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比较癫(癎)发作间期不同发作类型患者与正常对照组之间脑电非线性特点,探讨非线性脑电图在发作间期癫(癎)患者脑功能评价中的意义及应用价值.方法:对发作间期36例癫(癎)发作患者(其中21例强直阵挛发作患者和15例复杂部分性发作)和32例健康对照组分别行安静闭眼、闭眼心算、安静睁眼3种脑功能活动状态下的脑电图检查...  相似文献   

2.
睑阵挛伴失神癫癎发作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睑阵挛伴有或不伴有失神癫癎发作,在2001年国际癫癎发作分类中单独列为泛化性癫癎发作的一种类型.我院电视录像脑电图(video EEG)监测诊断1例睑阵挛伴失神癫癎发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发作类型癫癎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变化与脑损害之间的关系。方法按照1981年国际抗癫癎联盟制定的癫癎发作类型分类标准,共明确诊断190例癫癎患儿(强直-阵挛发作41例、强直性发作34例、阵挛性发作22例、肌阵挛发作12例、无张力性发作17例、失神发作22例、单纯部分性发作21例及复杂部分性发作21例),于癫癎发作72 h内施行长程视频脑电图观察和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检测。结果不同发作类型癫癎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0),其中以肌阵挛发作组[(32.42±6.62)ng/ml]水平最高,除与强直-阵挛发作组(P=0.062)外,与其他各发作类型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而其他各类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秩相关分析显示,癫癎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与长程视频脑电图异常程度呈正相关(r1=0.613,P=0.000)。结论癫癎发作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即升高,提示癫癎发作对患儿脑组织有一定损害;而且癫癎放电对神经元损害越严重、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升高越明显,不同发作类型中以肌阵挛发作、强直-阵挛发作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最高,提示这两种发作类型对脑组织的损害高于其他类型。  相似文献   

4.
儿童睡眠中癫(癎)性电持续状态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儿童睡眠中癫(癎)性电持续状态(ESES)的临床、脑电图(EEG)、神经心理障碍的特点及对治疗的反应.方法:对36例ESES患儿进行V-EEG监测,随访观察临床、EEG、神经心理障碍的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36例中27例(75%)经治疗临床发作完全控制或明显减少,EEG上ESES消失.22例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中的17例(77%)在临床发作改善和抑制(癎)样放电方面都有良好的疗效.32例神经心理障碍患儿26例(81%)经治疗后有明显改善.结论:ESES是一种特殊的EEG现象,非快速眼动(NREM)睡眠期持续放电是神经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抗癫(癎)治疗除控制其临床癫(癎)发作外,还必须及早消除EEG(癎)样放电持续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 回顾性分析癫(癎)发作获得控制患者减停药后复发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以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向前逐步法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311例癫(癎)发作获得控制且减停药≥2年患者的癫(癎)复发危险因素.结果 311例患者,癫(癎)复发率为34.73%(108/311),其中在医师指导下减停药者280例,癫(癎)复发率为29.29%(82/280),停药后1年内复发率为26.43%(74/280),停药后2年内复发率为28.21%(79/28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青少年期发病、成年期发病、肌阵挛发作、青少年肌阵挛癫(癎)、症状性部分性癫(癎)、减药前大发作频率>10次、成年期减药、成人减药前无发作时间<4年、减药时间<6个月及减药前脑电图显示(癎)样放电共10项因素是减停药后癫(癎)复发的危险因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青少年期发病、成年期发病、青少年肌阵挛癫(癎)、症状性部分性癫(癎)、成人减药前无发作时间<4年、减药时间<6个月及减药前脑电图显示(癎)样放电为减停药后癫(癎)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癫(癎)减停药应该注重个体化原则.儿童期发病的癫(癎)患者发作控制1~2年可考虑减停药,成年患者发作控制>4年方可考虑减停药,减药时间应≥6个月.