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莹  樊慧  陈林林 《中国校医》2023,(11):835-838+842
目的 分析超声造影在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的鉴别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2年4月本院收治的84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采用常规超声、超声造影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检查“金标准”,统计对比2种方法检查肝脏占位性病变良恶性的诊断效能。结果 84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中,病理检查显示:73例恶性病变,11例良性病变。超声造影检查恶性病变的诊断符合率为95.89%,高于常规超声检查的84.93%(χ2=5.056,P=0.025);超声造影检查的灵敏度为94.52%、准确度为94.05%、阴性预测值为71.43%,高于常规超声检查的80.82%、79.76%、36.36%(χ2值分别为6.337、7.532、4.208,P均<0.05);kappa检验显示:超声造影检查肝脏占位性病变良恶性与“金标准”检查结果具有极好的一致性(kappa=0.766,P<0.001);绘制ROC曲线发现,常规超声检查肝脏占位性病变良恶性的AUC为0.768,有一定诊断价值,超声造影检查肝脏占位性病变良恶性的AUC为0.927,诊断价值较高。恶性病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实时超声造影对附件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在超声检查中发现附件占位性病变的患者202例,先经阴道常规扫描检查附件占位性病变,然后启用造影条件,观察并实时记录占位病变的造影的增强和减退情况,使用超声仪自带超声造影成像软件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经阴彩超显示61例良性占位,诊断率67.8% (61/90),恶性占位95例,诊断率84.8% (95/112),而实时超声造影显示88例良性占位,诊断率97.8% (88/90),恶性占位106例,诊断率94.6% (106/112).实时超声造影的诊断率高于经阴彩超(P<0.05);实时超声造影检查的特异性(93.2%)、准确率(94.2%)明显高于经阴彩超检查(P<0.05).结论 实时超声造影检查可以对附件占位性病变的血流灌注情况清晰显示,对于附件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临床医学工程》2019,(12):1639-1640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在肾脏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就诊于我院的肾脏占位性病变患者78例,均接受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诊断肾脏占位性病变的价值和主要肾脏占位性病变不同时相病变的超声造影增强程度。结果 78例患者的病理诊断结果显示,恶性病变37例,良性病变41例;超声造影诊断肾脏占位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4.59%、 92.68%、 93.59%,高于常规超声的78.38%、 65.85%、 71.79%(P均<0.05)。肾透明细胞癌髓质期、皮质期超声造影增强强度高于平滑肌脂肪瘤(P均<0.05);肾透明细胞癌消退期增强强度与平滑肌脂肪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超声相比,超声造影可准确鉴别肾脏占位性病变的良恶性,诊断准确性、敏感性与特异性较高,便于指导临床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超声造影、增强CT、增强MRI在肝脏局灶性病变中的诊断效能。方法收集2009.8至2012.12在我院住院的肝占位性病变患者221例,均行超声造影,增强CT、增强MRI检查。分析超声造影、增强CT、增强MRI影像学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程度,计算相应诊断效能指标。结果超声造影对FLL诊断的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与CECT及CEMRI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准确度及特异性则明显优于CECT及CEMRI,增加了FLL的鉴别诊断能力。同时本研究得出CEUS诊断肝脏恶性病变准确率高于CEMRI,诊断肝脏良性病变准确率也高于CECT及CEMRI。联合三种影像学方法与单独任何一种检查手段准确性比较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造影、增强CT对肝脏局限性病变的诊断准确性无明显差异,但均高于增强MRI;影像学联合应用可提高对肝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准确度率;超声造影具有操作简单快速、实时动态、安全性高、价格相对便宜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超声造影鉴别诊断肾脏占位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2月76例病例,回顾分析术前的超声造影特征。结果超声造影诊断肾脏占位性病变的准确性为92.1%,特异度90.3%,灵敏度为93.3%。46例恶性占位患者中,37例为实性占位,9例为囊实性占位;30例良性占位患者中,实性占位18例,囊性占位12例。恶性病变患者的动脉血流显示率和血流显示率为91.3%和95.7%,高于良性病变患者的73.3%和76.7%(P0.05);两者RI和Vmax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良、恶性病变患者血流信号分级情况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造影对肾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超声造影在肝脏局灶性病变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110例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分别对其进行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检查,将上述两种临床检查的诊断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常规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与超声造影对肝细胞性肝癌与转移性肝癌的诊断准确率基本相当,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超声造影对肝内胆管癌、肝血管癌、局灶性结节增生与硬化结节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种检查,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开展超声造影检查可明显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更有助于早期诊治的合理开展,从而确保患者的有效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讨论超声造影在肝脏局灶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科行常规扫查后发现肝脏局灶性病变的患者行超声造影检查,与常规扫查图像对比,观察良恶性病变检出率及恶性患者的时间-增强特性曲线特点。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病灶定性检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影增强检查观察病灶的时间-强度曲线具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肝癌患者声像图"快进快出",转移癌灌注不均匀增强,胆管癌表现均不一致,血管瘤"快进慢出",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早期表现为轮辐状离心性强回声,并且在门脉期和延迟期强化不消退,肝囊肿和肝脓肿未见增强回声。