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35例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曼云  徐波  何澜  陈厚才 《贵州医药》2005,29(2):153-155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简称原醛症)是以高血浆醛固酮水平和低血浆肾素活性所致高血压、低血钾为特征的综合征。共有七个亚型,分别为肾上腺醛固酮瘤(aldosterone-producing adenoma,APA)、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diopathic hyperaldosteronism。IHA)、糖皮质激素可抑制性醛固酮增多症、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增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高血压人群中进行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症)患病率的筛查。方法抽取就诊患者立位2d,时静脉血查血浆醛固酮与血浆。肾素之比(ARR),若ARR大于30,进一步行肾上腺CT检查或卡托普利试验,以确定原醛症的诊断。结果817例患者中,诊断为原醛症的31例,占3.8%,伴有低钾者占65%,血钾正常者占35%。结论ARR是针对高血压人群进行原醛症筛查的有效指标,可提高原醛症的检出率,我国原醛症患者仍以低钾占多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钾联合卧位醛固酮/血醛固酮比值(ARR)在高血压患者早期筛选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中的诊断价值,提高原醛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并收集55例(经病理证实)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血钾水平、卧位血醛固酮(SAC),卧位血浆肾素活性(PRA),并计算卧位ARR(醛固酮/肾素活性),并设立50例高血压患者为对照组,测定各指标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卧位ARR若以113.2作为临界值,如果卧位ARR大于113.2,诊断PA的灵敏度为96.36%(53/55),特异性为98%(49/50),准确性为98.15%(53/54);血钾若以2.75作为临界值,如果血钾<2.75,诊断PA的灵敏度为92.73%(51/55),特异性为92%(46/50),准确性为92.73%(51/55);联合卧位ARR与血钾的临界值,即卧位ARR>113.2与血钾<2.75,诊断PA的灵敏度为92.73%,特异度为90%,准确度为100%。结论卧位ARR、血钾对PA有较好的诊断价值,联合检测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与血钾早期诊断原醛的准确度更高,即当ARR>113.2,血钾<2.75时,确诊原醛的准确率为100%,推荐联合检测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与血钾作为早期诊断原醛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浆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ARR)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疑似PA的患者250例,收集所有患者的基本资料,对患者进行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筛查,患者采取卧位或者立位,检查指标包括血浆醛固酮(PAC)、血浆肾素(PRA)等,经确诊分为PA组100例和EH(原发性高血压)组150例,对比两组基本资料情况和不同体位的血浆醛固酮活性比值、血浆醛固酮、血浆肾素水平.结果 ①与EH组对比,PA组年龄明显更小,高血压病程明显更长,舒张压和收缩压明显更高,血钾水平明显更低,尿钾含量明显更高,P<0.05;两组患者的性别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EH组对比,PA组卧位和立位PAC明显更高,卧位和立位PRA明显更低,卧位和立位ARR明显更高,P<0.05.结论 血浆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ARR)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可作为可靠的筛查指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简称原醛症),由肾上腺皮质分泌过多的醛固酮而导致高血压、低血钾、低血浆肾素活性及高醛固酮水平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症[1]。由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类型不同,治疗方法及预后不尽相同,所以其筛查、定性、定位诊断尤其重要,现将我科1985~2005年6月间收治的134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各种试验性诊断方法的护理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1995年6月~2005年6月间收治的134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中,男性64例,女性70例,平均年龄(39.2±10.8)岁,平均病程(50±68.4)个月。134例患者均有高血压,平均血压为(184.31±21.3…  相似文献   

6.
<正>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指肾上腺腺瘤、肾上腺皮质增生等几种病理改变所造成的高血压伴有低钾血症、低血浆肾素活性和高血浆醛固酮水平。是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病因。该病多见于成年人。在高血压中发病率为3%~32%,平均为高血压患者的10%[1],也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3例报告沈国清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以高血压、低血钾、碱中毒、血浆醛固酮增高及低肾素活性为特征,该病早期诊断及治疗,大多能治愈。我院近年收治3例,本文结合病例重点探讨基层医院对本病的诊断。临床资料3例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34、...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10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薇  罗若佳 《云南医药》1998,19(1):51-25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10例误诊分析潘薇*罗若佳**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多系分泌醛固酮的腺瘤引起,占90%,多数腺瘤为1~2cm。高血压、低血钾、肌无力为主要症状,占高血压患者的0.1%~0.5%〔1〕。早期易误诊为原发性高血压及周期性麻痹而延...  相似文献   

