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113例幼儿急疹早期临床诊断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1998~2005年在我院儿科临床诊断的113例幼儿急疹病例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幼儿急疹可早期临床诊断。对于生后首次发热,尤其是高热持续3~4d,但一般情况良好的1岁以下婴儿,如有咽峡部红色小斑丘疹或小溃疡,或耳后、颈后和枕骨下淋巴结肿大等体征,结合一过性升高的外周血白细胞,要警惕幼儿急疹可能。  相似文献   

2.
小儿热性惊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凌勤 《新医学》1995,26(7):389-390
小儿热性惊厥广州南方医院神经科凌勤临床表现与诊断定义热性惊厥按国际癫痫及癫痫综合征分类法(国际分类与命名委员会,1985)属于癫痫的一种类型,但我国习惯上将它与其它类型癫痫分开,单独作为发热惊厥处理。本文为叙述方便起见,遵循这一惯例。热性惊厥的定义是...  相似文献   

3.
幼儿急疹5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幼儿急疹可引起腹泻、肺炎、良性颅内压增高、惊厥等并发症。本科2003年8月至2004年12月收治51例幼儿急疹病例,现总结分析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幼儿急疹在临床上颇为常见,又称婴儿玫瑰疹,是婴幼儿常见的急性热性出疹性疾病,但出疹前往往难以做出诊断。笔者对近几年来54例幼儿急疹进行临床观察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幼儿急疹在临床上颇为常见,但在出疹前难以确诊。为此,对我院1996年10月~2003年10月68例幼儿急诊进行临床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幼儿急疹早期诊断的标准。方法对68例幼儿急疹首发症状、临床表现、发病季节、年龄及实验室检查等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68例均有发热,高热占91.2%,枕部淋巴结肿大占61.8%,皮疹为玫瑰色的斑疹或斑丘疹,主要集中于头部、颈部及躯干,压之褪色,热退疹出,18~24h内皮疹出满,消退时间为2~3d,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总数(2.5~12.3)×109/L,淋巴细胞比例>65%者52例,四季散发,以春末冬初季节稍居多。结论总结出6个诊断要点即早期诊断标准,依据标准发热尚未出疹者应考虑ES感染,若热退疹出,则可确诊。  相似文献   

7.
幼儿急疹是婴儿时期常见的发热出疹性疾病,腹泻为其常见的伴随症状之一,临床诊治中发现部分患儿在病程中出现便常规异常,甚至类似细菌性肠炎表现.现将2004年5月至2006年5月收住我院的幼儿急疹患儿457例的便常规异常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幼儿急疹早期临床诊断及治疗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幼儿急疹早期诊断的要点和合理的治疗.方法 对126例幼儿急疹(ES)首发症状、临床表现、发病季节、年龄及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等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126例均有发热、高热,占96.03%,但精神状态良好,临床症状少;枕和(或)耳后淋巴结肿大;伴轻度腹泻;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以淋巴细胞为主;好发年龄为6个月左右的婴幼儿;抗病毒等治疗方法不能缩短病程.结论 根据总结出的早期诊断要点对发热尚未出.疹者可初步诊断为ES的准确性可迭90%以上.治疗以控制体温为主要措施,注意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幼儿急疹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以减少误诊及不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的幼儿急疹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诊断、治疗情况。结果本病作为幼儿发烧的常见病因,往往被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身心及经济上的损失。结论通过详细询问病史,认真查体,避免不合理用药,本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对不典型幼儿急疹的诊断意识。方法:回顾分析3例幼儿急疹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均以发热为首发表现,热退后面部及躯干出现红色粟粒状皮疹,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3例分别疑诊为病毒性脑炎、麻疹、粒细胞缺乏症,均于出疹后结合临床表现及实验室特点明确诊断。结论:典型幼儿急疹即使出疹前也能早期诊断,但对不典型患儿,应仔细观察病情,及时对症处理,避免误诊,并应进一步认识引起该病的人类疱疹病毒(HHV-6、HHV-7)。  相似文献   

