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细胞松弛素B在人类体外成熟卵子玻璃化冷冻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常规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胚胎移植(ICSI-ET)周期中未成熟卵母细胞234枚(包括生发泡期即GV期和第1次减数分裂中期即MⅠ期),在体外培养24~48 h,181枚卵母细胞成熟(排出第2极体),随机分成3组并行玻璃化冷冻。A组(43枚)用细胞松弛素B(CB)预处理30 min后行玻璃化冷冻;B组(66枚)用CB预处理20 min后行玻璃化冷冻,C组(72枚)未用CB预处理直接行玻璃化冷冻。D组为对照组30枚体内成熟卵子未用CB处理直接玻璃化冷冻。各组卵子冷冻3周后解冻,复苏的卵子行ICSI辅助授精,观察各组成活率、受精率、卵裂率及囊胚形成率。结果:冻融后的体外成熟卵子,其成活率、受精率、卵裂率及囊胚形成率均显著低于体内成熟卵子(P<0.05)。A组的成活率显著低于B、C两组(P<0.05),A、B、C 3组间的受精率、卵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未获囊胚,C组仅有1枚囊胚。结论:冻融体外成熟卵子,成活率、受精率、卵裂率均下降,囊胚形成率低,胚胎后期发育潜能显著降低。CB预处理未能提高卵子冷冻的成活率、受精率、卵裂率及胚胎的发育潜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OPS(open pu lled straw,开放式拉细麦管)法玻璃化冷冻技术冻存未成熟卵母细胞的效果。方法:小鼠GV期卵母细胞用OPS法玻璃化冷冻复苏后行体外成熟培养(in-vitro m aturation,IVM)或直接行IVM,所获成熟卵行体外受精(IVF)和胚胎的体外培养(IVC)。以体内成熟卵行IVF/IVC作为in-vivo对照组。结果:GV期卵冻融后65.11%存活,IVM后成熟率为52.86%,其成熟率显著低于IVM对照组。冻融卵成熟后受精、卵裂率(33.78%、76.00%)低于IVM对照组和in-vivo对照组,培养后未见囊胚形成。结论:OPS法玻璃化冷冻技术可有效冻存GV期卵母细胞,复苏后可发育成熟,但卵的受精和继续发育能力欠佳。  相似文献   

3.
人类成熟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人类成熟卵母细胞玻璃化的方法和冷冻液,探讨人类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保存的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运用cryoleaf进行人类成熟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保存,复苏后行胞浆内单精子注射一胚胎移植或培养至囊胚形成,观察复苏后卵母细胞受精及发育能力.根据冷冻方法分为程序化冷冻组和玻璃化冷冻组,又将玻璃化冷冻组分为自配液冷冻组和成品液冷冻组,比较各组存活率、受精率、卵裂率及囊胚形成率.结果:程序化冷冻组和玻璃化冷冻组间存活率、卵裂率、囊胚形成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受精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程序化组与自配液组、成品液组间存活率、卵裂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受精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成品液组与自配液组、程序化组间囊胚形成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程序化组移植4例,获得临床妊娠并分娩1例,玻璃化组移植7例.获得1例生化妊娠.结论:程序化冷冻与玻璃化冷冻法均可应用于人类成熟卵母细胞,冻融后卵母细胞具备正常受精能力及卵裂能力.玻璃化冻存人类卵母细胞具有更大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人类成熟卵母细胞玻璃化的方法和冷冻液,探讨人类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保存的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运用cryoleaf进行人类成熟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保存,复苏后行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或培养至囊胚形成,观察复苏后卵母细胞受精及发育能力。根据冷冻方法分为程序化冷冻组和玻璃化冷冻组,又将玻璃化冷冻组分为自配液冷冻组和成品液冷冻组,比较各组存活率、受精率、卵裂率及囊胚形成率。结果:程序化冷冻组和玻璃化冷冻组间存活率、卵裂率、囊胚形成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受精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程序化组与自配液组、成品液组间存活率、卵裂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受精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成品液组与自配液组、程序化组间囊胚形成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程序化组移植4例,获得临床妊娠并分娩1例,玻璃化组移植7例,获得1例生化妊娠。结论:程序化冷冻与玻璃化冷冻法均可应用于人类成熟卵母细胞,冻融后卵母细胞具备正常受精能力及卵裂能力。玻璃化冻存人类卵母细胞具有更大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冷冻方法对小鼠生殖泡(GV)期与成熟期(MⅡ)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体外受精及胚胎发育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ICR小鼠GV期与MⅡ期卵母细胞,分别行程序化冷冻(慢速冷冻-快速解冻)与玻璃化冷冻。解冻后比较各组成熟率、受精率、卵裂率及8细胞胚胎形成率。结果:采用玻璃化冷冻法冷冻GV期卵母细胞(Ⅰ组),解冻后存活率达84.2%,显著高于MⅡ期卵母细胞(Ⅱ组)60.5%及程序化冷冻组(Ⅲ组)56.9%、(Ⅳ组)55.7%(均P<0.01)。各组成熟率、受精率、卵裂率及8细胞胚胎形成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卵母细胞冷冻保存时,宜选择玻璃化冷冻法,且GV期卵母细胞冷冻效果好于MⅡ期卵母细胞。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抗氧化物原花青素对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周期中人类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in vitro maturation,IVM)、受精及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行ICSI治疗周期321例,共获得未成熟卵母细胞837枚,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原花青素组两组,原花青素组在人未成熟卵母细胞IVM培养液中添加原花青素,对照组不添加原花青素。未成熟卵母细胞在两组培养液中培养24 h,观察两组的成熟率、受精率、卵裂率、可利用胚胎率以及囊胚形成率,并通过荧光染料Hoechst33342对胚泡进行染色,检测囊胚的总细胞数。结果无论是GV期还是MI期卵母细胞,原花青素组的成熟率、可利用胚胎率及囊胚形成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受精率和卵裂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花青素组孵化囊胚细胞总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添加原花青素能提高人类未成熟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率和胚胎发育潜能。  相似文献   

7.
