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九月 《职业与健康》2005,21(11):1834-1835
目的观察沐舒坦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新生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4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和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沐舒坦7.5 mg/(kg·次),6~8 h 1次.结果治疗组RDS发生率4.76%,无1例死亡.对照组RDS发生率23.81%,死亡6例,死亡率14.29%,两组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沐舒坦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韩茹  沙海洋 《职业与健康》2007,23(20):1885-1886
目的观察产前预防应用沐舒坦对促胎肺成熟,降低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85例早产孕妇随机分为2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于产前预防应用沐舒坦治疗,对照组则应用糖皮质激素,对比产后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率及程度、死亡率和感染发病率。结果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率治疗组为14.0%,对照组为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程度、死亡率、感染发病率治疗组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产前预防应用沐舒坦可降低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早产儿存活率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CPAP通气联合沐舒坦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新生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4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和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CPAP通气联合沐舒坦7.5 mg/(kg.次),6-8h 1次。结果:治疗组RDS发生率4.76%,无1例死亡。对照组RDS发生率23.81%,死亡6例,死亡率14.29%,两组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CPAP通气联合沐舒坦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沐舒坦与固尔苏用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100例患有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早产低体重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在两组给予同样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沐舒坦与固尔苏治疗,观察两组患儿血气指标、X线、临床症状等变化,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患儿体温降至正常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以及疗程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用沐舒坦与固尔苏的疗效没有明显差异,均能够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沐舒坦要比固尔苏起效稍快,总体治疗效果优于固尔苏,因此临床上应尽早、足量使用沐舒坦,避免因出现肺动脉高压而致持续性动脉导管开放。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早期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联合大剂量沐舒坦治疗在30 ~ 34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预防作用.方法 69例胎龄在30 ~ 34周的早产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6例患儿在生后60 min内无论有无缺氧均予nCPAP进行呼吸管理,同时行大剂量沐舒坦静脉注射;对照组33例患儿按以往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儿RDS的发生率、机械通气以及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PS)的使用率.结果 治疗组RDS的发生率为33.33%,明显低于对照组57.58%(P <0.05).Ⅰ-Ⅱ级RDS的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级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生后72 h内机械通气率25.00%,对照组51.5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CPAP是一种无创伤性技术,早期应用nCPAP联合大剂量沐舒坦静脉注射,对NRDS有一定的预防作用,能减少外源性PS的应用以及减少机械通气需要.  相似文献   

6.
探讨大面积烧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以指导围术期采用合理的治疗策略.方法 选择2007年11月至2011年5月我院收治的大面积烧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40例,都给予机械通气治疗,观察预后情况.结果 经过治疗后,所有患者都痊愈出院.PaO2、SaO2、PaO2/FiO2值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而HR值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无中重度吸入性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大面积烧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综合烧伤治疗与机械通气治疗可使患者相关血气指标明显改善,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注射用乌司他丁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感染性休克病人随机分为2组,乌司他丁组36例应用注射用乌司他丁治疗,常规组36例应用常规治疗。结果 2组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WBC)、体温(T)、心率(HR)、呼吸机使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优于治疗前;乌司他丁组治疗后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乌司他丁感染性体克患者,能降低感染性休克进一步进展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降低死亡率,并缩短ICU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8.
秦素芳  张红梅  方炜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5):5006-5007
目的:沐舒坦具有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合成和分泌的作用,该文探讨在产前孕母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前提下,产后静脉应用大剂量沐舒坦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观察对比治疗组(n=45)NRDS的发生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①治疗组NRDS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治疗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早产孕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基础上,产后早产儿用沐舒坦预防NRDS,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乌司他丁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 (Ulinastatintrypsininhibitor ,UTI)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抑制胰液的分泌、预防和治疗胰瘘的作用。方法 对照组 :45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术后未应用乌司他丁 ;实验组 :3 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术后常规应用乌司他丁 10万U溶于 2 5 0ml生理盐水 ( 2h内滴完 ) ,Bid ,连续用 5~ 8d。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均采用Child术式。结果 对照组术后胰液分泌为( 2 48 5 6± 10 6 75 )ml/d ,实验组术后胰液分泌为 ( 13 8 2 6± 114 74)ml/d ,实验组术后胰液分泌比对照组显著减少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对照组术后发生胰瘘 6例 ,未应用乌司他丁治疗 ,死亡 6例。实验组术后发生胰瘘 2例 ,常规应用乌司他丁治疗 ,无死亡病例。结论 乌司他丁用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抑制胰液分泌、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发生和治疗胰瘘疗效可靠 ,能够降低术后胰瘘的发生率和术后死亡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大剂量沐舒坦治疗小儿急性肺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秀清  李宏伟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0):4142-4143,4145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大剂量沐舒坦治疗小儿急性肺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对照研究法,将患儿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44例)、常规剂量组(44例)和大剂量组(44例),3组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通过对比分析,探讨大剂量沐舒坦治疗小儿急性肺损伤的临床疗效。