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下颌骨爆炸性损伤致伤效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新型点爆源爆炸伤后颌骨的致伤效应。方法 :选用 0 .1g微球形爆炸源于兔颌面部引爆致伤 ,分别于伤后 6h、3、7d观察伤情 ,并在伤区外 0 .5、1.0cm处切取下颌骨标本 ,HE、改良三色法染色、墨汁灌注制作骨磨片观察下颌骨的病理变化及微循环变化。结果 :下颌骨致伤后 6h伤区骨断端骨组织无明显变化 ;伤后 3d骨断端明显炎细胞浸润 ,未见明显骨坏死 ;伤后 7d骨断端骨质不完全坏死 ,0 .1cm外骨质结构基本正常 ,皮质骨及松质骨出现明显的修复活动。结论 :爆炸伤伤口污染严重 ,但爆炸伤后下颌骨反应特性与普通骨折相似  相似文献   

2.
颌面部爆炸伤动物模型的建立及生物力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建立标准的颌面部爆炸伤动物模型 ,并对其生物力学特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选用微球形爆炸源距犬面部不同距离引爆致伤 ,建立动物模型 ,记录致伤瞬间不同层次组织压力 ,下颌骨、颅骨水平冲击加速度 ,下颌骨、颞骨应变值。结果 :爆炸源距犬面部体表 0cm引爆致伤时 ,犬面部约 3 .5cm× 3cm软组织缺损 ,并伴发下颌骨角部粉碎性骨折 ,动物存活。爆炸源距犬面部 0cm ,10cm引爆致伤时 ,下颌骨表面冲击压力分别减小至体表的 3 .6%、2 .9% ;颅骨冲击加速度分别减小至下颌骨的 1/ 8、1/ 6;犬下颌骨应变达到 113 75 με时会发生粉碎性骨折。结论 :该模型是标准的颌面部爆炸伤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3.
颌面部爆炸伤早期愈合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颌面部软组织爆炸伤早期愈合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KDR的表达和变化,探讨VEGF在上述损伤愈合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手改进家兔颌面部爆炸伤动物模型,以DTY-04型雷管为爆炸源,复制颌面部爆炸损伤。选用ABC免疫组化染色法分别检测伤后、1、2、3、5、7d伤口组织中VEGF及其受体KDR的表达,并与伤前组比较。结果:颌面部爆炸伤伤口组织中VEGF表达在伤后第一周内稳步上升,于伤后第一天起和伤前组比较,差异明显,伤后第3天开始,差异非常显著(P<0.01),伤后7d达峰值。VEGF受体KDR的表达则在伤后3d内与伤前组比较无显著差异,伤后5-7d其蛋白质的表达明显加强。结论:VEGF在颌面部爆炸伤后的表达与创伤愈合过程中新生血管形成的时间相似,其受体KDR的表达也多发生于此时期,说明VEGF参与调节了创伤愈合过程中的血管再生阶段,对毛细血管的发生有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颌面部爆炸伤软组织缺损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本实验旨在建立一种颌面部爆炸伤软组织缺损的动物模型 ,以供对口腔颌面部爆炸伤的病理、病理生理学以及修复治疗进行深入的研究。方法 采用滑膛枪发射的钢珠模拟爆炸性武器的爆炸破片 ,同步控制系统触发 RDX电雷管爆炸模拟爆炸性武器的爆炸冲击波 ,致伤犬咬肌区软组织 ,建立颌面部爆炸伤软组织缺损动物模型。检测致伤参数 ,观察动物伤情。结果 破片伤平均能量吸收为 ( 3 4 4.1± 75 .9) J,平均能量传递率为 ( 4 4.4±10 .4 ) %。局部组织冲击波平均压力峰值 60 6.6k Pa。 15只实验犬均造成左咬肌区皮肤肌肉切线伤 ,软组织创面范围( 4 .8± 1.4 ) cm× ( 3 .5± 0 .7) cm。结论 该颌面部破冲复合伤软组织缺损动物模型能较真实地模拟爆炸伤的致伤效果 ,伤情与实际爆炸伤接近 ,重复性和稳定性好 ,可用于颌面部爆炸伤基础理论及临床救治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5.
