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冠状动脉不稳定斑块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ELISA、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冠脉造影正常对照组(n=30)、稳定型心绞痛(SA)组(n=60)、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PAPP-A、CRP水平[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5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30例].结果 UA组血清PAPP-A、CRP水平分别为(25.4±6.8)mg/L、(4.7±1.3)mg/L及AMI组(26.3±5.6)mg/L、(5.0±1.3)mg/L,明显高于SA组的(9.6±2.1)mg/L、(1.4±0.4)mg/L和对照组的(8.5±2.8)mg/L、(1.4±0.4)mg/L(P<0.01);ACS患者血清PAPP-A水平和CRP呈显著正相关(P<0.01);ACS患者血清PAPP-A、CRP水平均与冠脉复杂狭窄数呈正相关(P<0.01).结论 冠心病患者血清PAPP-A与CRP水平升高提示冠脉斑块不稳定,可能是冠脉病变活动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他汀类药物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妊娠相关性血浆蛋白-A(PAPP-A)水平的变化。方法应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测定40例ACS应用他汀类药物前后、20例稳定型心绞痛(SA)及20例非冠心病患者血清PAPP-A水平。结果ACS患者血清PAPP-A浓度均明显高于SA组和非冠心病组患者,应用他汀类药物后ACS患者血清PAPP-A水平降低(均P〈0.01)。结论PAPP-A浓度在ACS患者血中明显升高,为ACS易损斑块新的血清标志物。  相似文献   

3.
陈向阳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0):1380-1382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白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40配体(sCD40L)、白细胞介素-20(IL-20)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检测6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sCD40L和IL-20浓度,免疫比浊法检测hs-CRP水平,并以34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结果 ACS组血清sCD40L、IL-20和hs-CRP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均P<0.01);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sCD40L、IL-20和hs-CRP水平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均P<0.05);ACS患者血清sCD40L和IL-20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数量呈正相关(r=0.584,0.732,均P<0.05);血清sCD40L、IL-20水平与hs-CRP水平呈高度正相关(r=0.687,0.765,均P<0.01),血清sCD40L与IL-20表达也呈高度正相关(r=0.654,P<0.01).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sCD40L、IL-20和hs-CRP水平明显升高,可能参与了ACS的发病过程,并成为ACS的预测因子;血清sCD40L和IL-20水平检测可能是评价ACS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4.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血清白细胞介素-6 C反应蛋白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 - 6 (IL- 6 )、C反应蛋白 (CRP)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之间的关系。方法 测定 31例 ACS患者和 19例稳定型心绞痛 (SAP)患者 ,以及对照组 2 0例 IL- 6、CRP含量。ACS组包括急性心肌梗死 (A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 ,比较 ACS组、SAP组和对照组之间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 ACS组 IL - 6、CRP水平明显高于 SAP组和对照组 (P<0 .0 1) ,但 SAP组和对照组之间 IL - 6、CRP水平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结论  ACS的发生与免疫系统的炎症反应有关 ,IL - 6、CRP水平的增高与 ACS的发生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5.
石大环  李济福 《中国医药》2009,4(8):860-861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减少炎症反应、稳定斑块的作用.方法 选定ACS患者80例,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40例(SA组)及健康体检者40例(对照组).完全随机将ACS患者分为辛伐他汀治疗组40例和常规治疗组40例,比较各组间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变化.结果 ACS组与SA组及对照组之间血清IL-6[SA组(29.2±22.1)ng/L、ACS组(49.3±29.6)ng/L、对照组(4.5±2.9)ng/L]、IL-8[SA组为(0.37±0.05)ng/L、ACS组为(0.58±0.09)ng/L、对照组为(0.14±0.05)ng/L]及hs-CRP[SA组为(1.31±0.64)mg/L、ACS组为(28.35±21.02)mg/L、对照组为(1.19±0.92)mg/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A组与ACS组治疗后血清IL-6、IL-8及hs-CRP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辛伐他汀可降低ACS患者血清IL-6、IL-8及hs-CRP水平,减少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基质成分的降解和炎症反应,从而起到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冠心病患者PCI术后血清ACT—A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检测不同冠心病患者血清ACT-A水平,观察其与冠心病危险程度的关系,并对其意义进行探讨.方法:入选稳定性心绞痛(SA)2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32例和健康对照组(Con)30例,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ACT-A、IL-6水平,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RP水平.结果:①SA组和ACS组ACT-A水平显著高于Con组(P<0.05),且ACS组血清水平明显高于SA组(P<0.05).②血清ACT-A水平PCI术后24 h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而血清CRP、IL-6水平较术前仍显著增高(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中ACT-A水平增高,且冠状动脉斑块越不稳定其增高水平更为明显.ACT-A可能通过调节斑块的炎症反应,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ACT-A有望成为冠心病斑块稳定性的良好预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王晓华  冯慧  刘树琴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24):3363-3365
