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正常交替半跪运动摆动训练联合综合康复训练在痉挛型脑瘫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6月~2020年6月采用综合康复训练干预的3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纳入对照组,另选取同期采用正常交替半跪运动摆动训练联合综合康复训练干预的30例痉挛性脑瘫患儿纳入观察组,两组均干预6个月。比较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两组粗大运动功能、足背屈角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干预6个月后,两组粗大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足背屈角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痉挛型脑瘫患儿采用正常交替半跪运动摆动训练联合综合康复训练干预,可改善粗大运动功能及足背屈角,改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0):1643-1644
目的探究分析康复训练联合护理干预对小儿脑瘫的影响。方法选定2014年1月~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小儿脑瘫患儿80例,分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试验组行康复训练联合护理干预。对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护理效果、日常生活能力和粗大运动功能。结果试验组护理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1周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粗大运动功能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6个月后上述评分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脑瘫患儿护理中,康复训练联合护理干预利于患儿病情恢复,可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粗大运动功能,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3.
何凤翔  徐艳  谢文龙 《中国康复》2017,32(5):358-361
目的:观察前馈控制结合躯干训练对小儿脑瘫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40例小儿脑瘫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躯干控制训练,训练组在此基础上结合基于强化前馈控制的躯干训练。在治疗8周后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评定2组患儿平衡功能,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MFM)评定患儿粗大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来评定患儿肢体运动功能,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患儿ADL能力。结果:治疗8周后,2组患儿的BBS,GMFM,FMA及MBI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水平(P0.05),且训练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前馈控制结合躯干训练可以明显改善小儿脑瘫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对脑瘫儿运动功能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脑瘫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包括运动训练、心理干预、饮食指导等。干预后比较两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评分变化及康复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患儿GMFM评分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康复总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P0.05)。[结论]针对脑瘫患儿采用康复护理可提高患儿运动功能,提升患儿康复效果,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矫正衣联合悬吊技术治疗对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步行能力及姿势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悬吊技术治疗方法,干预时间2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矫正衣进行训练,干预时间2个月。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后2个月粗大运动功能及功能性步行的变化。结果治疗2月时,两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测量中D区和E区评分比较,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功能性步行分级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矫正衣联合悬吊技术治疗可提升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的步行能力,提高其行走时姿势的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干预联合家庭康复锻炼在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活动功能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4月~2017年3月我院诊治的42例痉挛型脑瘫患儿,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不采取在医院内的综合康复干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综合康复干预联合家庭康复锻炼。使用GMFM-88量表及脑瘫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价表对两组患儿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的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比较。结果:干预前两组患儿GMFM-88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两组患儿GMFM-88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GMFM-88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综合康复干预联合家庭康复锻炼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进行干预,能显著提高患儿四肢的运动功能,改善患儿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引导式教育联合推拿对脑瘫患儿康复的促进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128例脑瘫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推拿治疗,观察组采用引导式教育联合推拿治疗,1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及疾病控制率。结果:治疗前,两组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疾病控制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9.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导式教育联合推拿治疗可有效改善脑瘫患儿运动功能,促进患儿日常活动功能的恢复,提高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个性化康复延伸干预应用于儿童脑性瘫痪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70例脑性瘫痪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指导。观察组采取个性化康复延伸干预。连续干预3个月后,比较两组干预效果、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总有效率(88.57%)高于对照组(68.57%)(P0.05);观察组干预后粗大运动功能(GMFM-88)评分及精细运动功能(FMFM)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康复延伸干预应用于脑性瘫痪患儿中可提高干预效果、肢体运动功能及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引导式教育在脑瘫儿童康复中对粗大运动功能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就诊于某院的脑瘫儿童患者80例,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引导式教育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后的运动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粗大运动功能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粗大运动功能A区、B区、C区、D区、E区评分各为(83.17±5.62)分、(80.33±6.52)分、(66.41±4.94)分、(59.46±7.81)分、(38.59±6.93)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29±5.14)分、(63.31±6.87)分、(50.69±5.82)分、(45.72±7.03)分、(28.11±5.9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导式教育在脑瘫儿童康复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儿运功功能,促进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2,(2):163-165
