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珺珺  陈书梅 《妇幼护理》2024,4(3):628-630
目的 探讨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22 年 3 月至 2023 年 2 月在本院出生的 86 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新生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3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鸟巢式护理。分析对比两组的护理指相关指标、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胎便首次排出时间、胎便转黄时间均显著缩短,睡眠时间显著延长(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新生儿护理工作中,采用鸟巢式护理,能缩短新生儿的胎便转黄时间及胎便首次排出时间,延长新生儿的睡眠时间,减少并发症,提升新生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鸟巢式护理模式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4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2组均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同时开展鸟巢式护理模式。观察2组新生儿皮肤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皮肤相关并发症发生率2.3%(1/42),低于对照组的19.0%(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护理满意度100.0%(42/42),高于对照组的76.2%(3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护理采用鸟巢式护理模式,为新生儿提供了适宜的外环境,可有效减少新生儿皮肤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提高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金婷婷 《妇幼护理》2022,2(4):846-848
目的 探讨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6 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 48 例新生 儿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24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新生儿护理干预。观察组 实施鸟巢式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护理后的体温和增加体重量、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体温 和增加体重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 对照组(P<0.05)。结论 新生儿患儿实施鸟巢式护理干预可减少并发症率,促进患儿体重增加和维持生命体征稳定,提高护理 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其临床适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出生的10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新生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鸟巢式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新生儿的体温波动及血氧饱和度情况,两组新生儿疼痛评分情况及平均睡眠时间和出暖箱时间,新生儿胃肠功能建立情况及新生儿身高、体质量、头围的增长情况。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的体温变化波动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新生儿的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新生儿护理后的疼痛评分为(2.15&#177;1.6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护理后的睡眠时间延长,明显缩短了出暖箱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护理后的进奶量也明显增多、增快,首次胎便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便情况及胎便转黄时间也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护理后的身高、体质量、头围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但是观察组新生儿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鸟巢式护理可以降低新生儿的体温波动,保持新生儿各项内环境稳定,为新生儿的较快生长提供适宜条件,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本病主要发生于新生儿期,此期小儿生活能力弱,反应差.抵抗力低下。多发生在寒冷季节,尤以冬末春初,但在其他季节.如有产伤窒息,严重感染时也可并发硬肿症,低出生体重几与未成熟儿发病率较正常儿为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水胶体敷料在新生儿硬肿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新生儿硬肿症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水胶体敷料贴敷。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体温恢复时间、硬肿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在新生儿硬肿症中应用水胶体敷料,能够提高治疗有效性,缩短硬肿时间,加快体温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王英军 《临床医学》2004,24(1):F004-F004
新生儿硬肿症主要是由受寒、早产、感染、窒息及其生理解剖等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硬化与水肿的一种全身性疾病。临床表现为体温低 ,吮吸能力差或拒乳 ,哭声弱 ,硬肿和多器官损害的体征。是新生儿时期的严重疾病之一 ,在我国仍属常见病 ,发病率较高。 1999~ 2 0 0 1年  相似文献   

8.
总结了9例新生儿硬肿症的综合护理经验。包括病情观察、复温护理、营养支持、有效的抗生素应用及预防感染等并发症的护理。认为综合护理对患儿具有重要的作用,可有效降低新生儿硬肿症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硬肿症是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因受寒、饥饿、窒息、缺氧等影响 ,引起皮肤及皮下脂肪硬化与水肿的一种疾病 ,病情变化快 ,多伴有合并症 ,死亡率高。1 临床表现及其特点1.1 皮肤表现 皮肤及皮下组织硬肿 ,硬肿顺序为小腿→大腿外侧→整个下肢→臀部→面颊→上肢→全身。受压部位皮肤僵硬、发亮、冰冷 ,呈暗红色或青紫色。1.2 一般表现 体温低下或不升 ,多在 35℃以下 ,吸吮能力差 ,哭声细弱 ,呼吸浅弱甚至不规则。2 护理措施2 .1 复温 保温是新生儿硬肿症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新生儿硬肿症大多数体温过低 ,尤其是气温低下…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硬肿症,目前普遍认为该病与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缺少使饱和脂肪酸成为不饱和脂肪酸的酶、棕色脂肪贮备不足、寒冷、早产、感染、休克、窒息、缺氧、酸中毒等因素有关,从而影响代谢及微循环,导致体温不升,继而引起皮下脂肪凝固变硬,并兼有水肿的一种疾病。一般发生在寒冷季节,尤以冬末春初多见。低出生体重儿发病率较正常婴儿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硬肿症一般表现为体温不升,哭声微弱,呼吸表浅,心音低钝,皮肤发凉、变硬、呈青紫色或暗黄色,大腿外侧及面颊部呈凹陷性水肿,重者四肢、臀部、肩部呈僵硬状态。我院自1998—2005年共收治新生儿硬肿症患儿14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441900湖北省丹江口市水利部管理局职工医院罗异华,向主娥新生儿硬肿症是新生儿常见病。多发于早产婴、未成熟儿和低体重儿,病情变化快,多伴有合并症,死亡率高。我科在配合医生抢救治疗中,除遵循常规护理外还采用了一些新法护理手段。①中药...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硬肿症是新生儿时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原因是早产、寒冷、感染、缺氧、热量不足。硬肿呈对称性,先在大腿外侧出现皮下脂肪硬化及水肿,以后整个下肢、臀部、下腹部、面颊、上肢亦受累以致全身均可波及。皮肤呈暗红色,紧贴皮下组织,患儿全身冰凉,反应差,哭声低或不哭,吸吮困难,体温可降至35℃以下。若护理治疗不当,可并发肺炎、败血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肺出血、消化道出血。  相似文献   

14.
