHF患者根据病因分为冠心病组、高心病组、扩张型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及肺心病组,并按心功能分级分为Ⅱ级组、Ⅲ级组、Ⅳ级组,42例健康老人作为对照,检测血清尿酸水平(采用尿酸酶法)。部分患者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清尿酸水平。结果不同病因所致心衰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均升高(P〈0.01),且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心衰组较其他病因组升高显著(P〈0.01)。按心功能分级三组间组组比较血清尿酸水平差异显著(P〈0.01)。心衰纠正后尿酸水平显著降低较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老年CHF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增高且随心衰加重而升高明显,血清尿酸水平为测定老年心衰患者特别是冠心病和高心病心衰严重程度及评定疗效的一项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氯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并高尿酸血症的降压和降尿酸作用。方法:55例高血压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观察给药前后血压和血尿酸变化。结果:用药4周后两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降压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用药4周后与用药前比较血尿酸浓度差异明显(P〈0.01),而对照组用药4周后与用药前比较血尿酸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沙坦可降低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压和血清尿酸水平,合并高尿酸血症的高血压病人可安全选用氯沙坦。  相似文献   

10.
老年高血压患者凌晨血压增高与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老年高血压患者凌晨血压增高与心率变异(HRV)的关系。方法采用动态血压监测仪分析136例原发性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凌晨血压特点。凌晨血压增高≥54.5mmHg判定为凌晨血压增高(MBPS,n=38),凌晨血压增高〈54.5mmHg判定为非凌晨血压增高(NMBPS,n=98),用动态心电图对其心率变异性的时域和频域参数进行分析。结果(1)与NMBPS相比,MBPS的凌晨收缩压、舒张压、脉压较高(P〈0.01)。(2)MBPS组的SDNN、SDANN、rMSSD、PNN50、LF、HF明显低于NMBPS组(P〈0.01或P〈0.05),MBPS组LF/HF明显高于NMBPS组(P〈0.05)。(3)凌晨血压与SDNN、SDANN、LF、PNN50呈负相关(P〈0.01或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凌晨血压增高与HRV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孔凡月 《基层医学论坛》2013,(34):4545-4546
目的观察高血压患者尿酸水平表达与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24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240例性别、年龄与观察组相匹配的体检血压正常者作为对照组,检测2组尿酸,比较高血压患者高尿酸血症组与尿酸正常组肌酐(c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冠心病、脑血管意外、死亡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尿酸(475.53±87.23)μmol/L,高于对照组的(342.32±62.34)μmol/L(P〈0.05),高尿酸血症发生率为29.17%;高尿酸血症组TC、TG、Cr水平均高于尿酸正常组(P〈0.01),冠心病、高血压及急性脑血管意外、随访期间死亡均高于尿酸正常组(P〈0.05)。结论高尿酸是高血压的相关危险因素,在临床中高血压患者应常规检测,筛选高危人群,早期药物或非药物干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脑钠素(BNP)浓度与原发性高血压及其左室射血分教(LVEF)、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二尖辩血流E峰与A峰比值(E/A)等超声心动图参数的相关性。方法对入选的90倒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高血压分级分成三组,测定血清BNP,超声心动图测量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等,并计算LVMl,同时选择30例正常人作为时照组。结果高血压组血清BNP浓度高于对照组,且随着血压升高而升高,各组BNP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高血压3级组及2级组LVMI升高,而LVEF、E/A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高血压3级组患者血清BNP水平与LVMI显著正相关(P〈0.01),与LVEF、E/A负相关(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常伴心功能下降,血清BNP与高血压密切相关,能较敏感地反映高血压患者心脏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尿酸(UA)水平、补体C3与血压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将11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血压值的不同分为三组,比较各组间hs—CRP、UA与血压的相关性,对各例患者分别检测血生化指标:血清hs—CRP、UA、C3,B超观察颈动脉内膜变化,按B超结果将患者分为内膜正常组、内膜增厚组、斑块形成组和管腔狭窄组,比较各组间hs—CRP、UA、C3水平。结果高血压3级患者hs—CRP、UA显著高于高血压1级、2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级高血压患者3组hs—CRP、UA值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内膜异常组hs—CRP、UA、C3值明显高于内膜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增厚,UA、hs—CRP的浓度亦逐渐增高,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血压、UA、hs—CRP和C3浓度密切相关。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hs-CRP、UA、浓度与IMT厚度呈正相关关系(P〈0.01)。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氯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以及对血清尿酸(UA)及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影响。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分成氯沙坦组(氯沙坦钾片50mg,40例)和对照组(贝那普利片10mg,40例)。总疗程共8周,治疗前后分别测血UA水平及肾功能,计算GFR。结果两组患者血压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两组降压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氯沙坦组治疗8周后血清UA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GFR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沙坦和贝那普利均有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和肾脏保护作用,但氯沙坦在肾脏保护的同时独有降低UA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苯那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和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5例作为治疗组,口服苯那普利6个月,同时选择健康成人45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正常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内皮功能指标和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并观察患者血压及不良反应。【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减退(P〈0.05),血清-氧化氮(Nitricoxide,NO)水平较低(P〈0.05),内皮素(Endothelin,ET)、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较高(P〈0.05)。经苯那普利治疗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增加(P〈0.05),血清NO水平升高(P〈0.05),ET、TNF—α、IL-1和IL-6水平降低(P〈0.05)。同时,苯那普利可有效降低血压(P〈0.05),并且不良反应少。【结论】苯那普利可在有效降压的同时,显著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内皮功能,抑制炎症反应,是具有良好心血管保护作用的理想降压药物。  相似文献   

16.