人未成熟卵玻璃化冷冻初步实验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人未成熟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存保存技术进行初步实验探讨。方法:采用OPS玻璃化冷冻方法,对未成熟的卵子进行冷冻,解冻后体外成熟培养,ICSI受精,观察胚胎培养情况,并对某些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冷冻了GV期卵62个,M I期卵40个。两期卵细胞复苏后存活率、成熟率、受精率和卵裂率分别为:80.65%、77.50%,52.00%、41.94%,57.69%、61.54%,60.00%、62.50%,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采用HTF或G-Mops两种缓冲液配制玻璃化冷冻液冷冻解冻未成熟卵效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未成熟卵解冻后置于含性激素的TCM199与单纯IVF30中成熟培养效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OPS玻璃化冷冻方法能够有效冻存未成熟卵母细胞。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半细管(Hem i-straw)玻璃化方法与程序化方法冷冻不同发育阶段小鼠胚胎的效果。方法:采用慢速程序化方法与玻璃化方法冷冻小鼠原核期胚胎、卵裂期及早期囊胚期胚胎。解冻后观察存活率、囊胚形成率。结果:采用玻璃化方法冷冻小鼠卵裂期与早期囊胚期胚胎的存活率为92.7%与95.5%,显著高于玻璃化冷冻原核期胚胎的存活率79.8%与程序化冷冻的各组(均P<0.01)。程序化冷冻早期囊胚的存活率仅为50.2%,显著低于其他组(均P<0.01)。经培养后囊胚的形成率比较,程序化冷冻组内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均显著低于玻璃化冷冻组(均P<0.01)。玻璃化冷冻卵裂期与早期囊胚组的囊胚形成率高达90.1%与92.2%,显著高于原核期胚胎玻璃化冷冻组69.5%(均P<0.01)。结论:胚胎行冷冻保存时,玻璃化冷冻效果较程序化冷冻好,且选择早期囊胚可获最佳冷冻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添加两种不同培养成分对人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IVM)的效果。方法:选择接受ICSI治疗的77名不孕患者共收集未成熟卵177枚,随机分A组(激素组)33例,添加0.075 IU/ml FSH及0.075 IU/ml LH至基础IVM培养液中;B组(成熟卵泡液组)44例,50%基础IVM培养液与50%人成熟卵泡液配成。将两组收集的未成熟卵母细胞放入不同培养液中培养48 h,每24 h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卵母细胞的形态;对MII卵进行ICSI,ICSI操作后继续培养,ICSI后16~20 h进行受精观察,24及48 h分别进行卵裂观察及胚胎评分。结果:①B组未成熟卵母细胞48 h成熟率和MI期卵母细胞48 h成熟率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培养液GV期卵母细胞24和48 h成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B组2PN卵裂率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2PN受精率及可利用胚胎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成熟卵泡液内可能含有一些未知的有利于卵母细胞成熟的因子,深入研究卵泡液的成分,进一步明确其促卵母细胞成熟机制对开发新的IVM培养液、改善IVM的临床结局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影响未成熟卵母细胞冻融技术的关键因素。方法:A组:来源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中自愿捐献的多余的成熟卵母细胞(MⅡ期),共56个;B组:来源于手术切除的卵巢组织中的未成熟卵母细胞(GV或MⅠ),共67个。不同成熟时期卵母细胞经慢冻快融后培养和体外受精,观察其体外成熟、受精及胚胎发育情况。结果:A组与B组相比,两组冻融后的存活率有显著性差异(60.71%vs 77.61%,P<0.05);A组受精率高于B组,但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61.76%vs 50.00%,P>0.05);A组与B组相比,两组冻融后的卵裂率和优质胚胎率有显著性差异(76.19%vs 37.50%,47.62%vs 12.50%,P<0.05)。A组获2枚囊胚,而B组没有囊胚培养成功。结论:体外成熟培养技术可能是影响冻融后未成熟卵母细胞发育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未成熟卵体外成熟(IVM)技术在卵巢高反应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IVF-ET促排治疗中,对双卵巢卵泡数过多,有可能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或继续治疗可能发生重度OHSS的患者,根据其意愿即刻停药,全部取卵改行IVM治疗12个周期(A组)或取部分小卵泡改行IVM治疗,同时保留部分卵泡继续行IVF-ET常规治疗18个周期(B组)。小卵泡体外培养成熟后,通过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获得受精卵并行胚胎移植或冷冻。统计分析未成熟卵的成熟率、卵母细胞的受精率、胚胎的发育情况及临床结局。结果:两组30个取卵周期,共获未成熟卵240个,经IVM、ICSI和体外培养后,成熟率、受精率、正常卵裂率及优质胚胎率分别为61.25%(147/240),77.55%(114/147),92.98%(106/114)和29.25%(31/106)。A组8例行IVM新鲜胚胎移植(8周期)4例临床妊娠,A、B两组有8例行IVM解冻胚胎移植(9周期)3例临床妊娠,已有3例分娩。A组12例无OHSS发生,促性腺激素用量少于B组,B组18例中3例有OHSS风险而取消胚胎移植。结论:对常规IVF促排周期中卵巢高反应患者及时改行IVM,可以避免周期取消及OHSS的发生,减少促排卵药物的使用量,同时获得较好的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2.
