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圣玉风  宋曼  名颜颜   《妇幼护理》2022,2(15):3457-3459
目的 探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中应用不同体位护理模式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 2021 年 5 月至 2022 年 5 月 本院收治的 78 例患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以系统抽样法原则,将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 39 例。 对照组实行常规仰卧体位护理,观察组实行体位变换护理模式。评估对比两组的呼吸动力学指标、血气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血气指标及呼吸动力学指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的血氧分压、PH 值水 平显著提高,二氧化碳分压水平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呼吸动力学指标得到明显改善,且观察组的气道阻力、肺 顺应性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体位变换护理模式实施于 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机械通气中,不仅有利于改善患儿的血气指标与呼吸动力学,提高氧合状态,且能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的护理效果。方法对本院2012~2015年共40例NRDS行机械通气给予全面、细致的观察和护理,比较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动脉血气变化。结果本组患者经行机械通气及相关护理后临床症状改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优于治疗及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通气配合全面细致的护理,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及动脉血气分析各项指标,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国外报道 ,机械通气造成肺损伤时引起血循环中血小板减少[1 ,2 ] ,而早产儿类似肺损伤报道较少见。为了观察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RDS)机械通气后血小板动态变化 ,我们对在我院新生儿监护病房 (NICU)经气管插管下机械通气的 5 1例RDS早产儿 ,进行回顾性分析 ,  相似文献   

4.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儿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A组和B组,A组患儿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以仰卧位通气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治疗的上辅以俯卧位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儿通气各指标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前,两组患儿各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各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B组患儿的Sa O2、Pa O2、Pa CO2明显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多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俯卧位通气能有效改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儿的氧合,提高养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并发症较少和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体位对机械通气低出生体重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科收治84例行机械通气的低出生体重儿NRDS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保护性机械通气策略。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俯卧位通气。比较两组氧合指数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3d后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氧分压/吸入气氧浓度比(PaO_2/FiO_2)高于对照组(P0.0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28d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儿家属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俯卧位通气能有效改善低出生体重儿NRDS患儿氧合功能,降低VAP发生率,促进患儿预后,提高患儿家属满意率。  相似文献   

6.
周明琼 《妇幼护理》2023,3(10):2385-2388
目的 研究俯卧位通气护理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月期间收治的 82 例 NRDS 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 NRDS 患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 41 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俯卧位通气护理。分析比较两组的血气状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临床恢复相关指标以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血气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后两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俯卧位通气护理应用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护理中,能改善患儿血气状况,减少并发症,促进患儿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早产儿是指出生时胎龄〈37周(≤259d)的新生儿。据报道,2005年国内早产儿的发生率为8.1%,病死率为12.7~20.8%,胎龄愈小,病死率愈高。早产儿胎龄不足,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差。近年来由于围产医学的迅速发展,早产儿的存活率也在不断提高,其生命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8.
早产儿不同体位护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神美  韦琴 《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8):1664-1667
<正>体位护理是早产儿护理的基础组成部分。近年来,俯卧位较传统的仰卧位在早产儿护理中倍受关注。早产儿由于胎龄不足,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差,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能预防疾病,提高早产儿存活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俯卧位通气法对儿科重症监护室(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PICU)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RDS)患儿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9月入住PICU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  相似文献   