目的 探讨全身振动训练仪联合绳带疗法训练在痉挛型脑瘫患儿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7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采用交替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康复干预,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加用绳带疗法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全身振动训练仪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粗大运动功能[粗大运动功能测定(GMFM)中的D区、E区]、平衡能力[Berg平衡量表(BBS)]、患侧肘屈肌与腕屈肌的肌张力[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评定]。结果 与干预前比较,两组干预3个月后D区、E区GMFM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与干预前比较,两组干预3个月后BBS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与干预前比较,两组干预3个月后肘屈肌、腕屈肌的M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痉挛型脑瘫患儿康复治疗中应用全身振动训练仪联合绳带疗法训练,可有效改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与平衡能力,增强患儿肌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2017年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结果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引起的肢体功能障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语言认知训练在脑瘫患儿肢体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总结语言认知训练的康复护理经验。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脑瘫患儿50例,将其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的脑瘫康复护理,主要措施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安全防护、姿势矫正、肢体关节被动训练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给予语言认知训练,包括语言表达和认知两方面内容。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肢体康复效果以及综合功能的康复情况。结果:经过语言认知训练后,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和肢体运动功能、语言能力、认知能力、社会适应性、运动功能及自理动作等综合功能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语言认知训练能促进脑瘫患儿的肢体康复,值得推广应用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综合康复训练联合针刺疗法治疗脑瘫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5月至2 0 1 5年1 2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脑瘫患儿1 4 6名,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 3名,分别给与综合康复训练和辅助针刺疗法,治疗6个月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GMFM),精细运动功能测试量表(Fine Motor Functionmeasure Scale,FMFM),Gesell量表评估两组患儿日常生活能力、肌力恢复情况和智力情况。结果:两组一般资料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治疗6个月后智力发育、日常生活能力和肌力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瘫患儿接受综合康复训练的同时,再辅以针刺疗法能够有效改善脑瘫患儿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智力的发育,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脑瘫患儿进食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7个月至4岁的脑瘫患儿90例,分成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早期护理干预,评价个体干预前、后的口咽运动及进食能力。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0.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脑瘫患儿口咽运动及进食能力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痉挛性脑瘫患儿的下肢姿势矫正训练及康复护理,为临床矫正痉挛性脑瘫患儿下肢姿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进行治疗的痉挛性脑瘫患儿36例设置为康复组,另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痉挛性脑瘫患儿36例设置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康复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及下肢姿势矫正护理。护理3个月后,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粗大运动功能量表评分及膝-踝关节协调性指数。结果:康复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86.11%)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粗大运动功能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6个月后,康复组粗大运动功能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右足着地之外,两组患儿相应的肢体与步态各关键点膝-踝关节协调性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痉挛性脑瘫患儿行下肢姿势矫正训练及康复护理能够显著降低肌张力、提升肌力,改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8):3308-3310
目的探究痉挛性脑瘫患儿康复训练过程中采用以家庭为中心(FCC)模式延伸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接收的痉挛性脑瘫患儿96例,根据建档顺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FCC模式延伸护理,观察两组护理前后粗大运动功能(GMFM-88)评分、PALCI评分、下肢肌张力(MAS)评分及家属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护理6个月后,观察组GMFM-88、MAS评分高于对照组,且PALC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5.83%,高于对照组7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痉挛性脑瘫患儿康复训练过程中应用FCC模式的延伸护理服务,可有效改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提高患儿坐姿位置、移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及下肢张力,有利于促进家属护理工作满意度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对病毒性脑炎患儿肢体痉挛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8年9月本院收治的病毒性脑炎患儿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儿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肢体痉挛程度、运动功能及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BI)评分及运动功能(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肢体痉挛程度评分(Ashworth)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病毒性脑炎患儿,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促进患儿疾病恢复,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治疗效果,改善肢体痉挛情况,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训练结合家庭康复指导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疗效。方法42 例痉挛型脑瘫患儿分为观察组(n=21)和对照组(n=21)。观察组由固定家长陪伴患儿治疗全过程,对患儿实施综合康复训练,康复医师指导家长进行家庭康复环境优化及家庭康复方法培训。对照组因经济及其他因素放弃康复或间断康复,未采取家庭康复环境优化措施。两组患儿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6 个月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GMFM-88)、脑瘫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价表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观察组GMFM-88 总百分率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并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康复训练结合家庭康复指导可明显改善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提高患儿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协同护理及针灸对脑卒中偏瘫者早期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按入院先后顺序将116例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8例实施常规护理策略;根据年龄、性别、病程、病情1∶1匹配观察组58例,实施协同护理及针灸,两组接受干预均为2个月。比较两组肢体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及抑郁水平等。[结果]在肢体运动功能,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方面,观察组恢复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抑郁水平却显著低于对照组;在自我护理知识、相关技能、满意度和显效率方面,观察组也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协同护理及针灸能有效促进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引导式教育(CE)对脑瘫患儿综合能力的影响。方法100例3~8岁脑瘫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CE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MFM)、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及脑瘫儿童实用技能记录表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GMFM、ADL及实用技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CE可提高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以及语言沟通能力、社交能力、认知学习能力等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