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提高对前列腺基底细胞癌诊断及治疗的认识.方法报告1例前列腺基底细胞癌患者诊治结果,结合文献复习,探讨本病的组织发生及诊治特点.67岁男性,间歇性肉眼血尿3年,前列腺Ⅱ度增生,右叶明显抬高,质地较硬.PSA 5 ng/ml.前列腺穿刺活检报告:前列腺腺样基底细胞肿瘤,低度恶性.术前口服氟他胺治疗45 d,行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结果病理报告:肿瘤有完整包膜,肿块呈分叶状,瘤细胞体积小,细胞核大并呈卵圆形、大小一致,核分裂相少见,部分细胞呈实性巢状或梁状排列,部分筛孔样结构.浸润性生长,边缘部分见前列腺腺体基底细胞增生.病理诊断为前列腺基底细胞样癌(腺样囊性癌).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尿失禁,血尿消失.随访24个月无复发.结论腺样基底细胞癌/腺样囊性癌为前列腺腺癌的一个亚型,临床罕见,恶性程度低,生长缓慢,转移较晚,外科手术治疗效果较好,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前列腺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 of prostate)的发生、临床病理特点、病理诊断、鉴别诊断以及治疗和预后。方法:运用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对5例前列腺基底细胞癌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前列腺基底细胞癌癌细胞排列成筛孔状或实性巢状,细胞体积较小,细胞核大并呈卵圆形,大小一致,胞质少,可见核分裂像。肿瘤呈浸润性生长,肿瘤组织中34βE12、P63、CK14呈阳性表达,PSA、P504S蛋白常呈阴性表达。术后随访至少12个月以上,均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前列腺基底细胞癌为一种不同于前列腺腺癌的罕见肿瘤,免疫组化对于鉴别前列腺基底细胞癌和其他肿瘤有重要的作用,其生物学行为尚有争议,目前多数学者主张通过完整切除并联合放化疗的方式来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提高对各种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分别对213例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组织进行高分子量细胞角蛋白34βE_(12)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标记,特异地显示前列腺基底细胞及间接了解基细胞层的完整性。结果 前列腺腺癌基底细胞均丢失,而前列腺增生性病变基底细胞绝大多数保存完好,只有少数Ⅲ级前列腺上皮内肿瘤和非典型性瘤样增生基底细胞不完整。大多数前列腺腺癌PSA低表达,少数分化好的癌组织呈阳性,而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标本中PSA高表达。结论 联合应用特异显示基底细胞的高分子量细胞角蛋白34βE_(12)及间接了解基细胞层完整性的PSA标记物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及肿瘤恶性程度的判断中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正>前列腺小细胞癌(small cell carcinoma of the prostate,SCCP)是一种临床比较少见的恶性肿瘤,分化差,恶性程度高,生长快速,极易发生浸润和转移,预后很差。前列腺小细胞癌发病率很低,在所有前列腺癌中所占比例1%[1]。1977年Wenk等[2]首次报道了前列腺小细胞癌,之后国内外陆续有个案报道,但总体例数不多,且多数病例为前列腺小细胞癌混合前列腺腺癌,少见完全性前列腺小细胞癌  相似文献   

5.
<正>前列腺基底细胞癌临床罕见,治疗及预后报道不一,尚处于文献积累中。我院2008年收治1例,现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老年男性,85岁,因尿频、排尿不尽感3年  相似文献   

6.
前列腺移行细胞癌的诊断与治疗(附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提高前列腺移行细胞癌的诊治水平的方法.方法:分析6例前列腺移行细胞癌的诊治方法及预后,结合文献讨论诊治方案.结果:6例患者中原发性移性细胞癌1例,与膀胱癌伴发的前列腺移性细胞癌5例.接受手术、化疗等综合治疗后,1例原发患者术后12个月死于肿瘤转移, 1例5个月后死亡,3例分别于术后9、10和17个月死于肿瘤转移,1例发生肺转移生存至今22个月.结论:多中心、多次复发以及三角区、颈部的膀胱移行细胞癌和原位癌易并发前列腺移行细胞癌,前列腺移行细胞癌预后差, 早期诊断和根治性切除有助于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前列腺基底细胞增生性病变包括了从相对常见的良性病变基底细胞增生(BCH)到罕见的基底细胞样癌(BC)等一系列发展过程。BCH以前列腺多层基底细胞的增生为特点,通常伴有完整的基底膜;不典型基底细胞增生用来描述核仁明显或核有异型的增生,仍属于良性病变。BC以各种基底细胞样细胞呈建筑样排列为特点,可有坏死及异型性。由于BCH可以出现明显的核仁及浸润,使得BCH与BC的鉴别较为困难,主要是依靠形态学作出诊断。作者用bcl-2、P53及Ki-67进行了研究,从Johns Hopkins医院外科病理档案中筛选了22例病例,6例为前列腺全切标本;16例为经尿道切除标本;8例为典型BCH;8例为具有核仁的BCH;6例为BC。研究结果显示bcl-2表达(P<0.0001),及Ki-67指数(P=0.05)在BC中有增高,而典型BCH及具有核仁的BCH则没有显著差异。P53则在鉴别前列腺病变时作用不明显。作者认为bcl-2有可能参与前列腺基底细胞病变的病理过程,Bcl-2及Ki-67有助于诊断前列腺基底细胞增生性疾病。刘杉摘刘复生校]  相似文献   

8.
