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遗传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细胞遗传学变化的特点.方法 以2009年1月至2011年11月确诊的90例初发ALL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染色体核型分析及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患者骨髓白血病细胞的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变化.结果 ①染色体核型分析:有分裂象者66例,其中异常者35例(53.0%);无分裂象者24例.②FISH检测:对31例染色体核型正常和24例无分裂象的患者进行FISH检测,异常者分别为7例(占22.6%)和14例(58.3%),其中无分裂象患者异常检出率与有分裂象者核型分析异常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55);55例患儿中TEL-AML1融合基因阳性16例(29.1%),MLL重排3例(5.5%),bcr-abl融合基因阳性2例(3.6%).③90例患儿通过两种检则方法 共检出细胞遗传学异常56例(占62.2%).结论 儿童ALL易出现细胞遗传学改变;对于有足够分裂象的患者,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仍是可靠的方法,对分裂象质量低或无分裂象的儿童ALL患者,FISH检测异常克隆能提高细胞遗传学异常检出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细胞遗传学特征。方法:通过骨髓染色体核型分析和荧光原位杂交检测,对163例初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0-17岁)进行细胞遗传学分型。结果:本组病例细胞遗传学异常率87.7%(143/163)。倍体群分析显示,最常见高超二倍体(51-67条染色体)45例(27.6%),X染色体和21号染色体获得率为100%。特异性基因异常最常见t(12;21)ETV6/RUNX1(26例,16.0%),其次是t(1;19)TCF3/PBX1(13例,8.0%),t(4;11)MLL重排和t(8;14)IGH/MYC(各6例,3.7%),t(9;22)BCR/ABL(2例,1.2%)和i AMP21(1例,0.6%)。非典型结构异常率为:dup(1q)20.2%,del(6q)和del(9p)10.4%,del(12p)12.9%和del(13q)5.5%等。与西方儿童比较,t(12;21)、t(1;19)、t(9;22)和高超二倍体的发生率均较一致(P0.25)。与韩国儿童比较,t(9;22)的发生率似乎更低(1.5%vs 9.5%)(P0.005)。结论:本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的细胞遗传学异常表现与西方儿童基本相似,风险可能不高。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inv(16)(p13q22),在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临床诊断和预后判断中的意义,采用MYH11探针,包括双重标记序列,对6例形态学诊断为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的骨髓细胞中期染色体进行CBFβ-MYH11融合基因的检测,并与经典细胞遗传学比较。结果表明:G显带核型分析发现4例inv(16)(2例M4Eo和2例M4),其中1例M4同时伴有22三体( 22),1例为M4CR8个月后复发同时伴亚2倍体核型。FISH检测6例均显示inv(16)异常荧光信号,其中例2除inv(16)外还同时发现16p13缺失的红色荧光信号。结论:FISH检测inv(16)的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是细胞遗传学检查的重要补充,对M4的临床诊断,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检测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来了解初发患者的免疫功能,同时结合细胞遗传学的变化进一步探讨白血病发生、发展及转归与细胞免疲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分析172例初发急性白血病患者T细胞亚群,以CD4/CD8<1为比例倒置;常规染色体核型结合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分析有元核型异常.结果 所有患者中共有118例(68.6%)出现CD4/CD8比例倒置,CD4/CD8平均表达率在患者组为0.99±0.6,在对照组为1.9±0.5,两者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05);根据遗传学特征将急非淋(ANLL)和急淋(ALL)分成3组:预后良好组、预后中等组、预后较差组,CD4/CD8在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中等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629),预后良好组和预后较差组,以及预后中等组和预后较差组差异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00,P=0.005);CD4/cD8比值在不同年龄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591).结论 CD4/cD8比例倒置直接导致免疫功能的紊乱,影响机体的肿瘤免疫效应.细胞遗传学检查被认为是AL重要的预后相关指标,伴染色体核型高度异质性的患者免疫监视功能更为低下,该类患者肿瘤细胞更易适脱免疫监视而加速肿瘤的发生与发展,如能充分了解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和功能,以进一步了解患者免疫状态,对临床个体化治疗有积极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染色体核型与急性白血病的预后、诊断及治疗关系密切。目前各实验室常规应用的方法是传统染色体核型分析与荧光原位杂交技术,但这两种技术各有不足之处。新近发展起来的多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有效地弥补了这些不足。本文就多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原理、种类、特点及其在急性白血病研究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常规细胞遗传学G显带与荧光原位杂交(FISH)对急性髓白血病染色体异常的研究。方法:所有患者初诊时均做常规G显带,根据G显带结果选用相关的特异性探针进行荧光原位杂交。结果:行G显带检测的142例患者中124例获得染色体核型,18例失败。1例正常核型和3例无可供分析的分裂相的患者FISH均检出异常克隆。FISH辨别出2例t(8;21)变异易位。结论:对于有足够可分析分裂相的患者,常规细胞遗传学G显带是检测白血病染色体异常核型的可靠工具。对可疑有变异易位或因染色体形态差难以辨认的核型,或因细胞分裂指数低而分裂相少或无分裂相的患者,FISH检测是重要的补充。  相似文献   

7.
