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氨酚羟考酮超前镇痛下实施规范化康复训练对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关节外科2015年1~2015年12月住院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实验组在上、下午康复训练前半小时及睡前分三次予氨酚羟考酮1片口服;对照组康复训练前则不予镇痛药物干预。2组患者均按规范实施康复训练。结果对实验组与对照组24h、48h、72h及7d行康复训练时活动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膝关节ROM恢复至90°的时间及出院时平均ROM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给予氨酚羟考酮超前镇的基础上,进行早期、规范的康复训练治疗,能够有效减轻肢体的疼痛程度,促进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多种方法联合镇痛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6年9月77例接受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多种方法联合镇痛,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日常活动能力(ADL)、膝关节功能(Lysholm)。结果:术后1 d时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7 d时观察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时两组患者Lysholm评分和ADL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时观察组Lysholm评分和ADL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种方法联合镇痛能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促进术后日常活动能力及膝关节功能康复,有利于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4.
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技术已由传统的阿片类药物静脉自控镇痛和椎管内镇痛向多模式镇痛转变。本文综述了膝关节置换术后采用连续股神经阻滞、局部用药、冷冻疗法、多模式镇痛等镇痛方法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5.
6.
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有效的疼痛管理是实现加速康复外科的重要环节。外周神经阻滞对于术后疼痛的控制意义重大,临床医师致力于寻找对肌力影响小、有利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运动功能早期恢复的神经阻滞。腘动脉与膝关节后囊间隙阻滞可以选择性阻滞膝关节后部末端感觉支,不影响腓总神经的运动支,从而能在充分镇痛的条件下对肌力产生最小的影响。该文就腘动脉与膝关节后囊间隙阻滞的提出、阻滞入路及方法、与不同神经阻滞联合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优势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有效的疼痛管理是实现加速康复外科的重要环节。外周神经阻滞对于术后疼痛的控制意义重大,临床医师致力于寻找对肌力影响小、有利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运动功能早期恢复的神经阻滞。腘动脉与膝关节后囊间隙阻滞可以选择性阻滞膝关节后部末端感觉支,不影响腓总神经的运动支,从而能在充分镇痛的条件下对肌力产生最小的影响。该文就腘动脉与膝关节后囊间隙阻滞的提出、阻滞入路及方法、与不同神经阻滞联合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优势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多模式镇痛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0例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并留置股神经阻滞导管的患者,随机分成多模式镇痛组(M组)与对照组(C组)。M组在术前静脉给予氟比洛芬注射液2 mg/kg,且术后应用混有1μg/kg芬太尼及0.1 mg/kg氯胺酮的0.2%罗哌卡因30 ml实施股神经阻滞;C组仅应用0.2%罗哌卡因30 ml实施股神经阻滞。记录患者首次要求实施镇痛措施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实施镇痛措施后的最低视觉模拟评分及有效镇痛时间;术后4天内主动活动和被动活动时的最高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术后4天被动运动时的最大锻炼度数;术后4天内需要实施镇痛措施的总次数;患者对术后康复训练时的镇痛满意评分;术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首次要求实施镇痛措施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M组在实施镇痛措施后的最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且有效镇痛时间长于C组(P0.05)。M组术后4天内主动活动和被动活动时的最高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显著低于C组(P0.05)。M组术后4天被动运动时的最大锻炼度数显著高于C组(P0.05)。M组术后4天内需要实施镇痛措施的总次数显著低于C组(P0.05)。M组患者对术后康复训练时的镇痛满意评分明显高于C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多模式镇痛能够降低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训练时的疼痛程度,提高康复训练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2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术后分别记录静止与主动活动时VAS,并记录患者膝关节活动度,结果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后6、12、24、36、48 h静止、运动VAS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第1、2、3天膝关节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术后7 d和14 d两组之间膝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控制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并有利于关节功能早日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模式镇痛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40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观察组应用无痛病房管理模式的多模式镇痛方案,对照组术后视具体情况进行镇痛干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患者疼痛程度,采用膝关节关节活动度(ROM)评定患者主动屈膝度;术后2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评定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表达水平,HSS膝关节评分评估患者膝关节功能,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2、24、48 h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 05)、ROM大于对照组(P 0. 05);术后2周,观察组患者血浆CRP、IL-6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 05),疼痛、功能、活动度等维度HSS评分以及HSS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 0. 05),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等维度GQOLI-74评分以及GQOLI-74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多模式镇痛可有效缓解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疼痛情况、降低应激反应,促进膝关节功能康复,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模式护理对膝关节置换术后CPM康复训练中的镇痛作用。方法选取实施膝关节置换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两组患者均在全麻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第2天应用CPM功能练习。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常规镇痛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多模式镇痛的护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结果术后的第3、5、7、14天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多模式镇痛的护理能够减轻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CPM练习患者疼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9月我院收治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86例,在整体护理的基础上运用循证护理方法制定出一套完整的护理常规.结果:共完成该手术86例,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均进行 临床查体、CT检查,术前膝关节功能评分平均为(30.90±2.10)分,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分平均为(91.00±3.10)分.结论:运用循证护理方法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和康复指导,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进行功能锻炼,达到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膝关节置换术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延续性护理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康复期中的应用,能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增强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1日~2020年6月30日收治的80例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按住院尾号奇偶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观察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膝关节功能[采用膝关节HS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6、12 h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出院后1、3个月膝关节H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康复护理模式有利于降低患者疼痛,减少并发症,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Orem的自理模式在膝关节置换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艳  齐华英 《天津护理》2006,14(4):200-201
美国护理学家0比m在1971年提出:人是具有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并有不同程度自理能力的整体,当人不能维持其自理需要时就产生了自理缺陷川。而护理是一种帮助性服务,是为自理缺陷的人提供治疗性自理需要的活动。其目的是发挥患者最大自理潜能,以便能够自我照顾。0况m的自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不良反应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VAS疼痛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各时间点VAS疼痛程度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干预,有效地缓解了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术后疼痛,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了关节功能康复,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延续护理在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本科实施髋、膝关节置换术的3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分别采用常规出院指导和延续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Harris髋关节评分、膝关节评分(HSS)、视觉模拟评分(VAS)、生活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患者满意度。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Harris髋关节评分、HSS膝关节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ADL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延续护理应用于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可加快患者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改善髋、膝关节功能,缓解疼痛,提高日常生活能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方法 .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64例行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围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疼痛情况及恢复情况,采用生活质量评分量表(SF-36)比较两组...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