卵母细胞冷冻技术是生殖医学的一大热点,未成熟卵母细胞冻存是保存女性生育力的重要方法,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卵丘细胞与卵母细胞共处同一微环境,二者通过缝隙连接进行复杂的双相调控和物质交换,目前已知卵丘细胞在人类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冷冻过程中的作用尚无定论。随着玻璃化冷冻技术的发展,卵丘细胞对未成熟卵母细胞冷冻的影响有了较多的研究,卵丘细胞可减缓冷冻剂渗透速率,从而避免细胞渗透压的突变对未成熟卵母细胞的损伤,提高细胞冻融后存活率和受精率并支持未成熟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就卵丘细胞在人类未成熟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保存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为癌症化疗、延迟生育年龄等需进行的未成熟卵母细胞冷冻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及可靠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自体血清体外成熟培养(IVM)液卵胞浆优化对首次行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助孕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7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我中心)首次行ICSI助孕的不孕症患者共1 074例,根据取卵日有无采用自体血清配制的IVM液培养设为血培组(819例)和非血培组(255例)。血培组取卵后IVM培养2~4 h行ICSI授精,非血培组取卵后在常规受精液中培养2~4 h行ICSI授精。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情况、胚胎发育情况和临床结局。结果:2组患者的年龄、不孕时间、体质量指数(BMI)、基础卵泡刺激素(FSH)和基础黄体生成激素(L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培组患者的获卵数、受精率、囊胚形成率稍高于非血培组,非血培组的优质囊胚率稍高于血培组,但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培组中47例、非血培组中22例行新鲜周期胚胎移植。2组患者新鲜移植周期的年龄、基础FSH水平、hCG日子宫内膜厚度、移植胚胎数、临床妊娠率、周期取消率和胚胎种植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培组流产率显著降低(6.25% vs. 36.36%)、活产/继续妊娠率显著增加(93.75% vs. 6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常规首次行ICSI助孕的患者,采用自体血清短时间培养与常规受精液培养相比可降低流产率,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4.
卵母细胞冷冻技术是体外受精助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存女性生育力的主要途径,卵母细胞冷冻保存易对卵母细胞造成不可逆损伤。卵丘细胞对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过程具有重要作用,在冷冻过程也可能受损伤。目前已知玻璃化冷冻/解冻对卵母细胞(包括成熟与未成熟卵母细胞)的影响,可改变卵母细胞正常发育必需基因的表达,如卵母细胞成熟(GDF9、BMP15)、凋亡(Bax、Bcl-2)、细胞骨架(CK8、ACTB)、细胞周期(CCNA1、MCM10)、缝隙连接(GJA1)、发育能力(HDAC1、STAT3、SMARCAL1和DNMT3B)、脂质代谢(cGMP)等方面的改变。就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前后的分子及基因变化进行阐述,为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提供更好的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IVF-ET)治疗中,去除颗粒细胞观察第二极体对胚胎质量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市立医院生殖与遗传中心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IVF-ET治疗周期患者的数据,根据受精后3h是否观察第二极体将504个周期分为两组(组1,第二极体观察组;组2,非第二极体观察组),对数据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第2次减数分裂中期Ⅱ(MⅡ)卵率(组1:82.3%,组2:85.9%),2原核(2PN)率(组1:55.6%,组2:60.5%),1PN率(组1:3.2%,组2: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000、0.000、0.000,均P<0.05);多精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及种植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1中32个周期由于受精失败或者低受精,于受精后6h行补救性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res-ICSI);组2中1个周期完全受精失败,于受精后20h行res-ICSI。结论去除颗粒细胞观察第二极体的卵子受精后不影响多精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及种植率,而第二极体观察时间的提前,可能导致了组1MⅡ率、正常受精率及单原核受精率的降低。第二极体观察能够尽量避免患者由于受精失败取消IVF周期,并降低了ICSI技术的使用率,IVF不受精或低受精病例可以通过res-ICSI补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