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抑郁性疾病在中医学中可归属于情志病范畴,蔡永亮教授研究认为郁证多有情志所伤致使五脏气机郁滞的病症,包括五气之郁以及情志之郁,其中五气之郁由于多种因素导致脏腑功能失调,人体气血津液不通所致;情志之郁是由于情志导致患者躯体症状的显现。在治疗中尤擅长应用花类药,自拟中药治疗抑郁性神经症,验之临床,效果颇佳。本文通过对蔡永亮教授运用花类药治疗抑郁性疾病的经验进行总结,体现中医药辨证论治的疗效优势。  相似文献   

2.
土郁夺之的临床运用湖南省湘澧盐矿职工医院(415400)揭祖岸主题词脾病(中医)/中医药疗法,攻下"土郁夺之"届《内经》五郁病证治则之一"。"土郁"是土气抑郁而产生的本脏及所属经络病理变化。"夺之"是用攻下、疏导之法去其壅滞,以恢复脾主运化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3.
抑郁性神经症为总由于心、关乎脾与肝的一种情志疾病;辨证应首辨神伤,次辨气郁.再辨本虚,后辨邪郁;重视心理疗法,中医治疗以疏肝理气,宁心安神为主。  相似文献   

4.
忧郁证从脾肾论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忧郁证从脾肾论治陈日宙广西昭平县人民医院(540800)主题词忧郁证中医药疗法;从脾肾论治忧郁证主要表现为:心情抑郁、情绪低落、焦虑不安、反应迟钝,伴见头晕、失眠、食欲减退等症状。忧郁证的病因病理虽然复杂,有因病致郁、有因郁致病,但总以情志不舒、气机...  相似文献   

5.
李琰  王流云  孙亚中  郑晓玲  王松龄 《新中医》2020,52(18):195-197
<正>郁病是由七情过极,导致脏腑阴阳气血失调,脑神不利,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致,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易哭善怒、或自觉咽中如有异物梗阻等为主要临床表现。本病多见于神经内科、精神心理科,相当于西医抑郁障碍,包括抑郁症以及癔症、焦虑性神经症、情感性精神障碍等抑郁状态[1]。王松龄教授为河南省中医院主任医师,第五批、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  相似文献   

6.
俞昌正治疗神经症的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维勋 《山东中医杂志》1995,14(12):562-562
俞昌正治疗神经症的经验山东省中医药研究所(250014)王维勋关键词神经症,俞昌正,老中医经验俞昌正致力于中医神经内科临床研究几十年,对神经精神系统疾病的中医治疗具深厚造诣。笔者曾随俞老师学习,现将其治疗神经衰弱、癔病、抑郁性神经症、强迫性神经症等病...  相似文献   

7.
肝硬化腹水的护理体会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410006)何利民主题词肝硬变/护理,腹水/护理,中医护理学肝硬化腹水属祖国医学“跋胀”范畴,多因长期嗜酒、饮食不节、情志抑郁或某些疾病而致湿热久郁,肝脾两伤,气滞血瘀,水湿内停,气、血、水互相搏结而...  相似文献   

