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总结了18例在本院进行侧后路经椎间孔镜下腰椎髓核摘除术患者的护理配合。主要包括术前由医生进行患者评估、做好术前准备、再由手术室护士对患者耐心做好心理护理和体位适应性训练及患者疼痛VAS评分、术中密切配合手术,18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认为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医护间的默契配合、术后器械清洗和消毒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4年12月38例患者为对照组,按常规行健康教育,2015年1月~2015年8月40例患者为实验组,实验组按临床路径进行有计划的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的患者掌握相关知识比率及对护士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平均住院天数为(6.5±0.8)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9.6±1.1)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能够提高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率,提高对护士的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具有显著的临床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在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将44例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1.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中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石雪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6):61-62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的护理方法。方法:总结了我院2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结果:本组术前、术后采取相应的护理方案,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术后住院1周出院,术前视觉模拟评分表(VAS)评分为(5.88±1.65)分,术后为(2.25±0.37)分,疼痛明显减轻(P<0.05),住院期间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韶秀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微创、安全可靠、手术时间短、术后出血少、术后住院时间短、且较经济等优点,术前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指导正确的体位训练,术后系统、科学的专科护理及功能锻炼是手术成功和患者功能恢复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6.
随着微创脊柱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传统治疗无效的情况下选择椎间孔镜术(TESSY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pine system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脊柱外科的常见病,由于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而引起的腰痛,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近年来,经皮穿刺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损伤较小,效率较高,疗效较好,已经成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之一。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技术用于腰椎间盘突出对患者腰椎功能与手术治疗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行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的5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为对照组,选取同期接受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为观察组。两组术后均随访3个月,对比两组手术指标、腰椎功能改善情况及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指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点,两组患者腰椎功能均较入院时明显改善,但各时点组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与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均能获得理想的腰椎功能改善效果,但前者较后者更具微创性,患者恢复更快更好,并发症少,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配合对治疗效果影响。方法:选取 2013年1月—2014年12月采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2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总结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经验及护理后临床疗效。结果: 术中未发生手术配合相关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症状均有减轻甚至消失。结论: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的围手术期规范护理对手术的进行及疗效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胡小云 《全科护理》2014,(28):2646-2647
[目的]总结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病人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对2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应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同时加强围术期护理。[结果]25例病人术后症状明显缓解或消除,未发生手术配合并发症。[结论]加强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病人的围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1.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探讨该技术的适应证、入路选择、手术技巧等相关问题。方法:对50例确诊为单间隙、特殊类型(突出物巨大、脱垂、部分钙化、极外侧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所有患者采用数字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和MacNab标准评估疗效,并分别于术后3个月、6个月进行电话随访。结果:NRS由术前8.65±1.21降至术后3个月的2.01±0.53(P=0.00)和术后6个月的1.86±0.25(P=0.00)。术后3个月与6个月的疗效优良率分别为84.0%和87.5%。术中发生渗血1例、术后足下垂1例,均经积极对症处理获满意效果。结论:在严格适应证、选择最佳入路和精细操作的前提下,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是治疗某些常用微创技术难以奏效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快速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接受髓核摘除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50例,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均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快速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及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住院费用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低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接受髓核摘除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予以快速康复护理,可以有效提升护理质量,确保治疗效果,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水坝式铺单法在经皮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应用,对于提高患者的舒适度的效果。方法 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经皮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患者,其中25例采用自创的水坝式铺单法(观察组),另25例采用常规铺单法(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后身体潮湿、寒冷及低体温的发生率。结果 在身体潮湿、寒冷及体温下降这些影响患者舒适度指标的发生率上,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水坝式铺单法能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增加患者满意度,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总结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行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的护理配合,强调术前应加强准备工作、心理护理、体位训练和疼痛护理,手术中要密切关注病人生命体征变化及手术配合,术后保持合理的体位,注意饮食控制,加强病人病情观察、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通过微创椎间孔镜手术,消融髓核组织,减轻神经根压迫,从而改善患者患侧下肢放射性疼痛和神经功能障碍。方法:我院脊柱外科于2013年12月至2014年1月共收治4例腰椎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的患者,经过治疗和精心护理,患者恢复好。结果:经过局麻下椎间孔镜手术,患者原先疼痛消失,恢复好。结论:运用椎间孔镜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微创手术,其手术操作灵活、手术安全性高、创伤小、手术目的直接、疗效确切、出血少、痛苦少、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青年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危险因素,比较经皮椎间孔镜技术与传统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的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60例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及同期来医院体检的60例健康志愿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研究组实施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对病例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探讨,并比较研究组及对照组的临床疗效[Lehmann腰椎功能评分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体质量指数(BMI)≥25 kg/m^2、腰椎间盘突出症(LDH)家族史、腰背部损伤史、工作姿势不正确、不经常运动、吸烟、心理紧张是青年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危险因素(P<0.05);两组术后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青年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危险因素较多,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较传统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对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有更显著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PTED)与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SI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近期效果及对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按照髓核摘除方式的不同将124例LDH住院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62例患者行SIIF术,研究组62例患者行PTED术。观察2组患者手术优良率、手术指标、腰椎功能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优良率为87.10%(54/62),对照组为82.26%(51/62),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 2组术后JOA评分显著提高,术后ODI评分显著降低,但研究组术后JOA评分和术后ODI评分变化幅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23%(2/6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13%(10/62)(P 0.05)。结论 2种手术治疗LDH的疗效相当,但PTED能显著改善手术指标,恢复腰椎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7例椎间孔镜下后路颈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中的护理配合。分别从患者方面、护士方面、器械管理等方面对7例颈椎间盘突出患者在椎间孔镜下行颈椎间盘突出摘除术中的护理配合方法进行分析与总结。7例手术采取相应的手术方法和护理配合方法,手术期间无其它并发症,术后取得满意效果。认为严格适应症,规范精细护理配合,熟练掌握器械运用是配合椎间孔镜颈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初期开展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学习曲线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7年5月我院采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根据手术时间先后将患者分为A、B、C、D四组各30例。比较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并应用改进后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分析学习曲线。结果A、B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手术时间与C、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及D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住院时间及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具有稳定且满意的临床疗效,具有丰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MED)经验的医师开展该术式学习曲线在60例左右达到一个平台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