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老认为 ,中医贵在识证 ,识证重在脉舌。望舌可以洞观五脏 ,关键在于分清虚实。千病万病 ,无非虚实 ,千药万药 ,不外补泻 ,倘能辨清虚实 ,则知其要也。舌诊分为望舌质、舌苔、舌体、舌态 4个方面。舌质 :淡、胖、嫩、滑则为虚 ,或为阳虚 ,或为血虚 ,或为气虚等。苍、老、坚、敛则为实 ,或为热证 ,或为里实热证或见于脏腑 ,或见于外感热病极期。望舌质好比是“烤肉条” ,若肉条在水中浸泡 ,则颜色淡、发胖、质嫩而滑 ;若肉条在阳光下曝晒 ,则颜色深红苍老而坚敛。一实—虚 ,了然心中 ,言简意赅 ,形象而贴切。舌苔 :黄、灰、黑、干 ,则为实。…  相似文献   

2.
《素问.玉机真藏论》曰:“凡治病,察其形气色泽,脉之盛衰,病之新故,乃治之,无后其时。形气相得,谓之可治;色泽以浮,谓之易已;脉从四时,谓之可治;脉弱以滑,是有胃气,命曰易治,取之以时。形气相失,谓之难治;色夭不泽,谓之难已;脉实以坚,谓之益甚;脉逆四时,为不可治。必察四难,而明告之。”提出以色泽、脉象、形态以及色脉与四时的顺逆,作为判断疾病预后好坏的依据。归纳四种易、难治的情况,“四易”是:形气相得,色泽以浮,脉弱以滑,脉从四时;“四难”是:形气相失,色夭不泽,脉实以坚,脉逆四时。笔者不揣浅陋,将这4种情况的粗浅认识,就正于同道。…  相似文献   

3.
浮脉主表证.凡六淫之邪侵袭肌表,人体之气血为捍卫机体,而趋向于表,故见脉浮。浮脉虽属外邪袭表之征,但有虚实之分,浮而有力为表实,浮而无力为表虚。不论表实表虚,只要脉现浮象,必有发热恶寒、头痛身痛之表证.正如《伤寒论》指出:“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同时又指出:“太阳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  相似文献   

4.
胃痛 ,又谓胃脘痛 ,以其病在胃 ,痛为主症。然形成之因 ,不越外感内伤两途。外感者多为寒邪直中 ,内伤者有气血阴阳之异 ,证之临床 ,稍有心得。仅治疗大法 ,略举其要。1 辨证要点胃脘疼痛 ,其辨证要点可为 :暴病多寒 ,久病多热 ;新病多实 ,久病多虚 ;初病在经 ,久病入络。拒按为实 ,喜按为虚 ;得食稍可者为虚 ,胀满胃食者为实 ;痛徐而缓莫得其处者多虚 ,痛剧而坚一定不移者为实 ;胀而呕逆 ,多为气滞。痛而固定 ,乃为血瘀。察舌辨之 ,有苔为实 ,无苔为虚 ;苔白主寒 ,苔黄主热 ;舌苔白厚 ,寒湿中阻 ;舌苔黄腻 ,湿热壅结 ;舌苔黄白相间 ,寒热…  相似文献   

5.
五味子     
《光明中医》2014,(10):2038-2038
味酸温。主益气,气敛则益。咳逆上气,肺主气,肺气敛则咳逆除,而气亦降矣。劳伤赢瘦,补不足,气敛藏,则病不侵而身强盛矣。强阴,气敛则归阴。益男子精。肾主收藏,而精者肾之所藏者也,故收敛之物无不益肾。五味形又似肾,故为补肾之要药。此以味为治也,凡酸味皆敛,而五味酸之极,则敛之极,极则不止于敛,而且能藏矣。藏者冬之令,属肾,故五味能补肾也。  相似文献   