绿激光光气化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α受体阻滞剂治疗Ⅱ型前列腺炎的效果分析;血清PSA与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病理的相关性研究;前列腺孤立性纤维瘤二例报告;前列腺基底细胞癌一例报告及文献复习;前列腺癌患者粒子植入治疗后血清PSA变化的观察[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前列腺小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前列腺小细胞癌病例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2例均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提示前列腺小细胞癌,1例全身多发性骨转移,1年后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另1例放弃治疗并自动出院,失访.结论 前列腺小细胞癌临床罕见,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确诊主要依靠病理诊断.早期应根治性切除+化疗;晚期则无满意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化疗.  相似文献   

10.
前列腺基底细胞增生性病变包括了从相对常见的良性病变基底细胞增生(BCH)到罕见的基底细胞样癌(BC)等一系列发展过程。BCH以前列腺多层基底细胞的增生为特点,通常伴有完整的基底膜;不典型基底细胞增生用来描述核仁明显或核有异型的增生,仍属于良性病变。BC以各种基底细胞样细胞呈建筑样排列为特点,可有坏死及异型性。由于BCH可以出现明显的核仁及浸润,使得BCH与BC的鉴别较为困难,主要是依靠形态学作出诊断。作者用bcl2、P53及Ki67进行了研究,从JohnsHopkins医院外科病理档案中筛选了22例病例,6例为前列…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患者基底细胞癌的临床及病理资料,了解中国西北地区基底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发病情况。方法:回顾2006年1月-2016年10月笔者科室病理诊断为基底细胞癌的患者病历资料,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收集251例基底细胞癌患者,男女比为1.06:1,平均发病年龄(55.86±13.64)岁,平均就诊年龄(60.08±13.35)岁,头面部发病最多(占88.45%),依据临床及病理分型,结节/溃疡型占66.14%、色素型26.69%、浅表型6.37%、硬斑病样0.80%;病程超过2年者78.09%,平均病程50.8个月。40岁以上发病者86.85%,但40岁以下的基底细胞癌患者占13.15%。在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方面,基底细胞癌的符合率为79.28%,其中色素型基底细胞癌误诊为色素痣的比例为25.37%。结论:在新疆地区的基底细胞癌患者中,头面曝光部位仍是好发部位,最常见的基底细胞癌临床类型为结节溃疡型,其次是色素型。多发基底细胞癌患者较少,皮脂腺痣并发基底细胞癌的病例年龄较小。中青年基底细胞癌患者占有一定的比例,应进一步提高皮肤科医生临床诊断基底细胞癌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前列腺小细胞癌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病理特征及治疗方法,以期提高对前列腺小细胞癌的进一步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2例确诊前列腺小细胞癌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患者均有排尿困难症状,PSA均有升高,前列腺触诊有II°~III°增大,其中1例行前列腺穿刺活检,1例行经尿道前列腺部肿瘤1470激光汽化切除术。术后病理均提示前列腺腺癌伴前列腺小细胞癌,1例患者行EP方案化疗,于确诊20个月后死于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患者行内分泌治疗,目前带瘤存活。结论:前列腺小细胞癌发病率低,恶性程度高。确诊后平均生存期约7~10个月,目前仍无可靠治疗方案,现基本参照肺小细胞癌的治疗经验,仍以化疗为主,该病预后较差,治疗效果多不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前列腺小细胞癌的诊治方法,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前列腺小细胞癌患者的免疫组织化学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根据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3例诊断为前列腺小细胞癌;1例诊断为前列腺小细胞癌伴腺癌。给予化疗、手术或局部放疗后,患者分别于4~24个月死亡。结论:CD56、Syn、TTF-1、CHG、CD44、P501s、PSA、PSAP及PSMA有利于前列腺小细胞癌的早期诊断;虽然化疗是治疗前列腺小细胞癌的主要方法,但早期手术可能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的一个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分析1例前列腺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临床资料。患者60岁,因排尿困难1个月入院,直肠指检发现前列腺质硬肿块。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诊断为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行化疗和放疗联合治疗有效,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患者确诊后15个月死亡。前列腺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预后差,化疗在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5.
