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小儿结肠癌     
小儿结肠癌陈常召,丁海燕,邢茂青临沂医学专科学校病理学教研室(山东省临沂市276002)结肠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生于15岁以下者少见。同成年人相比,小儿结肠癌在其临床、病理类型、治疗及预后等方面,均有其特点。本文对10例小儿结肠癌进行临床及病...  相似文献   

2.
结肠癌检查     
正如《食物、营养与癌症预防:全球展望》报告中所强调的那样,许多结肠癌病例是能够通过膳食措施加以避免的。另有筛拉能进一步降低这种癌症的死亡率报道。美国最近出版的新指南表明,50岁以上的人应定期作常规检查,对有特殊危险的人更应特别注意。在英国,全国性的筛检计划将需要得到政府的资助,因此需要大量的有关费用效益的证据。在丹麦与英国采用的大便除血筛检试验显示,这种方法能以低于目前的乳腺癌筛位的费用降低结肠癌的死亡率(分别为15%与18%)。这个证据促使英国对此政策作出迫切的评价以改善结直肠癌的检测。Valori博士…  相似文献   

3.
结肠癌干细胞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CSC)是一群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肿瘤细胞,许多研究已证实在包括结肠癌在内的多种实体瘤中存在肿瘤干细胞。虽然CSC在肿瘤细胞总数中只占很小比例,但是在肿瘤的起源、发展、转移以及复发等方面均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为此就其相关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结肠癌干细胞(Co-CSC)是结肠癌中一小部分具有自我更新、增殖和多向分化能力的细胞亚群,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结肠癌干细胞的研究将为肿瘤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和有效的靶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分析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与开腹结肠癌根治术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间收治的80例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结肠癌根治术治疗,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45例)和开腹手术组(35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中情况、术后情况以及随访结果。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出血量为(112.5±6.9)ml,明显低于开腹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开腹手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腹结肠癌根治术相比,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更佳,还能减少术后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结肠癌的分期与腹腔镜结肠癌手术治疗的选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肿瘤分期的目的在于了解肿瘤发展过程,指导拟订治疗方案以及估计预后。它包括临床分期和病理分期,临床分期为治疗前对结肠癌范围的估计,为拟订治疗方案的重要参考,而术后主要依据肿瘤浸润深度、肿瘤的大小范围以及淋巴结与血道转移情况,对估计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同时,统一的分期可以作为相对统一的评价治疗前后与预后的标准。  相似文献   

7.
国内大肠癌占为害最大癌瘤的第6~8位,且有日趋增多之势,故应在各方面予以重视,本文就我院在25年间收治的大肠癌患者709例进行分析,本组大肠癌与欧美在年龄,性别,直、结肠比例,左、右半结肠比例等方面回然不同,其特点是直肠多于结肠,左半与右半相近,,发病年龄早,男>女。本组236例结肠癌,手术切除组随访率98.8%,五年存活率69.8%,其予后与是否有肠壁浆膜受累、是否将受累犯的邻近脏器完整切除及病理分期等有关,与有否贫血无关,我国结肠癌发病年龄早与血吸虫病无关。本组结肠癌在首发症状及就诊主诉中均以腹痛为主,其外右半有肿块,左半有便血,故中年以上患者有旷日持久的腹痛应引起高度警惕。竭力排除结肠癌之可能性,甚至手术探查,术后生存超过7年者可初步认为已治愈。  相似文献   

8.
有人收集71例儿童结肠癌,仅发现两例在术后存活了8年和19年。本文报导另外两例,其中一例在术后已存活了16年,尚无复发,一例晚期术后6周死亡。年轻人患溃疡性结肠炎5年以上即有  相似文献   

9.
10.
结肠癌与阑尾炎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本文对989例结肠、直肠的恶性肿瘤作了分析,其中有48例被诊断为急性或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周围炎而入院。入院后,13例的诊断仍未改变,其中9例立即按急性阑尾炎作了手术;14例虽提出新的诊断,但未想到肿瘤;仅21例(44%)  相似文献   

11.
如何早期发现结肠癌,是结肠癌Ⅱ级预防的重要内容之一。直肠癌的普查在浙江省海宁市显示其效益,结肠癌的筛检是否有效?如何筛检?是Ⅱ级预防所要回答的内容,为能建立一易被接受,易开展的筛检模式,我们  相似文献   

