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在脑卒中后感觉障碍中的康复作用。方法:选取南阳市南石医院2012年5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脑卒中后肩痛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根据病情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Fugl–Meyer评分。对比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为(2.35±0.57)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92±0.73)分;Fugl–Meyer评分为(20.75±5.4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5.02±3.6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痊愈率、显效率分别为36.00%、34.00%,均优于对照组的16.00%、1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能有效促进脑卒中肩痛患者感觉功能康复,减轻其肩痛,改善肩关节活动度。  相似文献   

2.
张晓丹  赵元琛  周围 《新中医》2019,51(6):291-293
简版:目的:观察在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基础上加用中药熏洗联合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肩痛的疗效。方法:将106例缺血性脑卒中后肩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TENS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熏洗联合针刺治疗。2组疗程均为3周。分别于治疗前与治疗1周、2周、3周评价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肩部被动活动时疼痛面谱量化评级(AFS)评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肩痛应用综合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后肩痛患者64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措施,试验组则在此基础上采用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和超声波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VAS评分、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和关节活动度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肩痛采用综合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疼痛、上肢运动功能及关节活动能力均得到了显著改善,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超短波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肩痛的疗效。方法将卒中后偏瘫伴肩痛患者46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超短波结合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运动疗法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1个疗程后,通过疼痛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2组患者患肩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在减轻肩痛程度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超短波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肩痛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结合Bobath疗法对脑卒中偏瘫后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自2014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脑卒中偏瘫后肩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抽取法分成两组,对照组采取Bobath疗法治疗,治疗组采取中药熏蒸结合Bobath疗法治疗,治疗时间为60 d,治疗后评价两组的VAS评分、上肢Fugl-Meyer评分。结果:治疗后疼痛VAS评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上肢Fugl-Meyer评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熏蒸结合Bobath疗法对脑卒中偏瘫后肩痛的疗效显著,患者疼痛减轻,且上肢运动能力增加,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神经电刺激疗法治疗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6例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6例),分别采用经皮(穴位)神经电刺激疗法和口服药物疗法,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分别为(22.5±4.3)和(12.0±4.3);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为(21.1±5.4)和(17.3±4.1);治疗前两组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治疗后两组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经皮(穴位)神经电刺激疗法治疗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无创伤性,疗效显著,为可选择性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运动治疗结合经皮穴位电位刺激疗法在膝关节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66为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使用经皮穴位电刺激结合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3周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与WOMAC评分,对膝关节疼痛及功能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VAS疼痛评分以及WOMC评分均低于治疗前,治疗组改善作用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效果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可缓解膝骨关节炎患者疼痛,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练涛  吕慧颐  薛燕萍  梁英 《中医药研究》2012,(10):1262-1265
目的观察肩关节腔内药物注射结合康复综合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治疗、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肩胛骨松动术、肩关节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PNF)技术、肩部肌力训练。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增加肩关节腔内药物注射,每周1次,共治疗8周。第一疗程注射曲安奈德、利多卡因、生理盐水混合液10mL注射,1次/周,共3次。第二疗程注射玻璃酸钠(施沛特)2mL,1次/周,共5次。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法)评估患侧肩关节疼痛程度。采用简化Fugl-Meyer评分法(FMA法)评估上肢运动功能。采用测角器测量肩关节主动前屈角度及主动外展角度。分别比较治疗前、后的改善程度。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肩关节的疼痛评分、上肢运动功能、关节活动度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并且治疗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脑卒中后肩痛的发生机制,选择性地应用关节腔注射治疗结合康复综合训练能明显缓解脑卒中后肩部的疼痛程度,改善患侧上肢运动功能及肩关节活动度,对脑卒中后肩痛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神经肌肉电刺激和电针疗法对脑卒中所致的吞咽障碍的效果。方法:96例脑卒中所致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电刺激组和对照组各32例,所有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和常规药物治疗,电针组采用电针治疗,电刺激组采用电刺激治疗.经电视透视吞咽检查(VFSS)和洼田饮水试验评价三组效果。结果:治疗后第3周三组患者VFS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电刺激组及电针组VF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电刺激组和电针组洼田饮水试验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电刺激组优于电针组(P0.05);电刺激组及电针组住院时间及治愈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疗法与电刺激疗法均可改善脑卒中所致的吞咽障碍,电刺激疗法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TENS)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对颅内脑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 招募140例从未接受过TENS治疗,无先兆偏头痛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70例,采用TENS+安慰剂;对照组70例采用假TENS+氟桂利嗪.结果 治疗12周后,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为48.57% 和95.71%,优于对照组的25.71% 和64.29%(P<0.05).治疗组对改善颅内脑血流速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偏头痛优于口服盐酸氟桂利嗪.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后肩痛的疗效观察。