8.
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inv(16)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5  
目的 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在检测inv(16)(p13q22)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红色荧光素(Spectrum Red标记的酵母人工染色体(YAC)克隆854E2[跨越第16号染色体短臂inv(16)断裂点]作为探针,用单色间期FISH检测26例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AML-M4)inv(16)。在9例inv(16)患者中,特征性的3个红色荧光信号的阳性率仅为13.3%-32.1%(中位数21.3%)。结论 YAC854E2和间期FISH是检测inv(16)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伴t(12;22)一例报告--附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道1例伴有t(12;22)(p13;q12)的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方法骨髓细胞经24h短期培养后按常规方法制备染色体,采用R显带技术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应用抗生物素蛋白生物素复合物(ABC)法和单克隆抗体检测白血病细胞的表面抗原;12号和22号全染色体涂染探针分别以绿色和红色2种荧光素标记后进行双色荧光原位杂交(FISH)涂染检测.结果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均符合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免疫表型分析髓系和淋系标记均呈阳性;染色体核型为46,XX,t(12;22)(p13;q12)[6]/46,XX,idem,der(2)[2]/46,XX[12].骨髓中期细胞经双色FISH证实12号染色体短臂和22号染色体长臂之间发生了易位.结论t(12;22)(p13;q11-13)是恶性血液病中少见的染色体异常.t(12;22)患者具有独特的临床、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特点.该染色体异常对急性白血病的预后判断价值仍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0.
用分子细胞遗传学技术检测白血病染色体易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了荧光素原位杂交(FISH),染色体涂抹(CP)和比较基因组杂交(CGH)等FISH相关技术,并讨论了这些技术应用于多种染色体易位的白血病的检测,其中包括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儿童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变(CML-BT)病人的染色体易位的检测。这些技术的应用为白血病发病的分子机制的阐明奠定了基础,同时为临床诊断和残余白血病细胞监测提供了直观、快速、敏感和特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儿童急性白血病遗传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血病特异染色体异常的确定及其与预后关系的研究对儿童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近年来,虽然儿童AL的治疗效果有了很大改善,但其复发仍然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根据遗传学异常进行危险度分层,并指导治疗,可以改善儿童AL预后,提高患儿生存率。在过去的30年中,遗传学检测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发现了许多新的遗传学异常。本文就三种儿童常见AL,包括前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cell precursor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BCP-ALL)、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cell acute lymphoblasticleukemia,T-ALL)和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的最新遗传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双色间期荧光原位杂交(I -FISH)技术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12 ;2 1)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联合双色I -FISH和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CCA)对5 1例儿童初治ALL的骨髓或外周血有核细胞进行t(12 ;2 1) /TEL- AML1融合基因检测。结果 11例患儿经I -FISH检测发现t(12 ;2 1) ,占总病例2 1 .6 % ;仅1例CCA检测发现有可疑的t(12 ;2 1)。结论 t(12 ;2 1)是儿童ALL最常见的染色体易位,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极难发现,需用FISH等分子检测方法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 在检测异常染色体中的应用价值及其意义。方法 用FISH方法和染色体G分带技术对比观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患者染色体的变化。结果 对38 例患者17 ,18 和21 号染色体进行G分带技术检查,结果分别有11,13 和18 例患者细胞染色体存在三倍体细胞。FISH 检查结果,除上述病例发现三倍体细胞外,染色体G分带检查正常者中也有部分病例存在三倍体。