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者血液中输入正常红细胞后G-6-PD活性的变化,G-6-PD酶活性升高后患者红细胞抗氧化能力的改善情况。方法(1)G-6-PD酶活性用酶动力学法检测;(2)红细胞与氧化性药物在体外共同孵育,以出现溶血时间顺序判断抗氧化能力改善。结果(1)红细胞体外实验G-6-PD缺乏组孵育2h后出现溶血,而加入正常红细胞的混合组与G-6-PD缺乏对照、正常红细胞对照组一样孵育3天均未见溶血;(2)2例疟疾患者输血前红细胞G-6-PD酶活性分别为0.51 IU/gHb和0.49IU/gHb输血后G-6-PD活性分别为2.69IU/gHb和2.81 IU/gHb,输血后服用氯喹临床上未出现溶血症状和体征,血清胆红素未见明显变化(P〉0.05);另1例溶血患者输血后溶血未见持续,血清胆红素下降(P〈0.05)。结论加入正常的红细胞,可提高G-6-PD缺乏者血液中G-6-PD酶活性,从而能避免或减轻因血液中氧化性物质引起的溶血。  相似文献   

2.
蔡稔 《广西医学》2007,29(9):1372-1375
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G6PD)缺乏症是最常见的人类酶缺陷性遗传病,影响了世界大约4亿人,患者临床表现差异大,可从无症状到新生儿黄疸,药物、感染或食物诱发急性溶血、慢性非球形红细胞溶血性贫血和蚕豆病,严重者甚至可导致新生儿期重症核黄疸,造成死亡或永久性的神经系统损伤.  相似文献   

3.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基因突变检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志娟  罗建明 《医学综述》2009,15(24):3809-3812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是人类最常见的遗传性细胞酶病,其本质是基因突变。随着医学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许多检测方法已被应用于G6PD基因突变的检测,例如等位基因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斑点杂交法、反向点杂交法、基因芯片技术、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分析、突变特异性扩增系统、飞行时间质谱、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NA直接测序法、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法等。  相似文献   

4.
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与糖尿病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56例(男101,女55)糖尿病患者作了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活性测定,结果表明:男性糖尿病组G6PD活性(12.08±3.62NBT单位),较对照组(13.44±3.65NBT单位)低,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5);女性糖尿病组(12.32±3.61NBT单位)也较对照组(13.98±3.87NBT单位)低,差异显著(P<0.01),糖尿病病人G6PD活性低于正常值下限7.69(X-1.645S)者男性组的发生率(11.8%)较对照组(3.4%)高,差异显著(P<0.01);女性组的发生率也有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5.
熊彪  蔡其浩  蒙凯 《中外医疗》2008,27(23):56-56
目的 建立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酶偶联测定法.方法 用葡萄糖-6-磷酸作为底物启动酶促反应,于波长340nm连续监测NADPH生成速率.结果 酶的反应的最适pH 9.0,线性可达1000U/L,批内变异为3%~5%,回收率为98.9%~101.5%,与既往所述的方法具有良好的相关,r=0.99,Y=0.989X+0.035.结论 应用酶偶联法测定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能较好的排除干扰、结果准确,是一种值得广泛推广应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上海地区葡萄糖 6 磷酸脱氢酶 (G6PD)缺乏的基因突变型及其主要临床表现。 方法 :观察 45例上海地区G6PD缺乏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 ,测定红细胞G6PD活性并用PCR 限制性内切酶酶解分析法进行G6PD基因突变分析。 结果 :共发现了五种基因突变型 ,分别是cDNA1376G→T(31.2 % )、cDNA1388G→A(2 8.9% )、cD NA95A→G (2 0 .0 % )、cDNA10 2 4C→T(4 .4% )和cDNA493A→G(6 .6 % )。 结论 :上海地区常见的三种G6PD基因型 (cDNA1376G→T ,cDNA1388G→A和cDNA95A→G)占 80 .1% ,酶活性均低于正常人的 10 % ,临床表现以蚕豆病、药物诱发溶血及新生儿期黄疸为主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玉溪市主要民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情况,为降低服用磷酸伯氨喹风险性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玉溪市傣族、汉族、苗族、蒙古族和彝族五个民族人群,采集滤纸干血膜用纯化学反应荧光法进行红细胞G6PD活性检测。结果共检测1 523人,G6PD缺乏者63例,缺乏率为4.14%。其中,男性为4.92%,女性为3.83%,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傣族、汉族、苗族、蒙古族和彝族G6PD缺乏率分别为15.77%、3.26%、2.75%、0.67%、和0.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69岁年龄组G-6PD重度缺乏较高。结论玉溪市居民G6PD缺乏率高低及轻重情况与民族、年龄和区域性相关。提示在疟疾高度流行区重点居民G6PD的检测,应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检查内容,以提高疟疾流行区居民服用伯氨喹磷的依从性,有效控制疟疾流行。  相似文献   

