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超临界CO2萃取-分子蒸馏对当归的提取分离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对当归的亲脂性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当归中亲脂性成分,用分子蒸馏对提取物进行分离,用GC-MS联用技术分离鉴定各自的化学组成,计算其相对含量。结果 超临界CO2萃取物得率2.15%,从中鉴定出3N-丁基邻羟甲基苯甲酸内酯等31种成分;萃取物经分子蒸馏的得率为15.8%,从中鉴定出35种成分。结论 超临界CO2萃取和分子蒸馏可用于当归亲脂性成分的提取,提取物与传统方法提取的当归挥发油成分有显不同。  相似文献   

2.
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及其在中药分离提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临界CO2萃取以其快速、高效、节能、环保的优势而逐渐成为中药分离提取的一项新技术。本文就不同萃取条件,如原料含水量、粒度、压力、温度、CO2流量、萃取时间和改性剂对萃取结果的影响以及该技术近年来在中药分离提取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4.
超临界CO_2萃取丹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采用超临界CO2从丹参中革取丹参酮ⅡA,优化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5.OMPa,萃取温度50℃,乙醇用量30%,原料粒度20目,革取率最高可达80.1%,并将超临界CO2萃取法与传统的有机溶剂提取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干姜超临界CO2萃取物的化学成分,并追踪萃取物中的姜酚类成分.方法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干姜药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其成分,6-姜酚和1O-姜酚直接进样分析,将姜酚图谱与萃取物图谱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从干姜超临界CO2萃取物中鉴定了52种成分.在6-姜酚和10-姜酚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过程中追踪到两...  相似文献   

6.
应用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对西青果(Terminalia chebula Retg·)进行脂肪油的提取,并用GC-MS联用技术测定了其中脂肪酸的成分及其相对含量,从中鉴定出12种成分,主要为棕榈酸、亚油酸和油酸。并与传统的石油醚萃取法相比较,其萃取时间短,得油率高。  相似文献   

7.
超临界CO2萃取野西瓜精油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野西瓜精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超临界CO2技术提取野西瓜中的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野西瓜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的分析。结果从野西瓜精油中鉴定出18种化合物。结论最佳萃取条件:萃取压力30mPa、温度55℃、萃取时间2h,野西瓜挥发油的得率为10%。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收油率为指标,优选超临界CO2萃取青翘挥发油工艺条件;检测提取物残渣中连翘苷含量,比较和分析活性成分连翘苷的转移率。方法正交试验设计5因素3水平萃取青翘挥发油;HPLC测定连翘苷含量,色谱柱PhenomenexLuna5μmC18(2)100A250mm×4.6mm,流动相为乙腈-水(25∶75),检测波长为277nm。结果青翘挥发油最佳萃取条件是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32℃,分离压力6.6mPa,分离温度30℃,粒度为2.0mm;青翘挥发油中未检出连翘苷;提取物残渣中连翘苷含量为1.30~6.40mg·g-1。结论青翘挥发油提取率为0.94%~7.85%;因连翘苷富集于提取物残渣中,而挥发油中其含量甚微;残渣物因其富集连翘苷所以具有再次开发与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9.
应用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对青果进行化学成分的提取,并用GC-MS联用技术测定了其中脂肪酸成分及相对含量.结果:除主要成分与文献基本一致外,十六烯酸、亚麻酸、花生酸、花生烯酸及山嵛酸为首次在青果中发现.  相似文献   

10.
用超临界CO2技术萃取蛋黄磷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磷脂是一类含磷酸根的脂类,它是组织细胞的基本组成成分,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磷脂不但具有重要的医用价值,而且在化工及化妆品方面也有广泛用途。因此,从富含磷脂的食物中萃取磷脂,尤其是萃取高质量的磷脂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从天然食物中萃取磷脂的技术可归纳为两类:一是化学萃取技术;  相似文献   

11.
气质联用方法分析马齿苋提取物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马齿苋提取物中低极性组分的化学成分,为马齿苋提取物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GC-MS方法对马齿苋提取物中的低极性组分进行分析。色谱条件:柱温从60℃开始,保持2min,以20℃/min的速度升到300℃,并保持5min;气化温度为250℃;载气为高纯度氦气;流速为1.0ml/min。质谱条件:EI离子源,电子能量70eV,离子源温度200℃。结果经毛细管色谱分析共分离出51个峰,确认出其中44种成分,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分析各成分的相对含量,含量较高的物质有棕榈酸17.06%,亚油酸乙酯16.04%,棕榈酸乙酯14.47%,亚麻酸12.72%,亚油酸7.66%等。其低极性组分占马齿苋提取物的60.12%。结论马齿苋提取物中低极性组分主要为饱和脂肪酸酯、不饱和脂肪酸和烃类化合物。亚麻酸可以作为马齿苋提取物质量控制的指标成分。  相似文献   

12.
GC—MS法鉴定银柴胡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银柴胡的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银柴胡的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鉴定。结果 从分离出的20多个峰中鉴定出17个化学成分。结论 银柴胡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为2-甲基-5-异丙烯基-2,5-己二烯-1-乙酸酯,去乙酰基蛇形毒素和14-甲基十五烷酸甲酯等成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短瓣金莲花中挥发油的成分.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短瓣金莲花中的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并分析其化学组成.结果 鉴定出17个化学成分,面积归一化法总计含量为70%,占色谱总面积的70%.结论 本实验为短瓣金莲花的综合利用开发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
吴茱萸炮制前后挥发油成分及毒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吴茱萸炮制前后挥发油含量、组分及毒性的变化,为阐明吴茱萸炮制减毒机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吴茱萸生品和制品挥发油,用GC-MS法鉴定化学成分.采用经典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对吴茱萸生、制品挥发油毒性进行比较,并用Bliss法计算LD50值.结果 吴茱萸生、制品挥发油收率分别为0.75%和0.65...  相似文献   

15.
We have investigated the extraction of cadmium with di(2-ethylhexyl) phosphoric acid (HDEHP) in various solvents from perchloric and phosphoric solutions. The distribution coefficient D obtained is not very dependent on the nature and the polarity of the diluent used. The extraction of Cd(II) by HDEHP dissolved in benzene, from sulfophosphoric solutions shows the absence of sulfuric or mixed sulfophosphoric complexes of the metal. However, the presence of iodide anions in aqueous perchloric or phosphoric media results in enhanced extraction coefficient of cadmium with HDEHP (HX) in benzene. The extracted species were found to be CdIX,3(HX)2 and CdI2,3(HX)2 and their formation constants are 0.033 and 0.036, respectively. The recovery of cadmium from phosphoric medium by tributylphosphate (TBP), trioctyl phosphine oxide (TOPO), triphenyl phosphine oxide (TPPO), diphenylamine or their mixtures with HDEHP is lesser than with HDEHP alone.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双水相体系分离纯化中药蛇床子中有效成分蛇床子素。方法采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X-114/(NH4)2SO4双水相体系萃取蛇床子中蛇床子素,考察了TritonX-114浓度、(NH4)2SO4盐浓度、萃取温度和pH值等因素对蛇床子素萃取率的影响,并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萃取液中蛇床子素含量的分析方法。结果蛇床子素在TritonX-114浓度为1.0%,(NH4)2SO4浓度为0.8mol/L,pH值为7.0和水浴温度为45℃萃取条件下的萃取率为98.2%。RSD≤4.3%(n=6),样品加样回收率为97.2%。结论本文方法所形成双水相体系,操作简便,萃取率高,方法重复性好,可适用于分离蛇床子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