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诊科高危药品的管理方法,提高护士对高危药品的管理意识,确保用药安全.方法:制订高危药品目录;完善高危药品管理体系,落实职责;加强高危药品知识培训,规范护理人员用药操作程序.结果:规范高危药品管理后,根据药品质量检查标准进行质量控制,高危药品质量检查结果比实施前大大提高,药品质量管理得到保障.结论:实施科学的高危药品管理,能有效提高高危药品的用药安全性,保证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产科病区实施高危药品管理的方法与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规范产科病区高危药品的管理方法,提高护理人员用药、取药的准确率,确保孕产妇用药安全。方法成立高危药品管理小组并制订管理制度;制订高危药品目录;加强相关知识培训,规范高危药品放置;规范高危药品的使用、检查及交接。结果规范高危药品管理后,药品质量管理得到保障,高危药品质量检查结果比实施前有所提高。结论实施高危药品管理,能提高护理人员对高危药品的风险管理意识及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3.
病区高危药品的规范化管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病区高危药品规范化管理方法,确保用药安全。方法制订高危药品目录,规范高危药品管理工作流程,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保证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实。结果对病区实施高危药品管理及进行高危药品管理质量考核,护士取、用药准确率显著高于实施病区高危药品规范化管理前(P〈0.01)。结论病区高危药品规范化管理,可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安全防范意识,保证用药安全,防范护理差错、隐患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申雁冰  任红芳  郑群玲 《全科护理》2012,10(11):1016-1017
[目的]严格管理精神科高危药品,根据管理中的常见问题提出管理方法,提高护士用药、取药的准确率,确保病人用药安全。[方法]制订高危药品目录,对科室护士进行高危药品知识培训,完善高危药品查对制度,对高危药品进行系统性管理。[结果]实施高危药品规范管理后药品质量明显提高,护理差错为零。[结论]规范管理高危药品能够提高护士对高危药品的风险管理意识,确保病人用药安全,减少护理差错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规范高危药品的管理,根据管理中的常见问题,进行管理对策,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方法科室设立1名高危药品质控员,对科室护士进行高危药品知识培训,对高危药品进行规范化管理。结果规范管理前与规范管理1年后、2年后,高危药品管理存在的问题、科室30名护士对高危药品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结论高危药品管理能够提高护士对高危药品的风险管理意识,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减少护理差错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实施品管圈活动提高护士对高危药品的认知度,以进一步规范高危药品的管理。方法成立品管圈组织,确立"提高护士对高危药品的认知度"主题,寻找护士对高危药品认知度低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开展高危药品知识培训、落实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利用多种途径宣传高危药品风险点。结果降低了护士高危药品管理及给药不良事件发生率(P0.01或P0.05),提高了护士对于高危药品管理和药理知识及操作水平(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可以提高护士对高危药品的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识别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高危药品管理过程中潜在的风险,为科学有效提高病区高危药品管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运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FMEA)工具,对病区高危药品管理流程进行分析,通过计算风险优先指数(risk priority numbers,RPN)值查找每个流程中潜在的高危因素,并对RPN125的关键环节制定并实施改进方案。结果使用FMEA后,7个RPN125的高危环节通过制定并实施改进防范措施,RPN值均降至125以下。高危药品管理缺陷发生率由8.974%降至4.225%,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结论将FMEA运用于ICU高危药品的管理中,可有效提高病区高危药品管理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规范病区药品管理,提高药品管理质量,防范临床用药风险,确保用药安全。方法收集本科室药品管理中存在问题,主要有:药品混放;基数不固定;放置不规范,未进行分区管理;标识不醒目;有过期现象;护士药物知识欠缺。进行一系列规范管理:成立科室药学部;规范存放科室药品,分区分类存放,严格按贮存条件存放,差异化存放,统一药品标签,严格有效期管理;强化护理人员药品知识;建立药品三级管理体系;规范工作流程,完善管理制度。全科护士参与,实施3个月后评价规范管理效果。