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5 毫秒
1.
目的探讨非增强螺旋CT预测尿酸结石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23例上尿路结石患者在术前行非增强螺旋CT平扫,测量结石的软组织窗平均CT值,同时采用改良Mauer法定性分析术后所获取结石的化学成分,应用统计学分析,找出纯尿酸结石的CT值范围。结果 23例纯尿酸结石与100例非尿酸结石的CT值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以CT值<700Hu为标准对尿酸结石进行诊断,其灵敏度为91.30%,特异度为96.00%,阳性预测值为84.00%,阴性预测值为97.96%。结论根据软组织窗CT值不同,非增强螺旋CT可将体内尿酸结石与其它成分结石区分,软组织窗平均CT值<700Hu的结石可作为尿酸结石的诊断标准,这对尿酸结石诊断、治疗、预防复发有一定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非增强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NCCT)测定肾结石CT值及结石成分与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URL)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该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21例行FURL的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均行NCCT检查获取结石最大直径和平均CT值,术后分析结石成分,记录CT值、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1个月复查时结石清除率。将CT值小于或等于800 HU的患者设为A组,CT值大于800 HU的患者设为B组;硬结石患者设为C组,易碎结石患者设为D组。比较A、B组及C、D组患者结石直径、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C、D组CT值情况,并比较A、B组及C、D组患者术后1个月复查时肾功能相关指标(血清肌酐、血尿素氮、血尿酸)。结果 121例患者中52例CT值小于或等于800 HU,69例CT值大于800 HU;75例结石为硬结石,46例结石为易碎结石。A、B组患者结石直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B组(P<0.05),结石清除率明显高于B...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T检查对泌尿系统结石成分的诊断准确性。方法 2009年2月—2011年1月对205例泌尿系统结石患者行非增强多层螺旋CT检查,与红外光谱法测定的金标准进行对照比较,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及反映CT检查结石成分的真实性指标进行准确性评价。结果根据ROC曲线确定CT检查诊断各种结石成分的最佳临界值(CT值)分别为:尿酸铵231 HU、无水尿酸244 HU、碳酸磷灰石862 HU、一水草酸钙640 HU、二水草酸钙675 HU、二水尿酸281 HU、二水磷酸氢钙1 567 HU、六水磷酸铵镁231 HU。碳酸磷灰石、一水草酸钙、二水草酸钙、尿酸铵及无水尿酸的ROC曲线下面积与完全随机获得的面积0.50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水尿酸、二水磷酸氢钙和六水磷酸铵镁结石的ROC曲线下面积与完全随机获得的面积0.50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诊断碳酸磷灰石、一水草酸钙、二水草酸钙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1.4%和67.2%、81.5%和48.8%、53.6%和46.3%。结论 CT检查对泌尿系统结石成分碳酸磷灰石、一水草酸钙的诊断准确性较高,对于其他成分结石的诊断准确性不明确。结合其他方法,如尿液代谢分析等可能会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回顾性研究尿石症患者临床资料,为区域性泌尿结石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抽取2016、2017年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尿石症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调查的6 545例尿石症患者占同期泌尿外科住院患者的47.8%,男∶女=2.12∶1,高发年龄介于41 ~ 60岁,占67.8%.职业构成比以农民为主体(33.9%).超重与肥胖的患者占比分别为30.5%、18.5%.泌尿系结石以上尿路结石多见,不同性别结石部位分布存在差异(P<0.05).463份结石成分中,草酸钙结石成分占68%,混昆合结石占79%;结石CT值平均数为(837.2±286.1) HU,小于500 HU以尿酸结石成分多见(75.7%),大于800 HU以含钙结石成分多见(67.2%),500~ 800 HU之间以感染类结石(磷酸铵镁/磷酸磷灰石)成分多见(85%);463位患者尿pH值<5时尿酸结石成分占72.7%;pH>6.5时感染类结石成分占92%;5≤pH≤6.5时含钙结石成分占67.1%.结论 (1)尿石症患者占同期泌尿外科住院患者比率较高,提示尿石症是云南省最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男性多于女性,41 ~ 60岁高发;职业构成比以农民为主体.(2)尿石症以上尿路结石多见,不同性别结石部位分布存在差异.(3)不同结石成分CT值存在差异,尿酸结石CT值<500 HU;感染类结石CT值介于500 HU到800 HU之间;含钙结石CT值多>800 HU.(4)尿pH值是影响结石形成的重要因,酸性尿中容易形成尿酸结石,碱性尿中易形成感染类结石.  相似文献   

5.