11.
杨春侠  周霞 《浙江临床医学》2010,12(12):1353-1354
幼儿急疹(ES)是幼儿期常见的急性出疹性疾病,起病多为高热,早期临床上缺乏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在出疹前难以确诊,很容易误诊。现将本院儿科门诊近5年诊治的152例幼儿急疹资料作一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幼儿急疹外周血象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出疹前后有血常规记录的幼儿急疹患儿的资料,比较出疹前和发疹期的血白细胞数和中性粒细胞数。结果 60例患儿出疹前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细胞数大多低于正常;出疹后白细胞数略有回升,但中性粒细胞数下降明显,绝对值大于1.0×109 L-1者很少,出疹前后白细胞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性粒细胞在出疹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幼儿急疹出疹前后,中性粒细胞数明显下降与病毒感染致机体出现抗病原过程的免疫反应有直接关系,属于一种保护性机制,区别于一般小儿发热,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3.
幼儿急疹致儿童心脏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幼儿急疹对患儿心血管系统的损伤。方法对40例确诊为幼儿急疹患儿的心肌酶谱、心电图、血常规等指标进行分析,并与22例普通上呼吸道感染病例的资料进行对比。结果幼儿急疹患儿心肌酶谱异常率最高为72.0%,心电图异常率为37.5%。结论幼儿急疹造成心肌损害较为普遍。尤以心肌酶异常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7个月,因"发疹2 d,加重伴发热1 d"于2011年7月18日收住.患儿发病前1周从嘉峪关乘公交车前往酒泉探亲,入院前2 d无明显诱因,家长发现患儿颜面出现红色斑疹,曾服"板蓝根冲剂"等治疗后,次日皮疹有增多倾向,伴发热(具体体温不详),给予"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退热栓"等治疗后,体温下降后又升高,患儿阵发性哭闹而来复诊,我科以"水痘"收住.  相似文献   

15.
小儿热性惊厥10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 10 5例热性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 5例患儿中复发 6 1例 (5 8.1% )。首发年龄 8个月~ 3岁 5 2例 (4 9.5 % ) ,初发体温 <39℃ 4 7例 (4 4 .8% ) ,有热性惊厥家族史者 4 5例 (4 2 .9% ) ,缺铁性贫血 35例 (33.3% ) ;低钠血症 39例中惊厥≥ 2次 2 4例 (6 1.5 % ) ,而血钠正常 31例中惊厥≥ 2次仅 3例 (9.7% ) (P <0 .0 1) ;6 0例患儿心肌酶谱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结论 ①首发年龄小、初发体温低、热性惊厥家族史阳性、缺铁性贫血及低钠血症均为复发的危险因素。②对于缺铁性贫血、低钠血症及伴有心肌损害的患儿应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16.
热性惊厥长期以来是儿科和基层医院常见的急性发热性疾病高热时的并发症,其复发率高,给家长带来不同程度的焦虑,影响家庭正常平静的生活.我院2008年7月收治1例复发性热性惊厥患儿.现将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对我院急救中心2001-01~2004-01转运的热性惊厥患儿院前急救100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金巧英 《临床医学》2006,26(9):71-71
热性惊厥(FC)是婴幼儿期常见的病症,多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等所致的高热.持续频繁发作可引起脑缓缓缺氧等不良后果。在2002年1月~2005年1月,我院收治46例热性惊厥患儿,现作回顾性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热性惊厥患儿的发病率、治疗、复发、预后进行探讨。方法:对252例热性惊厥患儿进行临床分析。 结果:热性惊厥患儿是一种常见的年龄依赖性疾病,绝大多数热性惊厥预后良好。但热性惊厥患儿易于复发,复发因素与 惊厥家族史、初次发作体温>38.5℃、初次发作年龄<1岁以及复杂型热性惊厥有关。转为癫癎的危险因素与复杂型热 性惊厥、初次发作年龄<1岁、热性惊厥反复发作有关。结论:对具有复发高危因素及转为癫癎的危险因素的患儿,要密 切随访,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0.
热性惊厥(FC),又称高热惊厥,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或功能异常的紧急症状,首次发作年龄一般为出生后6个月至3周岁间,平均18~22个月[1],部分患儿会导致儿童癫痫的发生[2].我国儿童发病率约为3.9%[3].脑电图(EEG)是FC的常规检查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2月至2009年10月我院收治FC患儿108例,男76例(70.4%),女32例(29.6%),男女比为2.4∶1;年龄3个月~10岁,平均3.6岁,其中3个月8例,4个月~1岁13例,~3岁42例,~6岁24例,~10岁21例;首次发作41例,反复发作67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