结论超声造影增强检查相对于常规超声检查具有明显的优势,能够实现良恶性占位的初步鉴别诊断,可以用于常规超声检查发现病灶后的进一步排查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超声造影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56例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分析其增强特征,并与常规超声检查及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56例患者中,超声造影对肝细胞肝癌的诊断符合率(90.9%)明显高于常规超声(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肝良性局灶性病变的诊断符合率(79.3%)明显高于常规超声(4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超声造影对肝脏局灶性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SonoVue实时超声造影在肾脏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常规超声诊断为肾脏占位性病变或可疑占位性病变的患者进行不同剂量(1.2ml或2.4ml)的SonoVue实时超声造影检查仔细观察灌注过程及回声变化,并用随机配备的时间-强度曲线分析。结果30例患者均获得满意的动态造影灌注图像,超声造影提示恶性病灶23例,良性病灶7例,所有病例均经CT、M RI或手术病理证实。与周边正常肾皮质对比,不同剂量的各病变在始增时间(开始强化时间)、强化程度及强化持续时间上表现出各自的特点。结论SonoVue实时超声造影在肾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可为临床提供更多有价值信息。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析超声双重造影对胃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45例胃良恶性病变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超声影像进行鉴别诊断,实验组采用超声双重造影对胃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方法诊断后的鉴别效果。结果实验组诊断准确率(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59.09%),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采用超声双重造影对胃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显像清晰率(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18.18%),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双重造影使显像更清晰,可准确鉴别胃良恶性病变,为治疗疾病提供影像学依据,安全、有效、应该在临床上大量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实时超声造影技术(CEUS)在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造影剂SonoVue和低机械指数实时超声造影匹配成像技术对38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应用超声造影检查,记录肝脏实质及病灶的充填过程、方式及增强程度,分析其血流灌注特点.结果 肝脏恶性病灶(肝癌):早期动脉相呈快速均匀或不均匀高增强,门脉相快速消退,呈等或低增强,延迟相呈低增强或黑洞征.肝脏良性病灶(血管瘤、不均匀脂肪肝、肝硬化结节、FNH等):早期动脉相出现造影增强,延迟相呈等增强和高增强,或表现自动脉相至门脉相及延迟相与周围肝脏实质同步均匀性增强,病灶无边界.结论 实时超声造影检查可反映不同肝脏占位性病变血流灌注特点,在临床诊断中具有其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肝脏低回声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在本院诊治的肝脏低回声病变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超声造影检查,并与临床病理诊断结果对比,分析超声造影诊断的准确率和误诊率。结果:超声造影检查结果显示良性病灶48例,恶性病灶18例,2例病变性质不明确。临床病理分析确诊良性病灶48例,恶性病灶17例,2例不明确性质为炎性病灶,1例病理不明确。超声造影检查良性病变48例和17例恶性病变与病理诊断相符,超声造影诊断准确率为95.58%,1例患者实为血管瘤造影误诊为肝癌,误诊率为2.94%。结论:超声造影技术是一项辨别性高、安全性强、无创伤性的检查诊断技术,能有效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避免误诊漏诊的现象发生,为临床尽早治疗提供可靠诊断依据,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常规超声结合超声弹性成像(UE)诊断甲状腺占位病变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4例甲状腺占位病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采取常规超声诊断者作为对照组(52例),将联合超声弹性成像者作为研究组(52例),比较两组诊断结果。结果:研究组良性病灶55个,恶性34个,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与准确率分别为88.23%、100.00%、95.50%,均高于对照组(P<0.05);良性病变1~4分例数显著多于恶性病变(P<0.05),恶性病变主要以5~7分为主,其中5分(21例)所占比重最高(P<0.05)。结论:甲状腺占位病变利用常规超声与UE共同诊断有助于准确率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讨论超声检查方式在诊断甲状腺占位性病变方面的价值和诊出率。方法:此次研究将2013.01.01-2016.04.30期间于本院进行检查的高度疑似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1300例人员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超声检查进行体检诊断,对甲状腺病变位置、数目回声以及大小进行检查,术后在使用病理检查进行诊断,分析疾病的诊出率,得出超声检查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准确性。结果:比对超声检查和术后病理诊断结果后发现:在1300例检查人员中,术前有1000例患者经超声检查被诊出患有甲状腺占位性病变,术后845有例患者经病理检查方式确诊患有甲状腺占位性病变,此次诊出率为84.5%;1300例患者术前经超声检查有26例患者诊出患有恶性甲状腺占位性病变,术后送病理检查确认有22例患者为恶性甲状腺占位性病变,恶性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超声检查诊出率为84.61%。此次诊断中,经超声检查诊出的患者共有1026例、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认患有甲状腺占位性病的患者共有867例,超声检查的总诊断率为84.5%。结论:使用超声检查诊断甲状腺占位性病变诊出率较高,在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诊断当中,对于拟诊甲状腺占位性病变患者,可以采用超声检查+病理检查的方式对其进行诊断,可有效减少漏诊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法联合乳腺影像学报告及数据系统(BI-RADS-US)分类对乳腺肿块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80例乳腺肿块患者,病理诊断为良性病变患者45例,恶性病变患者3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超声检查以及超声弹性成像,比较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法、BI-RADS-US分类法对乳腺肿块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探讨两者联合诊断的价值。