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薇  汤琪春 《山东医药》2008,48(41):85-86
将128例痴呆患者分别为阿尔茨海默氏病(AD)组56例和血管性痴呆(VD)组72例,两组均应用长谷川氏痴呆评定量表检查法、简易精神状态检查法(MUSE)、Kohs立方体组合测验(Kohs测验)检查法测查,并与加以比较研究.发现AD多慢性起病,VD多急性起病,呈阶梯性病程,常伴有高血压和卒中史;头颅MRI显示AD患者以广泛皮质萎缩且以双侧海马明显萎缩为主,VD患者多为局灶异常.VD组的长谷川氏、MMSE测验分数都显著高于AD组.提示MRI用于鉴别诊断AD和VD的方式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作者前瞻性研究193例住院痴呆病人,以评价 CT 对 Alzheimer 病(AD)及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的鉴别诊断作用。193例中完全符合 AD临床标准者68例,完全符合 VD 临床标准者125例。根据临床和 CT 资料,又进一步将 VD 分为多发性梗塞性痴呆(multi-infarct dementia,MID)79例和可能的血管性痴呆(probable vascular dementia,PVD)46例。CT 扫描由两位不了解病人诊断的医生进行。主要根据 CT 所见的脑梗塞部位、脑室周围白质低密度(white matter low attenuation,WMLA)改变和  相似文献   

3.
Alzheimer病与血管性痴呆的比较研究(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AD及血管性痴呆 (VD)的病理学Alzheimer病 (AD)是皮质性痴呆。VD可以是皮质性 (如多数大的皮质梗死 )、皮质下性 (如腔隙梗死或 Binswanger病 )或皮质性及皮质下性两者。1.1 AD的病理学所见 确诊的 AD需在整个脑皮质的病理组织学上见到广泛的老年斑 (SP)及神经原纤维缠结  相似文献   

4.
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的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阿尔茨海默病(AD)与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特点,为痴呆提供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根据DSM—Ⅳ标准,对28例AD和42例VD病人的认知功能、情感反应、行为异常及疾病发展和头颅CT进行对比研究。结果:①AD认知功能减退常为全面广泛性,VD以记忆力减退和计算力减迟为主;②AD的非认知功能常受影响,VD的非认知功能较少受损;③AD发病隐,VD起病急骤;④AD病人无明显的局灶体征,VD病人多有局灶体征;⑤AD病人头颅CT、MRI示广泛皮质萎缩,VD多为局灶异常。结论:由于两种疾病的发病机制不同,其临床表现有相同之处,亦有区别,根据量表和影像学可以对这两种常见的老年期痴呆做出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神经病理学和流行病学的研究表明,血管性痴呆(VD)是老年人痴呆第二位最常见的原因,但是引起认知障碍的病理生理机制仍不清楚。作者使用PET探讨VD病人认知障碍的病理生理机制,重点比较VD和阿尔海默病(AD)的区域性脑组织糖代谢(rCMRGI)。本研究包括VD28例(平均年龄69岁),AD20例(平均年龄68岁),二者在痴呆的病程和严重程度方面相似。另外有24名既无认知障碍,又无神经系统疾病的正常人(平均年龄67岁)作为对照组。采取统一的方法和标准对上述各组病人进行PET检  相似文献   

