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遗尿(nocturnal enuresis,NE)是一种儿童常见病,俗称为"尿床"。国际小儿尿控协会(International Childrern Continence Society,ICCS)将≥5岁儿童夜间睡眠过程中间断性发生尿失禁定义为遗尿~([1])。遗尿可分为原发性遗尿(primary nocturnal enuresis,PNE)和继发性遗尿(secondary nocturnal enuresis,  相似文献   

2.
儿童原发性夜间遗尿症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98年国际儿童尿控协会(ICCS)标准,原发性夜间遗尿症(primi-ary ncturnal enuress,PNE)是指连续发生夜间遗尿达6个月以上,年龄大于5岁者,根据是否合并白天的症状,PNE又可分为原发性单症状性遗尿(monosymptomatic primary enuresi,MPE)和复杂性遗尿(complicated prima-ry enuresis CPE)。此症状在小儿中常见,5岁发病率15%,7岁发病率为10%,每年以15%的比例逐渐减少。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发性夜间遗尿症骶神经兴奋性及传导功能改变与睡眠觉醒障碍的关系。方法原发性遗尿病人54例,男40例,女14例,年龄5~16岁,遗尿5次/月~3次/晚不等。同期选择住院儿童68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50例,女18例,年龄5~15岁,无神经系统和下尿路异常症状。分别测定骶反射、阴部神经体感诱发电位、胫神经诱发电位。结果两组儿童均顺利诱发骶反射,但遗尿组刺激阈强度(58.75±10.91)mA,对照组却为(44.65±11.08)mA(P<0.01);同时,遗尿组潜伏期为(55.08±9.46)ms,对照组却为(35.33±5.50)ms(P<0.001);遗尿组记录到阴部神经体感诱发头皮电位46例(85.2%),对照组68例(100%)(P<0.01);不同年龄段遗尿儿童其阴部神经中枢传导时间,与对照组相应年龄段比较均有延长,青春期更为明显(P<0.01),同时,遗尿组胫神经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延长者14例(25.9%),对照组为0例。结论通过神经电生理检测,证实遗尿儿童骶神经兴奋性降低,上行传导功能障碍,导致膀胱充盈信息不能有效激发骶神经兴奋并将此兴奋信息及时上传至中枢,从而产生觉醒障碍,可能是小儿遗尿症的重要病理生理改变之一。  相似文献   

4.
根据1998年国际儿童尿控协会(ICCS)的诊断标准,原发性夜间遗尿症(primiary nocturnal enuresis,PNE)是指年龄大于5岁,连续不问断发生夜间遗尿,每周总尿床3次,持续时间达6个月以上的儿童。此症在小儿中常见,其发病率报告虽有差异,但大多数人认为,5岁儿童发病率约为15%,7岁儿童约为10%,虽每年以15%的比例逐渐减少,但仍有1%~2%的患儿症状持续至成年,给患儿带来严重的心理创伤,影响患儿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由于其病因至今仍不清楚,有自愈的可能,且大多未明显影响到患儿健康,因此临床上尚未给予足够的关注,目前对诊断标准不明者有之,在治疗前未弄清其基本病因,治疗时随意使用药物者也很常见,造成了疗效差,易复发的现状,因此,临床应重视PNE的病因、发病机理以及有效治疗方法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婴儿维生素K缺乏所致颅内出血新乡医学院儿科系(453100)贾汝贤婴儿特别是3个月以内小婴儿,维生素K缺乏所致颅内出血,占婴儿颅内出血的首位,是近年来倍受儿科临床关注的一类小儿出血性疾病。由于该症临床上以突发性颅内出血为早期主要征象,病情进展迅猛,病...  相似文献   

6.
阿迪森氏病即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为各种原因引起肾上腺组织破坏,体内皮质醇类皮质激素缺乏所致,可同时有醛固酮类皮质激素缺乏。阿迪森氏病为罕见疾病,大多数为20~50岁成年人。小儿发病率各家报道不一,在美国和瑞士,约占儿科患者总数0.014%;在苏联,约占儿科内分泌患者数1%;在英国,则占儿科内分泌患者数0.5%或更少。一般认为年长儿发病多于年幼儿和婴儿,有病例分析称10~15岁小儿占95%,10岁以下小儿占5%,但也有相反结论的报道。  相似文献   

7.
小儿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进一步探讨小儿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特点,对近5年诊断17例小儿MDS进行分析,其中RA1例,RAEB7例,RAEB-r5例,CMML4例,外周均有一系或一系以上血细胞减少,骨骼各细胞系统均有不同程度病态造血。本文对小儿低增生型MDS、CMML的分型诊断进行讨论,并提出淋巴细胞病态造血可能是小儿MDS的特点之一。  相似文献   

