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阿仑膦酸钠对人工关节假体周围骨长入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阿仑膦酸钠对人工关节假体周围骨长入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16只,双侧胫骨上端经膝关节植入定制钛合金假体,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术后每日空腹生理盐水灌胃;实验组术后每日空腹阿仑膦酸钠灌胃,剂量0.1 mg/(kg.d),持续6周。术后12周处死取材,进行组织学观察及组织形态计量学测定。结果组织学观察发现,对照组假体周围由新生骨、类骨质和纤维界膜构成。纤维界膜较厚,与新生骨或类骨质间界限清晰。实验组假体周围纤维界膜薄且稀少,新生骨与假体界面多为直接接触,有些部位新生骨与假体界面完全整合。组织形态计量学测定发现,对照组假体周围界膜的厚度和面积均明显大于实验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阿仑膦酸钠经胃肠给药可能对钛合金人工关节假体周围骨长入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阿仑膦酸钠不同给药时间间隔对磨损颗粒诱导假体周围骨溶解的影响,为临床应用阿仑膦酸钠预防人工关节假体周围骨溶解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雄性SD大鼠12只,经膝关节将钛合金假体及混合磨损颗粒植入胫骨近端(双侧),随机分成实验Ⅰ组和实验Ⅱ组,每组6只,术后分别每日1次空腹阿仑膦酸钠(0.1m∥kg)灌胃和每周1次空腹阿仑膦酸钠(0.7mg/kg)灌胃,持续6周。术后12周处死取材,进行组织学观察及组织形态计量学测定。结果 实验Ⅰ组和实验Ⅱ组假体柄周围纤维界膜均较薄,细胞成分少,假体周围新生骨与假体间可见有直接接触,对假体支撑作用良好。假体周围界膜厚度及面积的形态计量学检测发现,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阿仑膦酸钠预防磨损颗粒诱导的假体周围骨溶解时,每周给药1次与每日给药1次可产生同样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仑膦酸钠对磨损颗粒诱导假体周围骨溶解的影响,确定其合适剂量.方法雄性SD大鼠24只,经膝关节将钛合金假体及混合磨损颗粒植入胫骨近端(双侧),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Ⅰ、Ⅱ、Ⅲ组,每组6只,术后对照组每日空腹生理盐水2ml灌胃;实验Ⅰ、Ⅱ、Ⅲ组每日空腹阿仑膦酸钠灌胃,剂量分别为0.01、0.1、1mg/(kg·d),持续6周.术后12周处死取材,进行组织学观察及组织形态计量学测定.结果对照组和实验Ⅰ组假体柄周围纤维界膜厚,细胞成分多,与纤维界膜连接处新生骨边缘呈虫蚀状,新生骨对假体的支撑作用较差;实验Ⅱ、Ⅲ组假体柄周围纤维界膜较薄,新生骨与假体间可见有直接接触,对假体有良好的支撑作用.假体周围界膜厚度及面积的形态计量学检测并经统计学分析显示:对照组与实验Ⅰ组、实验Ⅱ与Ⅲ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和实验Ⅰ组分别与实验Ⅱ组和实验Ⅲ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以阿仑膦酸钠预防磨损颗粒诱导的假体周围骨溶解时,最适合剂量为0.1mg/(kg·d).  相似文献   

4.