8.
蒋敏  李民  谢忠礼 《国医论坛》2006,21(2):44-46
目前对于抑郁性神经症发病机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心理-社会因素、神经生物化学、神经内分泌、遗传等方面.近年来,高效液相-电化学(HPLC-EC)等新技术为研究抑郁性神经症患者脑内生物胺的变化提供了条件.目前关于动物抑郁性神经症模型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的研究和中医药治疗的相关研究报道均较少.为研究中医药治疗抑郁性神经症的作用机理,我们首先建立了稳定的大鼠抑郁性神经症模型,并应用HPLC-EC法观察其纹状体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变化,同时观察了不同剂量的中药"菖欢1号"对大鼠抑郁性神经症模型纹状体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并以阿米替林作对照,旨在进一步探讨抑郁性神经症的发病机理和中药"菖欢1号"的作用机理,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解郁一号方治疗抑郁性神经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永亮  张静  方向  李俊 《北京中医药》2008,27(10):766-767
目的研究解郁一号方对抑郁性神经症的治疗作用,探讨其组方的合理性。方法选择符合抑郁性神经症患者8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给予口服汤剂解郁一号方;对照组,给予曲唑酮治疗。治疗两周、4周、6周、8周后分别予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并进行随访。结果抑郁性神经症患者经解郁一号方治疗后临床症状显著改善,其不良反应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解郁一号具有明显的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抑郁性神经症是一种以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为特征的神经症,常伴有焦虑、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属于中医"郁证"范畴。近年来抑郁性神经症发病人群处于上升趋势。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赖新生教授用自创的通元针法临床治疗精神神经类疾病疗效显著,故以抑郁性神经症作为切入点,结合通元针法的理论背景、治法立意、经络基础、用穴特点等对抑郁性神经症进行临床治疗规律的总结和探讨,拟为针灸治疗抑郁性神经症提供新思路和经验。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性神经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性神经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抑郁性神经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3例,给予口服博乐欣及心理治疗;治疗组4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自拟解郁汤。4周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及(HRSD)量表的操作性总评作疗效、不良反应比较。结果:治疗组治愈率41.8%高于对照组治愈率27.2%(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性神经症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并且减少西药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2.
蔡永亮  张静  方向  李俊 《北京中医》2008,(10):766-767
目的研究解郁一号方对抑郁性神经症的治疗作用,探讨其组方的合理性。方法选择符合抑郁性神经症患者8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给予口服汤剂解郁一号方;对照组,给予曲唑酮治疗。治疗两周、4周、6周、8周后分别予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并进行随访。结果抑郁性神经症患者经解郁一号方治疗后临床症状显著改善,其不良反应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解郁一号具有明显的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唐启盛教授认为抑郁障碍与中医的"郁病"关系密切,情志之郁与气血痰食火等病机之郁有所区别,初起多为情志不遂而肝气郁结、痰气郁结,久则暗耗肾精,以致肾精亏虚,水不生木,因此提出"肾虚肝郁"的病机。通过数据挖掘,分析了抑郁障碍的中医证候规律,发现肾虚肝郁是抑郁障碍最常见的证候类型。治疗上运用益肾调气法,创立颐脑解郁方,用以治疗抑郁障碍,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魏榕  吕晓慧 《山西中医》2007,23(2):27-2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性神经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符合标准的抑郁性神经症患者6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予西医疗法。结果:治疗组痊愈16例,显效13例,好转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3%(95%CI=80.6%~99.4%);对照组痊愈9例,显效7例,好转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0.0%(95%CI=61.4%~92.3%);两组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u=2.0759,P=0.0381)。结论:氯氮平、奋乃静合解郁汤治疗抑郁性神经症疗效优于单用氯氮平、奋乃静,其收益OR=0.24(但95%CI跨过1),OR=7(95%CI=3.3~64.8)。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探讨情志郁症源流从先秦诸子、秦汉、宋元明到当代的学者与医家均认识到「情志正常有助于健康」、「情志异常可以致病」。情志病的产生原因:与生活事件、生活压力、境遇骤变、生活中的意外事件、人际关系不协调、欲求不达、有志难伸、愚昧和疑惑习习相关。当代的广州中医药大学的徐志伟、陈昱辉、张宏、郑照顺等对情志郁症治疗与预防的策略。其治疗的方法:可采用(1)针灸治疗、(2)中药治疗、(3)西医治疗、(4)心理治疗、(5)音乐治疗、(6)身心兼治等。  相似文献   

16.
"郁病"从中焦论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郁病是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易怒易哭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病证,包括现代医学的抑郁症、焦虑症。“郁”在中医学中的概念经历了五气之郁、五脏之郁、气血痰火湿食六郁、情志之郁的演变过程。“郁证”在现代中医学中的涵义主要指情志郁结,亦可称之为“郁病”。  相似文献   

17.
焦虑和抑郁是冠心病最常见的精神心理异常合并症之一,被视为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之外的独立危险因素。焦虑、抑郁等均属中医“郁证”范畴,“郁”可致气滞引起血行不畅而致血瘀。“血瘀”涉及血液流变学异常、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慢性炎症反应、血脂代谢异常等多机制的综合病理变化,是冠心病的核心中医病机。“郁”可通过多途径促进血瘀加重冠心病的发展。活血化瘀类方药可通过活血(改善生理功能)与化瘀(消除病理变化)发挥临床防治效应。在临床上加强对冠心病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筛查从而给予尽早、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和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预后。该文首次提出“因郁致瘀”的学术观点,结合现代医学对于血瘀证生物学实质的认识,探讨了中医“郁证”促进血瘀进而加重冠心病的现代生物学研究进展及活血化瘀方药的干预效应,以期为后续开展中医药防治冠心病伴情志异常的系统化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基于“土壅木郁”理论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合并情志不畅的发病机制,认为“土壅木郁”是UC合并情志不畅的关键病机。炎症堆积、肠道菌群紊乱、脑肠肽异常分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土壅状态,并通过进一步作用导致肝郁,进而影响UC合并情志不畅的发生发展。治疗时应注重恢复脾运、通畅气机,积极干预情志因素。并附验案1则。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保神汤对抑郁性神经症的治疗作用,探讨其组方的合理性。方法:通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抑郁性神经症患者保神汤治疗前后分值的测定,观察并评定其疗效。结果:抑郁性神经症患者经6周保神汤治疗后总有效率达99.33%。结论:保神汤具有明显的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逍遥丸为主治疗抑郁性神经症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抑郁性神经症属于中医的“郁症”范畴,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致的一类疾病。治疗上西医多以阿米替林、多虑平、丙咪学等抗抑药物治疗。笔者根据临床症状分为脾虚肝郁和阴虚肝郁两型,试用中成药逍遥丸配合归脾丸和六味地黄丸治疗,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116$资料1.1一股资料本组病人40例,均为1995~1997年的门诊病人,其诊断按照CCMD一2一R的诊断标准。男性12例,女性28例;年龄16~20岁12例,ZI~30岁18例,30~36岁10例;工人16例,干部8例,农民11例,学生5例。1.2辩证分型脾虚肝郁型:心情抑郁,多思善虑,食欲不振,头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