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电针足三里穴后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显示不同脑区的激活变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付平  贾建平  徐敏  王敏 《中国临床康复》2005,9(16):92-93,F003
目的:传统医学认为针刺足三里可补气、抗衰老。应用脑功能磁共振成像客观观察电针刺激足三里穴对各认知功能相关脑区活动情况的影响。方法:观察于2004-03/10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完成。纳入标准:年龄在50~60岁之间,性别不限,饮食规律,无精神或神经系统疾病史且自愿参加本研究的健康人。排除标准:MRI确定患有其他疾病者及接受过针刺治疗者。共有3人符合以上标准,男1人,女2人。通过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观察电针刺激志愿者右侧下肢足三里穴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同脑区的功能变化,一次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给予间断电针刺激3次,采用静息一刺激交替模式。结果:进入结果分析保持为3人。电针刺激足三里穴主要引起两侧前额叶和颞叶的神经功能变化,左侧脑部激活较右侧表现明显,具体为左侧颞上回、颞中回、颞下回激活,右侧颞中回激活。此外,左侧脑干有少量激活,其他脑区无明显激活。结论:电针刺激足三里穴能激活前额叶和颞叶等与认知功能有关的脑区。  相似文献   

3.
按摩足三里穴促进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通过按摩足三里穴促进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早期恢复。方法:将135例行腹部手术的患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手术后2h开始给予按摩足三里。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措施,让其自然恢复胃肠功能。结果:试验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和肛门徘气恢复时间分别较对照组显提前。结论:腹部手术后给予足三里穴按摩可促进胃肠功能尽快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传统医学认为针刺足三里可补气、抗衰老。应用脑功能磁共振成像客观观察电针刺激足三里穴对各认知功能相关脑区活动情况的影响。方法:观察于2004-03/10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完成。纳入标准:年龄在50~60岁之间,性别不限,饮食规律,无精神或神经系统疾病史且自愿参加本研究的健康人。排除标准:MRI确定患有其他疾病者及接受过针刺治疗者。共有3人符合以上标准,男1人,女2人。通过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观察电针刺激志愿者右侧下肢足三里穴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同脑区的功能变化,一次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给予间断电针刺激3次,采用静息-刺激交替模式。结果:进入结果分析保持为3人。电针刺激足三里穴主要引起两侧前额叶和颞叶的神经功能变化,左侧脑部激活较右侧表现明显,具体为左侧颞上回、颞中回、颞下回激活,右侧颞中回激活。此外,左侧脑干有少量激活,其他脑区无明显激活。结论:电针刺激足三里穴能激活前额叶和颞叶等与认知功能有关的脑区。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针刺足三阳经穴对血浆、胃窦及Oddi括约肌组织中肽类物质胃动素和缩胆囊素的影响,探讨一经与多脏及多经与一脏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将60只家兔随机分为:空白组(生理盐水组)、阿托品组、足三里组、阳陵泉组、四白组、承筋组。除空白组外,各组均静滴阿托品,与此同时足三里、阳陵泉、四白、承筋组分别电针相应腧穴20min。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及胃窦、Oddi括约肌组织内胃动素、缩胆囊素的含量。结果:①与阿托品组比较,电针四白、足三里、阳陵泉等三穴均能使胃窦、Oddi括约肌组织及血浆中胃动素、缩胆囊素的含量明显升高(F=2.873~13.986,P<0.01~0.05);足太阳经承筋穴作用不明显(P>0.05)。②在产生上调效应的三穴中,四白效应最佳;足三里、阳陵泉两穴则根据组织及其脑肠肽的不同而有差异。结论:①经(穴)对脏腑的调控作用存在相对特异性。②胃动素、缩胆囊素是针刺对胃、胆道系统运动起调节作用的两种重要脑肠肽。  相似文献   

6.
