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国产两性霉素B对恶性血液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河南省肿瘤医院血液科2001年12月~2005年12月期间经微生物学和临床资料证实的38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随机分为2组(传统给药组即逐步加量组和改良给药组即起始足量组)接受国产两性霉素B治疗,观察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38例应用国产两性霉素B患者中有3例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停药,其余35例患者比较显示改良给药组达显效时间短于传统给药组,2组间总体疗效及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一开始即给足够剂量的国产两性霉素B治疗恶性血液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达显效时间短于逐渐加药的给药方法,其不良反应及总体疗效与后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国产两性霉素B对恶性血液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河南省肿瘤医院血液科2001年12月~2005年12月期间经微生物学和临床资料证实的38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随机分为2组(传统给药组即逐步加量组和改良给药组即起始足量组)接受国产两性霉素B治疗,观察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38例应用国产两性霉素B患者中有3例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停药,其余35例患者比较显示改良给药组达显效时间短于传统给药组,2组间总体疗效及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一开始即给足够剂量的国产两性霉素B治疗恶性血液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达显效时间短于逐渐加药的给药方法,其不良反应及总体疗效与后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两性霉素B治疗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国产两性霉素B对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1例免疫功能低下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使用普通两性霉素B,剂量为5~50mg/d,用药7~66d,平均24.5d,每位患者平均累积剂量605mg。结果:两性霉素B临床总有效率为75.7%0,真菌清除率为66.7%,不良反应发生率寒战、发热58.0%,低血钾44.4%,消化道18.5%,肾功能损害14.8%。结论:国产两性霉素B抗真菌谱较广,疗效好,但须合理用药,定期监测肝肾功能、血钾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观察伏立康唑与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研究对象为62例疑似或确诊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患者,根据治疗药物不同分为伏立康唑组28例、两性霉素B脂质体组34例。伏立康唑组首日给予负荷剂量伏立康唑,6 mg/kg、2次/d;此后给予维持剂量,即3 mg/kg、2次/d。两性霉素B脂质体组给予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起始剂量及维持剂量均为0.3 mg/kg、1次/d。有明确病原学证据时伏立康唑组剂量增至4 mg/kg、2次/d,两性霉素B组剂量增至0.6 mg/kg、1次/d。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伏立康唑组及两性霉素B组治愈率分别为28.6%、44.1%,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42.8%、58.8%,P<0.05。伏立康唑组用药期间未出现肾功能损害,两性霉素B脂质体组出现肾功能损害3例,P<0.05。结论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有效率及治愈率均高于伏立康唑,但肾功能损害发生率高于伏立康唑。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伊曲康唑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四川省人民医院血液科2006-02/2009-06住院的72例恶性血液病并发IFI患者,其中,男46例、女26例,中位年龄42岁。确诊或拟诊真菌感染或经验性治疗者使用伊曲康唑,剂量为:每次200mg,静脉滴注,1次/12h;用2d后,每次200mg,1次/d,完成疗程7d以上评价疗效。完成者共53例,疗程为732d,中位数14d。结果 53例完成疗程患者中:痊愈15例,显效19例,进步5例,无效14例,有效率为64.15%(34/53);不良反应发生率19.44%(14/72),主要表现为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皮肤的症状,均为一过性。结论伊曲康唑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IFI具有广谱抗真菌功效,其引发的不良事件较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两性霉素B治疗恶性血液肿瘤合并真菌感染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2  
Yang Z  Jiang B  Ren H 《中华内科杂志》2001,40(11):757-759
目的:观察静脉用两性霉素B对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病人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男27例,女13例,中数年龄35.5岁),出现真菌感染者使用两性霉素B,剂量为5-50mg/d,用药天数为5-85d,中数21d.结果:两性霉素B临床总有效率为52.5%,真菌清除率为56.2%,不良反应发生率中寒战,发热2.5%,低血钾12.5%,肝肾功能损害各为15.0%。结论:两性霉素B因其抗菌谱较广,且疗效好,在治疗深部真菌感染中为高效药物,但因其不良反应较大,限制其使用。我们的研究表明:只要合理用药,定期监测肝肾功能,该药仍是一相对较为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两性霉素B脂质体(amphotericin B liposome,L-AmB)对外科ICU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nfections,IFI)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3例外科ICU IFI患者使用L-AmB 1 nag/(kg·d)的剂量,观察治疗期间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13例患者中痊愈7例,显效3例,进步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76.9%,不良反应较小.结论 小剂量的L-AmB 1 mg/(kg·d)应用于外科ICU IFI患者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恶性血液病患者因接受大剂量化疗,应用免疫抑制剂及广谱强效抗生素,造成中性粒细胞严重减少,免疫功能明显下降,极易发生侵袭性真菌感染(IFI)。抗真菌治疗疗程长,而多数并发真菌感染者的基础疾病重,对药物耐受性差,老年患者更为突出。我院采用卡泊芬净治疗恶性血液病并发IFI患者41例,观察其疗效和安全性,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经PICC输注两性霉素B治疗血液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效果.