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日前发布的《2011年世界艾滋病日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底,全球约3400万人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es,HIV)相伴生存,较2001年增长17%。仅在2010年,全球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约270万人,约180万人死于艾滋病相关疾病。  相似文献   

2.
不可懈怠我国艾滋病感染人数逐年上升 据艾滋病规划署统计,全球在2011年约有180万人死于艾滋病相关疾病,比2006年高峰值减少40万,大约70万人因接受治疗得以幸存.除HIV感染者就医人数增加、死亡人数减少之外,全球2010年新感染HIV人数同样下降.报告显示,全球去年HIV携带者新增约270万人,比2001年减少15%,比1997年高峰值减少21%.尽管如此,疫情仍不可懈怠.11月21日,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发布的《2012年艾滋病疫情报告》指出,全球2010年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约3400万人,比2009年增加了70万人.报告显示,中低收入国家2011年有1420万人就医者,大约660万人正接受治疗,占总数47%,比2009年高1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3.
据最近公布的数据,估计中国2011年新发艾滋病病毒感染者4.8万人(4.1-5.4万人)。报告称,中国艾滋病疫情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所占比例继续增高。中国卫生部、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11年中国艾滋病疫情评估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底,  相似文献   

4.
苗蔚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48):3446-3446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于2005年11月21日发布2005年全球艾滋病流行情况报告。报告显示,2005年尽管几个国家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率有所下降,但全球艾滋病疫情仍在加剧,今年全球有500万人新感染HIV,300万人死于与艾滋病有关的疾病,目前,全球HIV携带者有4030万人,达历史最高水平。该报告是在全球于12月1日纪念的世界艾滋病日之前发表的。  相似文献   

5.
艾滋病作为世界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艾滋病健康教育仍然是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在全球蔓延的唯一有效方法[1]。据国家卫生部2012年1月21日发布的中国艾滋病疫情估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底,估计中国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78万人(62~94万人)[2],其中l5~29岁的青少年占77.6%[3],已成为艾滋病防控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在青少年群体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成为我国防控艾滋病快速流行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百色市居民2005-2022年艾滋病新报告病例变化趋势,为针对性地制定当地艾滋病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数据库中下载百色市艾滋病历史数据,筛选2005-2022年当年新报告艾滋病病例为研究对象,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各年度新报告病例的变化趋势。结果 百色市2005-2022年新报告10 790例HIV/AIDS,以男性、已婚有配偶、农民、异性性传播为主,分别占64.87%(6 999例)、62.42%(6 735例)、68.61%(7 403例)、88.56%(9 556例)。年新报告病例变化趋势显示,2005-2011年、2014-2020年间呈上升趋势(斜率分别为60.32、104.22,P均<0.05),2011-2014年、2020-2022年间呈下降趋势(斜率分别为-17.87、-14.15,P均>0.05);男性和女性新报告病例变化趋势不平行(P<0.05)。结论 百色市艾滋病年新报告病例在2005-2022年间呈上升趋势,应重点关注男性群体的艾滋病防治工作,并有针对性地对主要人群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和行...  相似文献   

