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3 毫秒
1.
许兰娜 《卫生职业教育》2009,27(12):102-102
牙体雕刻是口腔工艺技术专业学生在学习口腔解剖生理学时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通过对牙体外形的雕刻,可以使学生牢固掌握牙体的解剖形态及其生理特点。2007年学校组织口腔工艺技术专业学生进行牙体雕刻大赛,不仅使学生受益匪浅,而且还使教学人员从中发现了自己以往教学中的不足。  相似文献   

2.
牙体解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口腔工艺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了解牙体形态、掌握牙体雕刻技术,是口腔工艺技术专业学生的基本功。但本课程内容抽象,精细雕刻技巧难以把握,给教学增加了不少难度。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总结出一些切实可行的经验,收到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3.
李英 《卫生职业教育》2007,25(10):83-84
将多媒体教学、标本认证、描绘牙体形态、雕刻石膏牙或雕刻蜡牙等多种教学方法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可以使牙体解剖学形态教学取得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了认识和治疗牙废及口腔颌面部疾病,人们不断研究探索牙齿及口腔颌面部的解剖结构。早住2000多年前,人们对口腔局部解剖已有所认识,但直到文艺复兴时期才取得突破性进展,解剖学从外科学中分离出来,成为医学领域中独立的分支。1728年,牙科专著《外科牙医》的出版,标志着牙科成为独立学科。其后,约翰·事特出版了《人类牙齿自然史》(1771)和《牙齿疾病的实际论述》(1778),使得牙齿解剖学诞生。到了近现代,由于各种科学技术的运用以及医学的进步,牙齿及口腔领面部解剖学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针对口腔解剖学"牙的分类及功能"章节,结合口腔护理专业的岗位需求与实际,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6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多媒体教学在牙体解剖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牙体的解剖结构复杂、细微,雕牙实验操作具有视野小及示教所需时间长等特点。利用实验室现有资源,灵活运用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手段,开阔学生实验观摩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综合能力,在牙体解剖学实验教学中,充分提高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我们在口腔解剖生理学的教学实践中,重视强化学生在牙体解剖形态结构雕刻方面的训练,以帮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培养其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8.
口腔解剖生理学是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其中牙体解剖学是课程的核心内容,它对后续修复工艺主干课程的教学效果有深远的影响。我校从2007年设置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开始,不断探索并改进牙体解剖学的教学模式,在此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在课程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同时,也促进  相似文献   

9.
本文初步探讨了牙体解剖学实习教学的方法及其效果.通过引导思考、"强调目的"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由浅入深地积极思考各种操作目的、各种牙体解剖结构的作用,以及这些结构是如何与生理功能相互作用而实现其功能的,使学生养成"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习惯.这样,既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牙体解剖结构的特点和作用,又能够将学生所掌握的解剖学理论知识引向口腔生理学等学科,初步建立口腔医学的学习思路.结果表明,上述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其效果得到了学生的肯定.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初步探讨了牙体解剖学实习教学的方法及其效果.通过引导思考、"强调目的"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由浅入深地积极思考各种操作目的、各种牙体解剖结构的作用,以及这些结构是如何与生理功能相互作用而实现其功能的,使学生养成"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习惯.这样,既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牙体解剖结构的特点和作用,又能够将学生所掌握的解剖学理论知识引向口腔生理学等学科,初步建立口腔医学的学习思路.结果表明,上述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其效果得到了学生的肯定.  相似文献   