电针家兔足阳明经穴对穴区组织氧分压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针刺对经络(穴位)内能量代谢规律及特征的影响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目的:观察电针对家兔足阳明经穴内组织氧分压的影响。设计:随机自身对照、相互对照实验研究。地点和对象:研究在湖南中医学院针灸经络研究所完成。对象选用新西兰大耳白兔,体质量2.0-2.5kg,雌雄兼用。干预:对家兔足阳明经穴位梁门、天枢、足三里、解溪4穴及相应穴位左、右各旁开1cm对照线(点)共3组12个穴点进行电针处理。主要观察指标:动态观察上述12个穴点在电针前后组织PO2的变化情况。结果:电针家兔足阳明经上述各穴点后,其针后即刻与针前、针后15nIin与针前比较组织PO2值均明显降低(t(a)&;gt;2.365或3.499,P&;lt;0.05或0.01);而绝大部分非经对照观察点变化不明显(t(a)&;lt;2.365,P&;gt;0.05)。结论:①针刺能使经穴内的组织PO2明显降低,提示针刺作用的产生与所刺激穴位内氧的消耗加大、代谢旺盛密切相关。②经穴线与非经穴线比较其PO2的变化具有相对特异性,提示经络通路的存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电针足三里穴对脓毒症大鼠肠缺血和氧自由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大鼠脓毒症模型.雄性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CLP+电针足三里(CLP/EA)组、CLP+假电针(CLP/SEA)组、迷走神经切断+CLP+SEA(VA/CLP/SEA)组、VA+CLP+EA(VA/CLP/EA)组,每组8只.EA组持续针刺双侧足三里穴30 min,刺激强度为2~3 mA,2~100 Hz;SEA组采用相同频率和强度刺激非经非穴(足三里外侧旁开0.5 cm)30 min;VA组于CLP前切断迷走神经.各组大鼠于CLP后6 h测定空肠黏膜血流量(JMBF),处死动物取空肠组织,测定丙二醛(MDA)含量、黄嘌呤氧化酶(XOD)和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及肠组织含水量.结果 与CLP/SEA组比较,CLP/EA组JMBF和DAO活性显著增加,XOD和MDA及肠组织含水量显著降低(P均<0.05);VA/CLP/SEA组和VA/CLP/EA组JMBF和DAO活性显著降低,XOD和MDA水平显著升高,且组织含水量明显高于CLP/EA组(P均<0.05).VA/CLP/EA组与VA/CLP/SEA组各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 电针足三里可显著增加CLP大鼠JMBF和DAO活性,减轻肠组织水肿和脂质过氧化损伤;切断腹腔迷走神经能减轻或消除电针的作用,增强小肠组织过氧化反应,加重肠组织水肿和黏膜细胞损害.电针足三里穴对肠缺血和氧自由基损伤的保护机制可能与兴奋胆碱能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电针双侧足三里穴对紫杉醇诱导神经病理痛小鼠模型背根神经节(DRG)巨噬细胞标记物CD68、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调控紫杉醇诱导神经病理痛的机制。方法:选择成年C57小鼠3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10只。模型组、电针组在第1、3、5、7天分别通过腹腔注射2 mg/kg紫杉醇进行造模;对照组注射相同体积的溶媒。造模结束后(第9天),电针组给予电针双侧足三里穴治疗,频率15 Hz,强度1 mA,30 min/次,1次/d,共7 d。采用“up and down”法测定足底机械阈值(PWMT);采用苏木精和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DRG组织的病理特征;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DRG组织MCP-1和CD68免疫阳性面积百分比;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DRG组织CD68、MCP-1、iNOS和IL-1β蛋白表达水平;采用透射电镜观察DRG组织巨噬细胞超微结构。结果:(1) PWMT:与对照组同一时间点比较,模型组第8、11、13、15天PWMT明显降低(P...