目的 回顾性研究尿石症患者临床资料,为区域性泌尿结石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抽取2016、2017年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尿石症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调查的6 545例尿石症患者占同期泌尿外科住院患者的47.8%,男∶女=2.12∶1,高发年龄介于41 ~ 60岁,占67.8%.职业构成比以农民为主体(33.9%).超重与肥胖的患者占比分别为30.5%、18.5%.泌尿系结石以上尿路结石多见,不同性别结石部位分布存在差异(P<0.05).463份结石成分中,草酸钙结石成分占68%,混昆合结石占79%;结石CT值平均数为(837.2±286.1) HU,小于500 HU以尿酸结石成分多见(75.7%),大于800 HU以含钙结石成分多见(67.2%),500~ 800 HU之间以感染类结石(磷酸铵镁/磷酸磷灰石)成分多见(85%);463位患者尿pH值<5时尿酸结石成分占72.7%;pH>6.5时感染类结石成分占92%;5≤pH≤6.5时含钙结石成分占67.1%.结论 (1)尿石症患者占同期泌尿外科住院患者比率较高,提示尿石症是云南省最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男性多于女性,41 ~ 60岁高发;职业构成比以农民为主体.(2)尿石症以上尿路结石多见,不同性别结石部位分布存在差异.(3)不同结石成分CT值存在差异,尿酸结石CT值<500 HU;感染类结石CT值介于500 HU到800 HU之间;含钙结石CT值多>800 HU.(4)尿pH值是影响结石形成的重要因,酸性尿中容易形成尿酸结石,碱性尿中易形成感染类结石.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尿酸结石的诊断标准及微创治疗效果.方法 2008年1月至2010年8月收治尿酸结石患者36例,包括25例肾结石和11例输尿管结石,均行B超、X线和CT检查.利用B超定位电磁式体外冲击波碎石19例(肾结石13例和输尿管结石6例),实施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12例,实施经尿道输尿管镜取石术5例.结果 CT平扫重建发现所有肾结石和输尿管结石,CT值在235~560 Hu.13例肾结石和6例输尿管上段结石实施单次体外冲击波碎石,结石全部排净.12例肾结石实施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Ⅰ期手术结石全部取净.5例输尿管中段结石成功实施经尿道输尿管镜取石术.术后结石分析发现33例为纯尿酸结石,3例除尿酸成分外含少量草酸钙成分.结论 尿酸结石术前可以明确诊断,体外冲击波碎石效果好,微创取石适用于治疗结石较大或梗阻而不能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的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结石CT值在输尿管结石治疗方法选择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2月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142例为研究对象,按输尿管结石CT值大小分成两组,CT值<700 HU组和CT值≥700 HU组,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或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URSL)进行治疗,比较各组结石排出率、结石残留率和未改变率.结果 采用ESWL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患者中,CT值<700 HU组的结石排出率为75.0%,高于CT值≥700 HU组的4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URSL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患者中,CT值<700 HU组的结石排出率为83.3%,CT值≥700 HU组的结石排出率为8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值<700 HU组的患者中,采用ESWL治疗的结石排出率为75.0%,采用URSL治疗的结石排出率为7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CT值≥700 HU组患者中,采用ESWL治疗的结石排出率为46.9%,低于采用URSL治疗的结石排出率(7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尿管结石CT值有助于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CT值低者采用ESWL治疗结石排出率较高,CT值高者采用URSL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单源单能量CT双能量成像法检测体外泌尿系结石成分的可行性。方法使用单源单能量64排CT分别采集36例尿路结石样本在80KVp及140KVp图像,并分别测量结石样本CT值,根据公式计算出DEI(dual energy index,DEI)。结果纯尿酸结石DEI=(0.01230±0.00412),混合尿酸结石DEI=(0.03613±0.01255),含钙结石DEI=(0.09901±0.01553),鸟粪石DEI=(0.06176±0.00650),胱氨酸结石DEI=(0.05825±0.00774)。纯尿酸结石和非纯尿酸结石之间DEI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纯尿酸、混合尿酸、含钙结石之间DEI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鸟粪石、胱氨酸结石之间和它们与混合尿酸、含钙结石之间DEI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单源单能量CT双能量成像法是一种方便、快捷的方法,可在没有双源双能量CT及能谱CT的情况下明确泌尿系结石的成分,对临床上进一步的诊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是非常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尿酸结石的诊断标准及微创治疗效果。方法2008年1月至2010年8月收治尿酸结石患者36例,包括25例肾结石和11例输尿管结石,均行B超、X线和CT检查。利用B超定位电磁式体外冲击波碎石19例(肾结石13例和输尿管结石6例),实施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12例,实施经尿道输尿管镜取石术5例。结果CT平扫重建发现所有肾结石和输尿管结石,CT值在235~560Hu。13例肾结石和6例输尿管上段结石实施单次体外冲击波碎石,结石全部排净。12例肾结石实施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I期手术结石全部取净。5例输尿管中段结石成功实施经尿道输尿管镜取石术。术后结石分析发现33例为纯尿酸结石,3例除尿酸成分外含少量草酸钙成分。结论尿酸结石术前可以明确诊断,体外冲击波碎石效果好,微创取石适用于治疗结石较大或梗阻而不能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的患者。  相似文献   

10.