7.
国际     
《中国医院院长》2013,(22):28-28
全球 艾滋感染率下降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HIV感染率在过去10年中出现显著下降。报告估计,2012年约230万年人和儿童感染HIV,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湖北省艾滋病流行地理特征及空间聚集性特点,为识别艾滋病防控重点地区,开展“一地一策”精准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湖北省2011—2015年艾滋病病例报告中当年年底存活病例数据库,分析存活病例的地理分布特征,利用空间扫描统计量法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分别在市州、县区水平上进行全局和局部空间聚集性分析。结果 2011—2015年间,湖北省艾滋病存活病例报告数逐年上升,地理分布上差异很大,病例呈现向中东部及大中城市集中趋势。空间扫描统计量法显示,报告存活病例在市州空间分布的聚集区发生明显改变,一类聚集区从2011年的襄阳市、荆门市和随州市(RR=1.68,LLR=118.43,P<0.001)转至2015年的咸宁市、武汉市、鄂州市和黄石市(RR=1.84,LLR=492.96,P<0.001)。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发现,在县区水平,同性传播及静脉吸毒传播的报告存活病例呈现显著的空间自相关,2011年及2015年全局Moran's I系数均大于0.40(同性传播病例分别为0.542和0.548;静脉吸毒传播病例分别为0.401和0.640)。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高值-高值聚集区同性传播病例在以武汉市为中心的县区,静脉吸毒传播病例在武汉市中心城区及周边县区。结论 湖北省艾滋病报告存活病例在地理空间分布上呈现一定聚集性,应根据报告存活病例不同传播途径的特点,在开展艾滋病综合防控及资源配置方面采取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广西贵港市2007—2017年阳性暗娼和艾滋病疫情报告时空流行特征,为今后贵港市艾滋病的防控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以乡镇为单位,采用ArcGIS10.2进行时空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 2015年贵港市HIV阳性暗娼的报告发病存在空间聚集性(P<0.05),而2007、2009、2010、2011、2013年艾滋病的报告病例存在空间聚集性(P<0.05)。GIS地图显示艾滋病病例大部分集中在贵港市的东北部,其次是西部、西南部乡镇或街道,与HIV阳性暗娼的热点分布基本一致,从方向分布(标准差椭圆)分析显示艾滋病疫情报告发病情况的范围与阳性暗娼发现情况基本一致。结论 贵港市艾滋病病例报告、HIV阳性暗娼的空间分布存在热点区域,热点分布基本一致,应以此为指导确定贵港市艾滋病的重点防控人群、区域、时间,合理配置资源,制定区域化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0.
艾滋病在全世界受到广泛关注。目前,彻底医治艾滋病的方法还是没有得到解决,不过各界都在为之而奋斗。近日,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提出,将于2030年结束艾滋病疫情。近期以来,埃博拉取代了艾滋病,成为全球关注的传染病。就在人类与埃博拉病毒搏弈之际,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近日发布2014年报告显示,艾滋病感染率和病死率呈明显下降趋势。截至2013年底,全球艾滋病新发感染210万人,相关死亡150万人。与2009年相比,新发感染病例减少15%,相关病死率降低25%。  相似文献   

11.
自从1981年第一例艾滋病病例报告以来,艾滋病感染范围迅速蔓延,已波及到全球的每一个角落。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联合发布HIV/AIDS进展报告表明[1],2010年全球约有3400万人携带艾滋病病毒,目前艾滋病已成为全球的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2.
我国艾滋病流行形势及预防与控制成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艾滋病(AIDS)是由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自1981年美国首次报告艾滋病以来,艾滋病已在全球广泛流行,至1998年底全球报告的艾滋病病人达200万例,估计HIV感染人数为3 340万人,目前全球每天有 16 000人感染艾滋病病毒。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2011年遵义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1年遵义市艾滋病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1年遵义市共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275例,其中艾滋病病人92例,死亡81例。按现住址报告数居前位的分别是红花岗区70例、汇川区31例、正安县30例;男性179例、女性96例;以青壮年为主,20~39岁170例、40~49岁50例;异性传播202例、同性传播43例;家政家务69例、农民68例、工人24例;术前检测80例、其他就诊者54例、检测咨询40例。结论性传播途径是遵义市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遵义市艾滋病防治工作形势严峻。  相似文献   

14.
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自1981年美国报道首例AIDS[1]至今的29年间,HIV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广泛蔓延。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和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09年11月联合发布的《2009年全球艾滋病流行趋势报告》显示,  相似文献   

15.
艾滋病是致命性的慢性传染病,通过性接触、血液(包括血液制品)和母婴3种方式传播.全球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正以惊人的速度扩散.我国卫生部统计数字表明,截至2011年9月底,累计报告的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为42.9万例.在治疗和控制的同时,做好艾滋病患者的人文关怀,将有效降低艾滋病的传播速度,遏制艾滋病的蔓延.  相似文献   