12.
早期结肠癌(early—stage colonic cancer,ECC)是指限于局部、不伴淋巴结或远处转移的结肠癌,涵盖TNM分期中的Ⅰ期和Ⅱ期,即Duke's A期和Duke's B期。ECC患者,Ⅰ期以手术治疗为主;Ⅱ期除手术之外,部分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尚需进行辅助化疗。Ⅰ期、ⅡA期、ⅡB期未化疗的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5y OSR)分别为97.1%,87.5%和71.5%。早期结肠癌的化疗尚无定论,尤其Ⅱ期患者的术后辅助化疗,须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3.
阎伟  刘洋  魏云巍 《中国肿瘤临床》2018,45(22):1155-1159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 根据肿瘤原发部位的不同, 其发病率、发病机制、临床特征、生存预后、分子生物学特征及肠道菌群等方面均存在差异。本文主要针对结直肠癌原发部位的不同, 阐述了相关分子生物学、肠道菌群以及免疫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不同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导致了临床治疗反应的差异, 从而导致了临床预后的差异, 通过总结其中的规律, 可以提高临床对结直肠癌中不同原发部位肿瘤的一系列不同特征的深刻认识, 为提高及完善临床治疗提供进一步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结肠癌外科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结肠癌的规范化切除、转移灶、复发瘤的治疗以及腹腔镜应用方面均提出了较新的理念,尤其是完整结肠系膜切除(CME)观点的提出,从胚胎发育解剖学层面进行手术治疗,更具科学性和有效性,为结肠癌手术质量控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梗阻性结肠癌手术治疗方法及术中决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6年至2002年急诊收治的结肠癌合并肠梗阻4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B期3例、C期18例均行Ⅰ期切除吻合术,5年以上生存率76.1%.D期21例中9例行结肠肿瘤姑息切除术,9例行捷径吻合或双袢造瘘术,3例因腹腔广泛转移种植行单纯剖腹探查术,5年以上生存率为38.9%.结论 梗阻性结肠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延长患者生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在结肠癌的规范化切除、转移灶、复发瘤的治疗以及腹腔镜应用方面均提出了较新的理念,尤其是完整结肠系膜切除(CME)观点的提出,从胚胎发育解剖学层面进行手术治疗,更具科学性和有效性,为结肠癌手术质量控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张言  王争 《肿瘤》2011,31(6):513-516
目的:研究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etastasis-associated in colon cancer1,MACC1)的表达对结肠癌肝转移的影响。方法:将融合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s,GFP)的慢病毒表达载体分别感染具有不同转移潜能的人结肠癌细胞株SW1116和HCT116。给予BALB/c-nu/nu裸鼠脾脏注射感染后的结肠癌细胞,构建结肠癌肝转移模型。注射后35d,在荧光解剖显微镜下观察肝脏内结肠癌细胞的转移情况,计算肝转移率。应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SW1116和HCT116细胞中MACC1蛋白的表达水平,评估MACC1的表达水平与肝转移率的关系。结果:SW1116细胞的肝转移率明显高于HCT116细胞。MACC1蛋白在HCT116细胞中呈低表达,而在SW1116细胞中呈高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ACC1蛋白的表达水平可能与结肠癌的肝转移能力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结肠癌的外科治疗:———附496例结肠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本文欲通过对我院1976年至1994年收治的496例结肠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总结其临床病理学特征,探讨提高生存率的治疗经验。方法 以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以常规病理学方法观察结肠癌的病理学特征,以常规统计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结肠癌男性多发,40岁以上发病风险高。(2)好发部位为升结肠和乙状结肠。(3)右半结肠以腹块,贫血起病,左半结肠以腹痛血便起病。(4)大体类型以浸润溃疡型及浸润型为主,绝大多数侵出浆膜层。(5)淋巴结转移率48.38%、n_1 42%、n_2 14%、n_3 8%、n_4 10%。(6)远处转移率占25.80%,肝转移占10.18%。(7)扩大根治术5年生存率(69.35%)明显高于根治术的5年生存率(52.89%),P<0.05。结论 欲提高结肠癌生存率,除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外,结肠癌适合行扩大根治术或R_(x 1)式手术及联合脏器切除术,以求根治,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王珂  蒋谦  俞军 《临床肿瘤学杂志》2012,17(12):1081-1084
目的 探讨结肠癌组织中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ACC-1)的表达与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48例结肠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组织中MACC-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结肠癌组织中MACC-1 mRNA相对表达量为(8.52 ± 2.39)×10-4,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中的(1.47 ±1.24)×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癌组织中MACC-1蛋白表达的灰度值为7.73±0.03,高于癌旁组织的1.02±0.01(P<0.05)。结肠癌患者组织中MACC-1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TNM分期显著相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无关(P>0.05)。结论 MACC-1表达的检测对结肠癌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且MACC-1的表达水平与结肠癌的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结肠癌转移的肿瘤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20.
若干研究表明,生殖因素在结肠癌的病因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本文报告按性别和部位分组的洛杉矶县白人的年龄别结肠癌发病率,以及一个以人群为基础的关于各部位结肠癌与月经、生殖因素的大样本病例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