王红梅 《当代护士》2012,2(2):74-75
新生儿硬肿症在护理工作中应着重于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尽可能的复温到正常体温.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对症处理,评价治疗效果,以确保护理方法的准确性.同时做好病室的消毒隔离工作,以维持相对的温湿度,提高家长的防病意识,做好卫生健康教育指导,以减少本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生儿硬肿症是新生儿时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原因是早产、寒冷、感染、缺氧、热量不足。硬肿呈对称性,先在大腿外侧出现皮下脂肪硬化及水肿,以后整个下肢、臀部、下腹部、面颊、上肢亦受累以致全身均可波及。皮肤呈暗红色,紧贴皮下组织,患儿全身冰凉,反应差,哭声低或不哭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硬肿症是以皮肤、皮下脂肪发硬,兼有水肿为特点的一组症候群。本病主要由寒冷、感染、窒息等多种原因引起,长时间受寒引起冷伤,致使温度过低造成寒冷损伤综合征。是新生儿期的危重急症,可继发肺出血、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2000年至2005年我院共收治46例新生儿硬肿症。在护理实践中,我们结合新生儿的生理解剖特点,掌握保温、喂养、预防感染等环节。精心护理,提高了新生儿硬肿症的成活率,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18.
67例新生儿硬肿症患儿,以局部涂抹硬肿膏为主,辅以西药治疗取得较好疗效。轻度患儿治愈率73.6%,中度治愈率26.6%,重度治愈率7.1%。硬肿膏配方:肉桂12克,丁香6克,川草乌、乳香、没药、干姜各15克,红花,当归各30克。共研为末,与羊毛脂及凡士林混合搅拌成50%的软膏。用法:涂抹硬肿部位,每日1次,外用纱布包裹。中度患儿加用复方丹参;重度应综合治疗,以激素和莨菪碱类等血管活性药治疗。此法简单,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鸟巢式护理模式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新生儿科足月新生儿1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鸟巢式护理,比较两组新生儿每天睡眠时间、进奶量增加幅度、排便次数,沐浴时拥抱反射次数及握持反射、哭闹持续时间,10 d体质量、头围、身长增长情况。结果:观察组每天睡眠时间、进奶量增加幅度、排便次数多于对照组(P<0.05);沐浴时,观察组拥抱反射次数低于对照组,哭闹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握持反射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0 d体质量增长、头围增长及身长增长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鸟巢式护理模式护理新生儿有利于新生儿健康生长发育,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张姣姣 《妇幼护理》2023,3(19):4589-4591
目的 分析新生儿护理中鸟巢式护理干预应用效果。方法 我院产科 2020 年 12 月份至 2023 年 5 月份出生的 56 例新生儿 按护理方法分为传统组和鸟巢式组。传统组实施传统护理,鸟巢式组实施鸟巢式护理。比较两组的不良事件率、家长满意率、 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哭闹次数、睡眠时间、体温幅度、血氧饱和度。结果 鸟巢式组的不良事件率、家长满意率、胃肠功能恢 复时间、哭闹次数、睡眠时间、体温幅度、血氧饱和度优于对照组传统组(P<0.05)。结论 新生儿实施式鸟巢式护理,能够改 善胃肠功能,减少不良事件,改善临床指标,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