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对外来器械及植入物的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择本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接收的外来器械及植入物共2755包作为对照组;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接收的外来器械及植入物共2755包作为观察组,实施规范管理方法。结果实施器械管理后外来器械及植入物情况质量、包装质量、植入准确率平均较未实施前提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消毒供应中心通过对外来器械及植入物的接收、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发放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采用标准的处理流程和规范的操作方法,系统化地对外来器械进行管理,保证外来器械植入物的清洗、消毒、灭菌合格率,保障供应室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外来器械在消毒供应中心的细节管理,保证每一件消毒灭菌物品合格率为100%。方法:对外来器械从准入、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干燥、检查、包装、灭菌、监测、发放等各个环节进行规范化、科学化、细致化管理,保证了手术器械的清洗灭菌质量。结果:外来器械及物品均符合卫生部有关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标准要求。结论:规范了工作流程和质量控制系统,完善了质量监控和追溯制度,顺应了医院发展骨科的需要,达到了资源共享,节约了成本,满足了临床需要。  相似文献   

3.
探讨口腔科植入物在消毒供应中心清洗、包装、灭菌质量管理的方法。依据口腔科植入物的特点,组织专业知识培训与考核,使消毒供应中心员工充分认识到口腔科植入物的特点、接收、清洗包装灭菌方法及注意事项;制定外来医疗器械植入物管理制度及口腔科植入物钛板、钛钉清洗包装灭菌发放流程和质量标准并落实。全程质量管理实施后植入物清洗不合格数、植入物丢失数、重复灭菌次数均减少。  相似文献   

4.
金萍  唐丽萍 《中国消毒学杂志》2016,33(10):1019-1020
摘要 目的 探讨消毒供应中心(CSSD)对骨科外来手术器械的规范化管理方法。方法 对骨科外来手术器械管理流程进行规范,完善管理制度,优化工作流程。结果 改进后外来器械的清洗、消毒及灭菌质量得到了保证,外来器械合格率明显提高,同时完善了外来手术器械的清点、发放、使用等管理措施。结论 对外来器械及植入物规范管理流程,提高了满意度,保证了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外来器械及植入物在消毒供应中心实行集中化管理的效果,确保外来器械及植入物使用安全。方法:我科规范了外来器械及植入物的接收、清洗、打包、灭菌、发放及与手术室的交接、器械追溯流程,并对全科护理人员进行了统一培训。结果:外来器械及植入物在我科的处理效率提高,质量得到保证,完全符合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及灭菌效果监测要求。结论:对外来器械及植入物规范管理流程,不但在院感事件控制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降低了医院及患者的医疗费用,同时也提高了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完善和具体化手术室外来器械及植入物的管理体会。主要包括建立外来器械准入制度,加强外来器械的管理,加强器械清洗、包装、灭菌管理,严格质量控制,保障安全使用,进行有效的追溯管理,器械公司人员管理,器械的术中使用与管理和术后管理,完善和具体化外来手术器械的各个环节,优化工作流程等方面。认为手术室外来器械的管理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科学的管理手段是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患者手术安全、消除医疗安全隐患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消毒供应中心应用条形码对外来器械全程追溯的管理流程。利用条形码在追溯信息系统中对外来器械从回收、清洗、包装、灭菌、发放、使用全过程的跟踪回溯管理,保证了外来器械的清洗和灭菌质量,提高了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外来手术器械的管理模式,杜绝医院感染的发生,总结了2009年5月以来本院所有外来手术器材在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经验,将外来手术器械严格按照再生医疗器械操作规程进行规范化管理,主要包括在准入、接收、清洗、消毒、包装、灭菌、监测、储存、发放等各个环节建立全程无盲区管理方式,规范工作流程,完善管理制度,确保环节质量,从而保证了外来手术器械灭菌合格率100.0%,未发生因器械作为媒介导致的医院感染。故认为消毒供应中心对外来手术器械实行标准化全程质量管理是确保无菌物品质量,防止医院感染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总结了将耳鼻喉门诊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规范化管理的体会。主要措施包括:在准备阶段进行了环境、设备、人员的准备以及制定相应的工作流程并要求严格执行。在实施阶段针对污染器械的保存、回收、清洗、清洗质量的检查、包装、灭菌以及下送发放等各个环节均制定了详细的方法和工作流程,严格监督执行并做好相应记录。认为将耳鼻喉门诊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规范化管理可以明显提高清洗质量,从而保证消毒灭菌效果,控制医院感染发生,提高临床科室满意度,保证医疗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优化流程在供应室外来器械和植入物规范化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09年1月~2010年12月的289包(8 993件)外来器械为对照组,进行常规管理;将2011年1月~2012年11月的726包(23 591件)外来器械为观察组,针对各环节存在的风险隐患,参照国家标准,优化准入接收、清洗、包装、灭菌等流程。结果:观察组器械清洗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器械损失率、湿包率、提前放行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规范化管理外来器械和植入物是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的重要保证,优化各环节流程可提高供应室外来器械的清洗、灭菌质量,降低医院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11.
