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引发中转开腹的临床发病因素。方法:采集本院收治的需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急性胆囊炎患者共120例,按发病时间分为三组。均实施相同手术方法,观察手术后需进行中转开腹的发病率。结果:三组手术时间、并发症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救治时间对引发中转开腹有着直接的影响(P〈0.05)。同时患者的体温、胆囊壁厚度、胆囊有无肿大,以及白细胞计数等均对中转开腹率有着直接的影响(P〈0.05)。结论:对于急性胆囊炎患者在出现症状后72 h内为进行腹腔镜手术的最好治疗时机,同时体温及白细胞计数等因素与引发中转开腹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沈年宝 《医疗装备》2015,(16):122-123
目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原因及时机选择进行观察与探讨。方法:选取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45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将手术成功实施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中转开腹手术的15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分析患者中转开腹的原因及时机。结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与患者存在上腹部的手术史、急性胆囊炎发作、反复发作次数高于3次、本次发作时间超过3d、胆囊壁厚度较大、白细胞计数异常等有关,主动中转开腹组患者的手术耗时、恢复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与被动中转开腹组患者相比,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原因有多种,主动中转开腹时机的效果要优于被动中转开腹时机。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用于急性结石胆囊炎的时机和中转开腹的因素。方法抽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就诊的200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病人,病人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按照病程长短,分成4组,记录病人的手术时间、中转开腹率和并发率,统计分析影响因素。结果A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最短,中转开腹发生率最低。C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最长,中转开腹发生率最高。各组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并发率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影响中转开腹发生的主要因素有体温和胆囊肿大等。结论提高急性结石胆囊炎疗效的最佳手术时机是症状发生后的2天内。此时手术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中转开腹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临床医学工程》2019,(3):291-29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时机对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98例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其病程分为观察组(急性发作至入院接受手术治疗时间≤72h, 49例)与对照组(急性发作至入院接受手术治疗时间>72 h, 4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情况、并发症情况及中转开腹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较短,术中出血量与术后腹腔引流量均较少,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的中转开腹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急性发作72 h内立即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可有效减少预后风险,降低中转开腹率,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中行中转开腹5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转开腹手术的危险因素与手术时机,为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行LC中转开腹手术55例患者(研究组)的临床资料,选择同期LC成功者168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与手术时机.结果 研究组年龄≥60岁、胆囊壁厚度≥5 mm、结石嵌顿直径≥2 mm、有糖尿病病史比率及血清总胆红素水平高于对照组[ 87.3%(48/55)比26.2%(44/168)、49.1%(27/55)比5.4%(9/168)、32.7%( 18/55)比11,3%(19/168)、58.2%( 32/55)比25.0%(42/168)、( 25.6±4.2)μmol/L比(16.8±2.5)μmol/L],发病时间≥72 h比率低于对照组[58.2%(32/55)比96.4%(162/16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体温、白细胞计数及腹部手术史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胆囊三角解剖不清是中转开腹的主要原因,占49.1%(27/55).结论 正确评估LC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掌握好中转开腹的手术时机,及时果断中转开腹是避免并发症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胆囊炎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手术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均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或开腹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回顾性分析本组患者的病10历0例胆囊炎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资料,总结手术危险因素.结果:功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表100例患者中,88例成12例中转开腹.中转开腹患者和腹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见均显著高于腹腔镜手术患者(1.从表时间、胆囊1可知,中转开腹患者的上腹部手术史、结石嵌顿发生率P0.05);中转开腹患者的症状持续壁厚度、WBC、ALT、总胆红素水平均显著高于腹腔镜手术患者(P0.05).结论:胆囊炎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手术风险因素较多,临床医师应在术前全面评估手术风险因素,合理选用手术方式,以降低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急性胆囊炎使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的手术时机与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近5年收治的223例急性胆囊炎行LC治疗(LC组)的临床资料.依据发病至手术的时间分为早期手术组(≤48 h,早期组,n=97)和晚期手术组(>48 h,晚期组,n=126),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结果 早期手术组的手术时间、中转开腹率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晚期手术组(P <0.05或P<0.01).结论 LC是治疗急性胆囊炎安全有效的术式,而且及早(≤48 h)施行手术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时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时机.方法总结分析813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之病例资料,比较发病72h以内(早期)和72h以外(延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全组病例治愈.延期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后住院日较长,中转开腹率和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均较早期组高.结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LC宜及早施行,最好在发病72h以内,胆囊坏疽出现之前.只要掌握正确时机,适时中转手术,急性结石性胆囊炎LC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徐龙  ;崔煜春 《健康研究》2014,(3):324-325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发病特点和治疗关键。方法选取41例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为观察组,37例青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以腹腔镜微创手术进行治疗;对照分析两组一般资料、临床病史、症状体征、手术情况及治疗结局等。结果老年患者合并基础疾病比率较高,入院时间较晚,发病程度较重,中转开腹率较高,青年患者的临床典型症状更加明显,治疗结局偏优,各指标之间的差异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年龄、手术时机、胆囊肿胀程度、体温及白细胞计数为老年患者中转开腹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年龄&gt;75岁、手术时机>48h、胆囊壁厚度>6mm为独立危险因素(P〈0.05或P〈0.01)。结论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起病急、进展快,以早期手术为佳;全面掌握患者临床病史和自觉症状,根据手术适应症进行缜密的术式选择,是其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性胆囊炎不同时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的效果,为急性胆囊炎手术治疗时机选择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36例急性胆囊炎行LC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发病到手术时间不同分为早期手术组(发病≤72 h行LC,103例),延期手术组(发病>72 h行LC,57例),择期手术组(保守治疗症状缓解后择期行LC,76例).比较三组手术疗效.结果 延期手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长或多于早期手术组和择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手术组长或多于择期手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手术组中转开腹率、术中副损伤发生率低于延期手术组和择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择期手术组低于延期手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手术组和延期手术组抗生素使用时间和住院费用优于择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手术组优于延期手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手术组住院费用少于延期手术组,延期手术组少于择期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胆囊炎发病≤72 h为LC最佳手术时机,发病>72h的延期LC仍是安全可行的,但难度会相应增加,过分强调保守治疗待症状缓解后择期手术并不能为患者带来益处.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is a criticalexamin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philosophy of medicine as a discipline. Ithighlights two major themes in the contemporarydebate about the philosophy of medicine: thescope of the discipline and the relation of thediscipline to its cognate disciplines. A broadview of the philosophy of medicine is defendedand the philosophy of medicine is seen as aphilosophical sub-discipline. These viewsdepend in important ways on three factors: ageneral metaphysical world view, particularunderstandings of the cognate disciplines, andthe perspective from which one asks thequestions about the nature of the discipline. It is proposed that the future of thephilosophy of medicine may follow thephilosophy of science in that philosophical,sociological and historical studies may combinein a mutually enriching way to form ‘‘medicinestudies.’‘  相似文献   