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电针足三里穴对腹腔感染大鼠胸腺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将40只SD大鼠随机均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非经非穴组、足三里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CLP)致腹腔感染动物模型,用流式细胞仪以膜联蛋白-碘化丙啶(Annexin V-PI)双染色法及光镜、透射电镜下观察CLP致腹腔感染后36 h胸腺细胞的凋亡情况,并观察血浆皮质酮浓度和胸腺细胞中Bcl-2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 CLP致腹腔感染可导致胸腺细胞凋亡增多,模型组[(44.7±3.3)%]、非经非穴组[(42.7±3.0)%]、足三里组[(32.6±3.3)%]胸腺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1.2±2.3)%,P均<0.05];而足三里组胸腺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模型组和非经非穴组(P均<0.05);电镜和光镜下观察胸腺细胞凋亡呈典型的形态学特征.模型组((353.1±75.8)μg/L]、非经非穴组((370.7±81.0)/μg/L]、足三里组((348.6±77.9)μg/L]血浆皮质酮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61.25±46.5)μg/L,P均<0.05];足三里组与模型组和非经非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模型组(71.2±5.6)、非经非穴组(73.5±5.9)、足三里组(82.4±6.8)胸腺细胞中Bcl-2蛋白含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95.3±6.3,P均<0.05),而足三里组胸腺细胞中Bcl-2蛋白含量相对值显著高于模型组和非经非穴组(P均<0.05).结论 电针足三里穴可以减轻CLP致腹腔感染大鼠胸腺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提高胸腺细胞中Bcl-2蛋白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0.
电针足三里激活胆碱能抗炎通路抗大鼠失血性休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穴对失血性休克大鼠平均动脉压(M AP)、动脉血乳酸及生存指标的影响,探讨其对失血性休克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100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休克组、休克组、非经非穴组、足三里组、迷走神经切断组、迷切后电针组、M受体拮抗组、N受体拮抗组、N受体α7亚单位拮抗组和胆碱酯酶抑制组10组,每组10只。采用股动脉间断放血法复制失血性休克模型,于模型制备成功即刻(0 m in),以2~4 V和3 H z的强度持续电针刺激双侧足三里穴30 m in。刺激开始前颈总动脉置管连续监测M AP,0 m in和43 m in时分别取股动脉血检测乳酸值。另取4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休克组、休克组、非经非穴组和足三里组(处理与以上前4组相同)4组,观察生存状况,除此以外不作其他干预,记录生存时间及存活率。结果:休克组M AP持续较低,43 m in时的乳酸值较0 m in明显上升,平均生存时间和各时间点的存活率也显著降低(P均<0.01);而非经非穴组上述情况与休克组相比无明显改变(P均>0.05);但电针足三里穴后M AP迅速显著升高,43 m in时的乳酸值较0 m in显著下降,平均生存时间和各时间点的存活率均显著提高(P均<0.01)。电针足三里前离断迷走神经,上述作用则完全消失。电针足三里前静脉注射阿托品,仍可产生与足三里组类似的保护效应,但电针足三里前静脉注射六烃季胺或αBGT,均可完全抵消上述保护效应。结论:电针足三里穴具有潜在的抗失血性休克作用,并且是通过激活胆碱能抗炎通路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电针大鼠足三里穴对脑干P物质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对大鼠脑干P物质 (SP)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规律 ,探讨脑肠肽参与针刺镇痛以及治疗胃肠疾病的机制。方法将 78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以及针刺足三里、非经非穴以及束缚后各 2h、4h、6h、8h组。应用RT PCR方法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测定脑干SP的基因表达。结果正常情况下脑干内有一定的SPmRNA表达 ,足三里组、非经非穴组在电针 2h后脑干SP的基因表达增加 (P <0 .0 5 ) ,6— 8hSPmRNA的表达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电针可以增加大鼠脑干SP的基因表达 ,而在不同的时间点电针足三里穴与非经非穴点SP基因表达的不同说明了针刺穴位点的作用 ,这可能是电针足三里穴SP参与针刺镇痛和调节胃肠运动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2.