方法 应用两性霉素B治疗血液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20例,以PICC置管途径输注10例为试验组,四肢浅静脉输注10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有效8例,对照组有效6例,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未发生静脉炎,对照组发生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不良反应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经PICC输注两性霉察B治疗血液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操作方便、并发症少、留置时间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米卡芬净治疗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查注射用米卡芬净钠治疗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的疗效。方法2007年2月至10月对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福建省血液病研究所12例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患者,应用注射用米卡芬净钠,剂量100mg/d,分析其疗效、起效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临床总有效率为66.7%,临床诊断病例与拟诊病例有效率分别为57.14%(4/7)和80%(4/5);临床诊断病例与拟诊病例有效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注射用米卡芬净钠起效时间1~5d。结论注射用米卡芬净钠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对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患者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两性霉素B治疗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分析我院应用两性霉素B治疗确诊或拟诊为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性霉素B治疗34例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疗效满意,有效率91.2%。不良反应发生率47%,畏寒、寒颤5.8%;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胸闷)23.5%;肾功能受损2.9%;肝损害,5.8%;低钾血症23.5%。结论两性霉素B治疗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疗效高,是有效治疗曲霉菌和非白色念珠菌感染的首选之一。  相似文献   

12.
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7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易感因素、临床特点、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76例恶性血液病合并IFI患者的易感因素、临床特点,比较伊曲康唑与两性霉素B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76例恶性血液病合并IFI患者应用广谱抗生素者68例(89.5%),化疗2个疗程以上者64例(84.2%),中性粒细胞缺乏者43例(56.6%),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者34例(44.7%),中心或外周静脉置管者27例(35.5%)。伊曲康唑和两性霉素B治疗恶性血液病合并IFI的总有效率为60.5%和61.5%(P=0.929);两组间不良反应对比只在低钾血症方面有差异(14.0%比42.4%,P=0.005)。结论 化疗、应用广谱抗生素、中性粒细胞缺乏等是恶性血液病合并IFI的易感因素。伊曲康唑治疗恶性血液病IFI疗效与两性霉素B相当,但不良反应较少且轻微。  相似文献   

13.
罗伟  冀林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0):4568-4569
由于真菌感染无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且培养阳性率较低,容易误诊漏诊,延误治疗,使得侵袭性真菌感染(IFI)成为恶性血液病患者的重要死亡原因之一[1].同时,IFI也是免疫受损患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2].对于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而言,由于接受大剂量的化疗、长时期的免疫抑制药物治疗等,导致身体机能长期处于免疫抑制状态,因而极易患IFI.本文拟观察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IFI的临床症状并探讨其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73例治疗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IFI)应用氟康唑、伊曲康唑和两性霉素B治疗的结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1992-01~2004-10收治的恶性血液病合并IFI患者73例,单用常规剂量的氟康唑33例、伊曲康唑26例、两性霉素B14例;氟康唑治疗无效者改用伊曲康唑9例和两性霉素B6例,伊曲康唑治疗无效改用两性霉素B和脂质体两性霉素B16例,47例同时应用了粒细胞集落细胞刺激因子(G-CSF)治疗至白细胞正常,37例联合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结果73例IFI总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53·4%和63·0%,在各诊断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单用氟康唑治疗组的有效率显著低于伊曲康唑和两性霉素B治疗组,分别为39·4%、53·9%和57·1%(P<0·05);用氟康唑治疗无效改用伊曲康唑或两性霉素B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77·8%和83·4%。结论伊曲康唑和两性霉素B治疗IFI的疗效相似,明显高于氟康唑;两性霉素B的副反应多。抗真菌的有效率在确诊组、临床诊断组和拟诊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卡泊芬净在恶性血液病患者肺部真菌感染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7年10月~2014年1月间49例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其静脉应用卡泊芬净治疗的临床疗效,并于治疗期间监测肺部影像学、肝肾功能等.结果 49例患者中,临床诊断10例,拟诊39例;卡泊芬净治疗7 d ~ 210 d,总有效率为53.6%;临床诊断10例患者中,临床治愈0例,临床显效4例,进步2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40%;拟诊39例患者中,临床治愈8例,临床显效14例,进步8例,无效9例,有效率为56.4%;初始治疗组37例,有效率54.5%,挽救性治疗组12例,有效率50.0%;仅1例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一过性谷丙转氨酶增高,至67 IU/L,其他患者用药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卡泊芬净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合并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具有一定疗效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6.