结果实施病区药品规范管理后,药品管理质量明显提高,护士对药品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品规范管理,可有效提高科室药品管理质量,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知识,防范患者用药安全隐患,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救车药品一体化管理的效果。方法:对全院急救药品采用一体化管理模式,护理部每个月抽查急救车药品管理情况及考核临床护士在应急演练中对急救药品的掌握情况。结果:采取一体化管理半年后,急救车药品管理质量评分均有提高(P0.05),护士对急救药品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救车药品一体化管理可提高管理质量和药品实际使用水平,从而保证急救时用药的及时和准确,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病区高危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组织,选定提高病区高危药品管理质量,确保临床用药安全为活动主题,对病区高危药品管理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圈员共同拟定对策,并组织实施。结果:实施品管圈后病区高危药品质量检查结果明显高于实施前(P0.01),护理人员对高危药品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提高(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应用在病区高危药品管理提高了护理人员对高危药品的管理意识,使病区高危药品管理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按照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JCI)标准来规范血液净化中心高危药品管理程序及制度,以提高护理人员用药、取药的准确率,保证血液净化中心高危药品使用的安全性。方法在血液净化中心成立由医生、护士组成的管理小组,对科室高危药品实施严格管理,针对本科室高危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通过制定本科室高危药品目录、加强血液净化中心护理人员高危药品知识的培训、规范高危药品的使用、核对及交接制度等一系列对策,加强本科室高危药品的安全管理。结果与2013年相比,2014年护理人员对高危药品药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有显著提高,发生各种高危药品安全不良事件明显下降,未规范存放率从73.33%降到0(χ2=14.354,P<0.01),数量不符从66.67%降到0(χ2=12.150,P<0.01),标识不全或不清楚从60.00%降到6.67%(χ2=7.350,P<0.01),交接不清从80.00%降到13.33%(χ2=10.848,P<0.01),过期现象从26.67%降到0(χ2=2.596,P>0.05),知识掌握不全从53.33%降到13.33%(χ2=3.750,P>0.05)。结论按照JCI标准来规范血液净化中心高危药品管理程序和制度,可有效提高高危药品的安全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多学科团队对降低心脏外科ICU护士监护仪报警疲劳的效果。方法组建由医生、护士、麻醉师、监护仪工程师组成的多学科团队,优化报警范围设置,关闭易干扰的非重要参数报警,加强使用特殊药品患者的报警管理,规范监护仪的使用。比较干预前后ICU护士报警疲劳程度和患者ICU住院时间及死亡率。结果 ICU护士报警疲劳量表总分由干预前(21.43±2.76)分下降为干预后(18.32±2.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前后患者ICU住院时间和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多学科团队进行监护仪报警管理,能够有效减轻ICU护士报警疲劳程度,且能够保障ICU住院患者安全,建议在同类科室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基于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新标准高危药品分级管理的效果。方法按照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的高危药品分级管理标准,制定和完善急诊科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制度和目录;制作高危药品专用标识,建立急诊科高危药品分级安全管理组织,实施高危药品的评审督导等。比较高危药品安全分级管理前后药品管理质量及护士高危药品管理及药物知识考试成绩。结果实施高危药品安全分级管理后30名护士高危药品管理及药物知识考试成绩较实施前明显提高( P<0.05);急诊科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内容更加完善与细化,管理质量得到明显提高,由原来B级达到A级,顺利通过了三级甲等医院的评审,并得到评委的高度评价。结论按照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新标准中关于高危药品的管理规定,结合科室具体情况,制定、完善急诊科高危药品分级管理目录和制度,建立高危药品医嘱警示系统,规范使用权限、警示标识、调配、使用,加强培训和督导等,能促进高危药品的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各层次心血管专科护士用药安全知识掌握及用药安全目标的实施情况,分析护理人员用药安全现状,针对其中可能出现的用药缺陷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护理人员用药安全问卷调查表,对225名心血管专科护理人员进行有关用药安全的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74%的心血管专科护士对用药安全知识不熟悉;不同职称护士对用药安全知识的掌握存在明显差异(P<0.05),护师及主管护师职称的护理人员对用药知识掌握情况好于护士职称的护理人员;不同护龄及学历的护士用药安全知识的掌握无明显差异(P>0.05).11.42%的心血管专科护士认为用药过程中存在误用风险;42.46%的护士认为高危药品的管理存在风险;75.79%的护士认为急救药品的管理存在风险;85.84%的护士认为药品存放存在风险;97.72%的护士认为反复抽吸的药品存在安全风险;82.65%的护士认为在使用药物时配伍禁忌存在风险;84.47%的护士认为用药过程中落实三查七对制度时存在风险.