针刺对抑郁症患者康复及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针刺百会、足三里对抑郁症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将9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电针观察组、电针对照组、药物对照组。电针观察组取百会、足三里穴;电针对照组取太冲、三阴交、内关、神门穴;药物对照组给予百优解口服,20 mg/次,每日1次。3组均治疗6周。在治疗前后分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以及干扰素-γ(IFN-γ)的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3组患者的HAMD评分明显降低(P<0.01);临床疗效等级分布具有明显差异,提示针刺百会、足三里穴有较好的疗效;血清中IL-4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电针观察组和电针对照组血清中IL-2和IFN-γ升高(P<0.01,P<0.05),药物对照组也有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电针观察组与电针对照组比药物对照组起效快;电针观察组疗效优于电针对照组和药物对照组;3种治疗方法能够改善血清中IL-2、IL-4和IFN-γ的水平,从而改善抑郁症症状。但是3种治疗方法疗效比较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改善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63例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电针组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电针足三里。比较治疗前后下肢及髋、膝、踝Fugl-Meyer评分、步态分析(左右步频、步速和跨步长的均值)、下肢肌张力综合痉挛量表评分(CSS)。结果两组在治疗前后下肢及膝、踝Fugl-Meyer评分、步态分析均有明显改善,且电针组与对照组相比改善更明显,CSSS评分下降。结论电针足三里能够明显改善脑卒中痉挛期下肢的运动功能,且不引起肌张力升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在相同频率(2Hz)下,0.2mA、0.4mA和0.6mA电针对家兔骨骼肌钝器伤后修复过程中改善微循环、抗纤维化和抗氧化的作用效果。方法:将24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模型组、0.2mA组、0.4mA组和0.6mA组;建立腓肠肌急性钝器伤模型,治疗组分别以0.2mA、0.4mA和0.6mA电针刺激足三里和阿是穴,频率2Hz,15min/次,隔日1次,模型组自然愈合;在28d时检测腓肠肌表面血流灌注值;14d、28d时通过HE和Masson染色,观察病理变化,分析胶原纤维和肌纤维面密度;分别在造模前、造模后第1d、4d、7d、14d、28d检测血清肌酸激酶(CK)、总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MDA)水平。结果:0.4mA组血流灌注值显著高于模型组、0.6mA组(P<0.05),0.4mA与0.2mA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0.4mA电针能促进肌纤维再生反应,在第28天时胶原纤维面密度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肌纤维面密度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胶原纤维和肌纤维面密度整体呈负相关(r14=-0.783,P<0.01;r28=-0.839,P<0.01);第14天和28天,0.6mA组CK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第14天,0.4mA组T-AOC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0.2mA组次之;第7天和第14天,0.6mA组MDA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结论:0.4mA电针对骨骼肌钝器伤后改善局部微循环、减少胶原纤维面密度、增加肌纤维面密度和提高抗氧化能力效果最好,0.2mA次之,0.6mA电针有损害效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电针健康猫足三里穴对食管体部运动的影响,研究足三里穴与食道动力调节之间的关系。方法:健康家猫28只,均行内镜检查,确定无镜下食管病(炎),随机分为足三里组、非经穴组各14只,分别应用食管测压系统测定电针双侧足三里穴与非经穴前后猫食管体部下段及上段蠕动波压力(KEPP)及传导速度。结果:电针前及电针期2组食管体部KEPP及传导速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电针停止后60min,足三里组食管体部下段KEPP及传导速度较电针前明显升高(88.9±23.3mmHg与75.6±19.8mmHg,3.6±1.7cm/s与1.7±0.5cm/s,均P〈0.05),非经穴组各时段均无明显改变。结论:电针健康猫足三里穴可引起食管体部下段蠕动波压力及传导速度显著增加,其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复电针预处理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部分机制.方法:30只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对照组、戊巴比妥组和电针预处理组3组,每组10只.对照组单纯给予缺血-再灌注;戊巴比妥组每日静脉给予戊巴比妥钠30 mg/kg;电针预处理组每日静脉给予戊巴比妥钠30 mg/kg,同时给予电针刺激足三里穴,30 min/d,连续5 d.