12.
主要对北京协和医学院“十五”和“十一五”期间博士点基金获得资助情况及博士点基金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和分析.同时,对本校现有管理模式进行探讨,为进一步加强博士点基金项目的管理提出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应用由人口学家Manton,K.G 1976年提出的致死疾病衰老模型(Lethal-defectWearout Model)风险寿命表法对西安市碑林区1987~1988年居民死因进行多死因统计分析,并与传统的Chiang's单死因风险寿命表分析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人口趋向老龄化,慢性退行性疾病日趋普遍的情况下,仍沿用单死因统计方法已显得不够合理,而多死因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则更具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上海市7岁以下残疾儿童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掌握残疾儿童现状为制定优生规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1996年《中国残疾人实用评定标准》进行诊断。结果视力、听力、智力、肢体、综合残疾124人,现残率9.68‰,现残率以智力残疾为首,其次分别为综合残疾、听力残疾、肢体残疾、视力残疾,智力残疾男童明显多于女童,3岁以上儿童残疾明显高于3岁以下儿童,致残的主要危险因素除听力与曾用过耳毒药物有关外,其余残疾类别均有明显的遗传倾向。结论加强健康教育,开展遗传咨询、产前诊断,是预防残疾儿童发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一种以IBM-PC机为基础的智能型多功能肢体残疾康复治疗仪,它主要应用于肢体残疾的治疗和康复。训练速度、角度以及时间,均可自动控制和监视。该仪器性能优良,操作简便,结构紧凑,是一种新型的治疗和康复装置。  相似文献   

16.
17.
病房改造后的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病人为中心,实施医院病房改造,将既往8-10人一间的病房改造成中小病房,每个病房有独立卫生间、阳台、空调,满足了病人不同的需求,吸引了更多的患者到院就医,从而使2000年比1999年的同期的门诊人次增加14.4%,出院人次增加16.2%,平均床位开放增加9.0%,床位周转增长6.8%,平均住院日下降7.0%,期内门诊收入增长43.9%,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下降10.5%,年业务收入增长18.9%。  相似文献   

18.
循证医学在促进中医药学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了中药疗效评价存在的问题,提出将循证医学应用于中药学是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需要,在实践中可为药品遴选和临床治疗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论述了应用循证医学进行药物遴选的程序:①编制检索策略;②对证据分级;③进行Meta分析并总结成文.最后,讨论了目前将循证医学引入中药学存在的困难:缺乏高质量的临床试验、中药的标准化有待完善、复合型人才匮乏,以及存在发表性偏倚.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居民死亡率及其死亡原因的变化是反映人民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是制定卫生政策、评价卫生工作质量和效果的科学依据,也是研究人口自然变动规律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分析太原市杏花岭区2007-2010年居民主要死因及潜在减寿年数,找到影响居民健康和死因最主要的变化规律,充分利用有限卫生资源,保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方法 使用SPSS13.0和Excel2003软件来计算和分析居民各主要死因的构成比、顺位、潜在减寿年数及潜在寿命损失率.结果 太原市杏花岭区2007-2010年居民死亡人口总数为11 366人,全人群死亡率为4.94‰,男性死亡率为6.13‰,女性死亡率为3.69‰;全死因顺位前5位依次是:心脑血管病,肿瘤,感染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意外伤害;居民全死因PYLL为89 903.30人年,PYLL减寿率为3.91%.全死因PYLL构成比顺位前5位依次是:肿瘤,心脑血管病,意外伤害,感染性疾病,其他慢性病.结论 居民死亡率及其死亡原因的变化是反映人民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研究结果 显示肿瘤、心脑血管病、意外伤害、感染性疾病以及其他慢性病依旧是今后工作的重心所在,要有针对性地加强慢性病的教育与防治,根据疾病发生的规律制定有效的疾病干预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浅谈对医药分开核算、分别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背景 20世纪90年代,医疗费用持续增长,超过GNP的增长速度。医疗费用上升中药品费用占很大比重。原因分析 医疗财政补偿持续不足,药品市场管理混乱,卫生系统的行业形象下降,社会要求卫生系统进行改革,为了解决药品费用上涨过快的问题,卫生部门尝试医药分开核算、分别管理政策。讨论 医药分开核算、分别管理不同于医药分业,也不等于医药分家。政策实行后有引发许多新的问题:(1)医院补偿依然乏力;(2)病人的负担有增无减;(3)医疗质量保证难度加大等等。因此首先必须加强领导组织协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