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静脉输液的护理方法,减轻患者痛苦,最大限度减少静脉输液的弊端,让患者以最佳的用药方法达到治疗目的。方法:对70例老年患者在住院期间静脉输液主要采取心理护理、正确的穿刺方法、加强输液巡视、输液期间的生活护理、严格规范操作、注意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等综合护理,加强健康宣教。结果:70例患者均能较好的完成静脉输液治疗,其中6例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出现了液体外渗,4例患者静脉穿刺未一次成功,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输液反应、静脉炎。结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的顺利进行,要求护士有良好的职业素质,还要有过硬的操作技能,对解剖知识的熟练掌握(四肢静脉的分布)及对潜在问题全面认识,并且能掌握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严格按照规范操作,注意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等。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急诊静脉输液患者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09年5~10月急诊输液室连续输液三天患者116例,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最大程度满足患者及及家属需求,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调查结果表明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干预较为满意,尤其是输液注意事项、药物作用、疾病转归。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提升急诊静脉输液的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5.
<正>近7a来,笔者对社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进行精心护理,并进行语言沟通和健康教育,收到了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社区服务站2000年10月~2007年10月共收治老年患者31000人次,采用静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内科老年患者静脉输液血管的保护方法,以提高老年患者静脉输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内科住院需要静脉输液的100例老年患者的护理操作和相关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正确的静脉输液技巧和护理方法,明显提高了患者穿刺的成功率,减少了患者的痛苦,防止了差错的发生,同时能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满意度。结论:护士通过对老年患者输液细致的观察与护理,提高了护理质量,对促进患者疾病的恢复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苏绍新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16):143-144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技术,也是医院作为救死扶伤治疗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老年人的疾病以慢性病多发,病程长、疾病复杂为特点.而老年患者由于皮肤比较松弛,血管弹性差,脆而硬,血管不易固定更加为静脉穿刺带来难度.在临床工作中对提高静脉治疗护理质量,减轻患者痛苦使其满意,愉快地接受治疗.现将工作中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汤玉琴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9):82-83
目的分析研究老年患者静脉输液过程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防范措施,确保安全输液。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期间在我院门诊或病房进行静脉输液的746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脉输液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包括执行医嘱、药物配制、药品本身及治疗过程各个环节,通过制定老年患者静脉输液的安全措施后,发生静脉输液相关不良护理事件显著减少。结论老年患者因患病时间长,活动量减少,血流速度慢,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局部感染坏死,反复静脉输液可导致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变性,血管损伤,造成近心端血管堵塞不畅,因此对老年患者认真做好血管保护,延长血管的使用时间,确保及时有效的治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探究急诊留观静脉输液患者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诊收治连续输液的患者共120例,以护理干预尽量遵循患者要求,输液结束时对患者认可程度进行调查。结果:最终结果显示,护理干预起到了较好的作用,患者对药物使用方法、疾病至于程度等敏感问题接受度普遍提升。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使对于急诊留观静脉输液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0.
静脉输液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碰到的,而老年患者更是输液外渗的高发人群。本文总结了200例老年手术病人静脉输液的护理体会,加强对老年手术病人的静脉输液护理,能够使手术顺利进行,减少了术后并发症,减轻其心理压力,增加机体的抵抗力,促进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11.
根据护士管理的人性化理念,以人性化服务,人性化的操作,为老年输液患者提供舒适的环境,不但能拉近护士与老年患者之间的距离,还能扩宽护士的服务内涵,增加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导致老年患者输液后发生皮下淤血操作中的主要因素:拔针方法、按压手法、按压面积、按压时间、拔针后体位、操作者因素等进行了归纳,分析了文献中的数据,指出相关临床设计中存在的缺陷,提出对这一问题今后临床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整体护理干预上消化道出血老年患者行静脉输液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上消化道出血老年患者76例(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随机分为整体护理的观察组(38例)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38例),观察患者在再出血情况、一次穿刺成功率、心理状态及不良情况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再出血次数少,再出... 相似文献
14.
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是护理人员必备的技术操作之一。老年人皮肤松弛,血管弹性差,因此增加了穿刺的难度。护理人员要掌握一定的技巧才能使患者减轻疼痛,老年患者治疗时间长,还要注意保护血管[1]以免引起并发症,因此注意保护周围静脉血管显得尤为重要,对于病人日后建立和维护通畅的静脉血管通道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16.
17.
目的:消除老年患者输液的安全隐患。方法:通过对老年患者静脉输液安全隐患的分析评估制定出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引起思想重视,主动观察,将老年患者静脉输液的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结论:通过有效地安全隐患评估并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解除老年患者静脉输液的安全隐患,以保障治疗的安全性,减少输液反应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8.
门急诊静脉输液患者综合护理管理干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对门诊、急诊静脉输液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管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140例(820例次)门急诊静脉输液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0例(414例次)和对照组70例(406例次),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管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首次穿刺成功率、输液中发生皮下肿胀以及拔针后出血的情况明显少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高(P〈0.05)。结论:对输液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管理干预能对患者的治疗起到积极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护理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探索推广。 相似文献
19.
在门诊输液治疗的老年患者,多数是慢性病患者,需长期反复进行静脉输液,从而使护理安全的隐患增多。为保证输液安全,我们对门诊输液的老年患者进行安全管理,减少了差错事故及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陈琼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0,19(9):214-214
老年患者随年龄的增长,机体各脏器的机能逐渐减退,防御功能也日渐降低。患病后易并发呼吸系统感染等并发症,如处理不当,往往会威胁老年人的生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