目的 探讨炎性标志物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关系.方法 对60例ACS[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3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7例]和45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及45例健康人群,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清hs-CRP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IL-6水平,比较各组的差异及其在ACS中的相互关系.结果 ACS组血清hs-CRP、IL-6浓度明显高于SAP组及健康对照组(P<0.01),其中,AMI组血清hs-CRP、IL-6浓度又明显高于U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S患者血清hs-CRP与IL-6呈正相关(r=0.836).结论 血清hs-CRP、IL-6水平可判断斑块的稳定性,且在ACS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对ACS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妊娠相关蛋白酶-A(PAPP-A)和白介素-18(IL-18)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6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其中稳定性心绞痛组20例、急性心肌梗死组2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组20例.另选20例正常健康人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PAPP-A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妊娠相关蛋白A(PAPP-A)在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5月—2010年7月收治的ACS患者(ACS组)117例和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P组)68例,正常组84例为健康体检者。采用酶联免疫检测(ELISA)分析其PAPP-A水平。跟踪ACS、SAP患者治疗3周后血清PAPP-A水平变化。结果:PAPP-A在ACS患者血清中水平最高,与SAP患者和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而SAP患者和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周后ACS患者PAPP-A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105,P<0.01),而SAP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31,P>0.05)。结论:PAPP-A和斑块不稳定性有关,其水平检测有助于预测急性冠脉事件发生、危险程度以及康复情况。  相似文献   

10.
陈学军  马根山 《江苏医药》2012,33(5):548-55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血清新蝶呤(NPT)水平与冠状动脉不稳定斑块的相关性。方法应用ELISA方法检测正常对照(C组,31例)、稳定型心绞痛(SA组,4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61例)患者血清PAPP-A、NPT水平。冠状动脉造影检测冠脉复杂狭窄数量。结果 UA组血清PAPP-A、NPT水平分别为(12.17±3.08)μg/L、(9.27±3.01)μg/L,明显高于SA组的(8.38±3.31)μg/L、(7.16±3.60)μg/L和对照组的(4.71±3.09)μg/L、(5.01±1.70)μg/L(P<0.01);UA组血清PAPP-A水平和NPT呈显著正相关(r=0.45,P<0.01);在SA组和C组血清PAPP-A水平和NPT无明显相关性(P>0.05)。UA组冠脉复杂狭窄数明显大于SA组和C组(P<0.01);UA组血清PAPP-A、NPT水平均与冠脉复杂狭窄数呈正相关(r1=0.51,r2=0.36,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PAPP-A与NPT水平升高提示冠脉斑块不稳定,可能是冠脉病变活动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冠心病(CHD)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可溶性细胞粘附因子-1(sICAM-1)及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因子-1(sVCAM-1)5项炎性因子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探讨5项炎性因子在CHD中的诊断及应用价值。方法将111例CHD患者分成3组,急性心肌梗死(AM1)组1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22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71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进行5项炎性因子的对比分析。结果3组Hs-CRP组间对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IL-6及sICAM-1在AMI组及UA组与正常组对比(P〈0.05)有显著差异,余组间两两比较P〈0.01;IL-1及sVCAM-1在SAP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AMI组与UA组比较无差异(P〉0.05),UA组与SAP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炎症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Hs-CRP,IL-6及sICAM-1可作为判断冠心病患者病情严重的参考指标。而IL-1及sVCAM-1在判断冠心病的病情严重程度上的价值有待进一步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2.
