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基于HIS护理工时动态配置护理人员的方法及实践效果。方法以HIS医嘱平台为基础,建立以工时为单位的护理工作量数据库,分析工时与人力配置关系;护理部据此进行病区月基础人力配置和日工时人员临时调配;病区护士长按工时预测实施前瞻性排班。比较基于HIS工时进行人力调配前(2013年)、后(2014年)护士日人均工时、护士对人力调配的满意度、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综合评分。结果 2014年护士日人均工时、对人力调配满意度、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综合评分显著高于2013年(均P0.01)。结论基于HIS工时的护理人力配置及动态调配平衡了病区间护理工作量,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ABC排班模式运行中护士工作满意度状况。方法在两所二级甲等医院的26个病区按ABC模式排班,13个病区按传统模式排班;按其人员来源,将其分为模式病房组(1808张床位,423名护士)和普通病房组(792张床位,186名护士)。普通病房组按传统模式排班。模式病房组按ABC模式排班,即A班7:30~14:30,护士4~6名;B班14:30~22:00,护士3~4名;C班22:00~7:30,护士2名;每天各班之间3次交接,严格各班人员及职责,严格排班规定。结果两组43岁年龄段护士每日工作时间、假期、拖班、被直接领导认可满意度及总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43岁年龄段护士假期、被直接领导认可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护士长工作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ABC排班模式能够缓解护理人力不足的压力,改善护理工作高峰时段护士的工作强度,改善护士不能按时下班的状况,从而提高护士及护士长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CCU护理工作量调查及人力资源的合理使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 比较CCU各病种住院1~3 d及各班次的护理工作量,以合理安排护理人力,提高护理效率.方法 对某三级甲等医院CCU 84例患者住院1~3 d各班次的护理内容进行工作时数(下称工时)测定.结果 CCU各病种的护理工时随住院日的增加而减少,同病种入住CCU当日的护理工时与入住后第1、2天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不同病种住院当日护理工时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同病种白班的护理工时高于中班、晚班(均P<0.05).结论 CCU患者住院1~3 d各日及各班次所需的护理工时不同,护理管理者应根据患者的情况采取弹性制排班.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护士对排班模式的满意度及患者满意度。方法将护士分层分组排班,P、N班实行双班制,调整A、P、N各班次时间,交接班计入工作时间,责任班长提前1h上班参与过程质量控制。将2014年7~9月实行改良APN排班与2013年7~9月实行传统APN排班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改良排班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护士对排班满意度显著高于改进前(均P0.01)。结论改良APN排班可提高护士对排班满意度,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APN排班模式对护士激素水平、心理健康的影响,以评估APN排班模式的利弊.方法 将300名护士按病区分为传统组和APN组各150名,传统组按传统排班方式,APN组采取APN排班.结果 APN组护士血清皮质醇浓度和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明显低于传统组(均P<0.01);APN组护士SCL-90评分(除外偏执因子)及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实施APN排班模式对护士的生理节律影响小,有助于维持护士身心健康,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中更为科学的护理排班方法。方法按时间次序,在科内护士工作排班中分别采用传统模式(对照组)和段班结合整体护理模式(改革组)排班,改革组增加段班(7:00~10:00,13:00~18:00),协助实施基础护理,并且固定白班和夜班,每月轮转1次。结果两组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和护士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段班结合整体护理模式排班提高了科室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增强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减轻了夜班护士的工作强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实施过程中护士的有效护理工时,为护理人力资源合理配置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分别从内、外、妇、儿、监护病房和综合病区等10个护理单元抽取139名护士,以护理项目操作时间调查表调查护士的有效护理工时。结果护士日人均有效护理工时为(489.51±169.08)min,直接护理工时为(298.20±170.03)min,间接护理工时为(191.30±130.38)min;不同护理单元、不同学历和职称护士的直接护理工时和间接护理工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实施增加了护士的护理工时,护理管理者需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以增加直接护理工时,提高优质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实施过程中护士的有效护理工时,为护理人力资源合理配置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法分别从内、外、妇、儿、监护病房和综合病区等10个护理单元抽取139名护士,以护理项目操作时间调查表调查护士的有效护理工时.结果 护士日人均有效护理工时为(489.51士169.08)min,直接护理工时为(298.20±170.03)min,间接护理工时为(191.30±130.38)min;不同护理单元、不同学历和职称护士的直接护理工时和间接护理工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实施增加了护士的护理工时,护理管理者需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以增加直接护理工时,提高优质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9.
实施责任制护理对护士工作责任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实施责任制护理对提高护士工作责任感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个病区开展责任制护理实践,包括分组按层级排班、责任制包干及加强支持性管理等,并以自制的护理人员的责任感问卷和住院患者满意度问卷进行评价。结果实施1年后,护士工作责任感及住院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P<0.01)。结论开展责任制护理改革,可明显提高护士的工作责任感,进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实行社区护士首诊负责制家庭病床管理模式对出院后脑卒中患者遵医行为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出院后回到医院管辖的8个社区的120例脑卒中患者按时间先后设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家庭病床管理模式,患者回到社区后由值班护士按常规登记资料及评估患者情况,访视及实施护理干预措施的护士不固定,根据组长排班进行。观察组采用社区护士首诊负责制家庭病床管理模式,患者回到社区后首次接诊的责任班护士全程负责该患者的一切护理干预工作。比较两组患者遵医行为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遵医行为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采用首诊负责制家庭病床管理模式可加强护士的责任心,密切护患关系,提高脑卒中患者康复期遵医行为和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1.