6.
心动过速即中医惊悸、怔忡之类也。以脉象数急为诊。多系血不养心,神气浮越所致。痰火内扰也问有之。《伤寒论》曰:“数则为虚”,“阳气微,膈内虚,脉乃数也”。《景岳全书·脉神章》谓:“数脉之病,惟损为多;愈虚则愈数,愈数则愈危。”然虚损有阴阳之别,故数脉亦有浮沉之分。《四诊正法》曰:“数大而虚则为精血消竭之脉,细急如数阴证似阳之候也。”稽其治法《四诊抉微》指出:“浮数空软阳浮于上,治当温补;沉数细涩阴竭于下,法必滋阴。”《医碥》补充曰:更“有虚寒而逼火浮越者,真阳欲脱者,脉皆数甚”,且浮弦而大“投以温补之药,则数者静,弦者缓,大者敛矣。”笔者近年来根据临床辨证,应用不同的疗法治疗心悸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萃翁公郎,禀质向亏,诵读烦劳,心神伤耗。初病浮火上升,继则阳强不密,精时自下。诊脉虚细无力,方定六味地黄汤。除茯苓、泽泻,加麦冬、五味、远志、枣仁、牡蛎、芡实,期以功成。百日服药数剂未应,更医病状依然,复召诊视。予曰:此水火失济象也,岂能速效。仍用前方再加龙骨、蒺藜、桑螵蛸、莲蕊须,合乎滑者涩之之意。守服两旬,虚阳渐敛,精下日减。但病久形羸食少,究由脾胃有亏。经云: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是精藏于  相似文献   

8.
《临症验舌法》中说:"凡内外杂证,亦无一不呈其形,著其色于舌……据舌以分虚实,而虚实不爽焉;据舌以分阴阳,而阴阳不谬焉;据舌以分脏腑,配主方,而脏腑不差,主方不误焉;危急疑难之顷,往往证无可参,脉无可按,而惟以舌为凭"。由此可见  相似文献   

9.
目诊撮要     
目诊虽不如脉诊重要,但亦医家勘病之要着。现就五轮主病部分简介如下,以供参考。肉轮主病:胞浮者,主风,主虚,主水。胞浮虚,指头微胀,久咳者,肺气虚。胞胀,便溏,气怯神疲怠惰者,气陷。睑内色白者,血虚,脏寒。睑内  相似文献   

10.
名医名言     
《山西中医》2009,25(7):6-6
清·陆以计舌著《冷庐医话》谓:“凡病不能自治,必求治于医者,而其要则有四焉。一日择人必严,医者之品学不同,必取心地诚谨,术业精能者,庶可奏功。一日说症必详,脉理渊微,知之者鲜,惟问可究病情,乃医之自以为是者,往往厌人琐语,而病家亦不能详述,此大误也,故凡求医诊治,必细述病源,勿惮其烦。  相似文献   

11.
治病先明标本凡病有标本,本者根源,标者末也。明·张介宾《景岳全书·传忠录》云:“本为病之原,标为病之变,病本惟一,隐而难明,病变甚多,显而易见,故今之治病者多有不知本末,而惟据目前,则最为斯道之大病。”可见治病不辨标本,或指本为标,或指标为本,必迷乱经常,倒施针药。故云:“良工之治病,必辨新病邪实,久病正虚,论缓急先后而调理,因病有当急治有不当急治,夫若外感之邪必乘其方起之时,邪入尚浅,先驱而出之,若候邪气已深,与气血相乱,乃至伤于元气则治难焉,此当急治之理。”大凡新病可急治,久病宜缓调,急则治标,缓则固本,先治其实,后治其虚…  相似文献   

12.
《伤寒论》说:“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凡表证过汗或自汗过多,虚其表阳,身寒而表证未解者,桂枝加附子汤甚效。取桂枝汤以调和营卫,加附子以温壮在表之元阳。《本事方》载:“有一士人得太阳病,因发汗汗出不止,恶风小便涩,足挛急而不伸,子诊其脉浮而大,浮为风,大为虚,用  相似文献   

13.
综合试卷一、填空治火可用苦寒,治燥必用甘寒,火郁可以发,燥胜必用润,火可以直折,燥必用濡养。病者腹满,按之不痛者为虚,痛者为实,可下之。百合病见于阴者,以阳法救之;见于阳者,以阴法救之。见阳攻阴复发其汗,此为逆;见阴攻阳乃复下之,此亦为逆。二、问答 1.分别指出《伤寒论》真武汤、桂枝汤、大柴胡汤和四逆散中芍药的作用各是什么? 答:真武汤是治疗真阳衰微,水气内停的方剂,其中芍药起酸收作用,敛虚阳以归于阴,防其散越。  相似文献   

14.
运用中医医案OLAP系统,对4400例名医医案的舌象进行总体分布、类别的概率统计及与病因病机、病证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有舌诊记载的医案共4042个,占91.86%;其中记载最多的是舌苔(包括苔色和苔质),经分类统计,苔色中以白苔、黄苔记载较多;苔质中以薄苔、腻苔、厚苔出现的比例较主;舌色中以红舌、淡白舌、绛舌、紫舌出现的频率较高;舌形中以胖舌、齿痕、裂纹舌出现的次数较多;舌态中以强硬舌、偏歪舌出现的频率较高。相关性分析表明:(1)白苔亦主热证;(2)剥苔非唯阴虚,风、寒、湿、虚、瘀、疫致病均可见此苔;(3)瘀血多胖舌;(4)嫩舌也主实证;(5)裂纹舌既为阴虚液枯之象,也为津不上承之兆。因此,气虚、寒湿、痰饮等而致气不化津或水停气阻者均可出现此舌;(6)芒刺舌本与阴虚和实热有关,但因劳倦和气虚也会出现;(7)霉酱苔最多见于情志病。  相似文献   

