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是指胆囊切除术的部分患者仍有原有的右上腹绞痛、饱胀不适、恶心、呕吐等症状,其发生率可高达胆囊切除术后25%~44%。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2.
大柴胡汤加减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大柴胡汤加减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88例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对照组44例。治疗组口服大柴胡汤加减,2周为1个疗程,服3~6周。对照组给予消炎利胆解痉等药物对症处理。2组均于治疗3~6周后来院复诊或电话随访,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有效率治疗组为95.45%,对照组为72.7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大柴胡汤加减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8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1997-01~2005-03共行胆囊切除术(包括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420例,发生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以下简称PCS)89例,占3.6%。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ost-cholecystectomy syndrome,PCS)是指胆囊切除术后原有症状持续存在,或症状消失一段时间后可再次出现的一组综合征。西医针对该病予解痉止痛等对症处理,中医对该病记载亦不多见。袁爱红主任医师临床诊疗中注重“辨证论治,舌脉互参,针药结合”,从医20余载,经验丰富,在针药结合治疗PCS有着独到见解。袁师认为,PCS可归属于“腹痛”范畴,病位在“胆”,与“肝、脾胃”密切相关。文章介绍袁爱红主任治疗PCS临床经验与学术思想,并附一则临床医案。  相似文献   

5.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CS)也称胆囊摘除后遗症、再发性胆道综合征,系由胆囊切除术后所出现的与胆系病变有关的临床症候群,也就是胆囊切除后仍残留术前的症状或在右上腹出现新的其他症状.病因主要为胆道本体疾病和胆道外因素.一般认为,胆囊切除后约有25%~30%可出现一过性症状,可很快消失.约有2%~8%可因症状持续,而要积极治疗.近年来,笔者对收治的有持续症状的PCS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孙建国 《中国临床研究》2014,(1):113-114,116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ost-cholecystectomy syndrome,PCS)是指在胆囊切除术后原有症状未消失,或在此基础上又有新的症状发生的一组症候群,包括轻型而非特异性的消化道症状(恶心、暖气、腹胀等)和特异性的胆道症状(右上腹痛、典型的胆绞痛、胆管炎等).  相似文献   

7.
胆囊切除术近年来发展很快,除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广泛运用于临床.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是因胆囊切除后,仍有右胁疼痛、腹胀或兼有恶心、畏寒、发热或出现黄疸,或有后背不适等症状.笔者运用疏肝活血汤治疗62例胆囊术后综合征,取得了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7):3273-3274
选取收治的80例胆囊结石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结合临床随机表法将其列入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30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行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比两组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发生率和手术及预后指标。观察组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发生率为6.0%,对照组为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手术及预后指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能够有效地降低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发生率,可显著改善手术和预后指标,可首选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与肝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状况的关系,探讨其相关的原因及其意义。方法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94例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患者胆道系统及肝动脉进行检测。检测指标:胆总管内径(CBD)、肝动脉最大流速(Vmax)、血流阻力指数(RI)。结果临床症状轻微、肝及胆管正常者肝动脉最大流速、阻力指数无明显变化,而症状明显、胆管扩张及感染或伴结石者肝动脉阻力指数增加,较胆管正常者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lt;0.05)。结论肝动脉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在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病因诊断中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出现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病历分析。结果 10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出现症状者38例,发病率3.8%。结论 加强术前的全面检查及术后其他脏器的保护,一些疾病是可以预防或早期治愈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开腹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CS)的分级与评估。方法 在374例配合随访的365名患者中,随机选取12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LC组)和124例开腹胆囊切除术患者(OC组),对比分析术后10个月2组发生PCS的情况。结果 LC组和OC组术后PCS的发生率分别为26.6%、25.8%,2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LC组需要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比例高于OC组(7.3%vs.0.8%),且LC组术后发生PCS的严重程度高于OC组(P<0.05)。结论LC组在减少术后PCS的发生率上无优势,且发生PCS的严重程度高于OC组。  相似文献   

