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核磁共振成像(MRI)在诊断多发性硬化(MS)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3例多发性硬化患者的MRI和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3例中临床诊断多发性硬化6例,其余误诊为其他疾病而最终经MRI确诊。结论:MRI显示多发性硬化优于CT。  相似文献   

2.
多发性硬化是一种炎症性、脱髓鞘疾病,以中枢神经系统多发病灶及病程中缓解-复发为特点.磁共振的新技术如磁化传递成像及磁共振波谱成像可从微观水平对多发性硬化病变做定性、定量分析,从而加深对多发性硬化病理改变及分期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急性脱髓鞘性脑病是指以髓鞘脱失为主而轴索相对完整的一组疾病.现在称为脱髓鞘疾病,仅限于由过敏机制引起的脱髓鞘性炎症及炎症性脱髓鞘病变.我科自1980年至1984年,共收治脱髓鞘疾病13例,其中包括视神经脊髓炎2例,多发性 硬化3例,原发性播散性脑脊髓炎1例,疫苗注射后脑脊髓炎4例,弥漫性硬化1例,急性脱髓鞘性脑病(又称急性多发性硬化或多发性硬化急性期)2例.现将其中急慢性多发性硬化的临床表现与有CT扫描对照检查的4例列表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VBM)方法探讨多发性硬化患者的脑灰质变化.方法:应用3.0T MRI,对25例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患者和22例正常志愿者进行3D T1WI扫描,通过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全脑灰质和区域灰质核团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多发性硬化的全脑灰质明显萎缩( 679.40±52.68...  相似文献   

5.
多发性硬化是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性疾病,目前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治疗手段也有限。抑炎性细胞因子通过参与免疫耐受性的产生,降低多发性硬化患者体内的炎性反应。合理地理解抑炎性细胞因子在多发性硬化中的免疫调节机制,将对多发性硬化发病机制及相关药物治疗的研究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适合临床型MRI研究的多发性硬化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斑块的病理特点.结论 2次注射MOG35-55能诱导出与多发性硬化临床表现和病理特点极为近似的大鼠模型.所建模型发病率高、抗原价廉易得,应用3.0 T临床型MR设备及正交腕关节线圈能活体监测急性期大鼠脑和脊髓病灶.MOG35-55诱发的多发性硬化大鼠模型是适合临床型MRI研究的理想模型.  相似文献   

7.
宋峰  宦怡   《放射学实践》2009,24(12):1383-1385
多发性硬化(multiples clerosis,MS)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慢性炎症和脱髓鞘疾病。MRI目前是多发性硬化最佳的影像诊断方法。T2WI对中枢神经组织结构的改变尤其敏感。目前MRI在多发性硬化的研究热点是应用MRI技术对多发性硬化的潜在病理机制进行研究和对治疗效果进行活体监测评估。然而,传统的MRI参数对多发性硬化中枢神经系统的潜在病理改变缺乏敏感性和特异性。另外这些参数与临床相关性差并且对临床变化的预测也无能为力。  相似文献   

8.
敏感、动态、无创地监测血脑屏障的变化对卒中、出血、多发性硬化、颅内肿瘤等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疗效监测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动态增强MRI(DCE-MRI)利用小分子顺磁性对比剂评价组织血流灌注、渗透性等血管特性的功能性成像方法,能够通过Ktrans及其他参数及时准确地反映多发性硬化病人脑内病灶的炎性活动情况、自发性脑出血造成的脑损害程度,还可以更早地提供缺血性卒中病人诊断及治疗更多的信息。DCE-MRI对于颅内肿瘤的诊断和分级、多发性硬化和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以及疗效的监测都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增强超声检查技术评价多发性硬化(MS)病人与对照组的脑循环时间(CCT),以确定多发性硬化病人是否存在血管异常。材料与方法获得伦理委员会的许可后,所有病人均签署了书面知情同意书。103例多发性硬化病人  相似文献   

10.
1用药原则1.1辨证论治多发性硬化是一种中枢神经脱髓鞘疾病。本病以中枢神经系统白质脱髓鞘病变为特点,其症状和体征的空间多发性和病程的时间多发性为主要临床特征。根据多发性硬化不同临床表现,中医学将其归属于"瘘病""眩晕""暗痱"等不同范畴。中医认为,多发性硬化的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病位主要在肝、肾、脾三脏。本虚主要表现为气血阴阳不足、脏腑功能失调,标实主要表现为湿热、湿浊、瘀血等。本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低场磁共振FLAIR序列在多发性硬化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7例多发性硬化患者,使用0.2TMR扫描仪,对比分析常规T1WI、T2WI及序列在检出多发性硬化病灶及其边界方面的敏感性。结果:序列对多发性硬化检出及明确病灶边界的敏感性高于T2WI和T1WI,经统计分析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有的部位不如常规T2WI。结论:多发性硬化的低场MRI诊断.FLAIR序列是最有价值的检查方式之一,FLAIR优点较多,但二种序列应互为补充。  相似文献   