扁平化排班责任包干制在优质护理实践中的成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中实施扁平化排班模式结合责任护士包干制护理患者的成效.方法 对骨科病区30名护士按扁平化排班模式优化排班、责任包干制护理患者,分别于实施前后对患者、护士、医生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 实施后患者对责任护士满意度、护士对自身工作满意度、医生对护士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P<...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我院心血管内科实施的APN排班模式进行效果评价.方法:采用调查同卷的方法,就患者和护士分别调查APN排班模式在心血管内科应用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和护士对APN排班认可度调查,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患者对传统排班法满意以上评价为73.9%,APN排班法满意以上的评价为92.9%;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护士在专业价值、二作压力、质量保证、护理文化和成长平台五个方面认可度高于传统排版法.结论:APN排班模式在心血管内科运用,有利于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同时护士对此认可度也提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实行社区护士首诊负责制家庭病床管理模式对出院后脑卒中患者遵医行为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出院后回到医院管辖的8个社区的i20例脑卒中患者按时间先后设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家庭病床管理模式,患者回到社区后由值班护士按常规登记资料及评估患者情况,访视及实施护理干预措施的护士不固定,根据组长排班进行。观察组采用社区护士首诊负责制家庭病床管理模式,患者回到社区后首次接诊的责任班护士全程负责该患者的一切护理干预工作。比较两组患者遵医行为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遵医行为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采用首诊负责制家庭病床管理模式可加强护士的责任心,密切护患关系,提高脑卒中患者康复期遵医行为和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4.
连续性排班结合责任制分组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目的 探讨连续性排班结合责任制分组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传统分段式排班方式进行改革,实行连续性排班结合小组责任和层级管理,重建各班职责和各层级权限要求,并应用于科室临床护理工作.结果 排班改革后,护理交班次数减少,护士和患者的夜间休息时间延长,护患满意度提高,尤其护理质量显著提高(均P<0.05).结论 排班方式改革能为患者提供更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利于护士的身心健康,同时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六顶思考帽思维模式改良护士排班的效果。方法以病区12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六顶思考帽思维模式改良病区原有的APN排班,每个月固定2名责任组长上白班加强连续护理,连班改为高低年资组合搭配,根据每人实际上班时长补休。结果改良排班后,护士满意度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提高,中午患者呼唤铃等待时间显著缩短(P0.05,P0.01)。结论应用六顶思考帽思维模式改良护士排班有利于激发护士的主人翁意识,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连续性排班结合责任制分组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传统分段式排班方式进行改革,实行连续性排班结合小组责任和层级管理,重建各班职责和各层级权限要求,并应用于科室临床护理工作。结果排班改革后.护理交班次数减少,护士和患者的夜间休息时间延长,护患满意度提高,尤其护理质量显著提高(均P〈0.05)。结论排班方式改革能为患者提供更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利于护士的身心健康.同时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采用分层排班与定岗定责管理的效果。方法将肿瘤科全体护士进行分层排班,按职称、能力、学历等资质结构分为3个责任小组,采取护士长管理责任组长,责任组长管理组员的分层管理模式;实行定岗定责,各班按岗位落实患者基础护理。结果实施前后分级护理落实率和基础护理质量达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患者、医生对护士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基层医院实施分层排班与定岗定责,可以更好地落实患者的基础护理与生活护理,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及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陈卫平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4):698-699
目的:探讨APN弹性排班与护士层级管理在基层医院应用效果。方法:普外科在护理人数不变的前提下,2012年1月将护士排班方式由传统排班模式改为APN连续性排班模式,建立以护士长领导下,护理组长-责任护士-助理护士的分层级梯队,比较两种排班方式对护理质量的影响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APN连续性排班在基层医院明显提高了护理质量,护理人员和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提高了护士生活质量,保证了护理安全。结论:实施APN连续性排班,保证了护理工作质量和安全,顺应了现代护理模式发展,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护理管理模式的改革,实施了分组连续(APN)排班方式,探讨APN排班方式较传统排班方式的优势所在。方法2008年9月始在普外科病区护士实行APN排班工作,建立团队模式的责任组工作方式。对比分析传统排班与APN排班下的患者满意度、护士满意度、护士对患者病情了解情况和危重症患者护理合格率。结果APN排班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提升护士工作能力,利于病区管理。结论APN排班较传统排班优势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护士和住院患者对生活护理时间的选择及实施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确定执行生活护理的最佳时段,为改变排班模式、进一步落实生活护理,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湖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患者360名、临床护士220名,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调整生活护理的时间并观察其效果.结果 60%以上的患者和护士认为进行晨间护理的最佳时段为7:00~8:00、晚间护理为19:00~21:00;调整排班后患者对生活护理满意度由84.00%提高到93.00%.护理工作满意度由88.00%提高到94.33%.结论 护士和患者对实施晨晚间生活护理的时间认同基本一致 ;根据患者的生活习惯和护士的需求调整生活护理时间,能更好地满足患者需求,提高护患双方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