6.
老年期痴呆是一种没有意识改变,但获得性全面皮质功能下降,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通常指由智能的异常恶化而影响认知功能如抽象思维、定向判断和记忆力等多个方面.目前国际分类分为:①老年性痴呆:主要指阿尔茨海默氏病(AD),有家族遗传性和散发性两种.②血管性痴呆(VD):有多种类型,如多发梗死性痴呆、多发腔隙性痴呆、宾斯旺格病、脑淀粉样血管病变、脑低灌注状态所致的痴呆以及出血性痴呆.③混合性痴呆:指既有AD又有VD的混合痴呆或其他类型痴呆[1].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随访4年(平均55.8±28.6月)的腔隙性梗塞患者发生痴呆例数进行了评价,并在痴呆和无痴呆患者间对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局灶性脑血管症状发生率、白质疏松症(LA)发生率、脑室及蛛网膜下腔的大小以及病灶体积及部位作了比较。1979年1月~1984年1月,从脑局部缺血而住院的750例患者中,选出患腔隙性梗塞者108例,所有患者都接受了常规实验室检查、一般性查体、神经及精神检查、脑电图、心电图、B 型超声心动图及多普勒超声检查。若患者的痴呆分级<8,简易智能状态检查级别<24时,即诊为痴呆。选择了同期住院的无脑病损、年龄及性别配对的非痴呆者3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 CT 检查估价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同型半胱氨酸(Hcy)和生长抑素(SS)联合监测在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VD)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30例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患者为VD组、30例脑卒中(非血管性痴呆)患者为脑卒中组和3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析VD组、脑卒中组的危险因素及相关病史,比较三组间血BDNF、Hcy和SS水平差异,不同严重程度VD患者血BDNF、Hcy和SS水平差异。结果(1)VD组、脑卒中组高血压病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VD组血BDNF、SS水平低于脑卒中组、对照组(P0.01);VD组血Hcy水平明显高于脑卒中组和对照组(P0.01);(3)不同严重程度VD患者血BDNF、Hcy和SS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动态观察VD患者血BDNF、Hcy和SS水平,有利于血管性痴呆的早期诊断和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9.
Alzheimer病与血管性痴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老年人痴呆主要是老年性痴呆 (AD)及血管性痴呆 (VD)。为了深入了解 AD与 VD,特作两者的比较研究如下。1 AD及 VD的流行病学AD或 Alzheimer型痴呆 (DAT)或 Alzheimer型老年性痴呆 (SDAT)及 VD的流行病学所见可由于所研究的人群、筛选方法、诊断标准及研究时期的不同 ,而有变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血管性痴呆(VD)患者认知功能改变与腔隙性脑梗死(腔梗)、脑白质病变(WML)的相关性。方法 VD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结合影像学和认知功能评估进行评估、分析。结果多发性腔梗、WML与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呈负相关(r=-0.401,P=0.036),与钟表绘图量表(CDT)评分也呈负相关(r=-0.482,P=0.028);枕叶腔梗数目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r=0.338,P=0.048),颞叶腔梗数目与CDT评分呈负相关(r=-0.235,P=0.047),额叶与蒙卡量表(MoCA)评分呈负相关(r=-0.450,P=0.039)。结论发生腔梗的部位及数量、WML均是VD患者认知功能下降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血管性痴呆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血管性痴呆 ( Vascular dementia,VD)是指由脑血管因素所导致的脑实质损害引起的具有以下至少三项精神活动受损 :语言、记忆、视空间技能、情感、人格和其它认知功能 (如计算力、抽象判断力 )的痴呆综合征。VD包括所有与血管因素有关的痴呆 ,其预后相对好 ,治疗途径广泛 ,且在一定程度上可进行预防。1 流行病学及危险因素VD的发病率依研究人群、筛选方法、诊断标准的不同而异。在欧美调查表明 Alzheimer病占首要位置 ,约为痴呆总人数的 5 0 %~ 6 0 % ,而 VD居次 ,占 10 %~ 2 0 % ;在亚洲 ,VD的发生率较高 ,主要与中风高发率有关。国…  相似文献   