斯红萍  胡丽艳  卢亮 《浙江医学》2010,32(4):501-503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尿酸的表达及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10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测量,确定其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情况。并根据超声检查结果,对不同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者(包括斑块形成者、IMT增厚者)及IMT正常者]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血压、血hs—CRP、尿酸等进行检测,并作组间比较及血hs—CRP和尿酸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超声检查结果示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78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与IMT正常者TC、TG、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hs—CRP浓度和尿酸水平均明显高于IMT正常者(均P〈0.05)。斑块形成者及IMT增厚者血hs—CRP浓度和尿酸水平均显著高于IMT正常者f均P〈0.01);而且斑块形成者血hs—CRP浓度明显高于IMT增厚者(P〈0.05),但尿酸水平与IMT增厚者并无明显差异(P〉0.05)。hs—CRP浓度及血尿酸水平均与IMT呈明显正相关(均P〈0.05)。结论hs—CRP及血尿酸与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尿酸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100例血压正常者为对照组,测定两组血尿酸水平和血压水平。结果:高血压组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尿酸浓度升高可能是高血压病的一个标志,而非高血压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利素亚对老年高血压患血清尿酸水平和血压的影响。方法:62例轻中度老年高血压患随机分成2组,科素亚组(n=31)给予科素亚治疗,卡托普利组(n=31)给予卡托普利治疗,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两组分别进行血清尿酸值测定和血压测定。结果:血清尿酸水平科素亚组治疗前后比较有显性差异(P<0.01),卡托普利组无显性差异(P>0.05)。血压下降的幅度两组无显性差异(P>0.05)。结论:科素亚能降低血清尿酸水平和血压,可用于治疗血清尿酸水平升高的老年高血压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降压药物联合抗焦虑抑郁药物万拉法新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焦虑抑郁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焦虑抑郁障碍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给予常规降压药物治疗,干预组另外给予万拉法新治疗,治疗12周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干预组临床降压疗效总有效率94.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P〈0.05);二组患者的SBP、DBP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改善(P〈0.05),且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血压明显改善(P〈0.05);干预组临床抗焦虑抑郁疗效总有效率96.0%,显著高于对照组(58.0%)(P〈0.05);两组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降压药物联合抗焦虑抑郁药物万拉法新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焦虑抑郁障碍疗效肯定,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清hs-CRP及sICAM-1水平, hs-CRP及sICAM-1水平是否随着血尿酸水平的升高而升高。方法选择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120名血压正常者,记录一般临床资料,观察hs-CRP和sICAM-1是否随着血尿酸水平升高而升高,两者是否有联系。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尿酸水平、血清hs-CRP及sICAM-1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者(P值均<0.01)。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与尿酸水平及高血压年数呈正相关(r=2.516、8.096,P值均<0.05),sICAM-1水平与尿酸水平呈正相关(r=0.945 P<0.05);正常人组血清hs-CRP水平与尿酸水平呈正相关(r=2.094, P<0.05),sICAM-1水平与尿酸水平及年龄呈正相关(r=0.556、3.463,P值均<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尿酸水平、血清hs-CRP及sICAM-1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hs-CRP及sICAM-1水平均随着尿酸水平的升高也相应升高,提示随着尿酸水平的升高,体内的炎症反应更活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