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摘 要〕 目的:评定动态心电图检测在心源性晕厥患者临床诊断过程中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 2018 年 3 月至 2020 年 5 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接收的 100 例怀疑存在心源性晕厥的患者,对全部患者实施静态心电图检测和动态心电图检测, 评估两种方法对心源性晕厥的诊断准确率、诊断灵敏度、诊断特异度,调查各个群体出现心律失常具体状况。结果:怀疑 存在心源性晕厥的患者中,最终临床诊断阳性 81.00 %,阴性 19.00 %。动态心电图阳性检出率(80.00 %)高于静态心电图 (67.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动态心电图对心源性晕厥的诊断准确率、诊断灵敏度、诊断特异度均高 于静态心电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心源性晕厥阳性患者和阴性患者出现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的几率 相差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心源性晕厥阳性患者出现阵发性心动过速、单纯性房室期前收缩的几率比心 源性晕厥阴性患者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于心源性晕厥患者临床诊断过程中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测 表现出较好诊断价值,具有比较高的诊断准确率、诊断灵敏度及诊断特异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在晕厥患者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0例可疑为心源性晕厥患者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120例患者中,其中发作严重心律失常49例,晕厥36例,R-R间期<3.0s者无晕厥,R-R间期>3.0s者有晕厥表现。结论:动态心电图具有操作简单可重复性好等优点,对于心源性晕厥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临床上对发作性晕厥患者必须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以利明确病因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对晕厥患者病因诊断的价值。方法对136例临床诊断为晕厥的门诊或住院患者行24 h或48 h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 136例晕厥患者经动态心电图检查,33例监测期间发生晕厥,而晕厥时动态心电图对应出现严重心律失常19例,正常者14例。结论动态心电图监测对部分因心律失常所致的心源性晕厥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但检查阴性时也不能完全排除心源性晕厥,对临床怀疑心律失常致心源性晕厥患者,有的需要多次行动态心电图检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进行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比观察其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接受心电图检查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先对患者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然后在对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比其检查结果。结果:通过常规心电图检查,发现100例患者中有76例患者被确诊为无症状心肌缺血;通过动态心电图检查,发现100例患者中有88例患者被确诊为无症状心肌缺血,且均集中在6:00、12:00时段发作。结论:对冠心病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查相较于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查,更能明确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发作时间和发作次数,具有临床诊断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12导联动态心电图在晕厥病因诊断中的运用价值。方法:对67例不明原因晕厥的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67例患者中动态心电图结果发现严重心律失常13例,其中10例检查时伴有晕厥发作,发作时间与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的时间相一致,3例未发作晕厥,但检查发现有严重心律失常。结论:动态心电图对晕厥患者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十二导动态心电图仪分析晕厥患者是否有窦性停搏,长R-R间期(〉=3.0s).方法:用动态心电图仪24h记录患者的心电图,根据患者记录头晕、黑蒙、晕厥是否在窦性停搏、长R-R间期有关.结果:共30例患者,A组14例,B组16例.A组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3.1-7.2s);B组:心房颤动,长R-R间期(3.2-6.8s). 结论:头晕、黑蒙与窦性停搏长R-R间期,有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86例晕厥患者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86例疑诊心源性晕厥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100例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EASI放置法,持续记录24h动态心电图。结果:观察组的各项数据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疑似心源性晕厥患者,临床医生应高度重视并提高警惕,对于发作性晕厥患者应进行Holter检查获取可靠诊断依据,但是由于其检出率不太理想,必须结合其他的检查措施,进行全面、综合性评价,才能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摘 要目的:探析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伴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 2016 年 6 月至 2018 年 12 月在汕头市 澄海区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50例冠心病伴心律失常患者,采用控制变量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75例, 对照组为常规心电图检查,观察组为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检查的准确性。 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诊断阳性 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房性及室性二 / 三联律、期前收缩成对上,观察组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观 察组用于短阵室上速、房室传导阻滞的检出率偏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但两组在房性和室性期前收缩早 发的检出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动态心电图检查在冠心病伴心率失常的诊断上准确性更高, 同时能够准确的反映出心律失常类型,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分别运用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对患者冠心病心律失常进行检测,比较两者的诊断效果,鉴定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58例,心电监测中对照组以常规心电图进行,而观察组以动态心电图进行。最终将两组冠心病心肌缺血检出阳性率及心律失常的情况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诊断阳性率两组差别不显著;而观察组心律失常检测阳性率较对照组高,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检测中,运用动态心电图较使用常规心电图诊断效果好,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心源性晕厥患者的临床特点,并探讨相关护理措施.方法:将2006年9月~2008年12月在我院急诊抢救室出现的18例心源性晕厥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心源性晕厥患者占全部晕厥患者的58.1%,实行护理干预后,晕厥人数明显减少,且是症状轻微的头晕.结论:通过对心源性晕厥原因分析,针对原因为其提供护理措施,并通过护理手段可提高预见能力,以减少其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比较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心律失常诊断中的重要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20例,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查;观察组则用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心律失常的检出率。