颌面部破冲复合伤模型的建立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颌面部破冲复合伤模型,并初步研究颌面部爆炸伤的特点。方法:采用雷管作爆炸源,滑膛枪发射钢珠模拟破片,同步测速及测压系统检测致伤参数,建立致伤模型。整个致伤模型为一同步控制系统,由破片发射触发。由破片对犬颌面部致伤,雷管悬于弹着点上方,爆距设计为5、10、15cm。记录致伤参数(撞击速度、能量吸收、体表压力),观察动物伤情。结果:该模型能稳定地模拟犬颌面部的爆炸伤,爆炸冲击波压力随爆距减小而急剧升高。犬颌面部伤情严重。损伤范围广,并有心、肺、脑等脏器的损伤,损伤程度随能量吸收与冲击波压力的升高而加重。结论:该破冲复合伤模型能较真实地模拟爆炸伤的致伤效果,可用于颌面部爆炸伤的基础理论及临床救治研究。颌面部爆炸伤具有伤情重、致伤因素复杂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颌面部爆炸伤早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免疫组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颌面部软组织爆炸伤早期愈合过程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Flt1的表达和变化,探讨VEGF在上述损伤愈合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改进的家兔颌面部爆炸伤动物模型,以KTY04型雷管为爆炸源,复制颌面部爆炸损伤。选用ABC免疫组化染色法分别检测伤后6h、1d、2d、3d、5d和7d伤口组织中VEGF及其受体Flt1的表达,并与伤前组比较。结果 颌面部爆炸伤伤口组织中VEGF表达在伤后第一周内稳步上升,于伤后第一天起和伤前组比较,差异明显,伤后第3天开始,差异非常显著(P<0.01),伤后7天达峰值。VEGF受体Flt1的表达则在伤后3d内与伤前组比较无显著差异,伤后5~7d其蛋白质的表达明显加强。结论 VEGF在颌面部爆炸伤后的表达与创伤愈合过程中新生血管形成的时间相似,其受体Flt1的表达也多发生于此时期,说明VEGF参与调节了创伤愈合过程中的血管再生阶段,对毛细血管的发生有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在点爆炸源颌面部致伤模型下,颌面部软组织损伤的组织学特点。方法 点爆源置于兔面部咬肌前缘中点上方2cm处引爆,于伤后即刻、6h、24h、3d、7d,用光镜、透射电镜观察距伤道0-0.5cm、0.5-1.0cm、1.0-1.5cm处的相应皮肤、肌肉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 软组织在距爆心不同距离表现为坏死、充血、水肿、肌纤维变性等不同的病理学改变。电镜下表现为线粒体肿胀,髓样变性,Z丝排列紊乱,I带消失,M线模糊。结论 颌面部爆炸伤的初期清创范围应不小于0.5cm,不应超过1.0cm,而皮肤的清创范围应在0.2cm。这点与采用纸制雷管体表或近体表爆炸致伤模型的实验研究结果相似。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颌面部高速投射物伤导致的下牙槽神经间接损伤的特点。方法:18只实验犬随机均分为6组,以直径6.0mm、质量0.88g的高速投射物(不锈钢珠)致伤犬右下颌骨体部,但不直接伤及下牙槽神经;分别于伤后6h、24h、3d、7d、2w及4w处死实验犬,用透射电镜观察伤侧下牙槽神经距离弹着点0.5cm处、2.0cm处及对侧下牙槽神经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伤侧下牙槽神经距弹着点0.5cm处损伤较重,且超微结构变化出现较早;2.0cm处损伤相对较轻,且超微结构变化出现较迟;对侧下牙槽神经仅有轻度一过性损伤。结论:颌面部高速投射物伤导致的下牙槽神经间接损伤均有损伤范围较广,损伤程度随着距离的增加而迅速递减,损伤具有不均匀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枪弹和爆炸所致犬面神经损伤特点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面神经枪弹伤和爆炸伤的损伤及恢复情况间的差异,为临床上分类处理不同致伤因素导致的外周神经战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成年犬40只,随机分为枪伤组和爆炸伤组,每组各20只。麻醉下爆炸伤组在距犬面部10cm处放置雷管模拟爆轰波致伤效应,并在雷管爆炸同时,用滑膛枪发射钢珠弹致伤犬面下部以模拟破片伤。枪伤组不放置雷管,分别于伤后即刻、6h、1d、3d、7d取两组面神经进行HE和免疫组化染色,并检测伤后6h、3d、7d面神经动作电位传导速度,观察面神经的病理改变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伤后即刻大体观察两组动物面神经干水肿,枪伤组神经外膜下有散在出血和小血肿;爆炸伤组外膜下弥散出血,血肿范围也较大。镜下观察爆炸伤组面神经全颅外段轴突均发生广泛断裂,神经干内高度水肿,断裂的轴突呈小片段或碎片样,大量炎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染色只有少量轴突神经纤维细丝蛋白阳性;而枪伤组在距伤道2cm以内神经可见散在结构破坏,距伤道2~3cm结构改变很轻。结论:枪弹所致面神经伤随距伤道的距离增加而减轻,爆炸所致损伤与距伤道的距离没有明显关系,损伤程度更重,范围更广。提示临床救治神经火器伤过程中应参考致伤因素确定神经受损伤的范围。  相似文献   

10.