能谱CT单能量区分体外肾结石成分的初步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能谱CT对体外肾石标本进行扫描,探讨能谱CT单能量与CT常规120kVp混合能量对于区分体外不同成份肾结石的价值。方法已知单一成分(尿酸结石8枚,六水磷酸铵镁结石12枚,胱氨酸结石6枚,碳酸磷灰石结石10枚,一水草酸钙结石30枚)的66枚肾结石,分别置于猪肾中,每肾上、下肾盏及肾盂各放2枚结石,并将其浸入水箱中,采用GE宝石CT行GSI(Gemstone Spectral Imaging)扫描及常规120kVp扫描。测量计算GSI图像的(40keV-140keV,间隔5keV)单能量CT值及120kVp混合能量CT值,并采用方差分析比较各组间结石CT值的差异。上述结石分别采用红外光谱分析仪测定其成分。结果经统计学处理,120kVp混合能量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为52.773,P值=0.000)。组间两两比较,一水草酸钙结石与碳酸磷灰石结石(P=0.831)、尿酸类结石与胱氨酸类结石混合能量CT值(P=0.411)无统计学差异,其余各组结石间120kVp混合能量CT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结石单能谱(40keV-140keV,间隔5keV)CT值有统计学差异(F值分别为:269.244、201.823、121.190、97.348、88.719、80.076、71.537、63.110、55.064、47.837、41.086、35.104、30.202、26.182、22.528、19.866、17.501、15.585、14.108、12.785、11.830,P值均=0.000)。组间两两比较,上述5组结石在50keV时CT值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40keV及45keV能区分出尿酸结石与非尿酸结石。结论宝石能谱单能量低keV(40keV-50keV)CT值可以区分出尿酸类结石与非尿酸类结石。单能量50keV为肾结石成分分析的最佳keV,与CT常规120kVp混合能量相比,可以区分出尿酸结石、六水磷酸铵镁结石、胱氨酸结石、一水草酸钙结石及碳酸磷灰石结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原发性痛风患者24 h尿液离子含量及其与肾结石的关系,探讨其在痛风合并肾结石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连续就诊且资料完整的痛风患者,根据临床和超声资料,分析肾结石与尿液离子成分的相关性以及肾结石形成的危险因素。进一步以双能CT证实的肾尿酸盐结石为金标准,探讨尿液离子异常对于痛风合并肾尿酸盐结石的诊断价值。结果:100例患者中80例超声发现下肢关节尿酸盐晶体沉积,61例超声发现肾结石,34例双能CT检查证实为尿酸盐结石。与超声检查无肾结石组患者相比,肾结石组的痛风病程更长[(48.7±26.6)个月vs.(84.0±30.6)个月,P=0.01],24 h尿草酸总量更高[(20.1±9.6) mg vs.(28.6±20.7) mg,P=0.001],24 h尿枸橼酸总量更低[(506.3±315.4) mg vs.(355.7±219.6) mg,P=0.001]。与双能CT无肾结石组患者相比,肾尿酸盐结石组痛风病程更长[(49.1±28.4)个月vs.(108.3±72.2)个月,P=0.001],24 h尿...  相似文献   

12.
回顾性分析行双能量能谱CT扫描的57例尿路结石患者,采用有效原子序数及直方图判断结石成份.以红外光谱分析结果作为参照标准,双能量能谱CT分析体内纯尿酸结石、纯非尿酸结石、混合结石得到灵敏度100%、91.7%、97.0%,特异度100%、97.4%、95.7%,阳性预测值100%、84.6%、98.5%以及阴性预测值100%、98.7%、91.7%.双能量能谱CT通过有效原子序数结合直方图诊断体内纯尿酸结石、纯非尿酸结石、混合结石准确性高,可准确区分尿酸及非尿酸结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海南地区泌尿系结石患者的结石化学成分、百分比及性别、年龄与地区分布特点。方法收集海口市人民医院2010年10月至2015年11月经结石治疗的住院患者结石标本557例,应用红外光谱法进行结石成分测定,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57例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1.95:1;40~60岁为泌尿系结石高发年龄段,占58.7%;398例混合型结石(71.45%)高于159例单一成分结石(28.55%);单一成分结石和混合型结石成分中草酸钙检出率最高;草酸钙与碳酸磷灰石混合型结石最多,占61.94%,草酸钙结石第二,占19.21%,无水尿酸结石占12.2%,碳酸磷灰石占1.97%,仅发现2例胱氨酸结石。含六水磷酸铵镁成分的泌尿结石患者组年龄[(41.0±9.3)岁]与草酸钙组[(51.0±12.3)岁]、无水尿酸组[(57.9±9.8)岁]、草酸钙和尿酸混合结石组[(54.3±11.0)岁]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与草酸钙和碳酸磷灰石混合结石组[(49.1±11.9)岁]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南地区患者泌尿系结石成分发病以混合型为主,胱氨酸结石较为少见;含六水磷酸铵镁结石成分的患者发病年龄较小,而无水尿酸结石患者发病年龄最大。  相似文献   

14.