12.
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高频超声观察冠心病(cAD)患者,经阿托伐他汀治疗后对颈动脉内-中膜(IMT)的改善作用。方法:经冠脉造影(cAG)确诊为CAD并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59例,利用高频超声血管技术检测阿托伐他汀对CAD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最厚处和最薄处IMT。结果:阿托伐他汀组治疗2年后,冠心病患者颈动脉IMT最厚处和最薄处与治疗前相比均无显著性改变(P〉0.05);常规治疗组治疗2年后,颈动脉IMT最厚处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性改变(P〉0.05),IMT最薄处显著增厚(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具有稳定斑块、延缓粥样硬化斑块进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摘要目的多发性硬化病人的脑血管反应性与认知功能状态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楚。旨在研究多发性硬化病人潜在的脑血管反应性降低,及其与认知功能状态的相关性。方法  相似文献   

14.
磁共振检查在多发性硬化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发性硬化是一种炎症性、脱髓鞘痰病,以中枢神经系统多发病灶及病程中缓解一复发为特点。磁共振的新技术如磁化传递成像及磁共振波谱成像可从微观水平对多发性硬化病变做定性、定量分析,从而加深对多发性硬化病理改变及分期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有效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高血脂患者,临床探究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用于疾病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2~2016.2期间88例经诊断为颈动脉粥样硬化合并高血脂患者,按双盲法随机分为两组包括对照组、治疗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服用常规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组服用大剂量相同药物,观察病症改善情况以及治疗后血脂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3个月后观察各项指标发现两组甘油三酯差值无意义,P>0.05,LDL-C、TC、HDL-C治疗组较对照组指标正常,P<0.05;未治疗时两组颈动脉斑块面积、颈内膜-中膜厚度差别无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恢复情况好,P<0.05.结论 临床对颈动脉粥样硬化、高血脂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能有效降低血脂、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且大剂量降脂效果较常规剂量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研究辛伐他汀对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干预效果.方法:将临床收集的120例高血脂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给予辛伐他汀,对照组采用饮食控制或者服用非他汀类药物.6个月后检测患者的血脂水平、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加重.结论:辛伐他汀能稳定或减轻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进展,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脊髓多发性硬化的MRI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提高对脊髓多发性硬化的MRI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 对14例脊髓多发性硬化病变的部位、范围、病变处脊髓形态、MR信号及强化程度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脊髓多发性硬化的特征性MRI表现为:主要发生在颈段脊髓,病变平均为5个椎体长度,急性期病变局部脊髓肿胀,病变呈斑片状,T1WI呈低或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静脉注射Gd-DTPA后病变呈斑片状或边缘强化。经激素正规治疗后病变脊髓恢复正常,强化程度减弱或无强化。结论 MRI不仅有助于脊髓多发性硬化的诊断,而且有助于与其他脊髓内病变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8.
<正>摘要目的监测多发性硬化病人在3.5年的时间内与年龄匹配的正常对照组相比斑块内静脉容积的变化。方法 10例多发性硬化病人每年进行神经病学检查与MR检查。在7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elapsing-remitting muldple sclerosis,RRMS)的磁共振波谱(MRS)表现,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 收集本院经临床确诊的多发性硬化24例的MRS影像学资料,回顾分析其MRS特点.结果 24例急性期均可见明显的NAA峰及NAA/Cr减低,伴随着NAA峰减低,其中22例有明显的Cho峰增加,16例Lac峰增加,其中4例出现明显的Cr峰减低,6例出现较为明显的Lip峰和mI峰;在急性期过后的数天至数周内,本组病例中5例原减低的NAA有所恢复,其余19例均持续减低达数月,Cho、Cr及Lip峰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mI峰持续增加达数月.结论 RRMS的MRS表现具有一定的特点,它对早期发现多发性硬化具有一定的意义,与传统MRI相结合可以提高RRMS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提高双肾多发性错构瘤合并结节性硬化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对4例双肾多发性错构瘤合并结节性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例接受单侧肾切除手术治疗,术后10 d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行肿瘤剜除术,术后恢复良好;2例随访24个月病情无进展。结论:双肾多发性错构瘤合并结节性硬化患者在无症状期,应严密观察;手术治疗应慎重,症状进展较快时,肿瘤剜除术为首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