结果 80例患者共发现良性病灶70个,恶性病灶42个,恶性病灶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显著高于良性病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429,P0.05);恶性病灶BI-RADS-US分类显著高于良性病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512,P0.05);常规超声诊断敏感度仅为57.14%,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法与BI-RADS-US单独诊断的敏感度分别为83.33%和85.71%,两者联合诊断敏感度提高到95.24%,显著高于常规超声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809,P0.05),且Kappa值为0.751,一致性最好。结论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法联合BI-RADS-US分类可以提高鉴别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病变的敏感度,从而对病灶做出综合评价,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造影与18F-脱氧葡萄糖PET显像(18F-FDG PET显像)两种诊断技术对肝脏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3年9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就诊的142例怀疑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其中男83例,女59例,对肝占位性病变进行实时超声造影及18F-FDG PET显像检查,对所有患者的检查结果与病理活检对照分析。结果超声造影检查对恶性病灶诊断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1.1%、42.3%、64.7%和38.6%,对良性病灶诊断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7.7%、38.9%、35.3%和61.4%,诊断准确率为59.9%。PET检查对恶性肿瘤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7.8%、67.3%、78.2%和54.7%,对良性肿瘤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32.7%、32.2%、21.8%和45.3%,诊断准确率为54.9%。结论超声造影与18F-FDG PET显像在恶性肿瘤的诊断优势无差别,而对良性肿瘤的诊断更具优势。应用超声造影和PET/CT检查对肝脏占位性病变定性诊断有一定价值,可以提高肿瘤的检出率,并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影像学信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结合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占位病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5月期间于我院接受临床诊疗的98例甲状腺占位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诊断方式的差异,将其分为研究组(常规超声结合超声弹性成像诊断)和对照组(常规超声检查)各49例,比较两组诊断结果。结果:在观察组98例甲状腺占位性病变患者当中,病理学检查检出良性病变87例,占比88.8%,其中研究组的诊断的敏感性(95.3%86.4%)、特异度(100%80%)和准确率(95.9%79.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常规超声结合超声弹性成像在甲状腺占位病变的临床诊断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临床医学工程》2017,(12):1649-1650
目的探讨采用超声造影与常规超声诊断良恶性妇科肿瘤的效能。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88例妇科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超声诊断,观察组采用超声造影结合常规超声诊断。结果观察组的肿瘤检出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7.73%(P<0.05)。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14%(P<0.05)。结论超声造影结合常规超声检查可有效提高良恶性妇科肿瘤的检出率及准确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声触诊组织成像(VTI)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5月在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242例乳腺肿瘤患者的242个乳腺病灶,术前均接受超声、VTI检查。分析VTI模式下乳腺良恶性病变病灶边界清晰程度、VTI分级;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比超声和联合VTI对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价值。结果 242个乳腺病灶中,良性病灶174个(71.90%),恶性病灶68个(28.10%);乳腺恶性病变病灶边界清晰程度与VTI分级IV~V级率高于乳腺良性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联合VTI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特异性与准确性高于常规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联合VTI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性高于常规超声,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联合VTI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更高,可有效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与特异性,值得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超声诊断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优点。方法:在本院内分泌科2018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甲状腺占位性病变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109个结节)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两种方式进行诊断,即超声诊断与手术病理诊断,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两种诊断结果的差异,计算超声诊断准确率、误诊率、漏诊率、特异度、灵敏度,Kappa检验超声与手术病理诊断的一致性,比较良、恶性病灶超声特征。结果:超声诊断共检查出病变76例,准确率为95.0%,漏诊2例,漏诊率为2.5%,误诊2例,误诊率为2.5%。超声诊断灵敏度为96.10%,特异度为66.67%,Kappa检验手术病理诊断与超声诊断的一致性较好(Kappa值=0.791)。超声诊断共检出良性病变63个(95.5%),恶性病变41个(95.3%)。良、恶性病灶血供、纵横比、钙化、形态、回声、边界比较,P<0.05,均具有统计学差异。超声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与手术病理结果接近,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的检出率也与手术病理诊断的差异不显著,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诊断在甲状腺占位性病变诊断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