青少年期发病、成年期发病、青少年肌阵挛癫(癎)、症状性部分性癫(癎)及减药前脑电图显示(癎)样放电者,减停药后癫(癎)复发风险高,减停药需慎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50例癫(癎)失神发作患儿的脑电图分析,探讨脑电图在临床脑功能评价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日本光电4418型脑电图仪,对癫(癎)失神发作患儿进行检查.结果正常2例,异常48例,异常率96%.结论3Hz棘慢波综合为癫(癎)失神发作所特有波形,适当延长过度换气描记时间及做睡眠诱发试验可提高EEG阳性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一个进行性肌阵挛癫(癎)家系的临床特点、遗传性特征并复习文献.方法 搜集并整理一个进行性肌阵挛癫(癎)家系患者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影像学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和遗传性特征.结果 该家系呈母系遗传,先证者表现为进行性肌阵挛癫(癎)发作,同时伴有近端肌无力、肌肉萎缩、腱反射减弱.肌电图提示肌源性改变,头颅磁共振提示皮层萎缩,该家系中除先证者外其他患者均在发病后6~8 a死亡,预后差.结论 该进行性肌阵挛癫(癎)家系很可能为线粒体脑肌病的肌阵挛癫(癎)伴破碎红细胞纤维(MERRF)型,确诊有待进一步的肌肉活检和基因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肌阵挛失神发作的临床症状学、神经电生理学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报告1例肌阵挛失神发作的临床表现、脑电图、肌电图特点及治疗效果,并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肌阵挛失神发作临床表现为失神伴双侧节律性肌阵挛,常伴发肢体的强直,脑电图表现为双侧、广泛、节律性3 Hz的棘慢复合波,肌电图则表现为与发作期放电频率一致的肌电暴发.此类患者对药物治疗反应较差,伴有强直发作的患者可行胼胝体切开术,该手术可有效减少强直发作导致的跌倒.结论:肌阵挛失神发作病程多样,大部分患者药物治疗反应差,伴有强直发作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胞二磷胆碱、氯脂醒、神经节苷脂(GM1)对青霉素致(癎)大鼠行为学及脑皮层电图的影响,为临床治疗颅脑损伤和外伤后癫(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制作大鼠癫(癎)模型,观察并比较对照组、模型组、胞二磷胆碱组、氯脂醒组、GM1组大鼠的行为学及脑皮层电图表现.结果 胞二磷胆碱、氯脂醒、GM1均不能阻止青霉素诱导的大鼠癫(癎)发作.胞二磷胆碱、GM1可以延长青霉素诱导的大鼠癫(癎)(癎)波潜伏期、阵挛强直波潜伏期,减少阵挛强直总时间.结论 胞二磷胆碱、氯脂醒、GM1均不能阻止青霉素诱导的大鼠癫(癎)发作;胞二磷胆碱、GM1可以延长青霉素诱导的大鼠癫(癎)(癎)波潜伏期、阵挛强直波潜伏期,减少青霉素腹腔注射后50 min内的阵挛强直总时间.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肌阵挛性癫是一种以晨起肌阵挛、全身强直-阵挛发作为临床特征的特发性全身性癫综合征,有时伴有失神发作。本文就青少年肌阵挛性癫的临床表现、遗传学、脑电图特点、鉴别诊断以及治疗方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一个进行性肌阵挛癫(癎)家系的临床特点、遗传性特征并复习文献.方法 搜集并整理一个进行性肌阵挛癫(癎)家系患者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影像学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和遗传性特征.结果 该家系呈母系遗传,先证者表现为进行性肌阵挛癫(癎)发作,同时伴有近端肌无力、肌肉萎缩、腱反射减弱.肌电图提示肌源性改变,头颅磁共振提示...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动态脑电图在儿童癫(癎)与非癫(癎)发作性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中价值.方法 2006-02~2008-12在我院癫(癎)专科门诊就诊的具有发作性症状儿童病例192例,其中拟诊癫(癎)112例,非癫(癎)性发作性疾病80例,全部病例做常规脑电图(EEG)和24h动态脑电图(AEEG)检查.结果 拟诊癫(癎)112例,经24h动态脑电图监测,结合临床表现,确诊为癫(癎)89例;而非癫(癎)发作性疾病80例,经24h动态脑电图监测,并结合其临床变现,77例被排除癫(癎).结论 动态脑电图对儿童癫(癎)和非癫(癎)发作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动态与录像脑电图在癫(癎)诊断中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癫(癎)是慢性反复发作性短暂性脑功能失调综合征,以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反复(癎)性发作为特征.目前国际抗癫(癎)联盟关于癫(癎)和癫(癎)综合征国际分类的依据:(1)临床发作特点;(2)发作间期脑电图(EEG);(3)发作期EEG .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影像学(CT和MR1)正常的癫(癎)病例的发作间期SPECT与脑电图(EEG)特点.方法:对100例影像学正常病例在发作间期进行SPECT显像、EEG长程监测.结果:共100例中,男57例,女43例.年龄1~54岁.病程平均3.77年.可追溯到病因者63%.全身性发作58%(全身强直阵挛发作52%),局灶性发作42%.