9.
报告我院自1998~1999年间共收治原发性醛固酮症20例,其中腺瘤16例(80%),增长4例(20%),肿瘤直径1cm~2.8cm,20例均有低血钾(2.0~3.2mmd/L,20例24小时尿醛固酮测定,16例17.5~92.6μg,明显高于正常值,15例血浆肾素活性测定均低于正常,13例血醛固酮测定高于正常,18例行要使舒道试验,14例血钾恢复正常,血钾排出减少.定位诊断CT,B超检查率较高.结果:腺瘤16例症状消失,血钾正常,14例血压恢复正常,增长4例部分症状消失,血钾正常2例,2例血压降至正常.对原发性醛固酮症诊断、手术途径及增长治疗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报告我院自1998-1999年间共收治原发性醛固酮症20例,其中腺瘤16例(80%),增长4例(20%),肿瘤直径1cm-2.8cm,20例均有低血钾(2.0-3.2mmd/L,20例24小时尿醛固酮测定,16例17.5-92.6ug,明显高于正常值,15例血浆肾素活性测定均低于正常,13例血醛固酮测定高于正常,18例行要使舒道试验,14例血钾恢复正常,血钾排出减少,定位诊断CT,B超检查率较高。结果:腺瘤16例症状消失,血钾正常,14例血压恢复正常,增长4例部分症状消失,血钾正常2例,2例血压降至正常,对原发性醛固酮症诊断、手术途径及增长治疗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与高血压、呼吸系统及泌尿系统疾病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122例患有高血压、呼吸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和其他疾病的患者进行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的联合测定。结果高血压患者按其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的含量,可分为四个类型:正常肾素型高血压、高肾素型高血压、低肾素型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醛固酮增多)。呼吸系统疾病中的肺水肿等阻塞性肺疾病的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多降低;而哮喘等肺应激性疾病则表现为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升高,两者的醛固酮水平基本正常。结论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对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等都有影响,在维持机体血压和血容量平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摘要:高血压伴持续性低血钾或难治性高血压应筛查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常将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作为筛查指标,本文通过临床药师参与1例高血压伴低血钾患者的降压方案调整,测定血浆醛固酮和肾素活性水平的比值(ARR),分析不同类型降压药物对ARR的影响,并对降压用药方案进行调整。阐述了临床药师深入临床,通过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进行药学监护,有助于提高药学服务质量,促进药物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3.
正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是由于肾上腺皮质肿瘤或增生导致醛固酮分泌增多,引起水钠潴留,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既往认为发病率较低,约占高血压患者的1%~2%,近年研究显示PA占所有高血压的5%~10%[1]。因PA患者较同年龄、同性别、相同血压水平的原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简称原醛症)是1954年Conn首次报道的一种以高血压、低血钾、低血浆肾素活性及高醛固酮水平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又称Conn综合征。此症是由于肾上腺皮质产生肿瘤或增生,使醛固酮分泌过多。大多数原醛症病人为肾上腺皮质腺瘤,可经手术切除而得到治愈,但如不能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则长期高血压可造成严重的心、脑、肾血管损害。该病病程长,易引起误诊或漏  相似文献   

15.
王剑松  袁曙光 《云南医药》1995,16(5):353-355
本文报告6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采用双侧肾上腺静脉插管取血测定血浆肾素活性及醛固酮水平,并比较患侧与健侧肾素活性及醛固酮水平的差异。结果为患侧醛固酮均明显高于健侧,与手术及病理结果相符,认为此法为一精确的诊断及定位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高血压患者的临床主要特征。方法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高血压患者31例作为观察组,并以同期接收的3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开展临床相关检测,通过结果比较分析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血压水平略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卧位与站立位下肾素活性(PRA)、血醛固酮(PAC)以及醛固酮-肾素比值(ARR)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高血压患者具有PRA、PAC与ARR水平异常等临床特征,经上述指标检验可避免诊断误区,提高准确程度。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30例临床分析晋中地区第一人民医院(030600)冯燕凌,冯德忠山西医学院冯燕冰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以下简称原醛)是一种可治愈的继发性高血压,约占高血压1%~2%,此种病变易漏诊、误诊,但若能早期诊断,及时通过手术或药物治疗,患者可...  相似文献   

18.
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1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瑜璇  祝宇 《江苏医药》2000,26(6):455-456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最多见的是由醛固酮瘤(APA)引起,而由肾上腺皮质增生引起的称为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HA)。本院在1994年~1996年共经治11例IHA,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1例中,男7例,女4例,年龄18~51岁,平均389岁,病程3个月~96个月,平均428个月。高血压10例,血压在239~286/130~195kPa(1mmHg=0133kPa),1例血压正常。低血钾8例,血钾在21~31mmol/L,3例血钾正常。血浆醛固酮测定,在2403~498ng/ml之间,11例中尿醛固酮均高出正常范围,肾素不能激发10例,能激发1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测定2例,均在正常范…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的检出率及临床特点。方法197例高血压患者检测PA及其他相关指标,排除其他继发性高血压。将研究对象分PA组及原发性高血压组(EH组)。对2组患者行卧、立位试验,卡托普利试验或静脉高钠试验,血钾及肾上腺薄层CT,部分患者行午夜地塞米松抑制试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及性激素测定,主要指标为血醛固酮、肾素活性及醛固酮与肾素活性比值(ARR)。结果(1)197例高血压患者中确诊PA38例(19.29%),13例经病理诊断证实,醛固酮腺瘤6例,单侧肾上腺增生7例,未发现无功能腺瘤。(2)2组患者的高血压病程及体质指数(BMI)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A组及EH组男性均多于女性。(3)与EH组比较,PA组的起病年龄相对年轻,收缩压与舒张压水平更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A组卧位、立位血醛固酮水平及ARR均显著升高,血肾素活性均显著下降(均P<0.01),血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同期住院的高血压患者中PA的检出率较高,其中醛固酮腺瘤和单侧肾上腺增生的比例相近,低钾血症不常见。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高血压合并低血钾病因。方法22例高血压低血钾患者做病因分类。结果原发性高血压11例,占50%;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6例,占27.3%;先天性肾上腺增生2例,占9.1%;垂体微腺瘤1例,占4.5%;甲亢伴周期性麻痹2例,占9.1%。结论高血压低血钾最常见的病因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口服排钾利尿剂造成的,但注意年轻患者多数是先天性肾上腺增生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