杨顺来  靳宝兰 《天津医药》2004,32(4):211-213
目的 :探讨D -二聚体、纤维蛋白原 (Fg)水平以评估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凝血、纤溶活性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定量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冠心病患者126例 ,其中急性心肌梗死 (AMI)42例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36例 ,稳定型心绞痛 (SA)48例和30例正常对照组的D -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水平。结果 :D -二聚体和Fg的阳性发生率及含量,UA和AMI患者组明显高于SA组及对照组(P<0.01) ;SA组患者的D -二聚体和Fg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0.05) ;UA组D -二聚体阴性组的Fg水平小于阳性组 (P<0.05) ,而AMI这两组Fg水平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D -二聚体及Fg 含量越高 ,越易发生AMI ,UA组D -二聚体、Fg增高者可有血栓形成。D -二聚体和Fg含量测定可作为冠心病患者发生新鲜血栓形成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白细胞介素(IL)-8/IL-10比值的变化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患者103例,其中稳定型心绞痛单纯造影组(SA1组)31例、稳定型心绞痛PCI组(SA2组)3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PCI组(UA组)38例。检测各组患者PCI术前及术后24h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IL-8及IL-10水平。结果:(1)SA2组及UA组术后IL-8/IL-10比值高于术前(P<0.05或P<0.01)。(2)术后UA组IL-8/IL-10比值均高于SA1及SA2组(P<0.05)。(3)术前IL-8/IL-10比值及不稳定型心绞痛状态是术后IL-8/IL-10比值的影响因素。结论:PCI术后存在促炎/抗炎细胞因子失衡,机体炎症反应增强,且以术前存在细胞因子失衡状态及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更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检测冠心病(CHD)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SAA)及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探讨其在CHD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 检测2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25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30例稳定性心绞痛(SA)、30例健康者血清SAA、IL-6、TNF-α和hs-CRP水平.结果 CHD患者血清SAA、IL-6、TNF-α和hs-CRP水平均较对照组高(P<0.01);并呈AMI> UA> SA的趋势(P<0.05和0.01),且在冠脉单支病变、双支病变、三支病变者逐渐增高(P<0.01);SAA与IL-6、TNF-α和hs-CRP水平显著相关(P<0.01).结论 SAA、IL-6、TNF-α和hs-CRP可能参与了CHD的发病过程,可作为CHD病情观察的指标,以预防CHD急性冠脉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变化与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及硬化斑块的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心病患者90例,按照其造影结果分为单支病变组(35例)、双支病变组(35例)和三支病变组(20例),观察hs-CRP水平与冠脉病变的关系,并分析稳定型心绞痛(SA)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及心肌梗死(AMI)组hs-CRP水平的关系。结果双支病变组及三支病变组中hs-CRP浓度比单支病变组显著升高(P<0.01)。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A组及AMI组的hs-CRP水平比SA组明显升高,AMI组比UA组显著升高。结论 hs-CRP水平与冠脉病变的程度及硬化斑块的稳定性有密切的联系,可作为冠心病患者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白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在不同类型冠心病中的作用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吕连明  王光春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12):2146-2147
目的探讨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不同类型冠心病(CHD)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3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25例、对照组非冠心病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血清IL-6、TNF.仪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AMI组、UAP组的血清IL-6、TNF-α水平与SAP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MI组的血清TNF-α、IL-6水平与UA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6介导的炎性反应可能参与动脉粥样斑块的易损和破裂;TNF-d在促进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及斑块不稳定方面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P-选择素水平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特点,探讨其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预测价值。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2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2例稳定型心绞痛(SAP)和2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sVCAM-1、sP-选择素水平。结果ACS患者血清(UAP)sVCAM-1、sP-选择素水平均高于非ACS患者,AMI患者血清sVCAM-1浓度及sP-选择素水平较UAP患者升高(均P〈0.05)。以x±2s为临界值联合检测ACS的灵敏度为73.4%,特异度为84.2%。结论ACS患者血清VCAM-1、P-选择素水平升高,提示与ACS的发生有关,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标志,可以作为ACS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粥样斑块破裂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测定8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5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胸痛发作12~24h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水平。另设健康对照组(n=70)与之对照。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MMP-1,MMP-9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且心肌梗死组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1)。结论血清MMP-1,MMP-9增高与斑块破裂具有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浆载脂蛋白A1,B(apoA1,B)水平及apoB/apoA1比值与急性冠综合征(ACS)的相关性。方法入选我院经冠脉造影检查的119例可疑冠心病患者,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组)54例,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33例,冠脉造影阴性者设为对照组32例。分别测定血浆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apoA1、apoB,计算apoB/apoA1比值,比较各组各项测定指标及apoB/apoA1的水平变化,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UA组与AMI组apoA1分别为(1.10±0.12)mmol/L,(1.07±0.14)mmol/L,与对照组(1.19±0.17)mmol/L相比显著偏低(P均<0.01);UA组与AMI组apoB分别为(1.00±0.14)mmol/L,(1.10±0.13)mmol/L,与对照组(0.92±0.14)mmol/L相比显著偏高(P<0.05,P<0.01);UA组与AMI组的apoB/apoA1分别为0.91±0.19,0.97±0.18,与对照组(0.79±0.18)相比显著偏高(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apoB/apoA1(OR=4.462,95%CI2.153~9.255,P<0.001)及apoB(OR=2.764,95%CI1.174~6.511,P<0.001)与ACS显著相关。结论 apoB与apoB/apoA1均是ACS的独立危险因素,而apoB/apoA1是ACS最显著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中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血尿酸(UA)的含量及它们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组患者5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SAP)组患者5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患者30例,2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研究对象Hcy的浓度,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UA浓度。结果血中Hcy和UA水平ACS组、SAP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CS组显著高于SAP组(P〈0.05),AMI组显著高于USAP组(P〈0.05),且Hcy及UA呈正相关。结论冠心病患者血中Hcy、UA浓度与冠心病危险程度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可以作为判断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