10.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俯卧位通气的实施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俯卧位通气的原理、实施方法和护理,为ICU护士实施俯卧位通气提供理论、实践支持。[方法]对4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人实施了俯卧位通气,并以此为基础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资料,给予病人精心的护理。[结果]俯卧位通气明显改善了肺的氧合功能,4例病人俯卧位通气后氧合明显改善,其中3例最终撤离呼吸机,1例因心跳呼吸停止抢救无效死亡。[结论]ICU护士在俯卧位通气的实施中,要懂得安全有效地转换病人的体位,提供适当的护理,尽早发现及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俯卧位通气的原理、实施方法和护理,为ICU护士实施俯卧位通气提供理论、实践支持.[方法]对4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人实施了俯卧位通气,并以此为基础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资料,给予病人精心的护理.[结果]俯卧位通气明显改善了肺的氧合功能,4例病人俯卧位通气后氧合明显改善,其中3例最终撤离呼吸机,1例因心跳呼吸停止抢救无效死亡.[结论]ICU护士在俯卧位通气的实施中,要懂得安全有效地转换病人的体位,提供适当的护理,尽早发现及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指由心源性以外的各种肺内外疾病因素所导致的急性进行性缺氧性呼吸衰竭[1]。目前机械通气是治疗ARDS最主要手段之一。随着医学科技发展,机械通气技术不断提高,对护理提出了更高要求,现对机械通气治疗ARDS的护理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于应用PS联合NCPAP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69例患儿,做好给药的护理,加强给药后NCPAP机管理及呼吸道管理,严密监测病情变化,实施相应的护理.比较该组患儿在治疗和护理前后的血气分析结果和治疗结局.结果 患儿在接受冶疗和护理后的血气分析结果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PS联合NCPAP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满意.而细致、周到的护理是治疗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下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方法将PS经气管插管下注入肺内,分仰卧、右侧、左侧、再仰卧体位各注入1/4剂量加用呼吸囊加压1~3min。结果27例使用机械通气联合PS治疗前后对比,PaO2明显升高,PaCO2明显下降,两者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机械通气联合PS使用能有效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相似文献   

15.
陈玲 《当代护士》2021,28(7):121-123
目的 探讨体位交换护理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血气及呼吸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整群分层随机取样法选择我院2018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60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机械通气治疗及常规护理,其中对照组均给予传统仰卧体位护理,观察组均给予体位交换护理.监测两组患儿护理干预前、干预后5 d的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pH值及气道阻力(R)、胸肺顺应性(TC),记录两组机械通气时间及PICU住院时间,比较两组临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的PaCO2、PaO2、pH值、R、TC等血气分析指标及呼吸动力学指标均明显优于干预前及同期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观察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及PICU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临床并发症发生率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位交换护理能明显改善行机械通气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的血气分析指标及呼吸动力学指标,有效降低临床并发症发生率,其对于促进患儿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机械通气联合俯卧位通气治疗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行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入住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21例诊断为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且尚未进行机械通气的患儿。所有患儿均采用仰卧位和俯卧位交替进行机械通气。体位变更顺序为仰卧位—俯卧位—仰卧位,时间为0.5 h—2.0 h—0.5 h。观察患儿机械通气前后血氧饱和度、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氧合指数的变化;患儿机械通气时俯卧位前后血氧饱和度、氧合指数、气道峰压及肺顺应性的变化。[结果]机械通气联合俯卧位通气治疗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能明显改善血气结果,改变患儿预后。[结论]优质护理在机械通气联合俯卧位通气治疗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间断式俯卧位机械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重症监护室2017年2月—2019年4月收治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共80例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患者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体位通气,观察组予以间断式俯卧位机械通气。记录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的氧合指数、平均动脉压(MAP),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经治疗后,氧合指数和MAP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氧合指数和MAP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常规体位机械通气,予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间断式俯卧位机械通气,有利于更好地改善患者氧合指数和平均动脉压,提高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不同体位护理对早产儿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理及舒适感、生长发育方面的影响。体位护理是早产儿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传统的早产儿体位普遍采用仰卧位,但不少研究表明,早产儿采用俯卧位或侧卧位比仰卧位有更多潜在的益处。  相似文献   

19.
机械通气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经过多年来对机械通气认识水平的提高与操作技能的发展,机械通气已经成为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尤其是在对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舍征(ALI/ARDS)的治疗过程中,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共识和普遍的应用.ALI与ARDS在重症患者中仍然具有非常高的发病率和相关病死率,也因在最近一些公共医疗卫生重大事件中作为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而被广为关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俯卧位机械通气优质护理对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4月我院NICU治疗的ARDS新生儿90例,均采用相同治疗措施进行治疗,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患儿均接受俯卧位机械通气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模式。观察两组通气30min、60min动脉血氧饱和度、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死亡率,并进行比较。结果通气30min和60min后,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血气指标(动脉血氧饱和度、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俯卧位机械通气优质护理对ARDS新生儿有良好疗效,可以提高患儿的氧合状态和改善患儿的各项血气指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