采用Microsoft Excel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所有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以及χ2检验,取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前,3组间PaO2及PaO2/Fi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PaO2及PaO2/FiO2较治疗前明显好转,治疗3d后,大剂量组PaO2及PaO2/FiO2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常规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常规剂量组和大剂量组经治疗进展到ARDS者分别有10、8、2例,组间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分别有6、5和1例死亡,死亡率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剔除ARDS病例后,大剂量组PaO2/FiO2恢复到300mmHg以上时间明显短于常规剂量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常规剂量组和对照组间对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沐舒坦对小儿ALI患者肺功能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应用大剂量沐舒坦对小儿ALI的预防、治疗和转归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固尔舒与沐舒坦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沐舒坦和固尔舒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预防作用。方法:将10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三组:A组(17例)出生后经气道给予固尔舒100~150 mg/kg;B组(39例)经静脉给予沐舒坦15~20 mg/kg,每2 h给药一次,共2次;C组(44例)给予一般综合治疗。结果:A组发生RDS者1例,无死亡病例。B组发生RDS者7例,死亡2例。C组发生RDS者15例,死亡6例。三组早产儿的RDS发生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2χ=55.59,P<0.01);但死亡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2χ=3.81,P>0.05)。结论:对母亲产前未使用皮质激素的早产儿出生后立即静脉给予沐舒坦或经气道给予固尔舒可以较好的预防呼吸窘迫综合征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老年患者细胞因子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老年患者9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乌司他丁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乌司他丁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微量泵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和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等。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后TNF-α,IL-6及IL-8指标分别为(283.61±78.13)、(135.16±58.33)、(103.81±56.13)pg/mL;乌司他丁组患者治疗后TNF-α,IL-6及IL-8指标分别为(159.24±52.47)、(73.49±30.67)、(73.14±48.80)pg/mL;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和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且乌司他丁组患者治疗后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对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老年患者可有效减低机体炎症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沐舒坦气动雾化吸入应用在耳鼻喉科气管切开术后的效果.方法 :将耳鼻喉科气管切开术后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雾化吸入,实验组采用沐舒坦气动雾化吸入.结果 :实验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沐舒坦气动雾化吸入疗效快,雾束均匀,能显著促进排痰,改善呼吸.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早期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联合大剂量沐舒坦治疗30~34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作用.方法 69例胎龄在30~34周的早产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儿在生后<60 min无论有无缺氧均予nCPAP进行呼吸管理,同时予大剂量沐舒坦静脉注射;对照组按以往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儿RDS的发生率、机械通气以及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PS)的使用率.结果 治疗组RDS的发生率为33%(12/3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7%(1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级RDS的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级RDS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出生后<72 h机械通气率为27%(9/36),对照组为51%(17/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应用nCPAP联合大剂量沐舒坦静脉注射,对RDS有一定的预防作用,能减少外源性PS的应用以及减少机械通气需要.  相似文献   

15.
苗林 《中国卫生产业》2014,(32):140-141
目的:分析研究老年人重型颅脑损伤肺部感染中采用大剂量沐舒坦的治疗效果。方法取自我院收治的270例重型颅脑损伤肺部感染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小剂量沐舒坦,观察组患者静脉滴注大剂量沐舒坦治疗,比较分析不同剂量沐舒坦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感染控制率以及感染控制时间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疾病接受综合治疗后,采用大剂量沐舒坦可有效防控感染情况发生,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沐舒坦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症中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沐舒坦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疗效 ,分析其在基层应用的可能性。 【方法】 符合观察条件的早产儿 5 9例 ,按性别、胎龄、出生体重、病情分层后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所有患儿均按早产儿常规给予护理及按需治疗 ,沐舒坦仅在观察组中应用。 【结果】 观察组患儿应用沐舒坦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住院天数明显缩短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 ;病死率减少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结论】 沐舒坦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疗效较好 ,可明显改善临床进程 ,适合基层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大剂量沐舒坦静滴治疗老年性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符合诊断老年性重症肺炎病例6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以机械通气、解痉、抗感染及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沐舒坦(30 mg Q8 H)静脉推注,治疗组予以大剂量沐舒坦(500 mg Q12 H)静脉滴注,治疗前、治疗后7天分析所有入选病例临床症状、血气、血常规等指标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在临床综合疗效,症状体征改善及实验室指标改善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结论 早期长程的大剂量沐舒坦对老年重症肺炎是安全有效的,可以阻止病情进一步加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沐舒坦及机械通气联合沐舒坦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NRDS)的有效性。方法采用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或高频喷射通气配合沐舒治疗NRDS患儿18例(治疗组1),并与同期18例NRDS患儿(对照组1)进行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对小于36周早产儿采用沐舒坦预防治疗NRDS 24例(治疗组2),与同期未用的24例(对照组2)进行临床对照研究。均通过血氧浓度监测及转归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1在应用机械通气联合沐舒坦12小时后氧分压(PaO_2)与治疗前及对照组1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治愈率83%,对照组治愈率39%,二者具有显著性差异。对小于36周早产儿两组比较,治疗组NRDS发生率33%,对照组NRDS发生率67%,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呼吸机配合沐舒坦能改善NRDS患儿氧供,并提高肺的氧和功能,降低病死率。对早产儿应用沐舒坦可达到预防NRDS的目的,明显降低其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并探讨CPAP呼吸机联合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122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将所有患儿按照临床治疗手段分为对照组(61例患儿)与实验组(61例患儿),所有患儿入院后均给予CPAP呼吸机治疗,实验组患儿同时联合氨溴索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氧疗时间及临床治疗有效率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儿住院时间、氧疗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96.72%)均显著优于对照组(78.69%),结果间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治疗中应用CPAP呼吸机联合氨溴索治疗具有显著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素的临床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00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并配合生长抑素治疗;实验组患者则接受生长抑素配合乌司他丁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住院平均时间为(26±1.5)d、死亡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8%(49/50);对照组患者住院平均时间为(32±2.5)d、死亡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0%(40/50)。两组患者差异较为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能够产生显著效果,对于降低患者死亡率、缩短住院之间,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使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