8.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基因突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郑敏  罗建明 《医学综述》2005,11(3):266-268
葡萄糖 6 磷酸脱氢酶 (glucose 6 phophatedehydrogenase ,G6PD ;EC1.1.1.4 9,IM 30 5 90 0 )是存在于所有细胞和组织中的一种看家酶 ,是磷酸戊糖旁路代谢的起始酶 ,它提供戊糖用于核酸合成 ,提供还原型辅酶Ⅱ (NADPH) ,用于各种生物合成及维持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膜的稳定性。G6PD缺乏不仅影响NADPH的生物合成 ,并且防碍过氧化氢和成熟红细胞的其他化合物的解毒作用。G6PD缺陷是人类最常见的酶缺陷病 ,全世界约有 4亿人受累 ,其实质是G6PD基因突变。Ayene等[1]研究表明 ,G6PD基因突变会导致对DNA的直接抑制 ,使之不能结合Ku二…  相似文献   

9.
海南汉族、黎族人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的基因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阐明海南汉族、黎族人群中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的分子基础。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消化筛查了1388G→A、1376G→T、1360C→T、1024C→T、592C→T、517T→C、493A→G、487G→A、392G→T和95A→G突变;用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筛查其它突变;用核苷酸顺序分析鉴定具有SSCP异常区带样品的突变。结果:在59例汉族G6PD缺乏症患者中,发现1388G→A14例(23.7%)、1376G→T19例(32.2%)、871G→A3例(5.1%)、835A→T1例(1.7%)、517T→C1例(1.7%)、392G→T3例(5.1%)、95A→G4例(6.8%);在32例黎族G6PD缺乏症患者中,发现1388G→A6例(18.8%)、1376G→T18例(56.2%)、871G→A3例(9.4%)、95A→G2例(6.3%);结论:海南汉族、黎族人群中具有共同的常见G6PD基因突变型,提示一些G6PD基因突变是中国南方人群的遗传特征。  相似文献   

10.
肿瘤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能量及代谢的改变是肿瘤的基本特征之一。代谢的重新编程满足了肿瘤细胞快速增殖的能量及生物合成需求。以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为限速酶的磷酸戊糖途径(PPP)是葡萄糖代谢的重要分支之一,并在肿瘤的核苷酸、脂质等生物的合成及维持氧化还原的动态平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对G6PD在肿瘤中作用的总结和认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本文通过总结肿瘤中G6PD主要参与的代谢改变及与G6PD表达、活性相关的信号通路的研究成果,发现靶向G6PD不仅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快速发展,还能增强肿瘤对其他化疗药物及放疗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了解G-6.PD缺乏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情况,为临床防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做G-6-PD筛查,阳性者用G6PD/6PGD比值定量法进行确诊.使用重氮法测定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结果 1 281例G-6-PD缺乏的新生儿高胆红素患者172例,发病率为13.4%,显著高于对照组(X2=98,P<0.005);其中显著缺乏组发病率为21.2%,显著高于中间缺乏组(X2=61.6,P<0.005);男性发病率为18.8%,显著高于女性(X2=35,P<0.005).结论 G-6-PD缺乏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测定葡萄糖 - 6 -磷酸脱氢酶 (G6PD)缺乏时红细胞膜唾液酸的含量 ,以进一步了解G6PD缺乏溶血的机理 .方法 :以G6PD缺乏红细胞为研究对象 ,按常规方法分离红细胞膜 ,酸水解得到膜唾液酸 .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荧光法测定G6PD缺乏红细胞膜唾液酸的含量 .结果 :G6PD缺乏红细胞膜唾液酸含量明显低于正常红细胞 ,P <0 0 1.结论 :随着膜脂质过氧化作用和非酶糖基化的发展 ,唾液酸含量下降 ,从而导致膜表面负电荷减少 ,红细胞聚集 ,诱导红细胞形成缗线状红细胞簇 ,变形能力下降 ,并且使膜糖蛋白和糖脂次末端的半乳糖残基暴露 ,红细胞易被巨噬细胞识别并吞噬 .因此 ,红细胞膜唾液酸含量下降 ,可能是G6PD缺乏红细胞溶血的原因之一 .  相似文献   