11.
通过数字化技术整合文字、图片、视频及三维动画等教学资源,构建基于智能手机微信小程序的数字化口腔解剖生理-牙体形态结构学习平台,展示牙齿三维数字模型。参照人民卫生出版社教材《口腔解剖生理学》(第七版)及Wheeler’s Dental Anatomy, Physiology and Occlusion对牙体结构形态部分进行文字编排。通过对离体牙进行拍摄、锥形束CT扫描后获得牙齿外型JPEG文件和牙体横断面的DICOM文件,后期采用Photoshop CS6、CS 3D imaging(锥形束CT附带的简略版软件)、Snagit、Video Editor 及爱剪辑5个软件制作牙体连续断层解剖动态图及各牙体3D展示视频。按照微信官网小程序开发的步骤进行注册、开发、编写代码,将图片和文字导入,提交审核和发布等。完成“牙体解剖学习平台”微信小程序制作并投入使用。90.3%(93人)的使用者认为其对学习《口腔解剖生理学》有帮助,特别在加深对牙齿形态结构的理解和记忆牙齿形态结构的知识点方面。96.1%(99人)的使用者认为小程序应该加入课堂作为口腔专业学生学习的补充,但不认为其可取代课本。“牙体解剖学习平台”微信小程序的开发将为口腔各类教学资源基于网络开发整合提供方法学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牙体描绘训练在牙体雕刻中的重要性及应用方法。方法通过在高职生牙体雕刻技术实践教学中开展牙体描绘训练的比较性研究,总结牙体描绘对牙体雕刻技术提高的促进作用。结果牙体描绘训练可以加强学生对牙体解剖形态的理解,提高其对牙体雕刻技能的掌握程度。结论本项目的开展为探索牙体描绘训练的方法提供了依据,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下颌前磨牙由于具有多样异常的解剖形态而闻名,是根管治疗中最有难度的一类牙齿,Sloewy教授称下颌前磨牙是“牙体牙髓的一个谜”[1]。多数的口腔教科书对于下颌前磨牙的的解剖形态都有很好的描述,但是没有提供一些牙根及根管变异的细节,而下颌前磨牙牙根的数目变异有一定的发生率。搜索大部分文献报道更多的是根管形态的变异,对于牙根数目的变异研究较少。但下颌前磨牙的牙根数目的解剖变异对于牙体牙髓、口腔外科以及口腔修复学都是一项巨大的挑战。掌握下颌前磨牙的解剖是口腔临床操作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牙体雕刻实验课作为口腔解剖生理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被越来越多的口腔教育工作者所重视,本文旨在借鉴国际国内医学院校的教学经验并结合我院授课的实际情况,探索适合牙体雕刻实验课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给带教教师提供参考,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15.
口腔解剖生理学教材之管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供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口腔医学专业使用的《口腔解剖生理学》教材 (卫生部规划教材 ,第四版 ) ,其教学内容按章节的排列顺序如下 :绪论 ;牙体解剖生理及牙合与颌位 ;口腔颌面颈部系统解剖 ;口腔颌面颈部局部解剖 ;口腔功能。以上四个部分所占教材的比例除“口腔功能”较少外 ,其余三部分基本相同。该教材沿用至今 ,已改版 4次 ,虽然每次改版都作了些内容或文字上的改动 ,但教材的固有模式和结构一概不变 ,融入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思维不够 ,远远跟不上国内外在该学科领域内的发展。笔者从事口腔解剖生理学教学和科研工作多年 ,对此深有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构建三维立体数字化牙体模型,用于口腔解剖生理学教学.方法 以现有教具模型为基础,选取其中具有典型形态的牙齿,拍摄六视图,再应用3D Max和Z Brush等三维设计软件,构建三维立体数字化牙体模型,并制作交互式学习动态视频.结果 完成了上颌中切牙、尖牙、第一前磨牙、第一磨牙以及下颌第一磨牙数字模型的开发,形成可观看和自主操作的多媒体牙体教具.结论 该方法成本较低,易于开展,获得的三维立体数字化牙体模型各角度表面解剖标志清晰,适用于口腔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17.
主体性教育问题的研究是对传统教育的继承和发展,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取向。文章探讨和分析了在口腔牙体解剖教学中,充分开展基于课堂教学的主体性教学实践,以期推动医学生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8.
吕武 《河北医学》2014,(9):1535-1537
据临床研究报道,复发性口腔溃疡[1]、舌癌[2]以及先天性缺牙等是最为常见的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口腔疾病。其中,先天性缺牙由于口部牙齿的部分缺失或完全缺失,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外观形象、自信心和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的不断要求,该病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先天性缺牙( congenitally ab-sent teeth )亦被称为牙齿数目不足,该病的发病率高,约为5-10%[3]。然而,先天性缺牙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胚胎发育学理论认为,口腔内外胚层不能很好的发育,导致牙胚发育不正常是其主要的病因,所以该疾病也被称为先天性外胚叶发育不全综合征。目前临床上主要将先天性缺牙分为2种类型,即先天性全口缺牙和先天性部分缺牙[4]。由于该病发病机制不明确,所以尚无对症治疗的方法,临床上通常采用口腔修复对缺失的牙齿进行治疗。本文对98例先天性缺牙患者实施了具有针对性的口腔修复治疗,治疗后患者不但在牙齿功能方面得到了有效改善,且达到了一定的美观效果,患者满意度较高,临床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钱建亚 《吉林医学》2011,32(22):4631-4632
目的:探讨口腔修复患者牙体缺损、牙列缺失和牙列缺损的临床特点和修复状况,为预防牙齿损伤及其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收集进行口腔修复的970例患者临床资料,并且对口腔修复者的性别、年龄、部位和修复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牙体缺损、牙列缺失和牙列缺损比较:男女患者在性别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P>0.05);在年龄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90.52,P<0.05),并且口腔修复者以30~60岁患者组最多(57.32%);在部位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1.64,P<0.05),以上颌部位所占的比例最高(38.15%)。口腔修复状况,修复类型占前三位的依次为铸造支架义齿(27.84%)、铰连式义齿(25.97%)和金属烤瓷联合全冠(24.02%)。结论:临床医生应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患者做好口腔保健知识宣传教育,并要积极学习新知识为口腔修复技术的提高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0.
徐英 《河北医学》2000,6(9):823-825
目的:了解高校学生口腔牙体,牙列缺损及进行修复的情况,方法:根据修复门诊的经治疗病例进行统计,总结。结果:因龋病所造成的牙体,牙列缺损占60%,因外伤造成的占33%,缺损的牙位下后牙最多,占51.43%,上前牙次之占28.57%。而缺损后及时进行修复的(不包括口内的牙体缺损修复)仅占应修复数的31%,修复前末经治疗的占52.85%。结论:高校学生的牙体,牙列缺损在病因,牙位及缺损后及时进行修复的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