结论 FISH检测异常染色体,方法简便、灵敏、可靠,与常规细胞遗传学方法比较,FISH 方法不需要培养细胞,对分裂期和分裂间期细胞均可进行基因定位检测,尤其在有核细胞少等不适于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的情况下,FISH 方法仍可得到有意义的数据。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探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在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临床诊断中的作用。对2005年4月至2010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179例儿童AML的临床实验室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FISH法与染色体核型分析(CA)、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手段对融合基因检测结果的差异性和互补性。结果表明:FISH对细胞遗传学异常的检出率较高,27例AML-M3应用探针检测PML/RARα融合基因,22例为阳性;24例AML-M2b应用探针检测AML1/ETO融合基因,24例均为阳性;3例AML-M4Eo应用探针检测CBFβ/MYH11融合基因,3例均阳性。结论:FISH法检测儿童AML中融合基因阳性率较高,并且与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和PCR检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FISH与传统的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能够使遗传学异常的检测更准确,在儿童AML的诊断和分型中具有值得推广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连续R显带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白血病诊断中的应用,11例伴t(6;11)(q27;q23)急性白血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连续R显带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在鉴定自血病染色体复杂变异易位中的应用。方法对15例核型分析有疑问的标本在R显带基础上再进行荧光原位杂交。对比分析同一中期分裂相的显带和FISH结果。结果4例应用BCR/ABL探针;4例PML/RARa探针;4例AML1/ETO探针;2例IgH探针;1例MLL探针。经显带结果与FISH结果对比分析,9例疑似的复杂易位得到确证,并精确定位。6例核型结果得到修正。结论连续R显带和FISH方法在复杂变异易位的鉴定方面与传统的核型分析和直接FISH检测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在自血病的诊断方面.对于未知异常染色体的检出将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染色体异常检测及预后判断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组合探针检测14例CLL患者11,12,13及17号染色体异常情况,14例患者采用FC方案后,观察疗效并随访12~34个月.结果 采用FISH技术染色体异常检出率为64.2%;随访12~34个月,13(92.8%)例患者存活.结论 FISH在检测CLL染色体异常方面较为快速、准确和敏感,可提高染色体异常检出率,为CLL提供较为准确的分子细胞遗传学信息,指导临床与预后分析.  相似文献   

18.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约55%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存在克隆性的染色体异常,染色体改变已成为AML患者重要的预后指标。近年来,分子遗传学研究的进展使得大多数AML患者可以检出基因水平的异常,并为白血病的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目标。本文对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岑岭  王夕清 《临床荟萃》2002,17(3):125-125
目的:研究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的细胞遗传学,血液学与预后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骨髓直接法和24小时短期培养法制备染色体标本,用R显带技术,对21例M5进行核型分析。结果:21例M5中,发现有异常核型5例,发生率23.8%(5/21),异常类型3种,t(11;19)3例,t(6;11)1例,add(16)1例。随访的15例完全缓解(CR)5例,15例中数生存期90天。结论:11q23是M5中最为常见的染色体核型异常,伴此种核型异常的患者预后不良,同时发现正常核型缺乏对预后也有不良影响,从而构成一种独特的临床-细胞遗传学联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儿童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 ia,AL)MLL基因重排进行临床和实验研究。方法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多重RT-PCR技术,联合染色体R带核型分析及流式细胞仪免疫表型检测,对27例儿童AL进行分析。结果25例儿童AL中的9例(36.0%)有MLL重排,ALL中的发生率为4.0%,AML中的发生率为3.7%。多重RT-PCR检测到MLL易位产生的融合基因4例,分别为MLL/AF4 2例、MLL/AF9和MLL/AF10各1例;27例白血病患儿进行了染色体核型分析,22例(81.5%)有克隆性染色体异常。在MLL重排中ALL均为B系ALL,AML均为M5b。结论MLL基因重排可能与儿童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和B细胞系ALL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