结果: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的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应用动态心电图检查冠心病患者的心律失常率,对于判断冠心病患者的预后情况及预防猝死、指导用药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摘 要目的:研究动态心电图(DCG)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作用与效果。 方法:选取 2017 年 12 月至 2019 年 12 月邵东市人民医院接收并对其进行诊断的疑似 ACS 患者 85 例,对所有患者都借助普通心电图(ECG)、 冠状动脉造影(CAG)、DCG 进行检测,比较应用的效果。 结果:对于所有患者,CAG、ECG、DCG 明确诊断 ACS 患者 依次是 77 例、65 例、72 例;DCG 诊断 ACS 的灵敏度为 89.61 %、特异度为 62.50 %、准确度为 87.06 %,显著高于 ECG 的 75.32 %、12.50 %、69.41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对于 77 例 CAG 明确诊断的 ACS 患者,DCG 的多 支病变的总检出率显著高于 EC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DCG 其余病变位置的总检出率与 ECG 比较,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对于 ACS 患者,DCG 诊断效果颇为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心率失常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病例选取为2005.1~2012.1之间收治的78例冠心病心率失常患者,分别采用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测,将两种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本组78例患者中动态心电图对室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二、三联律,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成对以及短阵室上速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心率失常患者的诊断上具有更敏感、快速且准确的特点,显著优于常规心电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摘 要〕 目的:分析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湛江 中心人民医院在 2017 年 1 月至 2019 年 8 月收治的 60 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 者 30 例,采用动态心电图诊断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心电图诊断对照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最终诊断效果。结果:比较 两组患者接受诊断后的满意程度、诊断有效率、心肌缺血诊断率以及心率失常诊断率,观察组患者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 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应用动态心电图诊断的效果较好,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依据, 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分析在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过程中运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上犹县人民医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间收治的56例冠心病患者为本次研究资料来源,分别对其进行动态心电图诊断和常规心电图诊断,观察对比两种诊断方式对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临床诊断效果.结果 相较于常规心电图诊断...  相似文献   

16.
〔摘 要〕 目的:探析心电图检查在重度子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20 年 3 月至 2021 年 3 月期间于景 德镇市妇幼保健院诊治的 60 例重度子痫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景德镇市妇幼保健院 60 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 两组研究对象均给予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入组前的心电图异常检出率(室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律不齐、室性期前收缩、 T 波改变、低电压、Q–T 间期延长、房性期前收缩、短 P–R 间期、电轴左偏),并根据心电图结果,给予观察组解痉、 镇静等治疗,后比较两组入组 1 周后的心电图异常检出率,以及分娩后的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胎盘早剥、产后出 血、新生儿窒息、早产、剖宫产)。结果:入组前,观察组患者心电图异常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入组 1 周后,两组的心电图异常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研究对象的不良 母婴结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通过心电图持续性监测,能及时了解重度子痫患者的 心电图异常改变,并予以针对性治疗,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心率,纠正心电图异常,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超声心动图与常规心电图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一2010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心肌梗死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常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测定、冠脉造影检查,将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及常规心电图检测结果与冠脉造影检测结果的符合性进行比较,判断二者在心肌梗死诊断中的效果。结果:经研究显示。超声心动罔和常规心电图在诊断心肌梗死的发生部位及范围方面并无显著性差异,与冠脉造影的符合率比较,P值〉0.05,无统计学意义;超声心动图发现11例心梗并发症,心电图发现1例心梗并发症,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值〈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在对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断中各有优势,常规心电图方便、快捷,可迅速对患者作出定性诊断,超声心动图能详细显示患者的心脏形态,利于心梗并发症的检出。临床将二者有机结合,对患者的诊疗更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摘 要目的:探讨实施常规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遗症的效果。 方法: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 2 月邵武市立医院收治的 80 例婴幼儿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 和观察组,各 40 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给予对照组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 基础上联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进行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儿肺功能指标、炎症因子水平、临床症状消失 时间、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Berg 平衡量表(BBS)、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神经、平衡、运动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 Barthel 指数评定量表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通过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能够帮助患者改善脑卒中后遗症,提高患者的神经功能、 平衡功能、运动功能、生活能力,从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难以预测的短暂胸痛、心悸及一过性意识障碍是临床常见的症状。由于发作时间不确定,发作持续时间较短暂,常规检查法常难以确诊。为了及时发现中年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时心电图变化的具体情况,为临床医师提供准确而有价值的诊断依据,我们在近两年中对有上述症状的100例中年患者进行了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具体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