孔磊  黄志灵 《山西护理杂志》2010,(12):3161-3162
介绍了外来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检查包装、灭菌、发放、回收清洗等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将外来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标准化管理流程,统筹管理外来手术器械,提高了外来手术器械的清洗和灭菌质量,确保病人手术安全,控制医源性感染。促进资源共享,降低医院成本;也利于促进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的建立和消毒供应专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外来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检查包装、灭菌、发放、回收清洗等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将外来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标准化管理流程,统筹管理外来手术器械,提高了外来手术器械的清洗和灭菌质量,确保病人手术安全,控制医源性感染.促进资源共享,降低医院成本;也利于促进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的建立和消毒供应专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消毒供应可追溯管理系统在手术器械中的应用效果,规范手术器械管理流程,为控制医院感染、降低医疗成本提供科学的依据。通过扫描条码的形式,追踪器械在供应室从回收、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到发放以及在手术室使用的整个过程。应用质量追溯信息管理系统后,手术器械灭菌合格率99.9%,不合格物品追回率100%。通过质量全程追溯管理保证了手术器械清洗消毒及灭菌质量,有效地避免了器械包下落不明难以查找的情况,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优化流程在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和植入物规范化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选我院消毒供应中心2013年3月至2014年2月实施优化管理流程后接收的18876件外来器械和植入物作为观察组,抽选2011年3月至2013年2月未实施优化流程前所接收的23695件外来器械和植入物作为对照组,评价消毒供应中心实施优化流程后的质量控制效果。结果观察组实施优化流程后,外来器械和植入物不合格率明显下降,显著低于对照组(3.9%VS 8.0%,1.0% VS 7.9%),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65.5898,P=0.0000;χ2=483.1474,P=0.0000)。不合格原因调查显示,两组在清洗不干净、湿包两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通过优化消毒供应中心对外来器械以及植入物的管理流程,提高了外来器械以及植入物的清洗、灭菌质量,保障了医疗及护理安全,降低了医院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规范化培训在消毒供应中心对外来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选我院消毒供应中心2012年12月至2013年11月未实行规范化培训时所接收的88265件外来器械和植入物为对照组,抽选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实行规范化培训后接收的91344件外来器械和植入物为观察组,并观察两组工作人员的相关专业知识、操作技能考核成绩,观察两组外来器械和植入物的不合格率。结果经过规范化培训后,工作人员的相关专业知识、操作技能考核月考总成绩有明显提高,观察组外来器械和植入物不合格率明显下降,显著低于对照组(2.6%〈8.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规范化培训,使工作人员学习并掌握了外来器械和植入物的清洗、包装、灭菌方法,提高了外来器械和植入物的清洗、灭菌质量,降低了医院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全面质量管理对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医疗器械管理的效果。方法:将2011年10月~2012年10月的624包外来医疗器械和植入物设为对照组,2012年12月~2013年12月676包外来器械和植入物设为观察组,对照组直接从手术室或外院取来包装好灭菌,观察组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比较两组清洗、包装、灭菌及监测各项信息。结果:观察组清洗质量、包装规范、标识信息齐全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灭菌后湿包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全面质量管理的方法有效提高了外来器械清洗质量、包装规范、标志信息齐全的合格率,降低了灭菌后湿包的发生率,保障外来医疗器械的安全供应,降低了医疗风险,提高了护理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骨科外来器械进行规范化管理,防止因为植入物污染导致患者发生术后感染,保证患者手术安全。方法本院从2016年1月起实行器械准入制度:器械实行预约、接收、核对、清洗、检查、包装、灭菌登记等规范化流程;对配合手术的器械商进行上岗培训,培训合格后发放合格证,凭证进入手术室配合手术。统计该制度实行后外来器械准备错误率及因外来器械发生手术感染率。结果 2016年1月~2017年9月1420例次骨科外来器械,未出现外来器械准备错误而影响手术,也未出现因为外来器械原因而发生手术感染。结论手术室对骨科外来器械实行规范化流程,重视器械在清洗检查灭菌方面的质量控制,保证手术安全和手术及时进行,防止发生术后感染。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有效控制外来医疗器械的清洗、灭菌质量,保证手术患者的手术安全。方法:分析该院原有外来医疗器械管理制度中的缺陷,进一步完善外来医疗器械管理制度,并严格按制度进行操作。结果:由医疗器械公司按时将外来医疗器械及规范的、可粘贴的器械标识送至该院,由手术室器械供应部对其进行清洗、检查、包装、灭菌、监测,并建立规范的可追溯记录。结论:对外来医疗器械的规范化管理,能确保外来医疗器械的清洗、灭菌质量,保障手术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质量追溯信息系统在消毒供应中心(CSSD)器械管理方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CSSD应用质量追溯信息系统实现器械在CSSD处理全流程监控,采集完整的可追溯信息。结果:器械在CSSD回收、分类、清洗、消毒、检查、包装、灭菌、发放流程中,通过质量追溯信息系统构建了器械质量信息监控、追溯管理。结论:CSSD质量追溯信息系统的不断完善和改进,实现了器械处理全流程的可追溯,有效提高了CSSD的器械管理质量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0.
严跃琴  冯卓群 《护理与康复》2015,14(11):1069-1071
目的观察民营医院3院区消毒供应中心集中规范化管理的实施效果。方法制定工作流程、重组工作团队、组建保障支持系统,实行3个院区的复用器械与物品、外来器械集中统一回收、清洗、包装、消毒、灭菌、发放等,并制定质量标准,严格质量控制。结果院区间消毒供应中心集中规范化管理实施6个月的物品清洗质量评分、按供应室管理质量检查得分、消毒灭菌微生物监测合格率、临床护士对消毒供应工作的满意度均较前明显改善,同时护理人力资源、医疗用房、管理成本等明显降低。结论院区间消毒供应中心集中规范化管理能提高复用器械清洗、消毒、灭菌质量,充分优化人力物力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