Cheng G  Xie LP  Li XY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4):276-278
目的了解非增强螺旋CT的结石CT值对预测上尿路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后结石排空率的价值。方法对52例结石大小在0.5cm~1.5cm、需行ESWL的上尿路单发结石患者先行非增强螺旋CT检查,并测定结石CT值,经ESWL后复查B型超声及肾、输尿管、膀胱检查,随访3个月,根据碎石屑残留与否,将52例患者分结石排空组及结石残留组(将残留碎石屑<3mm者归入结石排空组)。统计学分析两组间患者的基本特征、结石CT值、能量冲击次数。结果结石排空者36例(69.2%),结石残留者16例(30.8%),总的结石排空组与残留组的结石平均CT值分别为580HU±195HU和1032HU±271HU(t=6.842,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的结石排空组与结石残留组的能量平均冲击次数分别为1527次±723次和2613次±519次(t=5.407,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石CT值和能量冲击次数的OR值分别为0.993(95%CI0.988-0.998)、0.998(95%CI0.997-1.000)。结论非增强螺旋CT的结石CT值能预测体内上尿路结石ESWL后结石的粉碎率和排空率。CT值低者ESWL后结石容易被粉碎和易于排空;CT值高者结石的粉碎率和排空率明显下降,此类患者则可考虑选择输尿管镜下取石碎石术、经皮肾镜取石碎石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双源CT常见泌尿系结石成分的定性诊断价值以及与饮食、生活习惯、代谢异常的关系。方法收集临床怀疑泌尿结石的病例1256例,分别行双源CT单能量和双能量扫描,扫描后数据传至工作站,统计CT值差值、比值,对体外结石采用标准结石定性分析化学试剂进行分析;不同成分的CT值差值、比值比较行非参数Kruskal-Wallis检验分析,比较两种能量扫描的辐射剂量。结果单能和双能两种模式的辐射剂量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磷酸钙、草酸钙、胱氨酸、磷酸铵镁、尿酸在两种能量状态下差值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T值比值草酸钙与胱氨酸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群中患结石的概率与尿和血液生化等指标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P=e^3.409x1+1.27x0-0.068+0.014x3-0.182/1+e^3.409x1+1.27x0-0.068+0.014x3-0.182。结论双源CT可用于常见五种结石成分的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湖南省泌尿系结石种类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探讨泌尿系结石防治策略。方法:收集中南 大学湘雅三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 849例来自湖南省14个州市的泌尿系结石患者的结石,使用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分析 结石成分。根据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结石种类与临床参数的关系。结果:所有结石分为6类,男性中草酸钙结石和 尿酸结石分别占84.1%和7.7%;女性中草酸钙结石和尿酸结石分别占78.4%和4.2%,男性草酸钙结石、尿酸结石所占比 例高于女性(P<0.05)。年龄越大尿酸结石所占比例越高(<18岁为0.0%;18~<41岁为1.6%;41~<66岁为6.6%;≥66岁为 12.4%)。不同BMI结石种类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合并有尿路感染、高血压、糖尿病对结石种类构 成无明显影响(P>0.05)。尿液pH值呈正常、酸性、碱性的患者尿酸结石比例分别为 0.3%,13.8%和10.3%,尿液呈酸性 患者中尿酸结石比例较高。肌酐升高患者中含尿酸结石的比例高于肌酐正常患者(12.1% vs 4.5%,P<0.05)。结论:老 年患者、尿液呈酸性和肾功能不全患者较易发生尿酸结石,而改变尿液pH可能是防治湖南省泌尿系结石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输尿管软镜处理功能性独肾结石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 评估输尿管软镜在微创性处理功能性独肾结石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采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处理功能性独肾结石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中有男性19例, 女性5例.肾结石中功能性独肾结石最少的为1颗结石, 患者在全身麻醉下, 通过术前留置输尿管双J管2周后, 用输尿管软镜功能性独肾多发结石.手术结束后常规留置双J管.术后随访1个月, 复查CT, KUB和肾功能, 评估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全部患者通过1次或者多次手术, 手术均顺利完成.22例患者术后结石全部取尽.单次手术时间59110 min, 平均74±19 min.1例发生感染性休克, 其他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术后结合随访肾功能正常或较术前有改善, 术后住院天数211 d.结论 输尿管软镜处理功能性独肾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能够保护肾功能, 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