8.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NS)一般是指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S)中应用强的松(P)足量正规治疗8周无效应或部分效应者和勤复发或激素依赖者。但不包括由于激素剂量不足、未经正规治疗或反复感染所致的“难治”病例。RNS 相当多见。据文献报告小儿NS 经8周激素初治疗法后只有10~60%获得持续缓解。尽管微小病变型NS(MCNs)占小儿原发性NS70~80%,其中绝大多数系初治敏感,但仍有7%患儿属于无效应或部分效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研究儿童遗尿症病因及特征.方法 深圳市人民医院1999年10月至2006年10月通过对1500例遗尿症患儿的问卷调查及临床检查,对其遗尿特征、遗传状态、器质性病变以及学习成绩等进行分析.结果(1)男女=854646(1.31),5~7岁787例(52.5%);7~10岁518例(34.5%);10~14岁181例(12%);14~18岁14例(1%).(2)遗尿次数≥7次/周的患儿1022例,占68%.(3)发现有器质性病变781例(占53.3%),包括隐性脊柱裂、包茎、下尿路感染、高钙尿症、肾结石、单纯性血尿、单肾不发育、癫等.(4)继发性遗尿症34例(2.2%).(5)学习成绩中等及中下者1233例(82.2%).(6)有遗尿家族史者435例(29%).结论 在深圳地区就诊的遗尿患儿中,近1/3的患儿合并有器质性病变,近1/3的患儿有遗尿家族史,绝大多数遗尿患儿学习成绩不理想,说明遗尿患儿需要早期的专科检查并治疗.  相似文献   

10.
小儿哮喘,特别是5岁以下者,被认为大半系外因所致,即由感冒或其他呼吸道感染、气候变化或情绪波动所致。为了研究有临床症状的呼吸道感染和哮喘发作的关系,作者曾自1971年5月26日到1972年5月25日密切观察了16名内源性哮喘患儿。这些患儿均经仔细选择,男孩13人和女孩3人,年龄自3岁到11岁,于最近1年内均曾有4次或更多的哮喘发作。凡有由于食物过敏、室内尘埃或猫、狗等家养动物而引起哮喘的病史者均予摒除。在观察期间,由患儿母亲每日按标准表格记录患儿的健康情况,每周由专门护士随访和采取鼻、咽拭标本,每周做2次病毒,1次支原  相似文献   

11.
小儿遗尿症在临床上并非少见,其治疗较困难。笔者近四年来用麻黄素加饮米汤和临睡前用热水洗脚的方法,治疗小儿功能性遗尿症17例,疗效满意。 临床资料 本文17例中,男11例,女6例;年龄3岁10月~12岁,遗尿时间10月~8年之久。 一,方法:麻黄素每次0.5~0.75mg/kg,每日一次,睡前服,疗程8天;每天早晚各配一碗米汤,冷却后取其表面的米汤糊,加适量的糖或盐给患儿饮用,疗程一个月;每晚睡前用热水(水温约50℃)洗脚,  相似文献   

12.
对104例因各种疾病引起的血小板增多的住院患儿进行病因分析,结果显示急性感染性疾病47例占45.2%,慢性感染16例占15.4%,肾功能不全12例占11.5%,贫血12例占11.5%,硬肿症7例占6.7%,高胆红素血症4例占3.8%,其他6例占5.8%。提示:多种疾病都能引起血小板增多,尤以急慢性感染性疾病为多。它往往是一种反应性现象,在小儿中很少为恶性疾病。5岁以下的小儿较常见的是急性感染所致的反应性血小板增多,5岁以上患儿较多是由于慢性感染,肾功能不全、贫血所致的血小板增多。  相似文献   

13.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是由EB病毒(EBV)感染后所致的一种多脏器受累的急性或亚急性传染病。小儿较多见。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致误诊。现将早期误诊的9例IM患儿分析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5例,女4例,年龄1-3岁5例,-7岁3例,>7岁1例。1.2 临床表现 9例均有发热,多为不规则热,热程3-14d;淋巴结肿大6例,以颈部淋巴结肿大为主,2例伴腋窝或  相似文献   