方法将80例脑卒中后肩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运动疗法训练;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超短波、温热磁及中药熏洗进行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通过疼痛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Fugl-Meyer(FMA)上肢功能评估量法对两组患者患肩的疼痛程度及上肢运动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在减轻肩痛程度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FMA上肢功能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50%(P0.05)。结论综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肩痛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功能性电刺激治疗脑卒中肩痛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肩痛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症及支持治疗、消除脑水肿、减轻颅内压、改善脑循环、良肢位摆放等)、电针治疗及运动疗法,试验组则在此基础上配合功能性电刺激疗法,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McGill评分、MMT评分、FMA评分、BI评分及肩关节被动活动度的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功能性电刺激能有效改善脑卒中肩痛的强度、肩关节外展肌群肌力、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肩关节活动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疗法结合吞咽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60例,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吞咽康复训练,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治疗4周后采用标准吞咽功能评定(Standardized Swallowing Assessment,SSA)患者吞咽功能,采用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定患者生活质量。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SSA评分、SWAL-QOL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疗法结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温针电针配合运动疗法和经皮电神经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stimulation,TENS)治疗缺血性卒中后偏瘫肩痛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5月-2019年3月符合入选标准的68例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4例。2组均按指南给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运动疗法和TENS,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温针电针。2组均治疗4周。采用VAS量表评估肩痛程度,采用Fugl-Meyer运动量表评估上肢运动功能,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肩手综合征评估量表(Shoulder Hand Syndrome Score,SHSS)评估患者感觉、远端水肿及运动情况,采用角度尺测量法测评肩关节前屈、后伸、外展、内旋、外旋的活动度,采用ELISA法检测hs-CRP、IL-6水平,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t=5.778,P<0.01),上肢Fugl-Meyer运动量表、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10.933、14.493,P值均<0.01);肩关节前屈、后伸、外展、内旋、外旋活动度均大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16.251、12.006、29.001、16.008、24.003,P值均<0.01);感觉、远端水肿、运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5.331、5.172、6.221,P值均<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32/34)、对照组为67.7%(23/3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87,P=0.014)。治疗后观察组血清hs-CRP[(10.55±1.72)mg/L比(13.81±2.79)mg/L,t=6.551]、IL-6[(9.31±1.56)μg/L比(11.78±1.90)μg/L,t=7.149]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温针电针配合运动疗法与TENS可改善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的肩痛症状,降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结合园艺疗法在创伤性肩袖肌腱炎肩部肌群生物肌力康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70例创伤性肩袖肌腱炎患者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试验组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结合园艺疗法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手段,治疗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0%(P0.05);试验组VAS评分、ROM评分、ADL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结合园艺疗法能够有效干预创伤性肩袖损伤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疼痛,促进其临床痊愈,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后肩痛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均接受运动疗法治疗3周,治疗组加用中药熏蒸治疗,采用疼痛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简式Fugl-Meyer运动评分(FMA)在治疗前后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FMA、VA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熏蒸结合运动疗法可以有效减轻偏瘫后肩痛,有助于提高患侧上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互动式头针联合作业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63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1例)和研究组(32例)。对照组行传统式头针联合作业治疗康复模式,研究组行互动式头针联合作业治疗康复模式。观察两组上肢运动功能、疼痛程度、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干预后两组Fug1-Meyer量表评分均显著升高,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SF-MPQ量表评分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改良Barthel指数均显著升高,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互动式头针联合作业疗法应用于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治疗可显著恢复上肢运动功能,减轻疼痛,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可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经皮穴位神经电刺激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接受常规的内科药物及康复治疗,治疗组加用经皮穴位神经电刺激治疗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疗程均为2周.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运动功能评分(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MBI)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经皮穴位神经电刺激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明显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Bobath疗法结合中药熏蒸对脑卒中后肩痛的治疗效果。方法:60例脑卒中后肩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Bobath疗法治疗;观察组(30例)在Bobath疗法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熏蒸联合治疗。治疗8周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上肢Fugl-Meyer评分和VAS评分组内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且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对照组为73.33%,观察组有为93.33%,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obath疗法结合中药熏蒸能显著缓解偏瘫肩痛,改善上肢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3例,两组均给予内科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对照组同时给予经皮穴位电针治疗,研究组同时给予肌电触发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简式Fugl-Meyer评定量表(FMA-UE)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改良的Ashworth腕关节痉挛评定量表(MAS)评分和腕主动背伸活动度(ROM)。结果治疗前两组FMA-UE、MBI、MAS评分和RO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4周后两组上述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研究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穴位肌电触发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