最后一次预处理结束后24 h,夹闭肾下腹主动脉20 min,制作兔脊髓缺血模型.各组在缺血前、缺血20 min、再灌注1 h各抽取动脉血分别测定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结果:电针预处理组MD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戊巴比妥组(P均<0.05);与对照组和戊巴比妥组相比,电针预处理组血浆SOD活性明显升高(P均<0.05);对照组和戊巴比妥组相比无差异.结论:重复电针刺激预处理诱导缺血耐受的机制是通过其降低MDA含量、维持SOD活性、抑制脂质过氧化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探讨电针对家兔急性钝器伤后D-二聚体(D-Dimer)和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hrombin-antithrombin complex,TAT)的影响作用。 方法:将1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大组,即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6只动物。电针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于伤后24h开始电针治疗。在造模前、造模后第1天、第4天、第7天分别对各组动物进行耳中动脉采血,测定D-Dimer和TAT的含量。 结果:造模后第1天,模型组和电针组的D-Dimer、TAT的含量高于空白组(P<0.05);造模后第4天,模型组的D-Dimer、TAT含量高于电针组(P<0.05),而电针组又高于空白组(P<0.05);造模后第7天,模型组和电针组的D-Dimer、TAT的含量呈下降趋势,但仍高于空白组(P<0.05)。 结论:电针弱刺激可以有效减少家兔急性钝器伤后D-Dimer和TAT的升高,防止高凝状态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电针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家兔心肌ICAM-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电针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家兔心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心电图正常的36只家兔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内关组、电针列缺组。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min.再灌注60min,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电针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家兔心肌ICAM-1表达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家兔心肌ICAM-1表达明显升高,电针内关组心肌ICAM-1表达与模型组、电针列缺组比较显著降低(P〈0.01)。结论:电针内关能显著降低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ICAM-1表达,从而减轻缺血再灌注后炎性病理损害,达到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他莫西芬对去势大鼠骨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他莫西芬对雌激素缺乏引起的骨生物力学性能下降的预防作用。方法采用4月龄Sprague-Dawley(SD)雌性大鼠切除卵巢作动物模型,术后给予他莫西芬治疗连续12周。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去势组骨密度、股骨生物力学性质、腰椎骨形态计量指标均有显著差异;他莫西芬处理组与去势组比较,股骨骨密度、股骨最大载荷、桡度、最大应力、弹性模量显著升高,骨形态计量参数的改变均有显著性。结论他莫西芬能抑制去势引起的SD大鼠骨生物力学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电针丰隆穴对高脂血症大鼠炎症因子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含量的影响。方法: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模型对照组(B组)、模型饮控组(C组)、模型电针组(D组)、模型饮控+电针组(E组)各10只。干预60d后,测定血脂含量及ICAM-1、MCP-1的含量。结果:与A组比较,B组大鼠血浆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含量明显上升(均P0.01),高密度脂蛋白(HDL-C)明显下降(均P0.01);C、D组大鼠血浆TC、LDL-C与B组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0.01),但较A组均明显升高(均P0.01);E组大鼠血浆中TC、LDL-C含量均较B、C组明显降低(均P0.01)。除E组外,其余各组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及ICAM-1、MCP-1含量与A组比较均明显增加(P0.05,0.01),且B、C组增加更为显著(均P0.01);与B、C组比较,E组巨噬细胞及ICAM-1、MCP-1含量显著下降(均P0.01)。结论:电针丰隆穴能够明显下调高脂血症大鼠血浆中的TC、LDL-C、巨噬细胞及ICAM、MCP-1的含量,从而达到对高脂血症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