结论:对总体心血管专科护士用药安全知识的掌握仍需要加强培训,对于低年资护士职称的护理人员应重点加强用药安全的培训、考核及督察,对于反复抽吸的药物、药品存放管理、用药的配伍禁忌及三查七对的落实是避免用药缺陷发生的重点管理环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护理工作中高危药品管理环节质量,有效降低高危药品管理缺陷发生率。方法:分析4年高危药品相关事件,针对关键环节制作高危药品口袋书,强化高危药品知识培训,多角度信息化预警提示,连续性警示标识转移。结果:实施高危药品系统化管理后,护理用药安全质量明显提高。结论:规范管理高危药品能够提高护理人员对高危药品的风险管理意识,确保病人用药安全,减少护理差错发生。  相似文献   

16.
张伟伟 《当代护士》2017,(12):165-167
目的研究品管圈在护理单元高危用药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本院21个护理单元联合进行的以"有效提高护理单元对高危药品的管理能力"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对本院护理单元高危用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结果在品管圈实施1个月后的高危药品标识、药品标识统一程度、护士对高危药品知晓率、高危药品与普通药品分开存放、抢救车高危药品封装程度、抢救车内高危药品标签清晰程度、多次使用药品开盖时间记录情况、镇静及麻醉药物使用记录完成程度均优于品管圈实施前,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品管圈实施后2个月与实施后1个月比较中,除了高危药品与普通药品分开存放情况和多次使用药品开盖时间记录情况以外,其他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度比较中,实施后1个月的总满意度明显优于实施前,实施后2个月的总满意度明显优于实施后1个月,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对本院存在的问题进行不断改进,取得了良好效果,本院高危药品的管理现状得到显著改善且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加强对病区高危药品的安全管理,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方法 2011年针对医院病区高危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通过建立安全管理组织、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规范使用流程、制订管理手册、组织培训与考核等一系列措施,加强病区高危药品的安全管理.结果 与2010年相比,2011年发生高危药品管理缺陷和用药安全隐患的事件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97,P<0.05).护理人员对高危药品药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有显著提高.结论 加强病区高危药品的安全管理,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用药能力,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军队医院临床护理人员对高危药品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为规范高危药品的管理和提高临床护理用药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某两所军队三级甲等医院内科及外科260名临床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其进行高危药品相关知识调查。结果临床护士对高危药品相关知识问卷总得分为11~36分,平均(24.54±4.32)分,年龄、护龄、职称及学历不同的护理人员对高危药品知识的掌握情况有差异(均P<0.05)。结论 医院管理者应重视高危药品的管理,系统地向临床护士进行高危药品相关知识的培训。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医院护士在培训前后对高危药品知识的掌握情况,为高危药品的管理和护理人员的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择护士210名为调查对象,培训前后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其进行高危药品知识调查。结果:培训后护士对高危药品相关知识掌握水平较培训前有显著提高(P0.01)。培训后低水平者占15.24%。结论:医院管理者应重视对护士高危药品相关知识的培训及管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ABC分类法对病区高危药品进行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提高高危药品管理水平,确保病人用药安全。方法:健全病区高危药品管理制度,加强药物安全管理知识培训,采用ABC分类法将病区高危药品进行分类管理,标识醒目,建立统一的评价考核标准,检查制度落实到位,防止出现药品混放、过期、变质药品;防止药物储存条件不当导致药品疗效下降,保证安全用药。结果:ABC分类管理后药品管理效果优于ABC分类管理前(P<0.05)。结论:ABC分类法用于病区高危药品的管理,能提升病区药品管理水平,保证用药安全,有效杜绝了用药差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