12.
血管性痴呆(VD)是由于急性或慢性脑血管病变引起的持续性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全面认知功能障碍,是以语言、记忆、视空间技能、情感、人格和计算力、抽象判断力等认知功能受损的痴呆综合征.VD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我国VD的发病率约占全部痴呆患者的60%[1],是我国老年性痴呆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于VD发病机制比较复杂,本文根据我院2006年以来收治的VD患者按照相关标准进行选择,仅观察丁咯地尔联合石杉碱甲治疗血管性痴呆(VD)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老年痴呆系指在老年期的各种痴呆综合征,包括阿尔茨海默病(AD)、血管性痴呆(VD)及混合性痴呆.VD是老年痴呆的重要原因之一[1],其临床症状主要有认知功能减退和非认知功能损害(精神症状)两大类.其中非认知症状包括抑郁、精神病性症状、行为紊乱、昼夜节律紊乱等,国际老年精神病协会称之为痴呆行为和心理症状(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BPSD).BPSD在老年痴呆患者中的发生率很高[2],但BPSD如何影响老年痴呆病情的发生、发展,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近两年来我院高血压病史>10年且具有情感淡漠或漠不关心及具有睡眠/夜间行为或睡眠昼夜颠倒的病例,分析其行为和心理症状与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的关系,以便控制高血压这一VD危险因素,预防老年痴呆的进一步加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与脑梗死及血管性痴呆(V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直接化学发光技术测定32例VD患者,18例非痴呆性脑梗死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组血浆Hcy、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结果 VD患者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非痴呆性脑梗死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其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也明显低于非痴呆性脑梗死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但不同程度VD患者间Hcy、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Hcy血症是脑梗死及VD的危险因素,但不能影响VD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雾化吸入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采用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筛选出轻度血管性痴呆(VD)患者60例,分成轻度VD治疗组34例,轻度VD对照组26例,另设正常对照组30例,VD对照组患者常规抗动脉硬化、抗血小板聚集及抗痴呆治疗,VD治疗组在其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b FGF 4800 AU/d加入生理盐水10 m L氧气雾化吸入,每次10 min,1次/d,连续14 d。比较2组VD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4、30 d血清VEGF的表达。结果:2组VD患者治疗前血清VEGF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VD治疗组患者治疗后14、30 d血清VEGF水平逐渐升高,与VD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b FGF通过鼻黏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促进VD患者血清VEGF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血管性痴呆(VD)是脑血管病变引起脑损害所致的痴呆,它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AD)之后的第二常见痴呆[1,2],其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及相关脑血管病的神经功能障碍和神经影像学征象.神经影像是明确痴呆病因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试图通过对VD患者的头部CT或MRI表现进行分析,来探讨神经影像学检查对VD临床评价中的价值,从而对VD患者的防治和判断预后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已证实 Alzheimer 病(AD)有各种免疫异常,包括免疫调节缺陷伴(或)自身免疫缺陷,本文研究 AD和血管性痴呆(VD)血清中非中枢神经组织的自身抗体,并以此来推测脑组织的自身免疫过程。40名年龄匹配受试者,10例为 AD 组;10例为AD 伴脑血管病组(AD-CVD);10例为 VD 组;10例为非痴呆对照组。受试者均作临床基础性疾病检查、  相似文献   

18.
为确定多发梗塞性痴呆(MID)的潜在危险因素,对多发性梗塞引起痴呆及未引起痴呆病人的颅脑CT 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132例多发性梗塞病人按 DSM-Ⅲ标准分为两组:MID 组58例及无痴呆对照组74例。根据颅脑CT 特征分析梗塞的数量、部位、大小、类型、脑容量、白质疏松程度及皮质沟和脑室扩大程度。结果:(1)平均年龄:MID 组76.0(s9.1)岁,对照  相似文献   

19.
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患者血脂代谢异常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Alzheimer病(AD)和血管性痴呆(VD)患者与血脂代谢异常的关系. 方法 测定了70例AD、50例VD患者血清脂质代谢水平,并与50例非痴呆正常老年人进行比较. 结果 AD组和VD组血浆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AD、VD 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D组三酰甘油(TG)明显高于AD 组及对照组(P<0.05);载脂蛋白A1和载脂蛋白B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患者血清TC、LDL-C的增高和HDL-C的下降可能和痴呆发病有关,调脂治疗可能有助于AD和VD的防治.  相似文献   

20.
<正>老年性痴呆是导致个人、社会经济负担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危及老年人生活质量及寿命的最常见疾患之一,其中最常见的是阿尔茨海默病(AD)、路易体痴呆、血管性痴呆(VD)〔1〕。VD又被称为"可逆性痴呆",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2〕,有治愈的可能性。因此,中医药治疗VD的研究迫在眉睫,具有重要意义。1中医对VD的认识中医并没有VD的概念,该疾病相当于中医的"痴呆"、"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