15.
叁、脈法 (1)脹滿之脉:内經:“其脉大坚以濇者脹也”,“脉盛而緊曰脹”,脉訣:“脹滿脉弦,脾制于肝,洪数热脹,迟弱陰寒,浮为虜虛滿,緊則中实,浮則可治,虚則危急”,得效:“关上脉虚則内脹,迟而滑者脹,虚而緊濇者脹,或弦而迟,或弦而数,皆脹也”,“諸气脹滿,浮大可治,虚小难治”。  相似文献   

16.
中医舌诊的临床意义,在于作为辨证的不可缺少的客观依据,无论八纲、病因、脏腑、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等辨证方法,都以舌象为重要的辨证指标。正如《临证验舌法》书中所说:"凡内外杂证,亦无一不呈其形,著其色于舌……据舌以分虚实,而虚实不爽焉;据舌以分阴阳,而阴阳不谬焉;据舌以分脏腑、配主方,而脏腑不差,主方不误焉。危急疑难之顷,往往证无可参,脉无可按,而唯以舌为凭;妇女幼稚之病,往往闻之无息,问之无声,而唯有舌可验。"说明舌诊在临床辨证施治中的重要性。本研究选择老年气虚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舌象的特点,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叶天士在《温热论》(以下简称《论》)中以较大篇幅论述察舌的内容,体现了舌诊对温病的临床意义和实用价值。辩别疾病性质疾病有阴阳之别,寒热之异,察舌可判其大概。阳证多质红苔黄,阴证必质淡苔润,热邪伤津舌必干燥,寒邪伤卫则舌润不干。“舌绛而干燥者,火邪劫营”“舌黑而干津枯火炽”,“黑而滑润者,水来克火,为阴证”。另有“不拘何色,舌生芒刺者,皆是  相似文献   

18.
顾丕荣重用参术治肝硬化腹水的经验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张俊 《中医杂志》1996,37(7):394-395
肝硬化腹水病机复杂,其证叠现,常呈形实正虚、虚多邪恋之候。根据临床见证,顾丕荣老师分为肝脾、肝肾和肝脾肾3型论治。他认为本病其标在水,其本为虚。所以崇丹溪之说,临证“必用大剂参术”。1 肝脾型肝病既久,多伤脾土,脾虚不能制水,水湿聚停,脘腹膨大,纳谷难化,溲少便溏,舌体淡胖,苔腻口粘,脉弦而缓,丹溪所谓“单腹胀乃脾  相似文献   

19.
运用白芍动静特性治疗疼痛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镇星 《浙江中医杂志》2004,39(11):492-492
对白芍的动静特性,历代医家多有论及.如<本草经读>曰:"芍药,气平下降,味苦下泄而走血,为攻下之品,非补养之物也.……气滞之病,其主之者,以苦平而泄其气也;血滞之病,其主之者,以苦平而行其血也".成无己曰:"芍药之酸,敛津液而益营血,收阴气而泄邪热".言白芍有"补"、"敛"功效者,是说其静;说白芍具"泻"、"泄"功效者,乃曰其动.这正是白芍集动静于一体之特点.对实性疼痛的血脉瘀阻,闭塞"不通"者,能通顺营卫气血,气顺血和,疼痛自除;对虚性疼痛的经脉空虚,失养"不荣"者,能养血柔肝,敛阴和营,则脾健血旺,经脉得养能荣,顽疾可愈.尤其对虚实夹杂之顽固性疼痛,可更好地发挥其实可通、虚能荣的"一药多长"之特长.  相似文献   

20.
论望色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医药通报》2011,(1):65-65
望色之法,明莹者吉,昏晦者凶。然陈希夷云∶凡色之无光者,不足谓之色。盖光即虚色,灾喜皆不成,不必断也。然则望色者,必于有光中分别明晦,以定吉凶,然后可耳。春青、夏赤、秋白、冬黑,以四时判之,得时者生,失时者凶。四色之中,又须常带黄润之色乃佳,脾气无不在也。准头赤,肺中有火;耳半黑,肾中有邪;年寿赤,则心火炎;眼下青,则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