阿仑膦酸钠预防磨损颗粒诱导假体周围骨溶解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目的 目的是利用阿仑膦酸钠来研究其对人工关节假体周围骨溶解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体重300~350g的雄性SD大鼠24只,经膝关节将特制的钛合金假体及混合磨损颗粒植入胫骨近端(双侧),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术后分别每日空腹阿仑膦酸钠(0.1mg/kg体重)灌胃和生理盐水2ml灌胃,共6周。术后12周处死取材,进行组织学观察及组织形态计量学测定,并采用ELISA法及半定量RT—PCR检测假体周围组织中TNF-α的的含量及OPGL/OPG含量的比率。结果 组织学观察发现,对照组假体柄周围纤维界膜厚、细胞成分多。可分3层:紧贴假体处为疏松结缔组织,稍外为致密纤维结缔组织。最外层含有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及异物巨细胞。与纤维界膜连接处新生骨边缘呈虫蚀状,新生骨与假体接触少。对假体的支撑作用差。实验组假体周围纤维界膜较薄、细胞成分少,多为成纤维细胞。新生骨与假体间呈点状接触。对假体有明显的支撑作用。形态计量学检测发现,两组间假体周围界膜厚度及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LISA和半定量RT—PCR检测假体周围组织中TNF-α及OPGL/OPG发现。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阿仑膦酸钠不仅可直接作用于假体周围组织的中破骨细胞。同时可通过调节假体周围组织分泌TNF-α、OPGL、OPG等的含量来调节破骨细胞的分化、成熟及增殖。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阿仑膦酸钠对聚乙烯颗粒诱导假体周围骨溶解中OPG及RANKL影响.方法 将钛金属棒植入新西兰大白兔左侧股骨内,每2周向左膝关节内注射聚乙烯颗粒,使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只.实验组给予阿仑膦酸钠灌胃,而对照组给予等量的0.9%的氯化钠溶液灌胃.12周后处死动物,取出假体周围界膜组织,用ELIS...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载阿仑膦酸钠丙烯酸骨水泥与皮下注射阿仑膦酸钠抑制钛磨眉诱导的骨溶解的效果.方法 48只成年雄性新西兰兔随机均分为无钛磨屑且无阿仑膦酸钠组(A组),有钛磨屑注射且无阿仑膦酸钠组(B组),钛磨屑分别注射0.1%、0.5%、1.0%载阿仑膦酸钠丙烯酸骨水泥组(C、I)、E组),钛磨屑注射且皮下手射阿仑膦酸钠组(F组),每组8只.将载阿仑膦酸钠骨水泥植入兔股骨远端.制备磨屑诱导骨溶解动物模型.术后8周对股骨行组织形态学分析、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测定及界面力学测试结果 B组假体周围可见明显的骨溶解,而C、D、E、F组骨溶解明显少于B组.B组假体周围BMD和骨-骨水泥界面抗剪强度分别较A组下降17%和56%;D组假体周围BMD和界面抗剪强度较B组分别增加29%和62%;E组假体周围BMD和界画抗剪强度较B组分别增加37%和29%;F组假体周围BMD和界面抗剪强度较B组分别增加51%和69%;C组、D组、E组分别与F组比较,假体周围BMD和界面抗剪强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载阿仑瞵酸钠丙烯酸骨水泥与皮下注射阿仑瞵酸钠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磨屑诱导的骨吸收,增强界画抗剪强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阿仑膦酸钠(ALO)和鲑鱼降钙素(CT)两种药物促进假体骨整合作用效果的差异,为临床药物的选择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将4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A,B,C,D组),每组10只。切除B、C、D组大鼠卵巢建立骨质疏松(OP)模型(骨密度降幅20%),A组行假手术做为对照。随后在大鼠的胫骨平台植入羟基磷灰石假体,术后C、D组分别给予皮下注射CT(5IU/kg/d)和口服ALO(7mg/kg/w)各12周,A、B组做药物干预的对照组。所有大鼠在处死前,行体内荧光染色。处死后取带假体的胫骨制备成薄片,运用骨组织计量学检测手段,观察假体周围的骨量和测量假体的骨结合率。结果(1)ALO和CT两者均能促进假体周围成骨,增加骨量,显著提高骨-假体界面骨结合率至63.7%和45.7%,较OVX组骨整合比率分别提高近1~2倍,但阿仑膦酸钠促进假体周围成骨与促进骨整合较鲑鱼降钙素作用更为显著(P0.05),骨结合率增加18%;(2)阿仑膦酸钠和鲑鱼降钙素组大鼠腰椎BMD均提高,分别从(0.081±0.009)g/cm2和(0.078±0.009)g/cm2提至(0.116±0.008)g/cm2和(0.109±0.010)g/cm2。而且,阿仑膦酸钠的效果较降钙素更为明显。