14.
小儿尿失禁是临床常见的排尿异常,对患儿身心发育和家庭造成程度各异的不利影响。可由于神经、生理发育迟缓、尿液产生过度、膀胱过度活动症、憋尿、便秘、焦虑等功能性因素引起,亦可因输尿管开口异位、尿道阴道瘘、尿生殖窦畸形、尿道上裂、膀胱外翻、女性尿道下裂等泌尿生殖系结构异常所致。准确判定小儿尿失禁的病因是治疗的前提,功能性尿失禁需长期耐心训练治疗,结构异常所致尿失禁针对病因实施手术矫治方能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遗尿症     
在新生儿期已存在有生理性排尿的节制,但排尿次数较多。最初几个月内排尿纯属反射性的。白天排尿控制较夜间为早。5~6个月时逐渐形成条件反射,开始先在觉醒时会表示排尿,到1岁末方可有效地训练对排尿的控制。女孩较男孩容易控制排尿。根据Butimore资料,2~3岁的女孩中45%已能控制排尿,而同年龄的男孩仅为32%。若在4~5岁以后仍不能控制排尿即称为遗尿症。按这个定义,估计美国有5百万遗尿儿童。Bloomfield等对5,386名小儿自出生起进行随访,发  相似文献   

16.
38例儿童功能性呼吸节律紊乱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功能性呼吸节律紊乱临床并非罕见,与器质性呼吸节律紊乱不同,本病由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所致,如对本病缺乏了解,常造成误诊误治,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我们遇到的38例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38例中男11例。女27例;年龄7岁~13岁,平均8.9岁;病程5天~6个月,平均33.4天;诱发因素:受到父母或老师训斥21例,父母离异或家庭不和7例,有呼吸道感染史3例,无明显诱因7例;误诊情况:有16例多次  相似文献   

17.
小儿蝮蛇咬伤系小儿危重急症,严重者可使患儿死亡,我科自1995年1月~2004年10月共收治15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5例患儿均来自本州牧区农村。其中男11例,女4例,年龄4~6岁7例,~12岁8例,平均年龄7·5岁。均在草丛里放羊或玩耍时被蝮蛇咬伤。咬伤后送至本院时间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小儿遗尿与膀胱输尿管反流(vesicoureteral reflux,VUR)的关系,筛选小儿VUR的高危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尿动力学中心以遗尿为主诉就诊并且神经功能正常的儿童和青少年83例(男36例,女47例),年龄5~16岁,平均(9.42±3.21)岁.所有患儿进行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VCUG)检查以评估VUR情况,并进行尿常规、尿培养、肾脏和膀胱超声检查.尿动力学检查包括尿流率、盆地肌电图和膀胱压力容积测定.泌尿系检查的准入标准包括泌尿系超声异常、白天尿失禁、尿动力学检查异常、尿路感染或者同胞兄妹中有VUR病史等.结果 48例(57.8%)出现单症状性夜遗尿(MNE),35例(42.2%)非单症状性夜遗尿(NMNE).13例(15.7%)出现VUR.t检验结果显示,白天尿失禁患儿、女性患儿和当前伴有尿路感染的患儿VUR发病率明显升高(P<0.05);多自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只有性别、白天尿失禁和当前尿尿路感染的回归系数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VUR与患儿年龄、遗尿类型(原发性、继发性)、遗尿频率、有无遗尿家族史、尿路感染病史、有无排便异常和除白天尿失禁外的白天尿路症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UR明显常见于白天尿失禁的遗尿患儿,建议存在白天尿失禁的遗尿患儿进一步进行相关检查.当前尿路感染是遗尿患儿发生VUR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9.
舒必利治疗小儿功能性遗尿症36例疗效观察山东省聊城地区第四人民医院(252000)赵建章山东省聊城地区计生委科研所(252000)路庆龄小儿功能性遗尿症可分为原发性遗尿及继发性遗尿两类。1990年5月~1995年8月我们采用舒必利在门诊治疗此症取得了...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复杂性遗尿应用经皮神经调节治疗,了解其对白天泌尿系症状以及夜间遗尿的治疗效果,同时观察可能的不良反应。方法选择复杂性遗尿病例30例,男20例,女10例,平均年龄7.4岁(5 ̄14岁)。采用经皮骶2、3神经根电刺激,每周进行2次,每次持续30min,疗程以1个月为基础。于治疗前、治疗结束时及6个月后记录排尿日记7d。t检验比较治疗前后排尿次数、尿失禁次数和尿量。结果遗尿次数由平均1周12.1次降至治疗结束时1周6.5次,6个月后为7.1次;白天排尿次数由每天7.84±1.30次降至治疗结束时5.21±1.61次,6个月后为5.36±1.61;尿失禁由1周6.08±1.44次降至2.8±2.13次;6个月后为2.9±2.23次;治疗前后遗尿、尿频和尿失禁次数减少以及尿量的增加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这一研究结果初步显示,经皮神经调节治疗对复杂性遗尿改善白天症状和夜间遗尿均有效果,对儿童复杂性遗尿乃至单症状遗尿,是一种值得考虑的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