颌面部爆炸伤合并颅脑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建立颌面部爆炸伤合并颅脑损伤动物模型。方法 :将 0 .12 5gTNT当量的球型爆炸源置于不同距离对兔的颌面部引爆致伤 ,观察致伤效果。结果 :由于球型爆炸源在面部不同部位距不同距离引爆 ,各组间的应力测量结果有显著性差异 ,而且颌面部与颅脑伤情也完全不同。结论 :使用本模型可以复制出不同程度的颌面部爆炸伤合并颅脑损伤的伤情 ,是一种较理想的标准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口腔颌面部高速投射物伤导致的牙周膜间接损伤的特点。方法:将18只实验犬随机分为6组,以直径6.0 mm、质量0.88 g的高速投射物致伤右下颌骨体部第四前磨牙根尖下方区域,但不直接伤及牙齿;分别于伤后6h、24h、3d、7d、2w及4w处死实验犬,观察右下颌第四前磨牙、第二前磨牙及左下颌第二前磨牙牙周膜的组织病理学表现。结果:右下颌第四前磨牙和第二前磨牙的牙周膜损伤较明显,但病理学变化可逆;左下颌第二前磨牙牙周膜仅见一过性血管扩张、充血。结论:口腔颌面部高速投射物伤可导致牙周膜发生间接损伤,病理学变化可逆;损伤程度随着牙齿与伤区距离的增加而递减。  相似文献   

12.
面神经破冲复合伤模型的建立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建立一种模拟面神经爆炸伤的动物模型。方法 麻醉下在距犬面部5 cm、10 cm、15 cm处放置雷管模拟爆轰波致伤效应,并在雷管爆炸同时,用滑膛枪发射钢珠弹致犬同侧咬肌切线伤以模拟破片致伤。分别于伤后不同时间取动物心、肺、脑观察动物伤情,并检测面神经及其核团的病理改变,分析不同距离条件下全身和局部的创伤效应。结果 5 cm致伤时动物伤情较重,尤其是心肺脑等脏器损伤严重,不能存活较长时间;10 cm致伤时动物经过抢救仍可存活,受伤的面神经干肿胀,外膜不光滑,神经干内弥漫性出血;15 cm致伤时伤情较轻,局部神经的损伤程度随距伤道的距离增加而减轻,镜下表现为广泛的神经纤维断裂、坏死,同时神经元也变性、坏死, 并有大量炎细胞弥散浸润。结论 所建立的犬破冲复合伤模型重复性好,各项致伤条件可控,因此可作为研究面神经爆炸性损伤的动物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面神经爆炸伤动物模型,并研究面神经爆炸伤特点及相关的全身反应。方法 麻醉下分别在距犬面部7、10、15cm处放置雷管,模拟爆轰波致伤效应,在雷管爆炸同时,用滑膛枪发射钢珠弹致伤犬同侧咬肌或颈部以模拟破片致伤。观察动物伤情,并取材检测面神经病理和传导速度改变。分析不同距离条件下全身和局部的创伤效应。结果 7cm致伤时动物伤情较重,不能存活较长时间;10cm致伤时动物经过抢救仍可存活,受伤的面神经干肿胀,外膜不光滑,神经干内弥漫性出血。镜下表现为广泛的神经纤维断裂、坏死,并由大量炎细胞弥散浸润;单纯爆炸、15cm处爆炸复合面部破片或10cm处爆炸复合颈部破片致伤时,局部伤情均较轻。随着创伤的恢复,面神经传导速度也逐渐恢复。结论 采用距爆源10cm,咬肌切线伤的致伤条件能最好地模拟爆炸条件对面神经的致伤作用,这种致伤条件接近实战情况,并利于伤后长期观察面神经创伤的预后和转归。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颌面部撞击伤导致的牙周膜间接损伤的特点。方法    本研究于2013年11月至2014年1月在第四军医大学口腔颌面创伤实验室进行。将18只实验犬随机均分为6组,以质量0.26 kg的铁质帽状圆柱体撞击致伤犬右下颌骨体部,但不直接伤及牙齿;分别于伤后6、24 h及3、7、14、28 d处死实验犬,观察犬右下颌第四前磨牙、第二前磨牙及左下颌第二前磨牙牙周膜间接损伤的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右下颌第四前磨牙的牙周膜损伤稍明显,但病理变化可逆;右下颌第二前磨牙的牙周膜损伤轻微;左下颌第二前磨牙牙周膜未见明显损伤。结论    颌面部撞击伤可导致邻近牙齿的牙周膜发生间接损伤,但病理变化可逆;损伤程度随着牙齿与伤区距离的增加而递减。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direct injury of periodontal membrane caused by maxillofacial impact injury. Methods    The study was carried out at the laboratory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trauma in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from November 2013 to January 2014. Totally 18 dogs were divided equally into six groups with random allocation??the right mandible of each dog was impacted by a cylindroid iron cap whose weight was 0.26kg??but teeth were not injured directly??the animals were killed 6 h??24 h??3 d??7 d??2 wk and 4 wk later??respectively??the histopathologic manifestations of periodontal membrane of the fourth premolar of right mandible??the second premolar of right mandible and the second premolar of left mandible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injury of periodontal membrane of the fourth premolar of right mandible was relatively obvious??but the pathologic changes were reversible??periodontal membrane of the second premolar of right mandible was injured slightly??yet no obvious histopathologic change could be observed in periodontal membrane of the second premolar of left mandible. Conclusion    Maxillofacial impact injury can cause indirect injuries of periodontal membrane of adjacent teeth??but the pathologic changes are reversible??traumatic severity decreases as the distance of the tooth to the wound area increas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