正前列腺小细胞癌(small cell carcinoma of prostate,S C P C a)又叫神经内分泌前列腺癌,其为罕见恶性肿瘤,进展快,早期易转移,预后极差。检索Pubmed、万方及中国知网等数据库,全世界近20年关于前列腺小细胞癌报到不足400例,而国内报到不足40例,且大部分前列腺小细胞癌常与前列腺腺癌混合存在,完全性前列腺小细胞癌不足2%[1]。2015年我院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原发性前列腺印戒细胞癌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原发性前列腺印戒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讨论。结果患者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报告为前列腺印戒细胞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示PSA( ),PAS、CEA、LCA、CKH(-),行双侧睾丸切除术和氟他胺治疗,术后1月死于肺部转移。结论原发性前列腺印戒细胞癌来自前列腺腺泡上皮,确诊依靠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检查。临床罕见,恶性程度高,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7.
癌蛋白bcl—2在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采用抗bcl-2单克隆抗体对20例前列腺增生和12例正常前列腺组织的冰冻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明,正常前列腺的外周区bcl-2蛋白主要位于腺体的基底细胞,腺上皮细胞偶见着色,移行区仅部分基底细胞阳性关色。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的上皮基底细胞和大部分腔上皮细胞呈强阳性,阳性的细胞数和染色强度均高于正常前列腺组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微波疗法对基底细胞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2例基底细胞癌患者微波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细胞。结果:基底细胞癌患者CD3、CD4细胞下降,CD8细胞增高,NK细胞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微波治疗后基底细胞癌患者CD4细胞上升,CD8细胞降低,NK细胞增多,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基底细胞癌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缺陷;微波疗法能提高基底细胞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9.
凋亡抑制基因bcl-2在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前列腺组织中bcl 2基因表达的意义。 方法 采用核酸分子原位杂交技术 ,对 11例胎儿和 2 7例成人尸体前列腺组织、6 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前列腺组织中bcl 2基因mRNA表达进行检测。 结果  9例胎儿前列腺组织bcl 2阳性表达于胚芽上皮细胞 ,其中轻度阳性8例、中度 1例 ,呈弥漫分布 ,染色浅淡。 17例成人正常前列腺组织bcl 2阳性表达于腺上皮基底细胞 ,阳性率 6 3.0 %。分泌细胞阳性表达者 9例 ;高倍镜下见细胞浆染色 ,较淡。 5 0例增生前列腺组织bcl 2阳性表达于腺上皮基底细胞 ,阳性率 83.4 % ;分泌上皮细胞阳性表达 34例 (5 6 .7% ) ;高倍镜下染色均见于细胞浆。增生组前列腺基底细胞、分泌上皮细胞bcl 2阳性表达均高于正常前列腺组 (χ2=4 .36 ,χ2 =4 .0 6 ) ,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正常前列腺与增生前列腺基底上皮细胞bcl 2阳性表达均高于分泌上皮细胞 (χ2 =7.5 0 ,χ2 =10 .2 0 ) ,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结论 bcl 2基因主要表达于前列腺基底细胞 ,可能在调节前列腺上皮细胞凋亡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前列腺小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报告前列腺小细胞癌1例,结合文献复习,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升高,CT示腹膜后及盆腔多发淋巴结转移,ECT全身骨显像示多发骨转移。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为小细胞癌,免疫组化提示PSA、Bcl-2、P504S等阴性。TNM分期为T4N1M1。因已失去手术机会,以及患者拒绝化疗,故给予胸腺肽α1等治疗,其临床症状有所缓解,但仍于确诊后5个月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前列腺小细胞癌发病率低,恶性度高,生长迅速并快速转移。确诊依赖病理检查,PSA不能作为前列腺小细胞癌的肿瘤标志,一些免疫表型有助于鉴别诊断。早期应争取手术治疗,内分泌治疗效果差,以化疗为主,但缓解期短,预后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