结论骨质疏松条件下,全身给予阿仑膦酸钠和鲑鱼降钙素均可增强假体周围成骨及骨量,有效促进假体的骨整合,但与鲑鱼降钙素相比,阿仑膦酸钠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骨质疏松性骨折动物模型,观察阿仑膦酸钠、强骨胶囊单用及合用对骨折愈合的影响,以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意义。方法 70只SD大鼠给予维甲酸灌胃,制造骨质疏松性骨折模型成功后分别予以阿仑膦酸钠、强骨胶囊及两药合用,于2周、4周和6周处死5只试验鼠,进行骨痂大小的测量及组织学研究。结果 2周时合用组骨痂大小较其他组无显著差异;4周时合用组骨痂大小较阿仑膦酸钠组小,较强骨胶囊组大;6周时各组骨痂大小无异。组织学检测发现阿仑膦酸钠组破骨细胞数目最少,骨小梁成熟较其他组缓慢;强骨胶囊组成骨细胞数目最多,小梁骨成熟最快;强骨胶囊联合阿仑膦酸钠组与对照组无差别。结论强骨胶囊与阿仑膦酸钠联合使用治疗维甲酸所致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疗效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阿仑膦酸钠对实验性骨质疏松性大鼠的生物力学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阿仑膦酸钠对维甲酸所致骨质疏松性大鼠的生物力学影响。方法通过维甲酸80mg/kg·天灌胃15天制造实验性雌性SD大鼠骨质疏松模型35只,5只经确认骨质疏松造膜成功后,随机分成2组,每组15只,分别给予灌胃对照组生理盐水8ml/kg·W,阿仑膦酸钠40mg/kg·W,并分别于2周,4周,6周处死后取股骨给予生物力学测试以了解阿仑膦酸钠对实验性骨质疏松性大鼠的生物力学影响。结果2周时阿仑膦酸钠不能明显的改善骨质疏松大鼠股骨的生物力学性能,4周时阿仑膦酸钠能改善骨质疏松大鼠股骨的最大载荷,P〈0.05。6周时又变得不明显,但弹性比率明显增加。结论阿仑膦酸钠能明显增加维甲酸所致骨质疏松性大鼠股骨的生物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阿仑膦酸钠对比格犬人工假体与骨界面间骨强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12只成年比格犬制备人工假体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只.试验组给予口服阿仑膦酸钠,而对照组给予等量的安慰剂.12周后处死动物,取出含有人工假体的标本,进行生物力学检测.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试验组人工假体与骨界面间的拔出强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人工假体与骨界面间的扭转强度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仑膦酸钠能够显著增加人工假体与骨界面间的强度,进而预防了比格犬人工假体的松动.这对于预防和治疗人工关节的无菌性松动有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Anaesthesia》1984,39(1):80-80
The Faculty of Anaesthetists of the Royal College of Surgeons of England, 35–43 Lincoln's Inn Fields, London WC2A 3PN. Telephone: 01-405 3474.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通过对深圳市某两所小学发生的流行性腮腺炎突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差异性进行分析,为制定科学、高效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3年5~7月深圳市大鹏新区某两所小学爆发流行性腮腺炎,以学校为整体研究对象,分别标记为学校A(24个班,学生1210例)和学校B(27个班,学生1274例),对比两所小学的疫情流行病学差异性。结果分析发现,学校A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为4.30%,发病班级所占比54.17%,均较学校B1.73%和29.63%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显示学校A学生出现疫病平均年龄为(11.2±1.1)岁,较学校B(9.34±1.0)岁,对比差异明显(P<0.05);且两组疫病患儿在接种疫苗率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疫情发生时,学校B疫苗紧急接种率明显高于学校A,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学作为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的主要场所之一,疫病爆发高峰季节前,针对易感染人群给予相应的疫苗接种等预防控制措施,同时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的监测,对于降低感染人群数量,减轻、遏制疫情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相关防控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