发作间期SPECT异常100%,其中低灌注67%,高灌注30%,高-低灌注3%.异常灌注灶156个:脑区151个(97%),其中颞叶76例94个(60%).长程EEG监测正常17%,异常83%,异常者中90%有(癎)样放电.局灶性异常45%和弥漫性异常54%,EEG正常的全身性发作与局灶性发作差异明显(P<0.01);局灶性异常中全身性发作与局灶性发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像学正常而发作间期SPECT异常的癫(癎)病例和EEG异常明显增高,全身性发作者各脑区均存在异常灌注灶,其中颞叶异常灌注灶占60.2%.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儿童非癫(癎)样的癫(癎)样发作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 对我院34例临床拟诊癫(癎)的发作性疾病做视频脑电图检查并进行分析.结果 34例临床拟诊癫(癎)病患儿视频脑电图检查结果 示患儿临床发作时同步脑电图无癫(癎)波发放.结论 诊断儿童癫(癎)病应慎重,视频脑电图是确诊癫(癎)与非癫(癎)可靠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同步录像脑电图(VEEG)监测对发作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常规脑电图(EEG)无(癎)样放电的84例发作性疾病(其中49例临床诊断为癫(癎),35例可疑癫(癎))患者的VEEG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癫(癎)组VEEG(癎)样放电检出率为80%,可疑癫(癎)组(癎)样放电检出率为31%,80%的(癎)样放电出现在睡眠期.结论 VEEG检测可明显提高(癎)样放电的检出率,为发作性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依据,有助于癫(癎)发作的分型.  相似文献   

17.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经临床、影像学及脑电图(EEG)检查,明确诊断为癫(癎)并接受手术者共计96例,其中男60例,女36例,年龄8~49岁,平均28.5岁.发作类型(按1985年中华医学会第一届全国癫(癎)会议确定的标准)为简单部分性发作6例,复杂部分性发作18例,复杂部分性发作伴精神症状6例,全身强直阵孪性发作66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老年癫(癎)的临床特征. 方法 回顾性分析55例老年癫(癎)患者的临床表现、脑电图、头部影像学和治疗效果等临床资料.结果 55例老年癫(癎)患者中,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30例(54.55%),部分性发作23例(41.82%);有脑血管病者34例(61.82%),脑萎缩4例(7.27%),药物不良反应4例(7.27%),脑肿瘤4例(7.27%).18例尸检结果: 8例为脑梗死,4例为脑软化灶(出血后),4例为吸入性肺炎,1例为肿瘤多发脑转移,1例为脑血管粥样硬化(管腔狭窄Ⅱ~Ⅲ级). 结论 老年癫(癎)患者病因中以脑血管病最为常见,其次为脑肿瘤、脑萎缩及药物中毒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早期癫癎发作的临床特征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脑梗死患者早期癫癎发作的临床资料;对脑梗死后早期癫癎发作的发生率、发作时间、发作类型、脑电图、治疗转归等临床特点,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影响早期癫癎发作的危险因素。结果 425例患者中,早期癫癎发作39例(9.18%);首次发作多出现于梗死发病1 d以内(46.15%);发作类型以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多见(43.59%)。37例患者经观察处理后癫癎发作终止或明显缓解。单因素分析显示皮质脑梗死、心源性脑栓塞、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15分、电解质紊乱显著增加早期癫癎发作风险(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梗死部位累及皮质和心源性脑栓塞为早期癫癎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脑梗死后早期癫癎发作并不罕见,全面强直阵挛发作为主要发作类型,大多数患者经观察处理后可缓解;皮质部位梗死及心源性脑栓塞可增加脑梗死后早期癫癎发作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癫(癎)与可疑癫(癎)临床发作时的动态脑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癫(癎)与可疑癫(癎)临床发作时的动态脑电图(AEEG)的变化特征.方法本文对316例癫(癎)临床发作时的动态脑电图进行分析.结果临床发作时癫(癎)组162例中,AEEG监测结果正常为49例(30.25%),异常为113例(69.75%);在临床诊断可疑癫(癎)的154例中,AEEG监测结果正常为110例(71.43%),异常44例(28.57%).癫(癎)组与可疑癫(癎)组临床发作时癫(癎)样波的发放有非常显著性差异(x2=53.56,P<0.001).结论AEEG因大大增加了描记时间而使EEG阳性率明显提高,临床发作与同步的AEEG痫样波的发放对癫(癎)的诊断非常重要.尤其对许多非(癎)性发作性疾病与癫(癎)发作的鉴别诊断更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