侵袭性真菌感染(IFI)在恶性血液病患者中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近年来,对侵袭性真菌感染早期诊断的进步和新的有效药物的应用提高了恶性血液病患者首次抗真菌治疗的疗效,使更多患者获得再次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机会。但既往确诊或临床确诊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血液病患者再次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或细胞移植时真菌感染复发的危险性增加,死亡率极高。因此,采取措施预防真菌感染的再发,即真菌感染的二级预防成为必然要求。真菌感染的二级预防已成为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共识。  相似文献   

17.
卡泊芬净治疗危重病难治性侵袭性真菌感染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卡泊芬净治疗氟康唑治疗无效的危重病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开放性临床研究,对2005年5月至2007年6月浙江省人民医院ICU住院患者氟康唑治疗无效的44例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给予卡泊芬净首日负荷剂量70 mg,之后以50 mg/d维持治疗,疗程为10~40 d.结果 42例可评价患者中,痊愈18例(42.86%),显效14例(33.33%),总有效率76.19%,真菌清除率为62.22%.不良反应少,所有患者均耐受治疗.结论 卡泊芬净治疗危重病患者难治性侵袭性真菌感染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IFI)是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主要的感染并发症及致死原因之一.国内外流行病学研究均显示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而且IFI的临床确诊困难,延迟治疗又会导致死亡率升高.临床研究显示念珠菌和曲霉菌感染死亡率近40% ~ 50%,严重影响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的长期生存[1-4].中国侵袭性真菌感染工作组参照欧美标准制定了我国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下称指南),并先后进行了二次修订,提高了国内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水平[5].在既往指南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国内血液病/恶性肿瘤真菌感染流行病学和临床治疗的最新进展和国外指南,经过反复讨论,工作组制定了中国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笔者就新版指南的主要特点,特别是重要的概念更新,做进一步的分析和解读.  相似文献   

19.
恶性血液病患者因化疗、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使用,临床上常出现无明显感染灶的高热,且经广谱抗生素治疗无效,此时因考虑深部真菌感染的可能。日前抗真菌药物主要为咪唑类如氟康唑、伊曲康唑和多烯类如两性霉素B(AMB)。因AMB副作用大,疗程长,临床七使用受到一定限制。我院采用伊曲康唑针剂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长期高热的确诊或疑似深部真菌感染者22例,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应用减低剂量的氟达拉宾、白消安和环磷酰胺(FBC)方案预处理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疗效的影响。方法:19例恶性血液病患者移植前进行减低剂量的FBC预处理。采用磷酸氟达拉宾(Flud)30mg/m2·d-1静脉滴注5d。白消安(Bu)0.6mg/kg、4次/d,共3d。环磷酰胺(CTX)30mg/kg·d-1静脉滴注,共2d,随后施行HLA配型的同胞或父亲供者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采用环孢素及霉酚酸酯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结果:全部患者的造血功能均获得快速重建。白细胞升至1.0×109/L以上,中位时间为(11.4±4.6)d。中性粒细胞升至0.5×109/L以上,中位时间为(11.9±6.7)d;血小板升至20×109/L以上,中位时间为(12.2±3.5)d。供者细胞完全植入15例,混合嵌合性植入4例,1例出现宿主排斥移植物(HVG)反应,进行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2次后,达到完全供者嵌合。11例出现急性GVHD(57.89%),7例出现慢性GVHD(36.83%),2例HLA配型不完全相合者死于急性GVHD。结论:减毒的FBC预处理方案allo-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疗效肯定,并发症少,是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