14.
初步计算昆明地区孕妇夫妇及新生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基因六种基因突变类型(G1376T,G1388A,A95G,C102T,C592T及G392T突变)的频率。应用突变性扩增系统(ARMS)法筛查昆明地区孕妇夫妇及新生儿49例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基因的G1376T,G1388A,及A95G突变。未定型者应用错配引物介导的PCR/限制性酶切分析法筛查C102T,C592T及G392T突变,所选病例经G6PD/6PGD比值法确证,结果:49例患者(男性20例,女性29例)中,检出G1376T10例,占20.41%,G1388A18例,占36.73%。A95G2例,占4.08%,未检出C1024T,C592T,G392T突变,剩余19例为未定型者,结果表明,ARMS法为一种快速,经济,准确的检测G6PD基因突变的方法,ARMS法与错配引物介导的PCR/限制性酶切分析法相结合,则结果更为可靠。  相似文献   

15.
16.
Seven male newborns of Chinese, Greek and Italian origin presented with severe hemolytic jaundice due to red cell 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 (G-6-PD) deficiency. In five, the hemolysis was precipitated by inhalation of mothball vapours in the home. Kernicterus was evident upon admission in six infants and was fatal in four of these.

G-6-PD deficiency should be suspected as a cause of jaundice in all full-term male infants of these ethnic groups. The diagnosis can be confirmed in any hospital by the methemoglobin reduction test. In areas similar to Toronto, Canada, where these high-risk ethnic groups prevail, the following measures are recommended: (1) detection of G-6-PD deficient newborns by screening cord bloods of all infants of these ethnic groups; (2) protection of affected infants from potentially hemolytic agents such as naphthalene, certain vitamin K preparations, and sulfonamides; and (3) observation of serum bilirubin levels to assess the need for exchange transfusion for hyperbilirubinemia.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建立葡萄糖-6-磷酸盐脱氢酶(G6PD)荧光分析方法,用于新生儿足跟干血斑中G6PD酶活性的定量测定.方法 选择于血斑配制基质,优化底物、复溶物和铜试剂组分,建立G6PD荧光分析法定量检测方法,并对该试剂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评价.结果 自制试剂分析灵敏度为0.05 U/g Hb;分析内和分析间精密度分别为4.12%-8.93%、4.75%~9.86%:试剂的cutoff值为2.23 U/g Hb;1 066份样本用该试剂与PerkinElmer(PE)公司同类试剂平行榆测,两种试剂测值具有显著相关性(P=0.000),相关系数为0.960;以PE公司试剂为对照,本试剂的阳性符合率为99.4%,阴性符合率为98.93%.结论 该试剂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快捷,具有良好的精密度.临床检测性能良好,可以满足临床应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昆明地区新生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G6PD)缺乏症与新生儿黄疸的关系,探讨发生新生儿黄疸的诱因、机制以及临床表现差异的原因,利用经皮测黄疸仪测定14例G6PD缺乏症新生儿及28例正常新生儿第1,3,5d黄疸指数并进行比较,对两组新生儿围产因素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新生儿第1,3d黄疸指数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第5d黄疸指数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新生儿剖宫产,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等转产因素发生率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昆明地区G6PD缺乏症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生率较低,且黄疸程度较轻,但进展快,临床表现可从无症状基因携带者到核黄疸,进行G6PD缺乏症新生儿的脐血筛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以及及时治疗是减轻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发生率和核黄疸发生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血清中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中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lucose-6-phosphate isomerase,GPI)抗原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70例RA患者,26例其他风湿病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血清中GPI抗原的浓度,RA患者同时还检测了类风湿因子(RF)。结果70例RA患者血清中GPI浓度为(2.01±1.01)μg/mL,26例其他风湿性疾病组为(0.41±0.18)μg/mL,30例健康对照组为(0.090±0.030)μg/mL,RA患者血清中GPI浓度显著高于其他风湿病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在RA活动组和RA非活动组,亦有显著差异(P<0.05)。通过分段回归分析发现GPI的浓度和RA病情活动成正相关。GPI抗原对RA检测的敏感性为61.4%,特异性为93.3%。结论GPI在部分RA患者血清中显著升高,有可能成为诊断RA及判断其疾病活动性的一个新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