12.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是指胆囊切除术后原有的症状没有消失,或在此基础上又有新的症状发生的一组症候群,包括轻度而非特异性的消化道症状(恶心、嗳气、腹胀等)和特异性的胆道症状(右上腹痛、胆绞痛、发热等) [1] 。本征发生原因复杂,需仔细检查和全面分析,正确掌握再手术指征,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我院1 990年1月~2 0 0 3年1 0月共收治6 1例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现就其预防和处理对策进行讨论。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2 9例,女32例;年龄2 1~76岁,平均5 2 3岁。均诊断为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行胆囊切除术,其中急诊手术39例,择期…  相似文献   

13.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内镜诊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讨论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患者应用十二指肠镜进行病因诊断及实施内镜治疗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行ERCP及行EST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ERCP检查明确胆道器质性疾病25/64.占39%,行EST者16/25,占64%,均解除症状,诊断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35/64,占54.6%,全部行EST,有效率32/35,占91%,行ERCP、EST失败4/64,占0.06%。结论:十二指肠镜下ERCP术对胆道术后综合症诊断有重要意义,同时EST技术针对病因治疗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内镜在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内镜在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CS)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48例PCS病人行ERCP检查,根据不同病因,分别行内镜乳头插约肌切开术(EST)和/或内镜乳头气囊扩张术(EPBD),内镜鼻胆管引流(ENBD),内支架治疗,取石治疗等。结果:243例(98%)ERCP成功,未发现异常24例,胆管结石141例,138例经1-3次内镜取石取净,乳头狭窄38例,经EST或EPBD治疗1次成功,其余有乳头旁憩室压迫乳头开口,乳头肿瘤等40例,行EPBD或ENBD等治疗后,均有满意疗效,总的并发症发生率4.0%,结论:ERCP能及早发现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确切病因,内镜治疗胆管结石和乳头狭窄安全有效,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对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15例临床诊断为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患者行ERCP检查,以明确病因。结果 115例病人插管成功106例,成功率92.596,胆道结石61例,胆道扩张34例,胆管狭窄21例,胆囊管残留过长6例,胆道十二指肠瘘3例,胆道癌2例,胆道未见异常12例。结论 ERCP是明确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病因较为理想和可靠的方法,对临床诊断为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患者,均应行ERCP检查。  相似文献   

16.
胆囊切除后综合征,是指胆囊切除后,原有的胆道疾病症状仍未解除,且反复出现。主要症状表现为上腹不适、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严重可有发热、黄疸、胆绞痛样发作。由于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胆囊疾病发病率大幅度上升,临床上因胆囊切除后综合征而就诊的病人也随之增多。此类病人往往病情缠绵痛苦而西药治疗效果不佳,故探索本病的中医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是指胆囊切除和(或)胆道探查术后患者右上腹痛、发热、黄疸等症状持续存在或再次发作,其发生率为10%,临床比较常见。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不仅可明确其原因,同时可进行内镜下治疗。我院自1999年以来诊治此类患者87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吴继萍  张雅丽 《护理研究》2013,(23):2485-2486
[目的]观察艾灸疗法对胆囊切除术后脾虚型腹泻病人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胆囊切除术后脾虚型腹泻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护理,对照组给予藿香正气丸口服,观察组病人运用艾灸疗法,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4周后观察两组病人的疗效并对治疗前后症状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病人治疗后症状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对照组总有率为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艾灸疗法对胆囊切除术后脾虚型腹泻病人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9.
随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发展和外科技术的提高,LC已成为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金标准",胆囊切除术的首选术式。但术后仍存在一些并发症,常见有右上腹胀痛不适,恶心呕吐,纳差,腹胀痛,排气排便不畅,有时腹泻频繁或伴有黄疸发热等症状,经B超、CT、磁共振等临床检查均未发现有器质性病变。考虑因手术后改变患者生理解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艾灸疗法对胆囊切除术后脾虚型腹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00例胆囊切除术后脾虚型腹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和对照两组各50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运用艾灸治疗,2周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并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艾灸治疗后症状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0%,对照组总有率为4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1)。结论:艾灸疗法对胆囊切除术后脾虚型腹泻患者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