16.
<正>1艾滋病母婴传播流行态势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报道,2009年全球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数量为3 300万,每天新增约1 000名15岁以下艾滋病儿童,已累计达250万.从2009年后,虽然全球艾滋病疫情逐步趋于稳定,并开始呈下降趋势,由于感染者数量依然庞大,艾滋病感染者数量与新感染儿童数在不断上升.截至2011年底,估计中国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PLHIV)78万人,估计2011年当年新发HIV感染者4.8万人.全国报告的女性感染者和病人数占当年报告总数的比例从1998年的15.3%上升到2011年的28.6%,全国超40万儿童受艾滋病的影响.云南省1989年至2011年10月31日累计报告HIV/AIDS 93 567例,其中,2011年报告10 544例,女性感染者占36.5%.女性感染比例的升高以及感染者的年轻化增加了母婴传播的可能,预示了儿童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增加的巨大危机.2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进展艾滋病母婴传播的主要途径有3条:一是HIV感染妇女在孕期艾滋病病毒经胎盘感染胎儿;二是在生产过程中胎儿通过母亲产道时感染;三是产后母乳喂养艾滋病病毒经母乳感染婴儿.据WHO估计,在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的情况下,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为20%~45%.2003年UNAIDS和WHO发布和推广四项预防婴幼儿HIV感染的综合策略,即:第一,HIV感染的一级预防,预防育龄夫妇感染HIV.可加强一级预防干预服务与生殖健康相关服务的结合,如产前保健、产后护理及其它健康保健服务,其中包括社区工作;第二,提供一级预防干预服务及生殖健康相关服务,使妇女对未来生育做出知情决定,防止非意愿妊娠;第三,对已经感染的孕妇,提供抗逆转录病毒药物,以防婴幼儿感染;并对婴儿最佳喂养方式提供适当指导;第四,对HIV抗体检测结果呈阳性的妇女及其家人提供更好的关怀、治疗和支持服务.中国2002年在河南省上蔡县启动了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试点项目,2003年试点扩大到河南、广西、云南等5个省(自治区)8个县(市、区).2004年至2007年,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项目全面推广,国家制定了《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手册(2005版)》及国家《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试行)》.自2008年起,按照《全国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2008版)和《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手册(2007版)》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全面开展.2011年,整合了艾滋病、梅毒和乙型肝炎母婴传播预防工作,国家卫生部出台了《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2012年,修订了《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手册》.2.1抗病毒用药  相似文献   

17.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2006年11月21日发布的《2006年世界艾滋病报告》显示,2006年全球新增艾滋病毒感染者430万,使HIV感染者总数达3950万,全球2005年近290万人死于艾滋病(AIDS)。2006年11月25日,卫生部、联合国AIDS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宣布,中国现有HIV感染者65万人,随着疫情的蔓延HIV感染者或AIDS患者越来越多地从高位人群向普通人群扩展。我院于2002年3月收治第一例至今共收治12例AIDS患者。现将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近日发布的一份最新报告显示,发展中国家接受 HIV/艾滋病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的人数正在显著增多——从2003年12月的40万例上升至2005年6月的近100万例,增加一倍以上;但对 HIV 治疗的提供仍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整体进展的速度不足以实现 WHO 和 UNAIDS确定的“到2005年末治疗300万人”的目标。 WHO/UNAIDS 的报告显示,全球每个地区接受  相似文献   

19.
当前,艾滋病(AIDS)是人类近代医学史上最引人关注的一种疾病,又被称为超级癌症,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卫生部、联合国艾滋病中国专题组联合发布的《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2007)》显示,截至2007年10月底,全球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为3320万例,其中成人3080万例,15岁以下儿童250万例;全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223501例,其中艾滋病病人62838例,  相似文献   

20.
《中国医院院长》2012,(18):19-19
据中国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控中心发布的《2011年中国艾滋病疫情估计》显示,截至2011年底,我国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预计在78万人,当年新发病毒感染者4.8万人,死于艾滋病相关疾病者达2.8万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